袁紹已經不知道應該用什麽樣的詞匯來形容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或許“我勒個艸”是個比較貼切的形容詞?
話說那玩意真的可以被算作是形容詞麽,雖然用來形容心理活動的話或許也算貼切,不過考慮到為了精神文明的建設,也為了不至於像是那位用“我靠”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卻被同為身為執法部門的同僚扔進局子裏和自己親手擒獲的小偷一起帶上20個小時,果然還是將這種如此貼切傳神形容心理活動的詞匯刪除出袁紹這樣身為文化人的腦海吧。(..tw)
可惜除了那樣的詞匯,袁紹就覺得自己讀書太少,完全找不到合適的詞匯。
嗯,這種狀態或許用“理屈詞窮”來形容也可以?
#放學後不要跑,我保證不打死你!#
――如果這個年代也有彈幕的話,估計袁本初童鞋此時已經將彈幕刷到飛起。
可惜就算是刷彈幕對於眼前的局麵也沒有一點卵用。
其實如果隻需要對付那隻袁紹熟悉的黑皮更黑心的矮子,袁紹倒是一點也不打怵,雖然說從小到大某隻黑皮矮子可是沒少坑袁紹,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袁紹對於某隻黑皮矮子的行為模式可是相當的熟悉,對手會有怎樣的反應就算不是閉著眼睛想出來,但也差不多八九不離十吧。
事實上就算背後又被爆菊的危險,可是對麵的曹操卻完全被困在了袁紹精心設計的蛛網之中,一點點被包圍,一點點被緊緊纏繞,雖然不斷在掙紮,可是卻越陷越深。
果然,這就是袁本初對於曾經陪伴自己度過一個個無眠之夜的好基友的愛啊!
(某謎之黑皮矮子:此處純屬袁紹yy。與事實完全沒有一毛錢關係!)
可惜的是,雖然曹操的部隊被圍得如同鐵桶一般,戰士們對於圍攻曹操的戰鬥那一個個簡直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勇猛且瘋狂,死戰不退。令拚死求生的曹操軍難以寸進。但在另外的一片戰場,那以漢帝劉協為主帥(至少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的援軍卻勢如破竹,即使是袁紹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可是大部分士兵依舊還是不願與這支隊伍交戰,甚至有的人還扔掉了武器掉頭就跑,這樣決絕的態度甚至就連袁紹軍的執法隊一時之間也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不管袁紹如何向士兵們保證就算劉協因為士兵們的舉動而不幸受傷,他也絕對不會追究士兵們的責任,然而這樣的命令傳達下去也遭遇到極大的抵製――除了一小部分袁家的死忠之外。不論是那些將軍,還是他們手下的士兵都極為抗拒這條命令,而且軍中不斷流傳著“誰碰了皇帝依舊誰就是替死鬼”之類的說法,尤其在看到那些躍躍欲試的少數派在敵軍麵前根本無法阻擋多久便被“碾碎”,大家對於繼續進攻這種事情便更加沒了興趣。
士兵們受到流言的影響,而將軍們則大多不需要流言挑撥也知道執行命令的後果,而這些將軍們對命令極為抗拒的表現也進一步證明了那些流言的準確性。
的確有的人是袁家死忠,也有的人並沒有將那個沒有權勢的天子放在眼裏,但劉協終究還是已經坐穩了江山十餘載的皇帝,一位天下大多數信息交流通常之地公認的大漢皇帝。經曆大漢將近四百年的輝煌,你可以藐視君權,但你卻不能褻瀆君權。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哪怕現在看起來爭奪天下的袁紹允許你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可是當他登上那個位置之後,重新建立秩序的袁紹同樣有很大可能要拿那些曾經的膽大妄為者開刀,一來這是作為曾經漢室“忠臣”,又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應有的姿態,而另外的原因也在於對這種藐視君權行為的恐懼――你既然敢殺一個皇帝,那麽第二個什麽的就更沒有心理負擔了。
而且退一步考慮,在這個已經無法確定袁紹軍是否真的能夠勝利而歸的時刻。[.tw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對於絕大多數冀州本土出身的將軍們而言,他們反而並不急於用那種激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立場。或者說他們已經開始考慮自己和家族的後路――袁紹在顏良和文醜戰死後所表現出的態度,還有他暗地裏對外來派壓製本土派的縱容。無一不讓本土派感到絲絲不安和擔憂。
