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車輪是由無數攆轍共同主宰、驅動其行駛方向的,一旦某一個車轍開始轉變方向,必將產生連帶效應導致曆史出現不同原本軌跡的偏差、甚至大轉向。
劉行這天外來客的出現,如果不是在這樣一個亂世中最大的可能也不隻不過是改變自身和很少一部分在曆史進程的中的人生軌跡。
然而偏偏這是一個亂世,偏偏劉行又被種師中以師門令驅使趕赴太原、從而被徹底卷入到了這滾滾車輪中,變成了一個注定將要讓曆史軌跡完全大轉向的關鍵之轍。
戰爭與曆史的車輪一樣,永遠都是充滿了變數、充滿了懸念,更加不會永遠隻為單一方麵創造有利條件。
就在劉行率兵做好了再擊金兵、奪取二帝的準備時,突然一道急報由一隻鴿子送到了劉行的麵前。那是來自真定府東南方向、河北兩路招討使張所那裏的消息。
原來在劉行率先於石邑鎮設伏,開啟這場難料結果奪帝戰的第二天。在京東登州的金國大將完顏闍母、正在猛攻的齊州的蒲家奴和攻打鄆州的金國名將完顏斡魯同時接到了撻懶和宗望的緊急求援書。
闍母、蒲家奴、斡魯三人,都是宗望的族叔、又是曾經在跟隨阿骨打開創金國基業時曾經多次並肩作戰的戰友。
一接到宗望的求援信,三人幾乎沒做多想立即下令讓其三部人馬放棄攻打眼看著就要拿下的城池、折身北返。
三路大軍。女真人十五萬、漢兒兵和其他各族兵馬也是十五萬,這三十萬大軍在武城合兵一處後,馬上便以精銳騎兵在張所大軍身後發起了突襲。
張所麾下看上去人數眾多。可那些“敢戰士”們雖然人人不畏死、臨戰不懼敵。但以步軍居多的敢戰士們,還是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被金兵三路大軍的騎兵給衝殺得折損了近五萬人。
再加上闍母、蒲家奴和斡魯三人自身是魔道天魔級高手,他們手下的子弟中更有六十幾名魔宗級高手在。
以張所的敢戰士區區幾個道法化神境和武道武宗級別的戰將,第二天一開戰便又折損七將、戰死兵士三萬有餘,根本無法在阻擋住凶神惡煞的京東折返金兵。
麵對敵強我弱的形勢,張所心底十分不情願卻也不得選擇暫避敵人鋒芒、帶著剩下八萬多將士倉皇南逃,躲進大名府想要憑借城池阻擋金軍那折返的京東三路大軍。
然而讓張所始料未及的是。他才帶兵逃入大名府。闍母、蒲家奴和斡魯三人便帶兵停止追擊、轉而扭頭朝著冀州方向急速前進。
探知敵情,張所心中更是大急。因為他的兒子、領兵五千做先鋒的張憲在他被金軍兩日猛攻的時候已經傳信給他。稟明已攻占了趙州古城。
張憲麾下隻有區區五千人馬,麵對三十萬如狼似虎的金兵,張所不敢想象趙州那已經破敗的城牆如何能幫助他的親子阻擋二十倍之強的敵軍。
情急中的張所隻能選擇廣發求援信,希望宗澤、韓世忠和劉行率兵趕往趙州、去救援張憲和那五千先鋒軍的將士們……
看過這封求援信。劉行的心底了也是一陣揣揣:張憲、如果小爺未來到這亂世中,他將是嶽飛麾下的幹將。從前在後世裏看到的無論評書、史料中,對他的評價都是很高的。
這樣一員不可多得的將才,小爺去救他嗎?如果去,那麽誰來牽製石邑鎮這些金兵呢?若是沒人牽製宗翰與宗望這兩隻惡狼,他們得到喘息的機會、小爺再想來奪二帝隻會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可要是不救張憲,平白讓漢人中折損一員智勇雙全的良將不說,於道義上勢必日後也落人口實、讓人說小爺是個“見死不救、自私自利之人”。那樣的話,必然會有無窮的後續麻煩事跟上來……
“元帥。您是在想去不去救張憲,是嗎?”
就在劉行皺眉苦思時,嶽飛走到了身旁用話語聲將劉行從深思中喚醒過來。
待劉行一轉頭看向他時。嶽飛說道:“金狗雖是勢盛,但想要抵達趙州至少還要渡過北黃河、葫蘆河兩道河流。以現今情勢看,那條河的渡口上定然不會有很多船隻和船夫留在那裏。金兵想要過河唯有自行造舟或搭浮橋橋過河。可是無論造船或是建浮橋,都絕非一兩日可成之事。也就是說,至少三日內金兵很難連越兩河、抵達趙州。”
聽到他這些話,劉行微微點頭道:“不錯。可是我軍隻有這兩千人。若是分兵去救張憲,粘罕、斡離不定然會大舉反擊。甩脫我軍的纏鬥之後繼續押解二帝北上。那樣豈不是救回了張憲,卻丟失了二帝、因小失大嗎?”
