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鄭重地點了點頭,卻依然是愁眉不展地道:“人手問題太傅一令既解決了,可是我還有一個難事、那便是如今龍幣鑄造根本跟不上市麵流通需用。如今獵人穀日鑄一萬枚銀幣和其相對應的大小錢,可是隻是汴京、河南、山西三省,每日上報請兌的龍幣數額便高達十萬元之巨。太傅,此事不是我無能,實是鑄造能力有限,不知何以為計呀!”
鑄幣能力不足,這件事其實劉行早已經想到了。但是讓劉行沒有想到的是,如今自己確定下來銀本位製度以後,龍元一上市不但沒有如大宋往日那些貨幣一樣先是遭到民眾的抵觸,相反卻得到了光大民眾如此的追捧。
在山西、那個劉行起家的地方,如今許多晉商是搬出了全部的家當、甚至變賣掉一些古董以後用換來的舊錢、外來金銀到各處的官辦銀號中去兌換龍元。更有許多晉商是不為利息隻求現錢、把龍元當成了一種收藏品去通兌。
在河南、那個如今商貿中轉發展最迅速、各種物資與貨物最大的集散地,因有大量轉運商在哪裏往返,那些轉運商也如晉商一般極其看好龍幣的未來。
在轉運商牽頭、當地其他商人附和之下,龍幣在河南全境也是迅速普及、使得官辦銀號每日都在為通兌之事忙的不亦樂乎。
而汴京城作為整個北朝的中心,各方商賈雲集、各地有錢人如今都搶著來汴京城購置產業。
造成商賈與有錢人爭相湧入汴京城的原因是什麽呢?是那些商賈、有錢人堅信如今的大宋如果問哪裏最安全、隻有劉行用殿前六軍鎮守的汴京城。
因為現今的殿前司已截然不同於過去大宋王朝的禁軍,如今的殿前司六軍從裝備、到兵員素質,再到整體戰力上都可以稱之為精銳中的精銳、王牌中的王牌。
在民間許多人私下裏閑聊時,如今都敢於不屑地昂起頭,指著北方去說:就算胡虜再善戰,想破大宋邊軍難。就算韃虜再勇猛。禁軍火力一開瞬間全變亡魂……
大批的商賈、富人湧入到汴京城,使得隻是短短數月之間,汴京城從之前那種戰後凋敝的景象迅速重新變成了該有的京兆繁囂景象。
這種景象形成的同時。與山西和河南相比,京城的人在通兌龍幣的熱情上更是高漲。
就在前幾日。劉行甚至從軍情司的密報中看到了一則消息、說是在西直三道接的工商銀號門前一度排出了半裏路的通兌客大隊。
那個工商銀號的分理處龍幣儲備不足,到了臨近傍晚的時候,竟然鬧出了通兌人圍堵銀號不讓閉號、排隊幾夜隻為通兌的事情……
貨幣需求量如此之大,獵人穀的鑄幣廠因土地有限根本無法再擴建。即便是有了土地,那些劉行用後世裏帶來的知識琢磨出來的設備,也不是三五日內可以造出來、投入使用的。沒有設備,想要迅速增大鑄幣量就根本無法做到。
鑄幣量無法擴大的原因中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劉行確定的銀本位製度與現行的儲備金製度決定了隻要皇家銀號總號沒有相對應的儲備金。絕對不允許強行去發行更多的銀元、大小錢。
這些原則是劉行定下來的,趙鼎也是清楚的。他如今提出來,其實本意是希望劉行暫時放棄那個原則、另辟新址建廠,加大鑄幣量以滿足如此巨大的龍幣需求量。
趙鼎心中的想法,劉行通過讀心術在他開口說話時就已經聽到。聽到他這想法後,劉行也不由得皺起眉頭、陷入到了沉思中。
放棄原則、先加大鑄幣量,是可以緩解現在的流通兌換壓力,讓那些有錢人的心安穩下去。可是一旦發生擠兌等類事情呢?苦的還是更多沒錢的、尋常的百姓,更會直接損害到軍人階層、官僚團體的利益。
軍政是國之根本,與之相比那些現在財肯露白來搶兌龍幣的有錢人相比。他們才是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基石。為了他們,劉行知道自己也是絕對不可打破原則、肆意妄為的。
有錢人有如雨後春筍一般山呼海嘯地冒了出來,這是一件好事。隻是這件好事如今給戶部、給金管署帶來了太大的壓力和麻煩。
怎樣做才能讓那些突然冒出來的有錢人將精力從龍幣上轉移開呢?隻有讓那群人將精力從龍幣上轉移開。才是既無需破壞原則、又能緩解金管署和戶部壓力的上上之選。
念及此,劉行的腦海裏突然閃現出了一種後世裏廣為人知、許多國家都在發行的有價證券來……
腦海裏一閃現出那種有價證券,劉行馬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側頭看向趙鼎,劉行笑逐顏開地道:“你想不讓你屬下的那些人繼續照樣鴨梨山大嗎?”