如果袁紹能夠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那麽縱然分得蛋糕的比例有所縮減,但在蛋糕變得更大更多的情況下,分到的數量卻不降反增,那麽也多少能夠彌補冀州本土派的失落感。
可是現如今的局麵看起來可並沒有完全倒向袁紹軍,那麽冀州本土派自然也沒有了全力以赴的理由,甚至還會擔心如果對劉協和他的部隊出手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自己和家族被抄家滅族的因由,就好像許攸那樣,明明前一天還是高高在上的袁紹座上賓,家族在信都也是數一數二的強勢家族,可是第二天便被抄家,隨後屍體就齊齊被扔到亂墳崗……想一想都覺得心寒,同時也更加堅定了這些“聰明人”保持中立,消極避戰的決心。
或許在他們看來,此時此刻他們沒有立刻改弦更張,改旗易幟加入到皇帝陛下的旗幟之下已經算得上相當對得起袁紹,話說這得需要怎樣的堅定的意誌才能在大漢皇帝的威壓光環下做到這一點啊,想一想就算是他們自己都覺得這一時刻的自己真的是好偉大好偉大。
好吧,找借口什麽的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那簡直是天賦技能一樣的事情,不過不管是因為怎樣的借口,但大多數袁紹軍兵將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的所謂“中立”立場對於袁紹而言是完全無法接受的結果,如果這些人還有機會回到河北的話,他們所要迎接的或許會是一場大清洗。
當然,袁紹是否有機會回到河北老巢去舔舐傷口還是一個巨大的疑問來著。
畢竟,現在的情況看起來就算袁紹有十萬之眾,但真正願意為他拚命的似乎並不多。
無奈之下。將那些不願意與皇帝為敵的部隊調往那邊圍剿曹操的戰鬥,將那些真正忠於自己的部屬安排在自己身邊,雖然敵人很難纏。但袁紹卻也不會坐以待斃。
而就在袁紹大致做好相應準備之後沒多久,他的視線裏就已經出現了敵人奔馳而來的身影。
恰好。竟然還是老熟人。
“袁本初,納命來!”
正在不顧一切向袁紹衝過來的這個家夥的確是袁紹的“老熟人”,甚至可以說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他都扮演著與袁紹相愛相殺的角色,甚至一度還成功將袁紹壓在身下動彈不得,可以說若非四麵樹敵最終陷入到四麵楚歌的範圍內,恐怕就算是袁紹最開始的時候也不會願意與這個家夥對敵吧。
雖然說這些話都不過是舊日的老黃曆,如今的袁紹已經不是當初的袁紹。而如今的對手也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率領著白馬軍團馳騁北疆的好男兒。
是的,現如今的公孫瓚早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雄心,雖然依靠著對袁紹的恨意支撐到現在,可是兩鬢斑白,體力上明顯感覺力有未逮的他如今更多地卻是靠自己的經驗和眼光來隻會戰鬥,事實上若非今天可以說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恐怕這位老將軍根本不會隻身越過一眾兵將衝到了戰線的最前方。
不過稍稍令人欣慰的,卻是公孫瓚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至少三爺便很給麵子的讓除了自己親衛的劉備軍精銳前往支援。雖說公孫瓚脾氣暴躁,待人處事上著實沒有多少可以稱道的地方,但一來雙方也算得上是並肩作戰多年的友軍。二來三爺也的確非常喜歡這樣的豪俠型的人物,對於公孫瓚對於北疆安定作出的貢獻也很欽佩,自然願意助其一臂之力。
從背後取下弓箭,公孫瓚光看姿勢確實是威風不減當年,一弓三矢這種技能就算是現如今的很多年輕人也完全無法駕馭,可偏偏公孫瓚這個看起來氣力已衰的老將軍卻似乎毫不費力一般,更為關鍵的是,準頭飛凡,幾乎是在抬手之間。兩名護衛在袁紹左右兩邊的親衛便已經中箭,至於最後那支。則被袁紹身邊的親信將領,老將韓莒子一刀擋下。
“公孫瓚。也不過如此,當真是令人失望。”
可惜縱有滿腔的信念,但當真是心力衰竭,雖說技藝上沒有問題,可是羽箭上附帶的力量對於與之有過對抗的韓莒子而言卻是再清晰明顯不過,完全無法瞞過對方。
“就算老夫真的已經不複昔日之勇,但是也誓要將袁賊的首級取下以告慰吾兒在天之魂!”
