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了很清楚,此時的劉行事實上真的與當年那個陳湯有很多相像之處。
首先都是出身貧寒,陳湯是貧寒書生、劉行是遊方小郎中,同為市井輩。
陳湯在他親爹去世的時候不守當時大漢朝的禮製,遭人詬病是為邪。劉行也是個從不喜歡把大宋朝那些陳規陋俗放在眼中的人,邪公子之名早已傳遍天下。
主將病了,作為副將的陳湯敢執劍奪兵權,強兵戰西域。劉行呢?當初太原城的王稟與張孝純不也是“重病在身”時,才讓劉行異軍突起、打下了今日威震天下的根基嗎?
陳湯是率兵打西域的胡人,劉行是掃滅西夏之後又來要滅掉女真、塔塔兒和高麗殘軍。
隻不過,當初陳湯奪取兵權後。甘延壽與陳湯將大軍分為六校,三校走南道過蔥嶺經大宛。
另三校走北道、入赤穀,過烏孫與康居境,陳湯沿路捕獲康居副王的親屬及一些貴族。經過解釋,他們願做向導,並將郅支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
而後大軍便直抵郅支城都賴水邊,在距城三裏遠的地方安營布陣。隻見城頭上彩旗飄展,數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備,有的向漢軍招手挑逗,甘延壽與陳湯觀察之後便令軍士四麵包圍其城,以箭殺傷守城兵士,於是展開了一場對射。
郅支單於得到漢軍進攻的消息,打算逃跑,因為他懷疑康居人對他懷恨在心,有做漢軍內應的人。可是又聽說烏孫等國也發兵參戰,他便有走投無路之感了。
帶了一些人走出去又返回來,說:“不如堅守。漢兵遠來,不能久攻。”
當漢兵猛烈攻城時,郅支單於身穿甲衣帶領他的妻妾數十人一齊登上城樓,他的妻妾也都拉弓射箭。
攻城的飛箭射死他幾個妻妾,又射中了他的鼻子。郅支便發怒了,下樓騎馬跑回了他的宮室。
第二天。陳湯命令將士四麵齊用火攻,又擊鼓助威,漢軍冒著煙火突破外圍的木柵,趁機衝進土城。郅支單於身邊隻有男女數百人及一些吏士。毫無抵禦能力。
漢兵勇猛擊殺,將郅支刺死。軍候杜勳割下郅支單於的首級,又從獄中解救出兩名漢朝的使者,從宮中搜出已故使者穀吉所帶的文書信件。
入城將士搜捕敵軍,誅殺了郅支單於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虜敵兵一千餘人,都交給了參與打擊郅支的小國軍隊。
正當甘延壽與陳湯帶領將士凱旋而歸時,朝中的司隸校尉也從長安出發了,他們從大路之上攔住陳湯對他進行檢查。
原來陳湯向來貪財,那是他有劉行唯一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攻克郅支城後,當時繳獲了大量財物,陳湯私自藏了不少金銀財寶。知情者在西域時便向朝廷舉報了此事,所以司隸校衛攔路搜查、準備拘捕。
陳湯立即上書皇帝說:“我與將士們不遠萬裏誅殺郅支單於,按理說,朝廷應派出使者來慰勞軍隊。並表示歡迎,如今卻是司隸來檢查審問,還要拘捕我,這不是為郅支報仇嗎?”
皇帝便下令撤回司隸,並令沿路州縣擺設酒食夾道歡迎得勝之軍過境。
劉行看似在獵人穀搞了那麽大一攤產業,似乎很貪財。但慧了看的真切,隻是四大慈濟會成立這段時間以來,劉行私下令人捐出去的錢糧、機會已是那些產業這一年多全部收入的大半了。
陳湯的為私欲貪財,劉行卻是為慈濟取利。這一點上的截然不同,從本質上不同的。
也正因為這種不同。陳湯後來雖然打了大勝仗,回到長安仍然被人一通狀告弄到免官下了大牢。如今的劉行,他不讓別人下大牢都算恩德了,誰又能讓劉行下了大牢呢?
