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日,新年元旦。.org
之前,梅花傳媒已經向國內外的眾多娛樂媒體發出了邀請函。今天,國內外120多家紙媒、電視台、互聯網媒體的新聞記者濟濟一堂,齊集梅花傳媒公司總部大廈一樓巨大會議廳。
新聞發布會開始前,各路媒體記者已經議論開了。
“也不知道梅花公司把我們這些記者招來有什麽事,邀請了這麽多記者,陣仗搞得很大啊!”
“應該是《大唐》的開機儀式吧,應該是基努裏維斯來華了,要不然也沒其他的大事值得這麽大陣仗對待。”
“好了好了,梅花傳媒的總裁周嘉朋來了,有什麽事情他們一會兒就要宣布,我們也不用多猜。”
周嘉朋今天西裝革履,精神抖擻,滿臉紅光。在新的一年裏,他對公司的發展信心滿滿。
“非常感謝海內外的記者朋友們,梅花傳媒能發展到今天,離不開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的協助與幫忙。”
一段簡短的開場白後,周嘉朋沒讓在座的記者們多等,很快就道出了開這次新聞發布會的目的。
“本次新聞發布會,主要向記者朋友們公布兩個消息。”
周嘉朋站在前麵的演講台上,有條不紊的介紹道:“第一個消息,與我的城鄉電視網總經理的身份有關。新的一年裏,城鄉電視網將會運營旗下各個地方台的大部分播映時間。除了為當地留下一個新聞節目與社會調查節目的時間外,其他所有的白天和晚上時間,將統一由城鄉電視網負責運營。此一舉措,將會給國內的電視劇市場多出近1000集的劇集需求。”
周嘉朋喝一口放在講台上的礦泉水,給在座的記者們一點時間消化所聽到的訊息。
“此外,城鄉電視網在新年裏,還有一個重大舉措。城鄉網的黃金檔以及深夜檔的電視劇播出,將由目前的每天兩集改為每天一集。”
簡短的一句介紹後,立刻引起了底下一片嗡嗡嗡的議論聲。
把每天兩集改為一集,這是梅花集團早就想做的事情,這樣可使一部劇的壽命陡然間提高一倍以上,有利於劇集品牌效應的形成。無論是從造星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周邊後續產品的開發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是觀眾的反映。
目前國內的電視生態,每天兩集的播放模式已經成型,部分瘋狂的電視台甚至會每天播放四集。城鄉網每天播放一集,是提著絕大的勇氣與觀眾的觀劇習慣相抗衡。事實上,最理想的模式還是如美國這般,每周一集,這樣,一部劇集能夠發揮將近一年時間的影響力,足以將劇集的經濟潛力挖掘到最大。不過梅花集團也知道凡事應該適可而止,循序漸進。
對觀眾的觀劇習慣沒有足夠的尊重,最終倒黴的還是自己。
每天播放一集的利弊得失,梅花集團自己考慮的比較充分,在座的都是海內外的娛樂記者,對這方麵的情況也是相當的了解。當即,就有不少媒體記者向周嘉朋提問。
鳳*凰衛視的記者提問道:“每天一集的播放模式,從電視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固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梅花傳媒有沒有考慮過實際操作上的困難呢?別的電視台都是每天兩集,國內觀眾也習慣了每天兩集的觀劇節奏。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城鄉電視網的劇集,除了梅花劇集外,其他劇集水平不高,收視成績並不理想。城鄉網如此舉措,就不怕被觀眾們拋棄嗎?”
周嘉朋似乎早就知道媒體朋友們會有此一問,他的回答自信從容:“城鄉網既然敢有如此改革動作,自然是有所憑仗的。因為,梅花集團的電視劇產量在新的一年裏,會有一個井噴式的增長。這,就是我要向媒體記者們公布的第二個消息,我們梅花集團今年的拍攝計劃!”
經周嘉朋的介紹,新一年中,梅花集團總共會製作12部電視劇,製作總集數370集,產量相比往年提高了一大截。
十二部劇,分別對應一年當中的十二個月份,每部劇的篇幅在20至40集不等,以每天一集的播放頻率,基本上覆蓋了城鄉電視網全年的播映時間。
周嘉朋說道:“我們會保持每月上檔一部新劇的節奏,合理、平均的將梅花的電視劇推向市場!”