雖說這場戰爭看起來好像是劉協在領兵衝鋒,一切的風頭都被這位皇帝陛下搶走,可是對於包括曹操軍和劉備軍的眾將而言,指揮這場戰鬥的人依然還是不緊不慢跟在後麵的李書實。
或者更準確來說是李書實的參謀團隊製定一個大概的目標,然後李書實讓前線的將領們根據各自的目標盡情施展他們的才華,而無論戰鬥取得怎樣的結果,除了並州軍本部兵馬之外李書實也不會過多的幹涉。
這自然是刺激士兵們自主性的一種做法,但也同樣是不願過分刺激到曹操和劉備兩位梟雄人物,畢竟那可是他們的部隊,李書實如果指手畫腳過多,難免會讓他們認為李書實有伸手過長的意圖。如果李書實真有那樣的意圖倒也算了,可若是沒這種想法還鬧得一身騷可不那麽令人開心,就算是那些被李書實過多幹涉的將軍們心中恐怕也會有些不滿的情緒。
所以說倒還不如這樣的做法反而說不定能夠給那些對李書實並不熟悉,或者說有一些不好印象的家夥稍稍扭轉一下心中的觀感,反而或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起到什麽作用。
當然,手上擁有特殊權力的李書實倒也不會完全以一個好人的身份登場。
――畢竟在這樣的亂世裏,好人大概可以與死人畫上等號吧。
君不見現代社會裏有資格登上中央新聞並感動xx的人大部分都是死人麽。
好吧,繼續吐槽的話或許會威脅到某隻螃蟹的社會價值觀的建設,綠壩娘也會降臨此世。
咳咳,所以說雖然劉協衝的很爽。但從根本上來說這場仗到底如何打卻是李書實說的算。
所以在他的分配下,這支出乎袁紹意料之外的援軍一分為二,劉協的部隊和並州軍主要負責對付那些忠誠於袁紹的部隊。而曹仁、李典等人率領的曹操軍則負責去解救他們的老大。
不論哪一方而言他們身上的任務都不是一件可以簡單完成的事情――曹仁那邊自然是需要麵對瘋狂的袁軍,而並州軍這邊要對付的。也不再是那些模棱兩可,甚至可以說有點首鼠兩端的部隊,而是一群真正被袁紹所掌控的部隊,也是一群可以為袁紹的命令而無視一切的部隊,劉協那身為皇帝所帶有的光環對於那些人而言不但沒有任何的用處,甚至還會成為那些人嚴重最為美味的東西,畢竟如果劉協死掉,盟軍這邊是否還能如此順利的確要打一個問號。
活著的劉協因為皇帝的光環或許還有些威懾力。可是當他死掉,或者說已經有人背負了弑君的罵名,對於其他袁紹軍的兵將而言相當於解開套在他們身上的枷鎖。
也正因為想到這一點,三爺在這種情況下不但沒有離開,反而更是將劉協身前牢牢護住。
大概也隻有劉協這個年輕人,才會在這種熱血衝頭的情況下依然不知所謂的繼續衝殺吧。
不過考慮到公孫瓚以如今的身體竟然還會衝得那麽猛,甚至與十餘名士兵奮戰過後身體乏力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後退的意思,依然不斷向袁紹所在的地方衝殺著。
這兩個家夥之間的確是有著解不開的仇怨,否則公孫瓚又怎麽可能會如此拚命。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眼看著由於袁紹軍抵抗力度的加強,盟軍的推進速度越來越慢,就連劉協看起來也已經過了熱血上湧的那一段亢奮期。麵對如同磨盤一樣廝殺的戰場展現出自己的稚嫩和不適應,李書實便知道已經不可能再繼續依靠那個不靠譜的年輕皇帝。
其實依靠著皇帝的光環前進到這裏已經多少有些超出李書實所想,到現在才讓那個年輕的皇帝意識到這裏是殘酷的戰場而不是他過家家的地方依舊讓並州軍省下不少的力氣。
既然如此……
“伯韌、仲康,不用在這裏管我了,帶著部隊,給我衝擊左翼的薄弱處,務必攪亂敵軍。另外給我告訴奉先,不要玩了,快點給我幹掉韓莒子。徹底攪亂敵軍的前線指揮!”
