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再次出征
當唐楓回到家中時,那田鏡還不曾睡,一見他回來了就急忙迎了出來問道:“大人,怎麽樣,那些奸黨可曾為難了你?還有那些兄弟可會受重罰嗎?”
見田鏡如此記掛著自己等人,唐楓心下很是感動,便一手拉著他走進了房中道:“如今天氣轉涼了,田老你又上了年紀,還是回房裏坐著說比較好。”在給田鏡捧上了一杯茶之後,唐楓才繼續說道:“倒讓田老你牽掛了,今日可說是事事大順,不但保住了駱千戶他們,而且還讓魏忠賢同意將呂岸等從牢裏放出來。我想明天上午,他們就能來這裏了。”
“這怎麽可能?魏忠賢乃是東廠廠督,怎麽會輕易就饒過了他們?”田鏡滿是不信地說道。在這段日子來,田鏡已經將北京城裏的關係都理順了。
唐楓見他不信,便將事情都詳盡地說了出來,等到他聽完這一切時,才算是相信了唐楓的話,但同時他又露出了擔心的神色:“大人,你這次是太過性急了。這山東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你怎麽就全攬了下來呢,而且還在魏忠賢的麵前立下了軍令狀。”
“我想要救出呂岸等人,就必須幫著魏忠賢解決這個難題,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而且我不以為平息山東的民變有多危險啊。”唐楓有些不以為意地說道。
“大人你這就不知道了,所謂的民變多是因為官逼民反哪。”田鏡的眉頭皺得足以夾死蚊子了:“先不說這些百姓是不是無辜的,光是要與數萬,乃至於數十萬的人為敵,大人你在百姓心目中的名聲就會差得不能再差了。”
“這個我還真的沒有去想。”唐楓被田鏡一語給點醒了過來,的確曆史上鎮壓農民起義的人大多沒有什麽好的名聲。曾國藩這樣大本事的人,也隻得了個毀譽參半的評價,自己難道能比這樣的人更為好運嗎?而且現在的朝廷是有目共睹的黑暗,自己替他們做事,隻怕更會被人誤解了。但隨後一想,唐楓又想開了:“我這麽做不是為了什麽青史留名,而是為了我漢家最後的一個王朝,隻要無愧於自己的心,無愧於天地也就足夠了。”
見唐楓從剛開始時的迷茫變得堅定了起來,田鏡知道他的心意已決,便不再說這個問題,而是換了一個話題道:“那大人可知道山東的情形呢?究竟是什麽原因才導致發生了民變,那裏的官吏又是如何做的?是不是官逼民反,又或是出了其他的事情,這一切我們現在都不知情,你怎麽就敢保證一定能成功呢?”
唐楓苦笑了一聲道:“這一點我也曾考慮到了,所以我會讓呂岸他們先去那裏探聽情況,等我帶著人馬到了山東後,我想一切就會有眉目了。我攬下了這件事情,並不是想幫閹黨的忙,隻是為了更快地提升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而已。”
田鏡歎了口氣道:“既然大人都已經有了打算了,老朽也不好再說什麽,不過還望大人莫要小瞧了這些百姓,有的時候千裏之堤就是因蟻穴而潰散的。”
“我明白,星星之火尚可燎原,何況是數萬的百姓呢,我會小心的!”唐楓點頭道,“不過我也不是全沒有想過此次的艱難,但人有所必為,隻說是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我也應該擔下了此責,何況我還想借著此事來實現自己的一些想法呢。”
“大人能為天下蒼生和大明江山著想,著實讓老朽欽佩!”聽唐楓這麽一說,田鏡不禁露出了敬意,然後又問道:“不知大人所說的要實現的又是什麽大事?”