鴨梨山大?趙鼎聽到這樣一個奇怪的詞,先是迷惑不解、但馬上從諧音中領會出了內中含義。
重重地點了點頭,他說道:“當然想,隻是我苦無良策、唯望太傅增大鑄量一法。”
仍然燦爛地笑著,劉行道:“以你金管署的名義發布一道政令,就說大宋龍幣堅定的執行儲備金製度。沒有足夠的儲備金。絕對不擴大一枚小錢的發幣量。那些有錢人想要龍幣可以,那麽請先來購買我大宋金融發展債券。”
話語微微一停。劉行露出了詭異地笑:“先讓他們用真金白銀購買我大宋金融發展債券,增加皇家銀行總號金銀儲備量。我自然會擴大龍幣發行量去滿足他們兌換的需求。也讓各處官辦銀號貼出告示,購買一千金發債者可兌一百龍幣現錢,低於十五龍幣每月單人兌換量者不在其列。”
“您的意思是,以後單月兌換超十五個龍幣者,不購買您說的那種金融發展債券就不給通兌了?隻允許百姓為滿足其基日常所用、每個月單人通兌十五個龍元?”趙鼎聽完劉行這番話,有些錯愕、有些驚疑地問道。(未完待續。)
鑄幣能力不足,這件事其實劉行早已經想到了。但是讓劉行沒有想到的是,如今自己確定下來銀本位製度以後,龍元一上市不但沒有如大宋往日那些貨幣一樣先是遭到民眾的抵觸,相反卻得到了光大民眾如此的追捧。
在山西、那個劉行起家的地方,如今許多晉商是搬出了全部的家當、甚至變賣掉一些古董以後用換來的舊錢、外來金銀到各處的官辦銀號中去兌換龍元。更有許多晉商是不為利息隻求現錢、把龍元當成了一種收藏品去通兌。
在河南、那個如今商貿中轉發展最迅速、各種物資與貨物最大的集散地,因有大量轉運商在哪裏往返,那些轉運商也如晉商一般極其看好龍幣的未來。
在轉運商牽頭、當地其他商人附和之下,龍幣在河南全境也是迅速普及、使得官辦銀號每日都在為通兌之事忙的不亦樂乎。
而汴京城作為整個北朝的中心,各方商賈雲集、各地有錢人如今都搶著來汴京城購置產業。
造成商賈與有錢人爭相湧入汴京城的原因是什麽呢?是那些商賈、有錢人堅信如今的大宋如果問哪裏最安全、隻有劉行用殿前六軍鎮守的汴京城。
因為現今的殿前司已截然不同於過去大宋王朝的禁軍,如今的殿前司六軍從裝備、到兵員素質,再到整體戰力上都可以稱之為精銳中的精銳、王牌中的王牌。
在民間許多人私下裏閑聊時,如今都敢於不屑地昂起頭,指著北方去說:就算胡虜再善戰,想破大宋邊軍難。就算韃虜再勇猛。禁軍火力一開瞬間全變亡魂……
大批的商賈、富人湧入到汴京城,使得隻是短短數月之間,汴京城從之前那種戰後凋敝的景象迅速重新變成了該有的京兆繁囂景象。
這種景象形成的同時。與山西和河南相比,京城的人在通兌龍幣的熱情上更是高漲。
就在前幾日。劉行甚至從軍情司的密報中看到了一則消息、說是在西直三道接的工商銀號門前一度排出了半裏路的通兌客大隊。
那個工商銀號的分理處龍幣儲備不足,到了臨近傍晚的時候,竟然鬧出了通兌人圍堵銀號不讓閉號、排隊幾夜隻為通兌的事情……
貨幣需求量如此之大,獵人穀的鑄幣廠因土地有限根本無法再擴建。即便是有了土地,那些劉行用後世裏帶來的知識琢磨出來的設備,也不是三五日內可以造出來、投入使用的。沒有設備,想要迅速增大鑄幣量就根本無法做到。