將自己手頭最後的預備隊派了上去,李書實的身邊僅剩下貼身包圍他的親衛。當然還有蘇小蘿莉這隻一個人或許可以頂五個師的彪悍蘿莉,以及另一位能頂五個師的伸懶腰的大小姐。
也是到了這種要拚命的時候。那熟悉的橙紅色的光芒亮起,李書實許久沒有開張的“debuff發售店”再一次開張,給那些原本戰意昂揚的敵人從身體到心理上的打擊。
好吧,李書實才不會告訴別人因為前一段時間總是和亡者作戰,以至於他都快忘記了他的身上還有著這樣對於生者而言近乎於無解的設定,讓士兵們付出了很多本不需要付出的犧牲。
咳咳,這樣的黑曆史還是埋葬比較好,趁著大家都還沒有注意到的時候。
借著釋放策略不斷亮起的光芒,李書實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公孫瓚竟然已經衝到距離袁紹很近的地方――那些試圖阻擋他的將領不是被並州軍的將領纏住或斬殺,就算為了在典韋、許褚率領的生力軍的衝擊下維持住戰線的穩定,不至於被衝成散兵線――雖然同樣十分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身體已經極為疲憊,可是公孫瓚依然咬緊牙關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因為力氣過大,甚至從他的嘴角已經溢出涓涓鮮紅的細流。
可是對於他而言,卻已經足夠。
在敵我雙方所有人目瞪口呆中,隻見靠近了袁紹的公孫瓚竟然無視身前阻擋他的袁紹親兵,從自己的戰馬上騰身飛起,竟然越過那些企圖阻擋他的袁紹親兵,直接與袁紹來了一次極為“熱情”的擁♂抱。
“我已經控製袁紹,請向我射箭!!!”
用著或許是身體內最後的氣力,公孫瓚用自己的身體將袁紹牢牢禁錮的同時,喊出了這樣的言語,帶著無比堅定的感情,帶著一往無前,有我無敵的決絕。
這一刻,公孫瓚的身體似乎在這漆黑的夜裏散發出最為耀眼的光芒。
看到這番情景,聽到這個聲音,莫名的,李書實竟然仿佛無法控製自己的行動一般,召喚出了那張如果不是作為寶具主人而能夠作弊否則根本拉不開的“呂布之弓”。
搭箭,張弓,射箭。
一氣嗬成,整個動作流暢得與李書實平日練習時的效果完全不同,順利地簡直堪稱神奇。
而在射出那詭異的一箭後,李書實又好像全身的力氣都被那一箭抽空了一般頹廢下來,若非蘇小蘿莉眼疾手快扶住他的身體,李書實很有可能便會從戰馬上摔下來。
依稀之間,李書實似乎看到了一位白馬將軍,馳騁在廣袤的草原上,帶著暢快的笑容,每射出一箭,便會有一個胡人從戰馬上栽下來……
潘森: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所以堅決不寫那種用來虐狗的文章,因為那不是在虐狗,而是在虐自己啊口胡!5555……看我大魔法塔發出的火焰射線!!!