“那就是在當今皇上的心裏留下位置,現在的我不過是魏忠賢所看重的棋子罷了,這還不足以讓我對付他和他的同黨,隻有當我在朝中有了自己的地位之後,才能真正與之一戰!”唐楓說道。
見唐楓原來還有著更深一層次的打算,田鏡就更不會阻攔唐楓這麽做了。
次日一大早,在午門前出現了很是壯觀的一幕,數百人被摁在了地上被施以廷杖之刑。這是天啟一朝從未有過的大場麵,在魏忠賢當了政之後,還不曾對數十人以上的隊伍施以這由太祖皇帝所創的刑罰呢。在他看來,對自己的敵人隻要趕盡殺絕就好了,而且這廷杖早已經成了敢於上諫的官員自我標榜的一種手段了。所以在魏公公這裏,得罪自己的人活是被立刻革去了職,遣送回了家鄉,或就是直接投進了詔獄,根本不用廷杖。但是這次卻是大大地開了天啟一朝,甚至是整個大明朝的先河,監刑、行刑的是東廠和錦衣衛的人,受刑的也是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這更讓人覺得有些現世報的意思。
聽著“啪啪”的廷杖之聲,看著排成一排正在受刑的一眾人等,唐楓隨在魏忠賢的身後第二次進了皇宮。這一次天啟接見唐楓可沒有上次那麽正式了,居然就在那間他用來做木工活的偏殿裏讓唐楓見了駕。
在受完了唐楓的大禮參拜之後,天啟便問道:“唐卿,朕聽忠賢說你自告奮勇地要去山東平息此次的民變,可是真的嗎?”
“是的,為皇上分憂乃是臣等的職責!”唐楓恭敬地回答道。
“唔,朕知道你是一個可為我大明做事的有用之人,那就給你這次機會。而且朕答應你,隻要你真能解了山東的這次亂局,朕就升你為兵部侍郎!”
“多謝皇上的信任和器重,臣必當竭盡所能地解決此事。”聽了天啟的這句保證之後,唐楓的心裏大喜,如果真能做到了兵部侍郎的話,自己就算真的進入到高官的序列,就有一定的資本和閹黨鬥上了鬥了。
天啟顯然對處理政事並不是太感興趣,在敷衍地勉勵了唐楓幾句之後,就讓他可以離開了。
唐楓從宮裏回到家裏時,呂岸他們已經果如他昨天晚上所說的一般已經被放出來了。見了他立刻行禮,謝了他的搭救之恩。然後眾人就說起了駱養性等人的遭遇,都替他們覺得很是不平。對此唐楓卻隻是笑著道:“雖然你們都受了些苦,但是我們卻還是成功了,所以你們不必太過憤憤不平。”說著更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這讓剛剛從獄中放出來見他的呂岸等人大為不解了:“大人,我們做了這麽多事情,被關進了這麽多人,冒了這麽大的風險,結果不但沒有使得田爾耕等人因此被趕下台,而且讓更多的兄弟受了責罰,可你怎麽就像是得勝了一般呢?”
“這你就看不懂了吧?”唐楓嗬嗬笑道:“雖然最後的結局不盡如人意,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我們還是有不小的收獲。第一,錦衣衛這些年來受東廠之人欺侮已經慣了,早沒有了與之一較短長的心思,但是經此一事之後卻重新使他們有了信心可以對付東廠的這些人了。第二,駱千戶雖然受了廷杖之刑,但卻也爭取到了大部分的錦衣衛將士們的擁戴,此後他在錦衣衛中的地位將不會在田、許二人之下了。這對我們今後借錦衣衛的力量對付閹黨還是很有幫助的。”說著端起了茶杯喝了口水。
呂岸等人仔細一想,都覺得他說的不錯,紛紛點頭道:“還是大人你考慮得周到啊。”
唐楓卻並沒有說完,在笑著將茶杯放回去後,又說道:“還有第三點,也是我覺得最是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東廠、錦衣衛經此事後已經徹底決裂了,此後魏忠賢的兩隻爪牙隻剩下了一隻,而另一隻則會成為到最後給他一擊的利器!”