當然。陳湯後來又崛起過。在他第一次征戰西域、回到長安被狀告下獄的幾年後,西域都護段會宗受到烏孫兵馬的圍攻,段會宗派人請求朝廷盡快發兵援救。
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及百官討論數日仍無結果。王鳳向漢成帝建議,請陳湯來幫助策劃。成帝立即召見陳湯。陳湯早在攻擊郅支時落下風濕病,兩臂不能屈伸。因此入見皇帝時,皇帝先下詔不用行跪拜之禮。讓他看段會宗寫回來的緊急求救奏書。
陳湯推辭說:“將相九卿皆賢材通明,小臣罷癃,不足以策大事。”
漢成帝聽出他話中有怨氣,便說:“國家有急,君其毋讓。”
陳湯說:“臣以為此必無可憂也。”
漢成帝問他為什麽這樣說?
他回答說:“一般情況下,五個胡兵相當於一個漢兵,因為他們的兵器原始笨重,弓箭也不鋒利。如今他們也學漢兵的製作技巧,有了較好的刀、箭,但仍然可以三比一來計算戰鬥力。現在圍攻會宗的烏孫兵馬不足以戰勝會宗,因此陛下盡管放心。即使發兵去救,輕騎平均每天可走五十裏,重騎平均才三十裏,根本不是救急之兵。”
陳湯知道烏孫之軍皆烏合之眾,不能持久進攻。
因此他推算了日期後說:“現在那裏的包圍已經解除。不出五天,會有好消息的。”過了四天果然軍書報回,說烏孫兵已解圍而去。
再後來,大將軍王鳳通過這件事深感陳湯經驗豐富、大有用處,於是奏請皇帝啟用陳湯,任他為從事中郎,軍事上的大事都請他做出決斷。
貪財的陳湯雖是嚴明法令,采納眾人的意見辦事,頗有將帥風範。但他又經常接受人賄賂的金錢,最終因此而身敗名裂。
在這一點上,劉行顯然不會有因貪財而身敗名裂的那一天。不過慧了很清楚,一旦真的去屠滅完顏氏、殺光所有進入到塞北之地的塔塔兒和高麗人,劉行多年來積累下的那一身功德怕是要剩不下多少了。
心知此情,在那個通傳使欲轉身去傳令時,還是忍不住上前拉住了那個通傳使。
轉回身望著劉行,慧了道:“臭小子呀!殺伐不是唯一取勝的手段,難道你要百年之後,被世人罵做暴戾之主嗎?你三思、三思,再想一想是不是要修改一下這道命令可好?”(未完待續。)
首先都是出身貧寒,陳湯是貧寒書生、劉行是遊方小郎中,同為市井輩。
陳湯在他親爹去世的時候不守當時大漢朝的禮製,遭人詬病是為邪。劉行也是個從不喜歡把大宋朝那些陳規陋俗放在眼中的人,邪公子之名早已傳遍天下。
主將病了,作為副將的陳湯敢執劍奪兵權,強兵戰西域。劉行呢?當初太原城的王稟與張孝純不也是“重病在身”時,才讓劉行異軍突起、打下了今日威震天下的根基嗎?
陳湯是率兵打西域的胡人,劉行是掃滅西夏之後又來要滅掉女真、塔塔兒和高麗殘軍。
隻不過,當初陳湯奪取兵權後。甘延壽與陳湯將大軍分為六校,三校走南道過蔥嶺經大宛。
另三校走北道、入赤穀,過烏孫與康居境,陳湯沿路捕獲康居副王的親屬及一些貴族。經過解釋,他們願做向導,並將郅支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
而後大軍便直抵郅支城都賴水邊,在距城三裏遠的地方安營布陣。隻見城頭上彩旗飄展,數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備,有的向漢軍招手挑逗,甘延壽與陳湯觀察之後便令軍士四麵包圍其城,以箭殺傷守城兵士,於是展開了一場對射。
郅支單於得到漢軍進攻的消息,打算逃跑,因為他懷疑康居人對他懷恨在心,有做漢軍內應的人。可是又聽說烏孫等國也發兵參戰,他便有走投無路之感了。
帶了一些人走出去又返回來,說:“不如堅守。漢兵遠來,不能久攻。”
當漢兵猛烈攻城時,郅支單於身穿甲衣帶領他的妻妾數十人一齊登上城樓,他的妻妾也都拉弓射箭。
攻城的飛箭射死他幾個妻妾,又射中了他的鼻子。郅支便發怒了,下樓騎馬跑回了他的宮室。
第二天。陳湯命令將士四麵齊用火攻,又擊鼓助威,漢軍冒著煙火突破外圍的木柵,趁機衝進土城。郅支單於身邊隻有男女數百人及一些吏士。毫無抵禦能力。
漢兵勇猛擊殺,將郅支刺死。軍候杜勳割下郅支單於的首級,又從獄中解救出兩名漢朝的使者,從宮中搜出已故使者穀吉所帶的文書信件。
入城將士搜捕敵軍,誅殺了郅支單於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虜敵兵一千餘人,都交給了參與打擊郅支的小國軍隊。
正當甘延壽與陳湯帶領將士凱旋而歸時,朝中的司隸校尉也從長安出發了,他們從大路之上攔住陳湯對他進行檢查。
原來陳湯向來貪財,那是他有劉行唯一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攻克郅支城後,當時繳獲了大量財物,陳湯私自藏了不少金銀財寶。知情者在西域時便向朝廷舉報了此事,所以司隸校衛攔路搜查、準備拘捕。
陳湯立即上書皇帝說:“我與將士們不遠萬裏誅殺郅支單於,按理說,朝廷應派出使者來慰勞軍隊。並表示歡迎,如今卻是司隸來檢查審問,還要拘捕我,這不是為郅支報仇嗎?”