輕輕搖了搖頭,嶽飛道:“我軍人數確實不足以既救援張憲,又能夠繼續阻擋粘罕與斡離不北上。但元帥怎似忘了,您之前讓我軍采用的麻雀戰術即便在我軍人少之時,也能給金軍不斷製造麻煩從而使其即便北上也隻能在惶惶不安中行進,速度定然快不起來。”
言語稍停,嶽飛的臉上若現若現地浮起笑容:“我軍行進快雙腳,在這平原上日行百裏不是難事,又不會太多受到泥沼地的困擾和牽絆。想來若是去趙州,最多兩日便能折返。到時再追擊粘罕與斡離不,又多出了張憲和他麾下五千人。元帥,您還怕無法救回二帝嗎?”
耳聽此話,劉行心中頓悟:是呀!小爺帶來這些人都是平日裏每天十裏晨練不間斷的兄弟。其中許多單靠雙腳的奔行,在之前的戰鬥中多次讓金軍的騎兵都在靈活性與速度上望而興歎。
去趙州一路上有很多沼澤地、鹽堿地,戰馬跑過去搞不好就會陷進去。可是人跑過去的話,完全可以輕鬆避免深陷泥沼的情況發生。
若是順利抵達趙州、趕在京東三路金兵到達趙州之前將張憲帶出城。自己麾下兩千精兵,再加上張憲五千精兵。七千人重新給宗翰和宗望製造麻煩,那才是真正的**煩呀……
想到這裏,劉行馬上正色道:“好,那本帥就點起教務第二營、親衛營和近衛營前往趙州。嶽大哥,你和萬兄弟一起帶著教務第一營留在此地、讓那倆狗賊無法安然北上。待我救得張憲歸來時,相信宗澤元帥也該趕到此處了。到時我們一起全力攻擊,定要讓金狗無法押解二帝北去。”
“末將遵令。”
嶽飛雖是接令,卻在臉上漏出了一絲失望的神色。
看到他那神色,劉行心底暗暗竊笑道:原本張憲該是你的頭馬,不過不好意思、嶽大將軍。小爺現在正是急需多招攬一些心腹幹將之時,你也就別怪我故意不讓去救張憲、給你施恩於他的機會了……
……
片刻後,劉行點起三營將士、帶著一千五百人徒步快速翻閱山嶺奔向趙州之後。嶽飛很快便與萬亞飛一同點起教武第一營,分作十個小隊重新衝到了金兵大營外展開了新一輪的麻雀戰。
宗翰和宗望自然無法知道劉行已經帶著紅巾軍大部分士兵趕往趙州,還以為仍然是兩千人多人在跟他們玩那種潑皮戰術,索性二人下令禁閉營門、不許任何人出營去戰,就那樣乖乖地被五百個人堵在大營內不停地轟擊。
嶽飛與萬亞飛重新展開襲擾不久後,向趙州行進中的劉行便接到了來自宗澤處的一封軍碟:宗澤已經擊潰周邊之地、並一鼓作氣拿下了並且牢牢控製了元氏城。
這個消息一傳來,劉行馬上扯開嗓子將這勝利的消息告訴了身邊的一千五百個將士。聽到這捷報傳來,三營將士士氣頓時高漲到了巔峰、加上劉行以信仰之力加以調理後,一千五百人竟在短短三個時辰內跑出了六十裏、來到了趙州北部的二仙亭。
然而事情永遠不會隻讓一方得力,劉行帶兵才奔行到二仙亭,迎麵便撞上了一隊全部身上穿著黑色長袍的女真人。
兩軍迎麵撞上,隻有十幾騎的女真人中當先一人勒馬一停,馬上大聲喝問:“對麵的宋狗是何方軍馬?不想死的乖乖放下兵刃,我等可饒你們不死。”
一聽這話,劉行咧嘴冷笑、抬頭瞪向那為首的黑袍女真騎士道:“你這金狗,想讓小爺投降?你憑什麽呀?”
被人反唇相譏,那為首的黑袍騎士怒色上臉,大聲吼道:“就憑你家爺爺的修為比你們這些宋狗都高上太多,就憑我等身後是三十萬大金國的士兵正在向著此處而來。你這小賊,再敢辱罵爺爺、信不信我馬上敲殺了你、再將你身後那些男男女女全都殺個幹淨。”
“好大的口氣!”