錦衣衛與東廠之間的爭鬥,就在一片啪啪的廷杖聲中結束了,雖然田爾耕並沒有因此而丟了職位。可是正如唐楓所說的一樣,自此之後田爾耕在錦衣衛們心裏的地位是一落千丈了,這連他自己都能從眾軍士看他的眼神裏感覺出來,但是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唐楓終於斬去了魏閹一黨中最鋒利的兩隻爪牙,一隻是他們的智囊崔呈秀,一隻則是錦衣衛,現在閹黨隻剩下東廠一處勢力而已了。
同時在這一日裏,呂岸帶了十多名對唐楓最是忠心的原來的遼東將士離開了京城,往山東而去,他們要先到那裏為唐楓打探一切的消息,為他能夠更快地平息民變而做好準備。
在呂岸等人離京後兩日,朝廷終於降下了聖旨,命唐楓代天巡牧,前去山東一帶體察民情,山東官員都必須聽從他的調遣。當然,這不過是朝廷為了自己的體麵而說的話,他去山東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平息那裏愈演愈烈的民變,不然在他的隊伍裏也不會出現近三千名在京軍中最是精銳的三大營的將士了。
在點那三大營的將士去山東時,唐楓還是遇到了個小插曲,那就是司馬鈞毅這個已經成了神機營中的下級軍官的家夥也想跟了去。可唐楓卻拒絕了他的要求,雖然阿毅是他很信任的人,但是他認為阿毅留在北京對自己更有利,畢竟山東一行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情況,自己必須將自己的勢力留在京裏。
最後,阿毅隻得尊命留了下來,不過他心裏卻很不痛快,那就是後話了。
在探視了那些受了重重責罰的錦衣衛的兄弟之後,唐楓便帶了三千名精兵,離開了京城往南而去,這次他更沒有帶上解惑和田鏡,前者是需要他照拂家裏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是得罪了不少人了,沒有解惑在是不能放心的。而後者,則是因為年紀大了經不得折騰,隻能留在京裏了。這下唐楓身邊能用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當唐楓回到家中時,那田鏡還不曾睡,一見他回來了就急忙迎了出來問道:“大人,怎麽樣,那些奸黨可曾為難了你?還有那些兄弟可會受重罰嗎?”
見田鏡如此記掛著自己等人,唐楓心下很是感動,便一手拉著他走進了房中道:“如今天氣轉涼了,田老你又上了年紀,還是回房裏坐著說比較好。”在給田鏡捧上了一杯茶之後,唐楓才繼續說道:“倒讓田老你牽掛了,今日可說是事事大順,不但保住了駱千戶他們,而且還讓魏忠賢同意將呂岸等從牢裏放出來。我想明天上午,他們就能來這裏了。”
“這怎麽可能?魏忠賢乃是東廠廠督,怎麽會輕易就饒過了他們?”田鏡滿是不信地說道。在這段日子來,田鏡已經將北京城裏的關係都理順了。
唐楓見他不信,便將事情都詳盡地說了出來,等到他聽完這一切時,才算是相信了唐楓的話,但同時他又露出了擔心的神色:“大人,你這次是太過性急了。這山東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你怎麽就全攬了下來呢,而且還在魏忠賢的麵前立下了軍令狀。”
“我想要救出呂岸等人,就必須幫著魏忠賢解決這個難題,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而且我不以為平息山東的民變有多危險啊。”唐楓有些不以為意地說道。
“大人你這就不知道了,所謂的民變多是因為官逼民反哪。”田鏡的眉頭皺得足以夾死蚊子了:“先不說這些百姓是不是無辜的,光是要與數萬,乃至於數十萬的人為敵,大人你在百姓心目中的名聲就會差得不能再差了。”
“這個我還真的沒有去想。”唐楓被田鏡一語給點醒了過來,的確曆史上鎮壓農民起義的人大多沒有什麽好的名聲。曾國藩這樣大本事的人,也隻得了個毀譽參半的評價,自己難道能比這樣的人更為好運嗎?而且現在的朝廷是有目共睹的黑暗,自己替他們做事,隻怕更會被人誤解了。但隨後一想,唐楓又想開了:“我這麽做不是為了什麽青史留名,而是為了我漢家最後的一個王朝,隻要無愧於自己的心,無愧於天地也就足夠了。”
見唐楓從剛開始時的迷茫變得堅定了起來,田鏡知道他的心意已決,便不再說這個問題,而是換了一個話題道:“那大人可知道山東的情形呢?究竟是什麽原因才導致發生了民變,那裏的官吏又是如何做的?是不是官逼民反,又或是出了其他的事情,這一切我們現在都不知情,你怎麽就敢保證一定能成功呢?”
