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世衡看到西軍一副孱弱之相、渙散之風,便向大宋朝的朝廷建議延州東北二百裏有故寬州,請求因其被廢棄的城壘而興建用來抵擋西夏的鋒銳。右可穩固延安的形勢,左可致河東的粟米,向北可圖取銀、夏州的舊地。


    朝廷同意他的建議、命他負責這項工程。西夏人多次出擊爭鬥,種世衡一邊戰鬥一邊築城。


    但地險沒有泉水,眾人認為不可防守。鑿地一百五十尺,才碰到石頭,石工認為石頭不可鑿穿,種世衡下令一畚碎石付酬一百錢,終於得到泉水。城築成後,賜名青澗城。


    這就是在靖康初年時,一入中原連女真人都聞名膽怯、種家軍的開啟。明眼人一看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實際上種世衡還是兩個建議為他自己換取了一個築城建基的機會。


    正是因為成功建起了青澗城,種世衡讓本已凋敝、無力抵禦外敵的西軍真正煥發了第二春。


    他也在隨後因為那功勞,被升任內殿崇班、知青澗城事。


    有了實權以後中種世衡又做了些什麽呢?其實還一個文臣的本色。對內是他帶人先是開墾營田二千頃、招募商人,借貸給本錢,使流通貨物贏得利益,青澗城於是富實。


    對外則是利用一切機會,去拉攏那些蠻族的部族酋長,甚至曾經解下皇帝賞賜給他所佩的帶子送給那些蠻族首領。


    種世衡種瓜得瓜,他把禦賜的帶子都送人了。後來適逢他與幾個蠻族首領飲酒,有人得知敵情來報告。種世衡其實是文人情急之下就把飲器送給那些蠻族首領,卻不想換來了羌人許多部族主動請纓、幫他打走了進犯的來敵。


    再後來,因為羌人助戰、種世衡立下了大功,朝廷便升任他為洛苑副使、環州知州。直到那個時候。實際上種世衡的所有表現,都說明其實他根本不是一個將帥、更像是一個文臣的本色而已……


    在他做了環州之州時,蕃部有牛家族叫奴訛的人向來倔強。從沒有出來拜見郡守。,聽說種世衡來到。急忙到郊外迎接。


    種世衡與奴訛約定,第二天當到其帳舍,前去慰勞部落。當晚下大雪,有三尺深。


    左右侍臣說:“地勢險惡不可前去。”種世衡說:“我正要結信於諸羌,不可失約。”於是沿險而進。奴訛正睡在帳中,認為種世衡必定不能到達,種世衡一蹴而至,奴訛起而大驚說:“在此以前從沒有官員到我部落。您是不懷疑我們的!”


    於是率領他的部眾四麵圍繞著下拜表示聽命。


    羌人酋長慕恩部落最為強大,種世衡曾在晚上與他飲酒,侍女出來勸酒。不久種世衡起身入內,偷偷在牆壁的空隙中窺視。


    慕恩私下與侍女*,種世衡乘其不備突然出來,慕恩慚愧恐懼請罪。


    種世衡笑著說:“你想要她嗎?”馬上把侍女贈送給他,由於這樣得到慕恩的拚死效力


    諸部有背叛的,使慕恩討伐戰無不勝。有兀二族,種世衡招之不來,就命令慕恩出兵誅殺兀二族。


    其後一百多帳都自動歸附。沒有敢背叛的。因而令諸部族設置烽火,有緊急情況就舉起告警的烽煙,披甲備馬以待。


    葛懷敏兵敗時。種世衡率領羌兵幾千人以援救涇原,沒有敢落後。曾勸課官吏百姓射箭,如有過失,射中就釋其罪。


    有人辭謝某事、請求某事,往往因射中否而作定奪。因此人人自勵,都精於射箭,由是數年西夏不敢靠近環州境地。[7]?


    後來,升任東染院使、環慶路兵馬鈐轄。範仲淹檄令他與蔣偕修築細腰城,種世衡當時臥病在床。立即起來,率領所部甲士日夜興築。城修成功而去世。


    起初種世衡在青澗城,西夏皇帝李元昊沒有臣服。其顯貴野利剛浪棱、野利遇乞兄弟有才能謀略。都號稱大王。


    李元昊以親信用事當權,邊臣打算用計謀離間他們。慶曆二年(1042年)鄜延經略使龐籍兩次給保安軍太守劉拯寫信,賄賂蕃部破醜以便把信送給野利兄弟,但涇原路王沿、葛懷敏也派人持書及金子財寶來贈給遇乞野利。


    恰逢野利剛浪棱命令浪埋、賞乞、媚娘等三人拜見種世衡請求降服,種世衡知道這是欺騙,說:“與其殺掉他們,不如因之作為離間。”留下他們使監商稅,出入騎從很寵厚。[


    當時有個名叫王光信的和尚,驍勇善於騎馬射箭,熟悉蕃部的山川道路。種世衡出兵,常常讓他作為向導,多次蕩平羌人族帳,上奏讓他擔任三班借職,改名嵩。


    種世衡寫信用蠟封好,派王嵩送給野利剛浪好東西,說浪埋等人已到。大宋朝廷知道大王有向漢之心,任命他為夏州節度使,俸祿每月一萬緡。大宋皇帝賜給的旌旗節鉞已到,催促他歸附。用棗綴畫成龜形,喻其早歸之意。


    野利剛浪得棱信後大為恐懼,從自己的治所內擒住王嵩送給李元昊,李元昊懷疑野利剛浪棱背叛自己,不讓他返回治所,而且把王嵩禁錮在井中。


    派大臣李文貴以野利剛浪旨意報種世衡,而且說明不明白所送書信的意思,如果答應通和,則希望賜給一言。種世衡把此事報告龐籍。


    當時朝廷已打算招附李元昊,龐籍把李文貴召來,諭示國家寬大開納的意思,派使臣還報。


    李元昊得到報告,放出王嵩,厚禮相待,讓他與李文貴一同回來。從此相繼派使者請求降服,於是稱臣如舊。


    種世衡聽說野利兄弟已被殺,寫祭文越境祭吊。龐籍開列王嵩的勞績,陳述李元昊未通和時,種世衡圖劃計策派王嵩冒著艱險離間李元昊君臣,於是形成猜貳。


    李元昊因此與大宋國通和,請求優先升王嵩的官。王嵩因此升任三班奉職。後來和尚出身的王嵩因召對自陳,再升任侍禁、閣門祗候。


    無論的治地,還是築城,甚至是後來對付牛人李元昊。實際上種世衡一直都不夠資格說是一個領軍之人,他的所作所為隻是讓西軍煥發了第二春,創建了一支宣和年間起威震天下的種家軍而已。(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區中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區中的幽靈並收藏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