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劉行是一個使毒的高手,也曾從那些過去與信王軍交戰過的老兵那裏聽聞到信王軍經常會在戰場上借助火器使毒、讓康王軍的兵士喪失戰力,變成一群一群地待宰羔羊。


    可是此時此刻、如此危急時刻,藤原紀子親身感受到了“散功煙”的威力之後,她的內心深處還是被深深的震撼。


    任由她取出隨身攜帶的藥物、任由她將平生所學的所有解毒術甚至是法寶都拿了出來想要去解那“散功煙”的毒。一切都沒用、絲毫用處都沒有。在炮火打擊結束的短暫時間裏,藤原紀子在極短的時間內至少想出了十幾種方法去解毒,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藤原紀子在使出全身解數、用盡畢生所學想要解除“散功煙”之毒的時候,她卻沒有發現。就在她的頭頂上、原本在先前從空中降落到半山腰的偵察兵和工兵們保護著十幾個手上拿著樂器的人快速地正朝著山下移動。


    等到她確定根本無法解除那毒性控製與損害、無奈輕歎一聲、跌坐在癡傻狀態中的趙構身旁時。那上千人已經悄無聲息地護著那十幾個手上拿著樂器的人,快速地潛行到了靠近山腳、接近山穀的地方。


    那些被工兵、偵察兵保護著,手上拿著樂器的人一奔至靠近山腳、接近山穀的地方,隻是用很短的時間便在樹林中站出了隊列來。接著、伴隨著他們拿起樂器,吹奏的吹奏、彈撥的彈撥,一曲悠揚的樂曲在那片樹林中響起、並且迅速地回繞於整個山穀之中。


    “那、那是什麽?那是雅樂嗎?”突然間聽到山穀中縈繞起樂曲來,藤原紀子先是一愣、接著吃吃地自語道。


    這是要做什麽?劉賊的家兵之中,怎地還有通曉音律之人?而且還是精通我日本的皇家常聽的雅樂?在自語聲中,藤原紀子仔細地聽了聽那樂曲聲後,心中不由得暗自揣測起來。


    “藤原紀子、伊勢神宮的諸位上隱們,為了一個昏聵無能、妒才忌能,任用奸佞、胡作非為的偽皇帝,你等又何必負隅頑抗呢?”就在藤原紀子暗忖思量時,突然間從山腳下的樹林中傳來了一聲呼喊。


    聽到那呼喊聲,藤原紀子頓時明白了、腦海中想起了從前在書籍上看到過的一個發生在中原楚漢相爭時甚為經典的戰事。


    在那場戰事中的人物,都是無論中原還是日本廣為人知的大英雄、大豪傑。他們一個叫做劉邦、是中原大漢王朝的開創者,一個叫做項羽、是曾經推翻中原曆史上第一個皇帝所以建立大秦王朝的真正主導者。


    想當年,在四方揭竿起、群雄滅暴秦的戰事進行到尾聲時,天席間真正強大的勢力隻剩下了那兩位英雄豪傑。當時的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


    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


    經過幾次激戰,最終韓信使用十麵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


    那個時候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麵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麽他的部隊裏麵楚人這麽多呢?”


    說著說著,那些士兵心裏已喪失了鬥誌,便紛紛地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麵喝酒。


    項羽也一樣,他聽到那四麵的歌聲,起床之後隻能以酒解憂。喝著喝著,他有感而發、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奔馳。駿馬不能奔馳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


    歌數闕,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低著頭一同哭泣。唱罷,那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


    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八百餘名騎士突圍,最終隻餘下二十八騎。


    他感到無顏麵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因為這個故事裏麵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而感覺吃驚,接著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麵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麵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遊手好閑;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得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麵楚歌”。


    又如學校裏討論學術問題時其學生不學無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四麵楚歌”。


    在所有人的人生曆程上,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麵楚歌”的厄運了。


    項王兵敗垓下,在烏江自刎。有關曆史上這一典故,藤原紀子曾有書麵之緣、大宋當今第一女詞人李清照曾寫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那是在表達她對項王的敬佩,思念之情。當然、也是在鞭撻她那夫君、是在鄙棄康王的無能與昏聵,是在借古諷今……


    “四麵楚歌、劉賊手下領兵那人這是要在我與康王身上重演一次那‘四麵楚歌’的悲劇嗎?”想起了那個故事、想起了李清照的那首詩來,藤原紀子也有些癡傻般地自語道。


    這一聲自語聲才落下,她猛然驚醒、大聲的喊道:“不、我不是那虞姬,康王亦非那楚霸王。我不會自刎、康王也無江可跳。不餒、不降,不餒、不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區中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區中的幽靈並收藏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