鑄幣量無法擴大的原因中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劉行確定的銀本位製度與現行的儲備金製度決定了隻要皇家銀號總號沒有相對應的儲備金。絕對不允許強行去發行更多的銀元、大小錢。
這些原則是劉行定下來的,趙鼎也是清楚的。他如今提出來,其實本意是希望劉行暫時放棄那個原則、另辟新址建廠,加大鑄幣量以滿足如此巨大的龍幣需求量。
趙鼎心中的想法,劉行通過讀心術在他開口說話時就已經聽到。聽到他這想法後,劉行也不由得皺起眉頭、陷入到了沉思中。
放棄原則、先加大鑄幣量,是可以緩解現在的流通兌換壓力,讓那些有錢人的心安穩下去。可是一旦發生擠兌等類事情呢?苦的還是更多沒錢的、尋常的百姓,更會直接損害到軍人階層、官僚團體的利益。
軍政是國之根本,與之相比那些現在財肯露白來搶兌龍幣的有錢人相比。他們才是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基石。為了他們,劉行知道自己也是絕對不可打破原則、肆意妄為的。
有錢人有如雨後春筍一般山呼海嘯地冒了出來,這是一件好事。隻是這件好事如今給戶部、給金管署帶來了太大的壓力和麻煩。
怎樣做才能讓那些突然冒出來的有錢人將精力從龍幣上轉移開呢?隻有讓那群人將精力從龍幣上轉移開。才是既無需破壞原則、又能緩解金管署和戶部壓力的上上之選。
念及此,劉行的腦海裏突然閃現出了一種後世裏廣為人知、許多國家都在發行的有價證券來……
腦海裏一閃現出那種有價證券,劉行馬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側頭看向趙鼎,劉行笑逐顏開地道:“你想不讓你屬下的那些人繼續照樣鴨梨山大嗎?”
鴨梨山大?趙鼎聽到這樣一個奇怪的詞,先是迷惑不解、但馬上從諧音中領會出了內中含義。
重重地點了點頭,他說道:“當然想,隻是我苦無良策、唯望太傅增大鑄量一法。”
仍然燦爛地笑著,劉行道:“以你金管署的名義發布一道政令,就說大宋龍幣堅定的執行儲備金製度。沒有足夠的儲備金。絕對不擴大一枚小錢的發幣量。那些有錢人想要龍幣可以,那麽請先來購買我大宋金融發展債券。”
話語微微一停。劉行露出了詭異地笑:“先讓他們用真金白銀購買我大宋金融發展債券,增加皇家銀行總號金銀儲備量。我自然會擴大龍幣發行量去滿足他們兌換的需求。也讓各處官辦銀號貼出告示,購買一千金發債者可兌一百龍幣現錢,低於十五龍幣每月單人兌換量者不在其列。”
“您的意思是,以後單月兌換超十五個龍幣者,不購買您說的那種金融發展債券就不給通兌了?隻允許百姓為滿足其基日常所用、每個月單人通兌十五個龍元?”趙鼎聽完劉行這番話,有些錯愕、有些驚疑地問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