一月劇,梅花傳媒安排的是曆史大劇《洋務風雲》,講述的是從剿滅太平天國後,到甲午戰爭開始前的這段曆史時期的故事,由陳道民、譚國強、張國利、王子文領銜主演。
二月劇,《李衛當官II》,還是由許錚、程好等領銜主演,為國內的電視觀眾奉上一部春節喜劇大餐,在合家團圓的節日裏,為觀眾帶去歡聲笑語。
三月劇,《征服》,警匪劇,由孫洪雷、江衫領銜主演。
四月劇,《大染坊》,民國商戰劇,由候永領銜主演五月劇,《豪斯醫生》,醫務職業劇,由黃誌中領銜主演。
六月劇,《天生兩對》,青春偶像劇,由邵斌、宋慧喬、胡戈、楊密領銜主演。
七月劇,《血染的風采》,大型軍旅劇,由張毅、陳思臣、段一宏、張郭強、邢家棟領銜主演。
八月劇,《體操王子》,青春體育劇,由陳一兵、桂綸梅、吳猛達領銜主演九月劇,《這些學生有點煩》,教室職業劇,由蔣文麗、紋章、羅涇、朱亞聞、李光傑領銜主演。
十月劇,《命運的抉擇之紅色風暴》,主旋律曆史劇,由吳修波、張辰光、嚴匡領銜主演。
十一月劇,《小鎮警事》,偵探推理劇,由聶元、王玲主演。
十二月劇,《我和小儷有個約會》,科幻劇,由鄧操、孫儷主演。
周嘉朋隻是簡單介紹了每部劇的劇種以及演員陣容,其他細節並沒多談。不過,從這些簡單的信息中,就可以看出許多的內容來。
《揚子*晚報》的記者提問:“周總,梅花傳媒過去幾年,產量最多的年份就是去年出品發行五部,今年一口氣增長到12部,是不是意味著,梅花傳媒經過幾年的積累,人才儲備上已經相當充分。今後幾年,梅花的產量將會持續爆發。”
“這位記者朋友的話,說出了部分事實。那就是我們梅花集團經過幾年的積累後,目前無論是人才、資金、技術、經驗等各個方麵,都已經準備的相當充裕。梅花傳媒電視劇產量的爆發,有著非常充實的實力做基礎。”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梅花以後的電視劇產量是否會持續的增加?答案是否定的。以後,我們梅花的劇集會穩定的每月推出一部,全年共推出十二部作品。”
他頗有些自傲的在媒體麵前說道:“俗話說,貴精不貴多。梅花出品,精品保證!”
單純的想增加產量,這當然沒有問題。但是,梅花電視劇業務的核心就是編劇,是劇本。每年12部的作品,都是大量的劇本在經過一輪一輪淘汰後,剩下的精品。
這是梅花劇集品質保證的基礎。
梅花集團每輪淘汰後的作品,並不是都扔到垃圾桶裏。事實上,他們大多都被外麵的影視公司和電視台購買走了。有些還是初稿的劇本,這些影視公司、電視台甚至委托梅花傳媒的編劇繼續完善修改。對梅花傳媒來說,這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能有效降低公司編劇部門的運營成本。不然的話,近幾百人的編劇隊伍,每年才出十二個劇本,也實在是奢侈了點。
朝廷台記者問道:“周總,梅花傳媒一方麵改為每天一集的播放,一方麵又大幅提升電視劇產量,做到了梅花劇集在城鄉網的全年覆蓋。梅花此舉,主要目的,是不是在於以梅花劇集拉動城鄉網的整體收視,以打壓兄弟電視單位的廣告份額?”
