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所想,劉行盡知。


    當知道她心中如此作想時,劉行意念深處也不由得一陣悸動、暗暗思忖道:難道這小丫頭真的愛上我了?可是她究竟是何時愛上我的、又為何愛上我呢?


    要知道我可是他趙家江山現今最大的威脅,她內心深處卻是生出了這樣的想法,這得有多愛我呀!


    不行,劉行啊劉行,你已經對不起兩個女人、讓兩個女人來分享你那本就不夠大的愛情,怎麽還能再拉第三個女人進來分享。


    負一人可饒、負兩人可恕,至少兩個女人你劉行還能照顧好、眷顧好。如果再多出這樣一個金枝玉葉來,無論她如何愛你、你都勢必將難以萬全的兼顧三個女人。


    有多大的心胸裝多少事,有多大的金剛鑽才去攬多大的活。你是當今天下第一高手,可你也隻是一個普通男人,沒有那能一顆心分作許多瓣、每一瓣還都可以璀璨芳華。


    不行,負人多了與禽獸無異。禽獸不能做,還是別再胡思亂想了………


    “稟告太傅,您譴屬下等去探問的事情,屬下等探問清楚了。”正在劉行心中自語、讓自己停止住胡思亂想之時,身後突然傳來了一聲高呼聲。


    循聲回望,劉行看到了五個親兵縱馬追了上來。


    一停下馬,為首的親兵馬上垂首抱拳道:“稟太傅,那個農戶之所以要將水田改做旱田,是因為其要將自家的田地用作去種菽,以為其家中油坊做原料之用。”


    “菽?”聽完這親兵隊長的話,劉行皺起眉頭思索中低頭輕聲自語道:“種大豆去榨油,這倒是一個生財的好出路。看來不隻是小爺在想著怎樣讓萬民盡快地過上富裕生活,那些百姓也在自尋致富路。高手在民間,這很好、這真的很好哇!”


    話音微微一停,劉行抬頭望向另一側隊伍中的天策衛一個指揮,高聲問道:“盧明韜,你之前不是一直在戶部做密探。你可知我大宋天下當今菽榨之油年產有多少。其他吃食所用之油,又都產量如何?”


    食用油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脂肪,使食物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多種用途,使人離不開它。


    中原之地,古代的人們很早就知道油並食用了。


    相傳上古時代黃帝得到一本名為《河圖》的書,他不分晝夜地閱讀,為解決晚上照明問題。便令部下一個叫力牧的人采集樹木果實來製造油,用絲綿做油芯,晚上點燃了來讀書。


    當然那隻是傳說而已,其實植物油的產生是較後的事情,人們最先知道並食用的是動物油。


    人類在懂得用火之後,在燒烤和使用器具烹飪肉類的過程中,產生脂肪析出的現象,經過長期實踐,慢慢懂得了如何取得油及油的用途。


    脂膏有時也可以互相通用。根據一些古籍記載,我國中原在漢代以前人們食用的油均為動物油。稱為“脂、膏”。脂膏二字均從肉會意,說明它們是從動物類肉中產生出來的。脂由於所處動物體內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種專稱。


    早在夏商以前,由於古籍所記語焉不詳,其食用油的具體情況尚不甚清楚,然《楚辭.天間》:“馮珧利決,封豨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那是說夏羿射殺一頭大野豬,用其肉膏來祭祀天帝,但為何天帝不保佑他呢?用野豬油來祭神。而神是人們想象和造出來的,神的飲食習慣也就是人的飲食習慣。


    由此可以推測,人們最先食用的可能是狩獵的野獸油,畜牧業發生以後。人們也就自然食用家畜的油。


    據說,商朝末期暴君紂王作“炮烙之刑”,就是把脂膏塗在銅柱上,讓“夢緣者”滑跌墜落到燃燒的炭火中以取樂。


    到了周代以後,古籍之中有不少烹飪用膏的記載。按照那些古籍所記,春天吃羔羊乳豬。要用牛油烹調;夏天吃雞幹魚幹,用狗油烹調;秋天吃小牛幼鹿,用豬油烹調;冬天吃鮮魚大雁,用羊油烹調。


    可見那個時候人們己經對各種動物油的性質有所認識,因而強調某個季節、某種肉類要用哪一種動物油來烹飪效果才最好。


    大概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人們食用的動物油主要來源於飼養的家畜,如豬牛羊雞犬之類,以及捕獲的野獸和魚、鳥等。“八珍”中的肝。


    脂膏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量是較大的,漢代已有專門從事脂油買賣的商人。《史記.貨殖列傳》雲:“販脂,辱處也,而雍伯千金。”雍伯能以販脂致富,其經營規模應當不小。


    油字本為水名的專稱,《說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此水大致在今湖北宜昌地區境內。


    由於油字又含有流動、光潤的意義,在植物油出現之後,遂被作為脂油的意義使用,而逐漸失去其本義,隨著植物油的廣泛應用,油字才漸漸地作為動、植物油以及其他油類的通稱。


    植物油的獲取大約是從東漢那個時候開始的,當時人們已經知道植物果實中含油,但其提取的方法及成品還是較簡單和原始的。


    崔寔《四民月令》謂五月“以竿掛油衣,勿襞藏”(折疊)。油衣即塗油以防雨水的外衣,可能用的是植物油。


    漢代,芝麻、當時被叫做胡麻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由於其含油量豐富,遂逐漸被廣大人民所喜愛和食用。


    《四民月令》中多次提到種植、買賣胡麻,可見當時人們對胡麻的重視,也反映出當時胡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植物油初始時大概多用於點燈照明或作為戰爭中的燃燒物使用,傳說中的力牧造油也反映了這種情況。芝麻油可能是植物油中最先大量出現並用來食用的。三國時期,人們已大量使用芝麻油了。


    在一些關於三國時期的古籍之中,記載了這麻油、可能指芝麻油,均作燃燒品使用,其數量不在少數。


    王隱在《晉書》上言麻膏,下言麻油,膏油互用。由此也可窺見油字漸漸代替脂膏作為通稱的痕跡。


    植物油的食用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能就比較普遍了。(未完待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區中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區中的幽靈並收藏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