仍然雙目緊盯著那為首黑袍騎士,劉行從騎說話時隱隱漏出的真氣中已經知道那人應該是個魔宗級修為的魔道中人。繼續反唇相譏的時候,一隻手緩緩摸向腰後。(未完待續)
劉行這天外來客的出現,如果不是在這樣一個亂世中最大的可能也不隻不過是改變自身和很少一部分在曆史進程的中的人生軌跡。
然而偏偏這是一個亂世,偏偏劉行又被種師中以師門令驅使趕赴太原、從而被徹底卷入到了這滾滾車輪中,變成了一個注定將要讓曆史軌跡完全大轉向的關鍵之轍。
戰爭與曆史的車輪一樣,永遠都是充滿了變數、充滿了懸念,更加不會永遠隻為單一方麵創造有利條件。
就在劉行率兵做好了再擊金兵、奪取二帝的準備時,突然一道急報由一隻鴿子送到了劉行的麵前。那是來自真定府東南方向、河北兩路招討使張所那裏的消息。
原來在劉行率先於石邑鎮設伏,開啟這場難料結果奪帝戰的第二天。在京東登州的金國大將完顏闍母、正在猛攻的齊州的蒲家奴和攻打鄆州的金國名將完顏斡魯同時接到了撻懶和宗望的緊急求援書。
闍母、蒲家奴、斡魯三人,都是宗望的族叔、又是曾經在跟隨阿骨打開創金國基業時曾經多次並肩作戰的戰友。
一接到宗望的求援信,三人幾乎沒做多想立即下令讓其三部人馬放棄攻打眼看著就要拿下的城池、折身北返。
三路大軍。女真人十五萬、漢兒兵和其他各族兵馬也是十五萬,這三十萬大軍在武城合兵一處後,馬上便以精銳騎兵在張所大軍身後發起了突襲。
張所麾下看上去人數眾多。可那些“敢戰士”們雖然人人不畏死、臨戰不懼敵。但以步軍居多的敢戰士們,還是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被金兵三路大軍的騎兵給衝殺得折損了近五萬人。
再加上闍母、蒲家奴和斡魯三人自身是魔道天魔級高手,他們手下的子弟中更有六十幾名魔宗級高手在。
以張所的敢戰士區區幾個道法化神境和武道武宗級別的戰將,第二天一開戰便又折損七將、戰死兵士三萬有餘,根本無法在阻擋住凶神惡煞的京東折返金兵。
麵對敵強我弱的形勢,張所心底十分不情願卻也不得選擇暫避敵人鋒芒、帶著剩下八萬多將士倉皇南逃,躲進大名府想要憑借城池阻擋金軍那折返的京東三路大軍。
然而讓張所始料未及的是。他才帶兵逃入大名府。闍母、蒲家奴和斡魯三人便帶兵停止追擊、轉而扭頭朝著冀州方向急速前進。
探知敵情,張所心中更是大急。因為他的兒子、領兵五千做先鋒的張憲在他被金軍兩日猛攻的時候已經傳信給他。稟明已攻占了趙州古城。
張憲麾下隻有區區五千人馬,麵對三十萬如狼似虎的金兵,張所不敢想象趙州那已經破敗的城牆如何能幫助他的親子阻擋二十倍之強的敵軍。
情急中的張所隻能選擇廣發求援信,希望宗澤、韓世忠和劉行率兵趕往趙州、去救援張憲和那五千先鋒軍的將士們……
看過這封求援信。劉行的心底了也是一陣揣揣:張憲、如果小爺未來到這亂世中,他將是嶽飛麾下的幹將。從前在後世裏看到的無論評書、史料中,對他的評價都是很高的。
這樣一員不可多得的將才,小爺去救他嗎?如果去,那麽誰來牽製石邑鎮這些金兵呢?若是沒人牽製宗翰與宗望這兩隻惡狼,他們得到喘息的機會、小爺再想來奪二帝隻會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可要是不救張憲,平白讓漢人中折損一員智勇雙全的良將不說,於道義上勢必日後也落人口實、讓人說小爺是個“見死不救、自私自利之人”。那樣的話,必然會有無窮的後續麻煩事跟上來……
“元帥。您是在想去不去救張憲,是嗎?”
就在劉行皺眉苦思時,嶽飛走到了身旁用話語聲將劉行從深思中喚醒過來。
待劉行一轉頭看向他時。嶽飛說道:“金狗雖是勢盛,但想要抵達趙州至少還要渡過北黃河、葫蘆河兩道河流。以現今情勢看,那條河的渡口上定然不會有很多船隻和船夫留在那裏。金兵想要過河唯有自行造舟或搭浮橋橋過河。可是無論造船或是建浮橋,都絕非一兩日可成之事。也就是說,至少三日內金兵很難連越兩河、抵達趙州。”
聽到他這些話,劉行微微點頭道:“不錯。可是我軍隻有這兩千人。若是分兵去救張憲,粘罕、斡離不定然會大舉反擊。甩脫我軍的纏鬥之後繼續押解二帝北上。那樣豈不是救回了張憲,卻丟失了二帝、因小失大嗎?”