好吧,準備好火把和汽油,咱出去也~~~!(未完待續)
話說那玩意真的可以被算作是形容詞麽,雖然用來形容心理活動的話或許也算貼切,不過考慮到為了精神文明的建設,也為了不至於像是那位用“我靠”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卻被同為身為執法部門的同僚扔進局子裏和自己親手擒獲的小偷一起帶上20個小時,果然還是將這種如此貼切傳神形容心理活動的詞匯刪除出袁紹這樣身為文化人的腦海吧。(..tw)
可惜除了那樣的詞匯,袁紹就覺得自己讀書太少,完全找不到合適的詞匯。
嗯,這種狀態或許用“理屈詞窮”來形容也可以?
#放學後不要跑,我保證不打死你!#
――如果這個年代也有彈幕的話,估計袁本初童鞋此時已經將彈幕刷到飛起。
可惜就算是刷彈幕對於眼前的局麵也沒有一點卵用。
其實如果隻需要對付那隻袁紹熟悉的黑皮更黑心的矮子,袁紹倒是一點也不打怵,雖然說從小到大某隻黑皮矮子可是沒少坑袁紹,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袁紹對於某隻黑皮矮子的行為模式可是相當的熟悉,對手會有怎樣的反應就算不是閉著眼睛想出來,但也差不多八九不離十吧。
事實上就算背後又被爆菊的危險,可是對麵的曹操卻完全被困在了袁紹精心設計的蛛網之中,一點點被包圍,一點點被緊緊纏繞,雖然不斷在掙紮,可是卻越陷越深。
果然,這就是袁本初對於曾經陪伴自己度過一個個無眠之夜的好基友的愛啊!
(某謎之黑皮矮子:此處純屬袁紹yy。與事實完全沒有一毛錢關係!)
可惜的是,雖然曹操的部隊被圍得如同鐵桶一般,戰士們對於圍攻曹操的戰鬥那一個個簡直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勇猛且瘋狂,死戰不退。令拚死求生的曹操軍難以寸進。但在另外的一片戰場,那以漢帝劉協為主帥(至少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的援軍卻勢如破竹,即使是袁紹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可是大部分士兵依舊還是不願與這支隊伍交戰,甚至有的人還扔掉了武器掉頭就跑,這樣決絕的態度甚至就連袁紹軍的執法隊一時之間也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不管袁紹如何向士兵們保證就算劉協因為士兵們的舉動而不幸受傷,他也絕對不會追究士兵們的責任,然而這樣的命令傳達下去也遭遇到極大的抵製――除了一小部分袁家的死忠之外。不論是那些將軍,還是他們手下的士兵都極為抗拒這條命令,而且軍中不斷流傳著“誰碰了皇帝依舊誰就是替死鬼”之類的說法,尤其在看到那些躍躍欲試的少數派在敵軍麵前根本無法阻擋多久便被“碾碎”,大家對於繼續進攻這種事情便更加沒了興趣。
士兵們受到流言的影響,而將軍們則大多不需要流言挑撥也知道執行命令的後果,而這些將軍們對命令極為抗拒的表現也進一步證明了那些流言的準確性。
的確有的人是袁家死忠,也有的人並沒有將那個沒有權勢的天子放在眼裏,但劉協終究還是已經坐穩了江山十餘載的皇帝,一位天下大多數信息交流通常之地公認的大漢皇帝。經曆大漢將近四百年的輝煌,你可以藐視君權,但你卻不能褻瀆君權。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哪怕現在看起來爭奪天下的袁紹允許你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可是當他登上那個位置之後,重新建立秩序的袁紹同樣有很大可能要拿那些曾經的膽大妄為者開刀,一來這是作為曾經漢室“忠臣”,又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應有的姿態,而另外的原因也在於對這種藐視君權行為的恐懼――你既然敢殺一個皇帝,那麽第二個什麽的就更沒有心理負擔了。
而且退一步考慮,在這個已經無法確定袁紹軍是否真的能夠勝利而歸的時刻。[.tw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對於絕大多數冀州本土出身的將軍們而言,他們反而並不急於用那種激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立場。或者說他們已經開始考慮自己和家族的後路――袁紹在顏良和文醜戰死後所表現出的態度,還有他暗地裏對外來派壓製本土派的縱容。無一不讓本土派感到絲絲不安和擔憂。
