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無論是河東紅巾軍老兵還是河北敢戰士,對於大宋朝都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資源。


    那種寶貴的資源是確保大宋朝野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保持積極奮進的動力源,也是傳承和發揚不畏強敵、血戰外敵傳統與血性的根本。


    可是種師中沒有想到,這種寶貴的資源如今成為了他為有真才實學、真有本事的辛興宗出任巡防武備部總監督最大的隱患,他的憂慮使得他不由得皺起眉頭來、望著劉行等待一個解決的辦法。


    既然能夠想得到要用辛興宗去堵住那些非嫡係的嘴,劉行當然不會事先沒考慮到老兵會造成的負麵因素。


    在種師中愁眉不展時,劉行卻是淡然一笑道:“他是總監督不假,可是去幫他的四個副總監督全部都由河北、山西和陝隴老人來充任。有那些人襄助,師叔何必為辛興宗擔憂?”


    話到半句,劉行的臉上浮起一絲陰險地笑容、接著說道:“更何況他也是個久曆官場之人,如果連那些老兵都不能安撫、收整好,那以後朝野間誰還敢說小爺我是用人唯親、非嫡係不給機會讓其登堂入室、位極人臣呢?”


    堵別人的嘴,劉行此言一出、種師中更加肯定了劉行選擇辛興宗的目的是為了堵住朝野那群背後攻諂劉行用人方法家夥的嘴。


    如果辛興宗能夠上任以後把巡防武備部的事拿起來、做得好,那是劉行“唯才是舉、用人唯賢”。


    如果辛興宗上任以後被那些山西、河北和老西軍出身的人給拆台、擠兌,最後灰溜溜地不得不請辭或者幹脆是因其無能,被劉行罷官貶職。


    那麽以後誰再背後攻諂劉行的用人政策,勢必會遭到質疑。甚至是直接被另外一群忠心擁戴劉行之人反唇相譏、去拿辛興宗當話柄反擊那些攻諂之人。


    總之無論辛興宗最後的結局是好或是壞,他都成為了劉行擺上台棋盤的一顆棋子。他成功、劉行堵住了那群背後廢話多多之人的嘴,他失敗、劉行同樣也堵住了那群不服氣卻又沒有多大本事廢柴們的嘴……


    “高明、如此以來。辛三郎成了又一顆你的棋子。無論成敗,都隻會讓你立於不敗之地。太高明了。”


    先是讚賞了一番,種師中旋即目光一凝、看著手中那張紙說道:“你才定力提督不久,為何卻又要免去提督一銜?這會不會令人感覺朝令夕改、再引來非議呀?”


    朝令夕改,不是一個英明領袖的做法。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每當決定去做一件事以後都會不再輕易更改。


    可是在這份劉行剛擬定的深入革新軍製文案中,劉行居然將才執行了不到一年的各省提督製度直接從北朝體係中要革除掉,這讓種師中再次不解而發問。


    見到他那副不解的樣子,劉行仍然是淡然地笑著道:“軍政在地方上分家是一種文武平等的體製。可是對金狗的戰爭即將結束,我朝將進入到全力內部發展的階段了。師叔您認為如果繼續讓文武之間互相掣肘,還能讓地方各省好好地發展嗎?”


    提督、每個省軍事上最高權責之人,但是諸如河南、西康和寧夏的提督都有軍階在。他們的軍階決定了其品秩是從一品的,在品秩上比該省的巡撫高出了半格。


    這種情況出現以後,前段時間從軍情司整理出來的綜報之中劉行看到了利弊衝突點。


    譬如自己的親哥哥劉錫,他在西康如今掛著西康、東川兩聲提督的職銜。東川的張所還好些,因為是被貶下去做巡撫的朝官、仍然保留著從一品的知製誥翰林學士銜,在諸事上與劉錫是真正有商有量去辦。


    可是西康的巡撫、剛剛上任的宣和三年狀元何渙相比之下就有點為難了。


    何渙是前朝遺官,是在劉錡保薦下從禮部被勾調到西康去的。他的品秩是文官正二品、比劉錫低上了一大截。


    因其品秩低了,再加上他是劉錡保薦過去的。何渙上任一個多月以來,無論事關巡防武備、轉運錢糧。還是地方行政施法的事情上,竟然都不得不先去想劉錫請示。


    劉錫也真是不客氣,仗著他的是劉行的親哥哥、劉錡的親弟弟,隻要何渙一去問、他馬上便幫著人家做決策。


    如此以來可好,西康那裏現在民間流傳起一句話來:“京中宰相權天下、西康藩王十一郎”。


    藩王十一郎,那是說劉錫儼然在西康已經成為了藩王一般的人物。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劉行雖然樂見其成,畢竟那是自己的親哥哥。


    可是同時呢,劉行也不想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因為長久如此下去,劉行可不敢保證十一哥以後會不會真的有了做藩王的野心。如果他有了那個野心。自己是封不封他藩王呢?


    封、他戰功還不如九哥,更比不上楊沂中與吳玠。朝野之間定然又是流言四起、非議紛紛。不封,分離了十餘年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兄弟情受損。那會讓自己心很痛、也會讓九哥很心痛。


    於私講是如此,於公講、一個武將你就是武將,管好你的軍務、鎮守好你的邊疆,別讓異族擾境入侵就好。


    你個武將伸手僭權去管人家文官該做的事,那算怎麽一回事?各處武將都去僭權,那還要文官做什麽。武將要是真能給一方之地治理好,那文官怎麽存續、主宰政局數千年的?


    如果各處的提督都如此,那群士大夫、儒生們還不在此群情激奮、誹言爆起來攻擊和反對朝廷呀……


    出於這種考慮,劉行決定不讓提督再去掣肘巡撫。但是呢,劉行不能將這心中所想告訴種師中,隻能拿時勢的進步與未來的發展來與他說。


    種師中當然不知道劉行此舉起點是在劉錫那裏,但他卻很清楚武將一旦品秩高過文官、再去更多幹涉政事確實會幫倒忙。


    所以他微微思索之後輕輕地點了點頭,眉宇舒展開來、口中道:“軍政集權於巡撫之身,那巡撫才可稱之為真正的封疆。軍政同責於一人之身也確實便於行事。皇家部隊的主管不受地方巡撫節製與勾調,不使封疆掌強軍。此法甚妙、此法甚妙呀……”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區中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區中的幽靈並收藏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