輕輕搖了搖頭,嶽飛道:“我軍人數確實不足以既救援張憲,又能夠繼續阻擋粘罕與斡離不北上。但元帥怎似忘了,您之前讓我軍采用的麻雀戰術即便在我軍人少之時,也能給金軍不斷製造麻煩從而使其即便北上也隻能在惶惶不安中行進,速度定然快不起來。”
言語稍停,嶽飛的臉上若現若現地浮起笑容:“我軍行進快雙腳,在這平原上日行百裏不是難事,又不會太多受到泥沼地的困擾和牽絆。想來若是去趙州,最多兩日便能折返。到時再追擊粘罕與斡離不,又多出了張憲和他麾下五千人。元帥,您還怕無法救回二帝嗎?”
耳聽此話,劉行心中頓悟:是呀!小爺帶來這些人都是平日裏每天十裏晨練不間斷的兄弟。其中許多單靠雙腳的奔行,在之前的戰鬥中多次讓金軍的騎兵都在靈活性與速度上望而興歎。
去趙州一路上有很多沼澤地、鹽堿地,戰馬跑過去搞不好就會陷進去。可是人跑過去的話,完全可以輕鬆避免深陷泥沼的情況發生。
若是順利抵達趙州、趕在京東三路金兵到達趙州之前將張憲帶出城。自己麾下兩千精兵,再加上張憲五千精兵。七千人重新給宗翰和宗望製造麻煩,那才是真正的**煩呀……
想到這裏,劉行馬上正色道:“好,那本帥就點起教務第二營、親衛營和近衛營前往趙州。嶽大哥,你和萬兄弟一起帶著教務第一營留在此地、讓那倆狗賊無法安然北上。待我救得張憲歸來時,相信宗澤元帥也該趕到此處了。到時我們一起全力攻擊,定要讓金狗無法押解二帝北去。”
“末將遵令。”
嶽飛雖是接令,卻在臉上漏出了一絲失望的神色。
看到他那神色,劉行心底暗暗竊笑道:原本張憲該是你的頭馬,不過不好意思、嶽大將軍。小爺現在正是急需多招攬一些心腹幹將之時,你也就別怪我故意不讓去救張憲、給你施恩於他的機會了……
……
片刻後,劉行點起三營將士、帶著一千五百人徒步快速翻閱山嶺奔向趙州之後。嶽飛很快便與萬亞飛一同點起教武第一營,分作十個小隊重新衝到了金兵大營外展開了新一輪的麻雀戰。
宗翰和宗望自然無法知道劉行已經帶著紅巾軍大部分士兵趕往趙州,還以為仍然是兩千人多人在跟他們玩那種潑皮戰術,索性二人下令禁閉營門、不許任何人出營去戰,就那樣乖乖地被五百個人堵在大營內不停地轟擊。
嶽飛與萬亞飛重新展開襲擾不久後,向趙州行進中的劉行便接到了來自宗澤處的一封軍碟:宗澤已經擊潰周邊之地、並一鼓作氣拿下了並且牢牢控製了元氏城。
這個消息一傳來,劉行馬上扯開嗓子將這勝利的消息告訴了身邊的一千五百個將士。聽到這捷報傳來,三營將士士氣頓時高漲到了巔峰、加上劉行以信仰之力加以調理後,一千五百人竟在短短三個時辰內跑出了六十裏、來到了趙州北部的二仙亭。
然而事情永遠不會隻讓一方得力,劉行帶兵才奔行到二仙亭,迎麵便撞上了一隊全部身上穿著黑色長袍的女真人。
兩軍迎麵撞上,隻有十幾騎的女真人中當先一人勒馬一停,馬上大聲喝問:“對麵的宋狗是何方軍馬?不想死的乖乖放下兵刃,我等可饒你們不死。”
一聽這話,劉行咧嘴冷笑、抬頭瞪向那為首的黑袍女真騎士道:“你這金狗,想讓小爺投降?你憑什麽呀?”
被人反唇相譏,那為首的黑袍騎士怒色上臉,大聲吼道:“就憑你家爺爺的修為比你們這些宋狗都高上太多,就憑我等身後是三十萬大金國的士兵正在向著此處而來。你這小賊,再敢辱罵爺爺、信不信我馬上敲殺了你、再將你身後那些男男女女全都殺個幹淨。”
“好大的口氣!”
仍然雙目緊盯著那為首黑袍騎士,劉行從騎說話時隱隱漏出的真氣中已經知道那人應該是個魔宗級修為的魔道中人。繼續反唇相譏的時候,一隻手緩緩摸向腰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