如果袁紹能夠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那麽縱然分得蛋糕的比例有所縮減,但在蛋糕變得更大更多的情況下,分到的數量卻不降反增,那麽也多少能夠彌補冀州本土派的失落感。
可是現如今的局麵看起來可並沒有完全倒向袁紹軍,那麽冀州本土派自然也沒有了全力以赴的理由,甚至還會擔心如果對劉協和他的部隊出手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自己和家族被抄家滅族的因由,就好像許攸那樣,明明前一天還是高高在上的袁紹座上賓,家族在信都也是數一數二的強勢家族,可是第二天便被抄家,隨後屍體就齊齊被扔到亂墳崗……想一想都覺得心寒,同時也更加堅定了這些“聰明人”保持中立,消極避戰的決心。
或許在他們看來,此時此刻他們沒有立刻改弦更張,改旗易幟加入到皇帝陛下的旗幟之下已經算得上相當對得起袁紹,話說這得需要怎樣的堅定的意誌才能在大漢皇帝的威壓光環下做到這一點啊,想一想就算是他們自己都覺得這一時刻的自己真的是好偉大好偉大。
好吧,找借口什麽的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那簡直是天賦技能一樣的事情,不過不管是因為怎樣的借口,但大多數袁紹軍兵將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的所謂“中立”立場對於袁紹而言是完全無法接受的結果,如果這些人還有機會回到河北的話,他們所要迎接的或許會是一場大清洗。
當然,袁紹是否有機會回到河北老巢去舔舐傷口還是一個巨大的疑問來著。
畢竟,現在的情況看起來就算袁紹有十萬之眾,但真正願意為他拚命的似乎並不多。
無奈之下。將那些不願意與皇帝為敵的部隊調往那邊圍剿曹操的戰鬥,將那些真正忠於自己的部屬安排在自己身邊,雖然敵人很難纏。但袁紹卻也不會坐以待斃。
而就在袁紹大致做好相應準備之後沒多久,他的視線裏就已經出現了敵人奔馳而來的身影。
恰好。竟然還是老熟人。
“袁本初,納命來!”
正在不顧一切向袁紹衝過來的這個家夥的確是袁紹的“老熟人”,甚至可以說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他都扮演著與袁紹相愛相殺的角色,甚至一度還成功將袁紹壓在身下動彈不得,可以說若非四麵樹敵最終陷入到四麵楚歌的範圍內,恐怕就算是袁紹最開始的時候也不會願意與這個家夥對敵吧。
雖然說這些話都不過是舊日的老黃曆,如今的袁紹已經不是當初的袁紹。而如今的對手也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率領著白馬軍團馳騁北疆的好男兒。
是的,現如今的公孫瓚早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雄心,雖然依靠著對袁紹的恨意支撐到現在,可是兩鬢斑白,體力上明顯感覺力有未逮的他如今更多地卻是靠自己的經驗和眼光來隻會戰鬥,事實上若非今天可以說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恐怕這位老將軍根本不會隻身越過一眾兵將衝到了戰線的最前方。
不過稍稍令人欣慰的,卻是公孫瓚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至少三爺便很給麵子的讓除了自己親衛的劉備軍精銳前往支援。雖說公孫瓚脾氣暴躁,待人處事上著實沒有多少可以稱道的地方,但一來雙方也算得上是並肩作戰多年的友軍。二來三爺也的確非常喜歡這樣的豪俠型的人物,對於公孫瓚對於北疆安定作出的貢獻也很欽佩,自然願意助其一臂之力。
從背後取下弓箭,公孫瓚光看姿勢確實是威風不減當年,一弓三矢這種技能就算是現如今的很多年輕人也完全無法駕馭,可偏偏公孫瓚這個看起來氣力已衰的老將軍卻似乎毫不費力一般,更為關鍵的是,準頭飛凡,幾乎是在抬手之間。兩名護衛在袁紹左右兩邊的親衛便已經中箭,至於最後那支。則被袁紹身邊的親信將領,老將韓莒子一刀擋下。
“公孫瓚。也不過如此,當真是令人失望。”
可惜縱有滿腔的信念,但當真是心力衰竭,雖說技藝上沒有問題,可是羽箭上附帶的力量對於與之有過對抗的韓莒子而言卻是再清晰明顯不過,完全無法瞞過對方。
“就算老夫真的已經不複昔日之勇,但是也誓要將袁賊的首級取下以告慰吾兒在天之魂!”
