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愈久變相知,趙鼎當然知道劉行如今的為人處事。劉行既然不告訴他,他也就不再追問。


    也正在此時,馬車停在了天樞院的臨時別院門前。


    劉行帶著趙鼎下車一走進院子、步入正堂,早已等候其中的宗澤便先迎到門前問道:“劉太傅,有何要緊的事,竟讓我等大半夜地緊急來見?”


    對著老元帥微微抱拳一笑,劉行道:“宗太師,您先請坐、您先請坐。”


    對宗澤,劉行一直以來都是看上去經常不屑他那一套仁義道德、忠義禮智信的做人理念,可是老元帥的功績卻讓劉行在內心深處一直都處於對他的尊重之中,所以說話時自然也就不會總是一副高高在上、威壓的態勢。


    見劉行如此說,宗澤轉身坐回到了次座的座位上。


    他一坐好,劉行便冷冷地掃視了一圈房間內的眾人,而後高聲道:“諸位,連夜叫起各位前來與會,是因為我想到了一個既可減輕民眾給朝廷帶來的負擔,又可以促進我朝治下經濟發展的新方略。”


    聽到劉行這句話,所有人的眼睛全都瞪大了、望向劉行,他們的臉上全都寫滿了驚詫、不解。


    看到他們那副表情,劉行隻是淡淡一笑,走到正位上坐下後說道:“我知道,各位都在疑惑我為何說這樣的話。民乃國之本,朝廷理應承擔對其的保障之責。朝廷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了,又不能去搞從前那種一個事七八個人、甚至十幾個人都可以去做的亢員製。所以我便想出了將一些事推出去,以民治民、以商保民、以商富民。”


    以民治民,這段時間以來劉行下令對各級谘議機構進行的大舉重定、重新推選後。初步的以民治民已經讓堂內所坐著的這些人看到了一種全然不同的景象。


    從前的大宋,是一個勾當幾個人去做,都是代表皇家、代表朝廷去做。既然是官吏,自然就會在處理許多事務的時候,思維模式首先出於官本位角度。從而總是有各種事務辦得無法讓民眾完全滿意。


    可是自從新的谘議機構當選後,那些各級的谘議因為摒棄掉了過去的種種朋黨、鄉黨、宗親黨和師生黨關係,在諸多事情上開始真正做到群策群力。


    當那些谘議全都將自身的潛力發揮出來,參與到上至一省、下至一村的治理中去,產生的效果實際上既大大減輕了各級衙門的工作量,又極為有效地對各級衙做出了督導、建議的作用。


    如此一來。樂得清閑的地方官員們,如今是對新谘議製度那是一個稱頌不已、高呼精妙不休。


    有了新谘議的成功,所以眾人對於以民治民這個說法還是容易理解的、


    以商富民,自從劉行掃蕩河東、收複山西以後,這個北朝一直貫徹執行的便是打破固有社會等級的差別。


    商人搖身一變。從下九流儼然變成了上九流,許多地方官甚至還要去主動攀交一些大商號在當地的管事人。


    當官的為何要主動結交商人,難道是想索賄、想借機為自己斂財嗎?難道北朝給的相當於南朝五倍、甚至十倍的俸祿,還不能真正達到“高薪養廉”的效果麽?


    答案是否定的,那些地方官員去主動攀交商人,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兩個。


    第一個原因,那些跨越多個州縣、甚至是省份的大商號,如今正憑借劉行不斷整合之下變得財雄勢大。隻要地方官與當地為那些大商號負責的人處理好關係。那些大商號便有可能加大在某個地方上的投入、使那個地方的經濟迅速蓬勃發展起來。


    政績,民生的最大政績被劉行直接以一係列新法劈手奪走,地方官想要做出政績來。就隻能依靠商人去盡量做好、做出符合劉行富民政策的措施來。


    如此便形成了商人不在位微言輕,反而讓地方官們趨之若鶩的新現象。


    第二個原因,新谘議製度迅速革新以後,從前那些真正會給地方官製造諸多麻煩的各種“黨”被瓦解、趕出了谘議機構。


    增補進去的人是什麽人呢?大多數都是商人,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席位,大多數地方都落入到了商人的手中。


    谘議評定地方官政績。地方官想要以後升遷,不再是隻要巴結好上官、不的最禦史。不做出格的事情就可以了。


    如今想要升遷,吏部官評、禦史廉考之外。還有一個劉行極為看重的就是“谘議評”。


    想要升官,吏部、禦史、谘議一個不能能少,四成甚至更多的商人谘議手中有錢糧,又有了如今的發言權,自然而言就讓地方官們變得掉頭趕緊去巴結了。


    而事實證明,地方官反過去巴結商人這件事,還真就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很多地方,現在真的出現了官商關係好,大批投資注入該地使得當地的富民方略大步走向目標……


    所以隻要當官的會做人,如今這個絕對大多數行業都被官督商辦大型商號控製的國家裏,他們既可以幫助劉行快速實現人人錦衣玉食的目標,又能為他們帶去更多光宗耀祖、光耀門楣的機會。


    商人們呢?自然也會通過這些投資、經營,獲取大筆利益,從而實現一種劉行所講的“雙贏”局麵來……


    然而讓所有人吃驚的,並不是這兩點,而是劉行的那一句“以商治民”。


    商人雖是如今地位上升了,不再是下九流了。


    可是寫出了《呂氏春秋》的那位呂不韋,甚至是首用美人計的範蠡。或是本身就是商人,或是骨子裏就是商人的性格,結果給他們奇貨可居、唯利是圖後,對一個國家造成的傷害有多深,卻是沒人能忘記的。


    難道、難道劉行要讓北朝之內出現大批奉行“奇貨可居”人生信條的呂不韋嗎?還是想讓這片廣袤的天地,出現大量的工於心計、唯利是圖的範蠡呢?


    心中猜得出這些人的擔憂,劉行又是淡淡一笑道:“各位請放心,我不會允許我朝出現呂不韋,更不允許出現坑害大批百姓、隻為成就個人名利的範蠡。我說的以商治民,是讓商人幫助我朝給全民做一份大保單,讓商人來幫助我朝保障全民生老病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區中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區中的幽靈並收藏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