唐楓苦笑了一聲道:“這一點我也曾考慮到了,所以我會讓呂岸他們先去那裏探聽情況,等我帶著人馬到了山東後,我想一切就會有眉目了。我攬下了這件事情,並不是想幫閹黨的忙,隻是為了更快地提升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而已。”
田鏡歎了口氣道:“既然大人都已經有了打算了,老朽也不好再說什麽,不過還望大人莫要小瞧了這些百姓,有的時候千裏之堤就是因蟻穴而潰散的。”
“我明白,星星之火尚可燎原,何況是數萬的百姓呢,我會小心的!”唐楓點頭道,“不過我也不是全沒有想過此次的艱難,但人有所必為,隻說是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我也應該擔下了此責,何況我還想借著此事來實現自己的一些想法呢。”
“大人能為天下蒼生和大明江山著想,著實讓老朽欽佩!”聽唐楓這麽一說,田鏡不禁露出了敬意,然後又問道:“不知大人所說的要實現的又是什麽大事?”
“那就是在當今皇上的心裏留下位置,現在的我不過是魏忠賢所看重的棋子罷了,這還不足以讓我對付他和他的同黨,隻有當我在朝中有了自己的地位之後,才能真正與之一戰!”唐楓說道。
見唐楓原來還有著更深一層次的打算,田鏡就更不會阻攔唐楓這麽做了。
次日一大早,在午門前出現了很是壯觀的一幕,數百人被摁在了地上被施以廷杖之刑。這是天啟一朝從未有過的大場麵,在魏忠賢當了政之後,還不曾對數十人以上的隊伍施以這由太祖皇帝所創的刑罰呢。在他看來,對自己的敵人隻要趕盡殺絕就好了,而且這廷杖早已經成了敢於上諫的官員自我標榜的一種手段了。所以在魏公公這裏,得罪自己的人活是被立刻革去了職,遣送回了家鄉,或就是直接投進了詔獄,根本不用廷杖。但是這次卻是大大地開了天啟一朝,甚至是整個大明朝的先河,監刑、行刑的是東廠和錦衣衛的人,受刑的也是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這更讓人覺得有些現世報的意思。
聽著“啪啪”的廷杖之聲,看著排成一排正在受刑的一眾人等,唐楓隨在魏忠賢的身後第二次進了皇宮。這一次天啟接見唐楓可沒有上次那麽正式了,居然就在那間他用來做木工活的偏殿裏讓唐楓見了駕。
在受完了唐楓的大禮參拜之後,天啟便問道:“唐卿,朕聽忠賢說你自告奮勇地要去山東平息此次的民變,可是真的嗎?”
“是的,為皇上分憂乃是臣等的職責!”唐楓恭敬地回答道。
“唔,朕知道你是一個可為我大明做事的有用之人,那就給你這次機會。而且朕答應你,隻要你真能解了山東的這次亂局,朕就升你為兵部侍郎!”