雖說這場戰爭看起來好像是劉協在領兵衝鋒,一切的風頭都被這位皇帝陛下搶走,可是對於包括曹操軍和劉備軍的眾將而言,指揮這場戰鬥的人依然還是不緊不慢跟在後麵的李書實。
或者更準確來說是李書實的參謀團隊製定一個大概的目標,然後李書實讓前線的將領們根據各自的目標盡情施展他們的才華,而無論戰鬥取得怎樣的結果,除了並州軍本部兵馬之外李書實也不會過多的幹涉。
這自然是刺激士兵們自主性的一種做法,但也同樣是不願過分刺激到曹操和劉備兩位梟雄人物,畢竟那可是他們的部隊,李書實如果指手畫腳過多,難免會讓他們認為李書實有伸手過長的意圖。如果李書實真有那樣的意圖倒也算了,可若是沒這種想法還鬧得一身騷可不那麽令人開心,就算是那些被李書實過多幹涉的將軍們心中恐怕也會有些不滿的情緒。
所以說倒還不如這樣的做法反而說不定能夠給那些對李書實並不熟悉,或者說有一些不好印象的家夥稍稍扭轉一下心中的觀感,反而或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起到什麽作用。
當然,手上擁有特殊權力的李書實倒也不會完全以一個好人的身份登場。
――畢竟在這樣的亂世裏,好人大概可以與死人畫上等號吧。
君不見現代社會裏有資格登上中央新聞並感動xx的人大部分都是死人麽。
好吧,繼續吐槽的話或許會威脅到某隻螃蟹的社會價值觀的建設,綠壩娘也會降臨此世。
咳咳,所以說雖然劉協衝的很爽。但從根本上來說這場仗到底如何打卻是李書實說的算。
所以在他的分配下,這支出乎袁紹意料之外的援軍一分為二,劉協的部隊和並州軍主要負責對付那些忠誠於袁紹的部隊。而曹仁、李典等人率領的曹操軍則負責去解救他們的老大。
不論哪一方而言他們身上的任務都不是一件可以簡單完成的事情――曹仁那邊自然是需要麵對瘋狂的袁軍,而並州軍這邊要對付的。也不再是那些模棱兩可,甚至可以說有點首鼠兩端的部隊,而是一群真正被袁紹所掌控的部隊,也是一群可以為袁紹的命令而無視一切的部隊,劉協那身為皇帝所帶有的光環對於那些人而言不但沒有任何的用處,甚至還會成為那些人嚴重最為美味的東西,畢竟如果劉協死掉,盟軍這邊是否還能如此順利的確要打一個問號。
活著的劉協因為皇帝的光環或許還有些威懾力。可是當他死掉,或者說已經有人背負了弑君的罵名,對於其他袁紹軍的兵將而言相當於解開套在他們身上的枷鎖。
也正因為想到這一點,三爺在這種情況下不但沒有離開,反而更是將劉協身前牢牢護住。
大概也隻有劉協這個年輕人,才會在這種熱血衝頭的情況下依然不知所謂的繼續衝殺吧。
不過考慮到公孫瓚以如今的身體竟然還會衝得那麽猛,甚至與十餘名士兵奮戰過後身體乏力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後退的意思,依然不斷向袁紹所在的地方衝殺著。
這兩個家夥之間的確是有著解不開的仇怨,否則公孫瓚又怎麽可能會如此拚命。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眼看著由於袁紹軍抵抗力度的加強,盟軍的推進速度越來越慢,就連劉協看起來也已經過了熱血上湧的那一段亢奮期。麵對如同磨盤一樣廝殺的戰場展現出自己的稚嫩和不適應,李書實便知道已經不可能再繼續依靠那個不靠譜的年輕皇帝。
其實依靠著皇帝的光環前進到這裏已經多少有些超出李書實所想,到現在才讓那個年輕的皇帝意識到這裏是殘酷的戰場而不是他過家家的地方依舊讓並州軍省下不少的力氣。
既然如此……
“伯韌、仲康,不用在這裏管我了,帶著部隊,給我衝擊左翼的薄弱處,務必攪亂敵軍。另外給我告訴奉先,不要玩了,快點給我幹掉韓莒子。徹底攪亂敵軍的前線指揮!”