或許周嘉朋是考慮到朝廷台記者對這個問題的敏感性,他沒有直接的承認,但也沒否認。
他微微翹起嘴角,有些外交辭令的說道:“這隻是你的猜測,但我從中看到了一定的客觀邏輯性。”
記者們鬧哄哄的問了許多問題,有的讚歎溢美,有的尖酸刻薄,都被周嘉朋一一應付過去。
在發布會的尾聲,周嘉朋還給在座的記者朋友送去了一份禮物。
“新的一年到了,承蒙各位記者朋友賞臉,跑來靈泉一趟。我們公司給各位朋友準備了一份小禮物。”
禮物就是新年掛曆。掛曆分好多種,任憑在座這些記者挑選。
掛曆第一種,就是2002年梅花劇海報。十二部梅花劇,雖然大多都還沒有殺青,但按照公司的事前安排,所有的劇組都已拍攝好了海報劇照。這些海報劇照,與劇集的播出月份對應,畫麵中,主要呈現劇集的演員定妝照、幕後主創、故事梗概等內容。
掛曆第二種,梅花男星掛曆。梅花傳媒選擇了公司旗下,年齡在18—40歲之間,已經有自己代表作的十二名成名男星。分別是孫洪雷、吳修波、馮少峰、許錚、黃曉民、嚴匡、邵斌、於思忠、黃亥波、黃誌中、陳昆、餘邵群。男士們身著各式名牌西裝,擺出各種姿勢,盡顯男星們沉穩硬朗的風采。
掛曆第三種,梅花女星掛曆。同樣的,梅花傳媒選擇了公司旗下,年齡在18—40歲之間,已經有自己代表作的十二名成名女星。分別是海青、高園園、餘可、姚紅、許琴、李肖冉、程好、沈敖珺、左小輕、王玲、蔣文麗、宋惠喬。這些女星身著端莊大氣的晚禮服,梅花女星們,端莊大氣,美麗妖嬈的形象氣質躍然紙上。
掛曆第四種,梅花演員掛曆。選擇的是一些年齡或是形象方麵有劣勢,但演技非常出眾的一些演技派演員,如譚國強、陳道民、張辰光、孫亥英、呂立萍等人。
梅花傳媒準備的這些掛曆,一部分是送給媒體記者以及海內外的各種相關粉絲團體,另一部分則是向公眾發售。
當然,銷售海報的這點收入,梅花傳媒還沒有放在心上。梅花傳媒看重的,是通過新年掛曆這種形式,宣傳公司今年的新戲,宣傳公司旗下的演員明星們,宣傳梅花集團的強大實力。
一個新年發布會,梅花集團向外界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梅花公司已經為2002年做好了一切準備。
之前,梅花傳媒已經向國內外的眾多娛樂媒體發出了邀請函。今天,國內外120多家紙媒、電視台、互聯網媒體的新聞記者濟濟一堂,齊集梅花傳媒公司總部大廈一樓巨大會議廳。
新聞發布會開始前,各路媒體記者已經議論開了。
“也不知道梅花公司把我們這些記者招來有什麽事,邀請了這麽多記者,陣仗搞得很大啊!”
“應該是《大唐》的開機儀式吧,應該是基努裏維斯來華了,要不然也沒其他的大事值得這麽大陣仗對待。”
“好了好了,梅花傳媒的總裁周嘉朋來了,有什麽事情他們一會兒就要宣布,我們也不用多猜。”
周嘉朋今天西裝革履,精神抖擻,滿臉紅光。在新的一年裏,他對公司的發展信心滿滿。
“非常感謝海內外的記者朋友們,梅花傳媒能發展到今天,離不開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的協助與幫忙。”
一段簡短的開場白後,周嘉朋沒讓在座的記者們多等,很快就道出了開這次新聞發布會的目的。
“本次新聞發布會,主要向記者朋友們公布兩個消息。”
周嘉朋站在前麵的演講台上,有條不紊的介紹道:“第一個消息,與我的城鄉電視網總經理的身份有關。新的一年裏,城鄉電視網將會運營旗下各個地方台的大部分播映時間。除了為當地留下一個新聞節目與社會調查節目的時間外,其他所有的白天和晚上時間,將統一由城鄉電視網負責運營。此一舉措,將會給國內的電視劇市場多出近1000集的劇集需求。”
周嘉朋喝一口放在講台上的礦泉水,給在座的記者們一點時間消化所聽到的訊息。
“此外,城鄉電視網在新年裏,還有一個重大舉措。城鄉網的黃金檔以及深夜檔的電視劇播出,將由目前的每天兩集改為每天一集。”
簡短的一句介紹後,立刻引起了底下一片嗡嗡嗡的議論聲。
把每天兩集改為一集,這是梅花集團早就想做的事情,這樣可使一部劇的壽命陡然間提高一倍以上,有利於劇集品牌效應的形成。無論是從造星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周邊後續產品的開發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是觀眾的反映。
