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相的想法很好、劉詵的計策也不錯。
然而許多事情並非誰想怎麽樣、事態就一定會按照其所預想的軌跡去發展的。
就在劉詵獻出離間計、隔岸觀火計策的時候,熊山人已經接到劉行通過鷹揚衛給他和楊幺發去的新密令了。
劉行這新密令又有何交代呢?這份新密令的內容,隻有八個大字:四麵楚歌。
四麵楚歌,那是一個華夏文明史與戰爭史上極其經典地案例。
想當年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
後來呢本就是市井一個無賴出身的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
經過一連串的猛攻、計謀使詐誆殺之後。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
當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隻剩下八百多騎兵、而且糧食又沒有了。
夜裏聽見四麵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麽他的部隊裏麵楚人這麽多呢?”
說著話的時候,,項羽的心裏其實已開始喪失鬥誌。他從床上爬起來,坐在在營帳裏麵喝起悶酒來,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歌以後呢?一代梟雄的楚霸王竟然也潸然淚下,讓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
過不多大會,項羽騎上馬、帶上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裏麵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麵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麵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遊手好閑。
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麵楚歌”……
這樣一個中原人連蒙童對知道的經典故事中隱藏的那個計策,熊山人也好、楊幺也罷,又怎會不知道呢?
鍾的軍隊裏、十萬是瀟湘子弟兵,離開家鄉最短的也有半年時間了。華夏民族大多數人的骨子裏有一種戀鄉情懷。故土難離、離開久了自然會去懷念家鄉、想要回到家鄉去。
楊幺明白劉行要做什麽,他帶到廣西來的四萬五千人中,三萬人也是瀟湘子弟。許多人甚至與鍾相軍中的一些人是同村、同街,自幼一起長大的發小。
讓鍾相未曾舉兵造反,先陷入到四麵楚歌的境界中去。在鍾相譴出人前往楊幺身邊去收買人、啟動劉詵離間計的時候,楊幺也派出了人潛入到了鍾相的軍中。
鍾相派去收買人、以使出離間計的那個人還沒在楊幺軍中找到可收買之人的時候。各種流言蜚語,兩天後便開始在鍾相的軍中傳將開來。
有人說鍾相想要自立為王了、要不再管湖南老家的親人了。他要踏著我們瀟湘子弟的肩膀登上皇位去了,卻要做忘恩負義、背棄桑梓的小人了。
還有人說湖南現在的光景可好了、家家戶戶都分到了田地,再不是從前我們跟隨鍾大帥起兵時候那種充滿了不公的世道了。回家去吧、卸甲歸田以後回到家鄉去,我們都能過上從前渴望不可及的好生活了呀……
更有人直接不斷在軍中唱起了瀟湘民歌。用那些民間的歌謠刺激起鍾相軍中那些瀟湘子弟的思鄉神經,讓許多瀟湘老兵開始一到夜裏就悄悄聚在一起,密謀起如何請求退役或者轉回湖南去做巡防兵的事情來……
楊幺使出的是親情牌、先給鍾相後院點上一把火。燒得他軍心大亂,緊接著老道熊山人也出手了。
熊山人手下的都是東川兵、沒有多少瀟湘子弟。但是呢?這些東川兵卻依然暗中不斷有人去與鍾相軍中的各級軍官私下走動起來。
本不相識、你東川兵直接去見人家那些鍾相的軍官,用得啥理由、啥借口呢?
熊山人手下的東川兵的借口是:爺爺的兄長在沅江做知縣,讓我給沅江籍的諸位帶來了一些家書。我家弟弟在長沙做官,托我給您老哥幾個捎來了一些家鄉的土特產還有家信。
劉行的新法中沒有“擁軍優屬”的明文規定,可是責令地方官吏、縣級衙門要逢年過節關照軍屬這條規矩,是自從打下太原城以來早就被定位鐵規的。
所以那些東川兵去見了鍾相手下各級軍官,見到麵以後不但沒有被那些軍官懷疑、反而讓鍾相手底下那些軍官各個對前往那裏去的東川兵各種千恩萬謝、感激涕零……
千裏一封家書、對漂泊在外人的心理那種撫慰和刺激是無以言表的。
那些家書中都寫了些什麽呢?絕大多數都寫的是那些軍官家鄉現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片鑫鑫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也都在信中勸說、誘導那些軍官早日請調回到湖南去。至少離家鄉近一些、也好幫著保護好這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今日這好生活……
於是乎,隻是短短的幾天時間。先是底層士兵密謀怎樣才能如願請求勾調、回到家鄉去。接著變成了各級軍官爆發了思鄉潮。
在劉行返程的路距離汴京城還有三百裏的時候,鍾相與劉詵想要離間楊幺與熊山人的計策還沒等實施。他自家的大軍中軍心卻先徹底亂了起來。
軍心一亂,鍾相立即感覺到大事不妙,隻能再次將劉詵召到麵前詢問起對策來。
足智多謀的劉詵就算再有計策,麵對此種思鄉之情引發的軍心震蕩,他也是苦無對策。隻能是苦著臉,又給鍾相獻了另外一套計策。
為自己謀劃了好久的計劃,劉詵覺得再不施行、怕隻會以後都沒機會施行了。
但這一套計策一獻完、離開鍾相的巡撫衙門後,劉詵找了個借口、星夜趕到了欽州其兄長劉衡處,離開了鍾相的身邊。(未完待續。)
然而許多事情並非誰想怎麽樣、事態就一定會按照其所預想的軌跡去發展的。
就在劉詵獻出離間計、隔岸觀火計策的時候,熊山人已經接到劉行通過鷹揚衛給他和楊幺發去的新密令了。
劉行這新密令又有何交代呢?這份新密令的內容,隻有八個大字:四麵楚歌。
四麵楚歌,那是一個華夏文明史與戰爭史上極其經典地案例。
想當年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
後來呢本就是市井一個無賴出身的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
經過一連串的猛攻、計謀使詐誆殺之後。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
當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隻剩下八百多騎兵、而且糧食又沒有了。
夜裏聽見四麵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麽他的部隊裏麵楚人這麽多呢?”