將自己手頭最後的預備隊派了上去,李書實的身邊僅剩下貼身包圍他的親衛。當然還有蘇小蘿莉這隻一個人或許可以頂五個師的彪悍蘿莉,以及另一位能頂五個師的伸懶腰的大小姐。
也是到了這種要拚命的時候。那熟悉的橙紅色的光芒亮起,李書實許久沒有開張的“debuff發售店”再一次開張,給那些原本戰意昂揚的敵人從身體到心理上的打擊。
好吧,李書實才不會告訴別人因為前一段時間總是和亡者作戰,以至於他都快忘記了他的身上還有著這樣對於生者而言近乎於無解的設定,讓士兵們付出了很多本不需要付出的犧牲。
咳咳,這樣的黑曆史還是埋葬比較好,趁著大家都還沒有注意到的時候。
借著釋放策略不斷亮起的光芒,李書實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公孫瓚竟然已經衝到距離袁紹很近的地方――那些試圖阻擋他的將領不是被並州軍的將領纏住或斬殺,就算為了在典韋、許褚率領的生力軍的衝擊下維持住戰線的穩定,不至於被衝成散兵線――雖然同樣十分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身體已經極為疲憊,可是公孫瓚依然咬緊牙關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因為力氣過大,甚至從他的嘴角已經溢出涓涓鮮紅的細流。
可是對於他而言,卻已經足夠。
在敵我雙方所有人目瞪口呆中,隻見靠近了袁紹的公孫瓚竟然無視身前阻擋他的袁紹親兵,從自己的戰馬上騰身飛起,竟然越過那些企圖阻擋他的袁紹親兵,直接與袁紹來了一次極為“熱情”的擁♂抱。
“我已經控製袁紹,請向我射箭!!!”
用著或許是身體內最後的氣力,公孫瓚用自己的身體將袁紹牢牢禁錮的同時,喊出了這樣的言語,帶著無比堅定的感情,帶著一往無前,有我無敵的決絕。
這一刻,公孫瓚的身體似乎在這漆黑的夜裏散發出最為耀眼的光芒。
看到這番情景,聽到這個聲音,莫名的,李書實竟然仿佛無法控製自己的行動一般,召喚出了那張如果不是作為寶具主人而能夠作弊否則根本拉不開的“呂布之弓”。
搭箭,張弓,射箭。
一氣嗬成,整個動作流暢得與李書實平日練習時的效果完全不同,順利地簡直堪稱神奇。
而在射出那詭異的一箭後,李書實又好像全身的力氣都被那一箭抽空了一般頹廢下來,若非蘇小蘿莉眼疾手快扶住他的身體,李書實很有可能便會從戰馬上摔下來。
依稀之間,李書實似乎看到了一位白馬將軍,馳騁在廣袤的草原上,帶著暢快的笑容,每射出一箭,便會有一個胡人從戰馬上栽下來……
潘森: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所以堅決不寫那種用來虐狗的文章,因為那不是在虐狗,而是在虐自己啊口胡!5555……看我大魔法塔發出的火焰射線!!!
好吧,準備好火把和汽油,咱出去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