目前國內的電視生態,每天兩集的播放模式已經成型,部分瘋狂的電視台甚至會每天播放四集。城鄉網每天播放一集,是提著絕大的勇氣與觀眾的觀劇習慣相抗衡。事實上,最理想的模式還是如美國這般,每周一集,這樣,一部劇集能夠發揮將近一年時間的影響力,足以將劇集的經濟潛力挖掘到最大。不過梅花集團也知道凡事應該適可而止,循序漸進。
對觀眾的觀劇習慣沒有足夠的尊重,最終倒黴的還是自己。
每天播放一集的利弊得失,梅花集團自己考慮的比較充分,在座的都是海內外的娛樂記者,對這方麵的情況也是相當的了解。當即,就有不少媒體記者向周嘉朋提問。
鳳*凰衛視的記者提問道:“每天一集的播放模式,從電視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固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梅花傳媒有沒有考慮過實際操作上的困難呢?別的電視台都是每天兩集,國內觀眾也習慣了每天兩集的觀劇節奏。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城鄉電視網的劇集,除了梅花劇集外,其他劇集水平不高,收視成績並不理想。城鄉網如此舉措,就不怕被觀眾們拋棄嗎?”
周嘉朋似乎早就知道媒體朋友們會有此一問,他的回答自信從容:“城鄉網既然敢有如此改革動作,自然是有所憑仗的。因為,梅花集團的電視劇產量在新的一年裏,會有一個井噴式的增長。這,就是我要向媒體記者們公布的第二個消息,我們梅花集團今年的拍攝計劃!”
經周嘉朋的介紹,新一年中,梅花集團總共會製作12部電視劇,製作總集數370集,產量相比往年提高了一大截。
十二部劇,分別對應一年當中的十二個月份,每部劇的篇幅在20至40集不等,以每天一集的播放頻率,基本上覆蓋了城鄉電視網全年的播映時間。
周嘉朋說道:“我們會保持每月上檔一部新劇的節奏,合理、平均的將梅花的電視劇推向市場!”
一月劇,梅花傳媒安排的是曆史大劇《洋務風雲》,講述的是從剿滅太平天國後,到甲午戰爭開始前的這段曆史時期的故事,由陳道民、譚國強、張國利、王子文領銜主演。
二月劇,《李衛當官II》,還是由許錚、程好等領銜主演,為國內的電視觀眾奉上一部春節喜劇大餐,在合家團圓的節日裏,為觀眾帶去歡聲笑語。
三月劇,《征服》,警匪劇,由孫洪雷、江衫領銜主演。
四月劇,《大染坊》,民國商戰劇,由候永領銜主演五月劇,《豪斯醫生》,醫務職業劇,由黃誌中領銜主演。
六月劇,《天生兩對》,青春偶像劇,由邵斌、宋慧喬、胡戈、楊密領銜主演。
七月劇,《血染的風采》,大型軍旅劇,由張毅、陳思臣、段一宏、張郭強、邢家棟領銜主演。
八月劇,《體操王子》,青春體育劇,由陳一兵、桂綸梅、吳猛達領銜主演九月劇,《這些學生有點煩》,教室職業劇,由蔣文麗、紋章、羅涇、朱亞聞、李光傑領銜主演。
十月劇,《命運的抉擇之紅色風暴》,主旋律曆史劇,由吳修波、張辰光、嚴匡領銜主演。
十一月劇,《小鎮警事》,偵探推理劇,由聶元、王玲主演。
十二月劇,《我和小儷有個約會》,科幻劇,由鄧操、孫儷主演。
周嘉朋隻是簡單介紹了每部劇的劇種以及演員陣容,其他細節並沒多談。不過,從這些簡單的信息中,就可以看出許多的內容來。
《揚子*晚報》的記者提問:“周總,梅花傳媒過去幾年,產量最多的年份就是去年出品發行五部,今年一口氣增長到12部,是不是意味著,梅花傳媒經過幾年的積累,人才儲備上已經相當充分。今後幾年,梅花的產量將會持續爆發。”
“這位記者朋友的話,說出了部分事實。那就是我們梅花集團經過幾年的積累後,目前無論是人才、資金、技術、經驗等各個方麵,都已經準備的相當充裕。梅花傳媒電視劇產量的爆發,有著非常充實的實力做基礎。”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梅花以後的電視劇產量是否會持續的增加?答案是否定的。以後,我們梅花的劇集會穩定的每月推出一部,全年共推出十二部作品。”
他頗有些自傲的在媒體麵前說道:“俗話說,貴精不貴多。梅花出品,精品保證!”