說著話的時候,,項羽的心裏其實已開始喪失鬥誌。他從床上爬起來,坐在在營帳裏麵喝起悶酒來,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歌以後呢?一代梟雄的楚霸王竟然也潸然淚下,讓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
過不多大會,項羽騎上馬、帶上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裏麵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麵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麵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遊手好閑。
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麵楚歌”……
這樣一個中原人連蒙童對知道的經典故事中隱藏的那個計策,熊山人也好、楊幺也罷,又怎會不知道呢?
鍾的軍隊裏、十萬是瀟湘子弟兵,離開家鄉最短的也有半年時間了。華夏民族大多數人的骨子裏有一種戀鄉情懷。故土難離、離開久了自然會去懷念家鄉、想要回到家鄉去。
楊幺明白劉行要做什麽,他帶到廣西來的四萬五千人中,三萬人也是瀟湘子弟。許多人甚至與鍾相軍中的一些人是同村、同街,自幼一起長大的發小。
讓鍾相未曾舉兵造反,先陷入到四麵楚歌的境界中去。在鍾相譴出人前往楊幺身邊去收買人、啟動劉詵離間計的時候,楊幺也派出了人潛入到了鍾相的軍中。
鍾相派去收買人、以使出離間計的那個人還沒在楊幺軍中找到可收買之人的時候。各種流言蜚語,兩天後便開始在鍾相的軍中傳將開來。
有人說鍾相想要自立為王了、要不再管湖南老家的親人了。他要踏著我們瀟湘子弟的肩膀登上皇位去了,卻要做忘恩負義、背棄桑梓的小人了。
還有人說湖南現在的光景可好了、家家戶戶都分到了田地,再不是從前我們跟隨鍾大帥起兵時候那種充滿了不公的世道了。回家去吧、卸甲歸田以後回到家鄉去,我們都能過上從前渴望不可及的好生活了呀……
更有人直接不斷在軍中唱起了瀟湘民歌。用那些民間的歌謠刺激起鍾相軍中那些瀟湘子弟的思鄉神經,讓許多瀟湘老兵開始一到夜裏就悄悄聚在一起,密謀起如何請求退役或者轉回湖南去做巡防兵的事情來……
楊幺使出的是親情牌、先給鍾相後院點上一把火。燒得他軍心大亂,緊接著老道熊山人也出手了。
熊山人手下的都是東川兵、沒有多少瀟湘子弟。但是呢?這些東川兵卻依然暗中不斷有人去與鍾相軍中的各級軍官私下走動起來。
本不相識、你東川兵直接去見人家那些鍾相的軍官,用得啥理由、啥借口呢?
熊山人手下的東川兵的借口是:爺爺的兄長在沅江做知縣,讓我給沅江籍的諸位帶來了一些家書。我家弟弟在長沙做官,托我給您老哥幾個捎來了一些家鄉的土特產還有家信。
劉行的新法中沒有“擁軍優屬”的明文規定,可是責令地方官吏、縣級衙門要逢年過節關照軍屬這條規矩,是自從打下太原城以來早就被定位鐵規的。
所以那些東川兵去見了鍾相手下各級軍官,見到麵以後不但沒有被那些軍官懷疑、反而讓鍾相手底下那些軍官各個對前往那裏去的東川兵各種千恩萬謝、感激涕零……
千裏一封家書、對漂泊在外人的心理那種撫慰和刺激是無以言表的。
那些家書中都寫了些什麽呢?絕大多數都寫的是那些軍官家鄉現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片鑫鑫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也都在信中勸說、誘導那些軍官早日請調回到湖南去。至少離家鄉近一些、也好幫著保護好這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今日這好生活……
於是乎,隻是短短的幾天時間。先是底層士兵密謀怎樣才能如願請求勾調、回到家鄉去。接著變成了各級軍官爆發了思鄉潮。
在劉行返程的路距離汴京城還有三百裏的時候,鍾相與劉詵想要離間楊幺與熊山人的計策還沒等實施。他自家的大軍中軍心卻先徹底亂了起來。
軍心一亂,鍾相立即感覺到大事不妙,隻能再次將劉詵召到麵前詢問起對策來。
足智多謀的劉詵就算再有計策,麵對此種思鄉之情引發的軍心震蕩,他也是苦無對策。隻能是苦著臉,又給鍾相獻了另外一套計策。
為自己謀劃了好久的計劃,劉詵覺得再不施行、怕隻會以後都沒機會施行了。
但這一套計策一獻完、離開鍾相的巡撫衙門後,劉詵找了個借口、星夜趕到了欽州其兄長劉衡處,離開了鍾相的身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