“多謝皇上的信任和器重,臣必當竭盡所能地解決此事。”聽了天啟的這句保證之後,唐楓的心裏大喜,如果真能做到了兵部侍郎的話,自己就算真的進入到高官的序列,就有一定的資本和閹黨鬥上了鬥了。
天啟顯然對處理政事並不是太感興趣,在敷衍地勉勵了唐楓幾句之後,就讓他可以離開了。
唐楓從宮裏回到家裏時,呂岸他們已經果如他昨天晚上所說的一般已經被放出來了。見了他立刻行禮,謝了他的搭救之恩。然後眾人就說起了駱養性等人的遭遇,都替他們覺得很是不平。對此唐楓卻隻是笑著道:“雖然你們都受了些苦,但是我們卻還是成功了,所以你們不必太過憤憤不平。”說著更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這讓剛剛從獄中放出來見他的呂岸等人大為不解了:“大人,我們做了這麽多事情,被關進了這麽多人,冒了這麽大的風險,結果不但沒有使得田爾耕等人因此被趕下台,而且讓更多的兄弟受了責罰,可你怎麽就像是得勝了一般呢?”
“這你就看不懂了吧?”唐楓嗬嗬笑道:“雖然最後的結局不盡如人意,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我們還是有不小的收獲。第一,錦衣衛這些年來受東廠之人欺侮已經慣了,早沒有了與之一較短長的心思,但是經此一事之後卻重新使他們有了信心可以對付東廠的這些人了。第二,駱千戶雖然受了廷杖之刑,但卻也爭取到了大部分的錦衣衛將士們的擁戴,此後他在錦衣衛中的地位將不會在田、許二人之下了。這對我們今後借錦衣衛的力量對付閹黨還是很有幫助的。”說著端起了茶杯喝了口水。
呂岸等人仔細一想,都覺得他說的不錯,紛紛點頭道:“還是大人你考慮得周到啊。”
唐楓卻並沒有說完,在笑著將茶杯放回去後,又說道:“還有第三點,也是我覺得最是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東廠、錦衣衛經此事後已經徹底決裂了,此後魏忠賢的兩隻爪牙隻剩下了一隻,而另一隻則會成為到最後給他一擊的利器!”
錦衣衛與東廠之間的爭鬥,就在一片啪啪的廷杖聲中結束了,雖然田爾耕並沒有因此而丟了職位。可是正如唐楓所說的一樣,自此之後田爾耕在錦衣衛們心裏的地位是一落千丈了,這連他自己都能從眾軍士看他的眼神裏感覺出來,但是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唐楓終於斬去了魏閹一黨中最鋒利的兩隻爪牙,一隻是他們的智囊崔呈秀,一隻則是錦衣衛,現在閹黨隻剩下東廠一處勢力而已了。
同時在這一日裏,呂岸帶了十多名對唐楓最是忠心的原來的遼東將士離開了京城,往山東而去,他們要先到那裏為唐楓打探一切的消息,為他能夠更快地平息民變而做好準備。
在呂岸等人離京後兩日,朝廷終於降下了聖旨,命唐楓代天巡牧,前去山東一帶體察民情,山東官員都必須聽從他的調遣。當然,這不過是朝廷為了自己的體麵而說的話,他去山東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平息那裏愈演愈烈的民變,不然在他的隊伍裏也不會出現近三千名在京軍中最是精銳的三大營的將士了。
在點那三大營的將士去山東時,唐楓還是遇到了個小插曲,那就是司馬鈞毅這個已經成了神機營中的下級軍官的家夥也想跟了去。可唐楓卻拒絕了他的要求,雖然阿毅是他很信任的人,但是他認為阿毅留在北京對自己更有利,畢竟山東一行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情況,自己必須將自己的勢力留在京裏。
最後,阿毅隻得尊命留了下來,不過他心裏卻很不痛快,那就是後話了。
在探視了那些受了重重責罰的錦衣衛的兄弟之後,唐楓便帶了三千名精兵,離開了京城往南而去,這次他更沒有帶上解惑和田鏡,前者是需要他照拂家裏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是得罪了不少人了,沒有解惑在是不能放心的。而後者,則是因為年紀大了經不得折騰,隻能留在京裏了。這下唐楓身邊能用的人就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