單純的想增加產量,這當然沒有問題。但是,梅花電視劇業務的核心就是編劇,是劇本。每年12部的作品,都是大量的劇本在經過一輪一輪淘汰後,剩下的精品。
這是梅花劇集品質保證的基礎。
梅花集團每輪淘汰後的作品,並不是都扔到垃圾桶裏。事實上,他們大多都被外麵的影視公司和電視台購買走了。有些還是初稿的劇本,這些影視公司、電視台甚至委托梅花傳媒的編劇繼續完善修改。對梅花傳媒來說,這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能有效降低公司編劇部門的運營成本。不然的話,近幾百人的編劇隊伍,每年才出十二個劇本,也實在是奢侈了點。
朝廷台記者問道:“周總,梅花傳媒一方麵改為每天一集的播放,一方麵又大幅提升電視劇產量,做到了梅花劇集在城鄉網的全年覆蓋。梅花此舉,主要目的,是不是在於以梅花劇集拉動城鄉網的整體收視,以打壓兄弟電視單位的廣告份額?”
或許周嘉朋是考慮到朝廷台記者對這個問題的敏感性,他沒有直接的承認,但也沒否認。
他微微翹起嘴角,有些外交辭令的說道:“這隻是你的猜測,但我從中看到了一定的客觀邏輯性。”
記者們鬧哄哄的問了許多問題,有的讚歎溢美,有的尖酸刻薄,都被周嘉朋一一應付過去。
在發布會的尾聲,周嘉朋還給在座的記者朋友送去了一份禮物。
“新的一年到了,承蒙各位記者朋友賞臉,跑來靈泉一趟。我們公司給各位朋友準備了一份小禮物。”
禮物就是新年掛曆。掛曆分好多種,任憑在座這些記者挑選。
掛曆第一種,就是2002年梅花劇海報。十二部梅花劇,雖然大多都還沒有殺青,但按照公司的事前安排,所有的劇組都已拍攝好了海報劇照。這些海報劇照,與劇集的播出月份對應,畫麵中,主要呈現劇集的演員定妝照、幕後主創、故事梗概等內容。
掛曆第二種,梅花男星掛曆。梅花傳媒選擇了公司旗下,年齡在18—40歲之間,已經有自己代表作的十二名成名男星。分別是孫洪雷、吳修波、馮少峰、許錚、黃曉民、嚴匡、邵斌、於思忠、黃亥波、黃誌中、陳昆、餘邵群。男士們身著各式名牌西裝,擺出各種姿勢,盡顯男星們沉穩硬朗的風采。
掛曆第三種,梅花女星掛曆。同樣的,梅花傳媒選擇了公司旗下,年齡在18—40歲之間,已經有自己代表作的十二名成名女星。分別是海青、高園園、餘可、姚紅、許琴、李肖冉、程好、沈敖珺、左小輕、王玲、蔣文麗、宋惠喬。這些女星身著端莊大氣的晚禮服,梅花女星們,端莊大氣,美麗妖嬈的形象氣質躍然紙上。
掛曆第四種,梅花演員掛曆。選擇的是一些年齡或是形象方麵有劣勢,但演技非常出眾的一些演技派演員,如譚國強、陳道民、張辰光、孫亥英、呂立萍等人。
梅花傳媒準備的這些掛曆,一部分是送給媒體記者以及海內外的各種相關粉絲團體,另一部分則是向公眾發售。
當然,銷售海報的這點收入,梅花傳媒還沒有放在心上。梅花傳媒看重的,是通過新年掛曆這種形式,宣傳公司今年的新戲,宣傳公司旗下的演員明星們,宣傳梅花集團的強大實力。
一個新年發布會,梅花集團向外界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梅花公司已經為2002年做好了一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