皇帝便下令撤回司隸,並令沿路州縣擺設酒食夾道歡迎得勝之軍過境。
劉行看似在獵人穀搞了那麽大一攤產業,似乎很貪財。但慧了看的真切,隻是四大慈濟會成立這段時間以來,劉行私下令人捐出去的錢糧、機會已是那些產業這一年多全部收入的大半了。
陳湯的為私欲貪財,劉行卻是為慈濟取利。這一點上的截然不同,從本質上不同的。
也正因為這種不同。陳湯後來雖然打了大勝仗,回到長安仍然被人一通狀告弄到免官下了大牢。如今的劉行,他不讓別人下大牢都算恩德了,誰又能讓劉行下了大牢呢?
當然。陳湯後來又崛起過。在他第一次征戰西域、回到長安被狀告下獄的幾年後,西域都護段會宗受到烏孫兵馬的圍攻,段會宗派人請求朝廷盡快發兵援救。
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及百官討論數日仍無結果。王鳳向漢成帝建議,請陳湯來幫助策劃。成帝立即召見陳湯。陳湯早在攻擊郅支時落下風濕病,兩臂不能屈伸。因此入見皇帝時,皇帝先下詔不用行跪拜之禮。讓他看段會宗寫回來的緊急求救奏書。
陳湯推辭說:“將相九卿皆賢材通明,小臣罷癃,不足以策大事。”
漢成帝聽出他話中有怨氣,便說:“國家有急,君其毋讓。”
陳湯說:“臣以為此必無可憂也。”
漢成帝問他為什麽這樣說?
他回答說:“一般情況下,五個胡兵相當於一個漢兵,因為他們的兵器原始笨重,弓箭也不鋒利。如今他們也學漢兵的製作技巧,有了較好的刀、箭,但仍然可以三比一來計算戰鬥力。現在圍攻會宗的烏孫兵馬不足以戰勝會宗,因此陛下盡管放心。即使發兵去救,輕騎平均每天可走五十裏,重騎平均才三十裏,根本不是救急之兵。”
陳湯知道烏孫之軍皆烏合之眾,不能持久進攻。
因此他推算了日期後說:“現在那裏的包圍已經解除。不出五天,會有好消息的。”過了四天果然軍書報回,說烏孫兵已解圍而去。
再後來,大將軍王鳳通過這件事深感陳湯經驗豐富、大有用處,於是奏請皇帝啟用陳湯,任他為從事中郎,軍事上的大事都請他做出決斷。
貪財的陳湯雖是嚴明法令,采納眾人的意見辦事,頗有將帥風範。但他又經常接受人賄賂的金錢,最終因此而身敗名裂。
在這一點上,劉行顯然不會有因貪財而身敗名裂的那一天。不過慧了很清楚,一旦真的去屠滅完顏氏、殺光所有進入到塞北之地的塔塔兒和高麗人,劉行多年來積累下的那一身功德怕是要剩不下多少了。
心知此情,在那個通傳使欲轉身去傳令時,還是忍不住上前拉住了那個通傳使。
轉回身望著劉行,慧了道:“臭小子呀!殺伐不是唯一取勝的手段,難道你要百年之後,被世人罵做暴戾之主嗎?你三思、三思,再想一想是不是要修改一下這道命令可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