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聖躬抱恙(1)
過了立秋的天氣,白天雖還是溽暑蒸人,早晚已大有秋意,宵來風露,最易欺人。皇帝不知道怎麽回事感受了風寒,咳嗽大作,幾乎通宵不得安枕。任何潤肺的方子都不管用,氣得他直罵禦醫都是一群‘窩囊廢’。
禦駕在外,又身有疾患,雖然還不至到不能理政的嚴重狀態,不過每一天見朝臣的時候總是咳嗽不斷,賽尚阿和賈禎等人一來是心疼,二來更加心慌,商議之下便有促駕還京的意思了。
“這不行。”皇帝立刻駁了軍機處的奏請,“朕的身子好壞,自己最清楚,偶感風寒,倉促間還京,沒的讓旁人看來憂心忡忡。還以為是得了什麽了不得的大病呢。此事毋庸議。”
皇帝決斷,旁的人不敢多說,下來之後隻得把太醫院的醫正薛寶善找了來,“薛老爺,”彭蘊章說,“今兒個大人們有幾句話問你,你要老實說,不必忌諱。”
“是。”薛寶善心裏明鏡兒似的,恭恭敬敬的站好,等候問話。
要問的話,隻有一句:“皇帝的病,到底是怎麽回事?”自從立秋之後偶感風寒,卻一直遷延到今天,仍未見好轉,是不是另有隱情?是藥方不對,還是藥物不符?又或者是薛寶善學記不精?
然而就是民間小戶的當家人得了重病,也不能如此率直發問,何況是萬乘天子?隻是措詞過於隱晦含蓄,又怕搔不到癢處,問不出究竟。因此,讓賽尚阿很是費時沉吟。
考慮再三,實在也想不出什麽婉轉堂皇,不致以辭害義的好說法,隻得一麵想,一麵緩緩地說:“聖躬違和已久,醫藥調養,都是你一手主持料理。入秋以來,京城裏謠諑紛傳,私底下在揣測皇上的病勢如何如何!那麽……照你看,到底如何了呢?”
薛寶善已料到有此一問,當下也不著慌,穩穩當當的說道:“回大人的話,皇上的病,由來已非一日,本身並不很重,不過國事***勞,不得休息靜養,”他看都不看賽尚阿愈見難看的臉色,又說:“隻要皇上補陰和陽,百日以後,可以大見其功。”
這種‘不得休息靜養’的話明白著是指軍機處幾個人不能為皇上分勞,甚至在罵他們都是‘飯桶’了!薛寶善不過一個四品官兒,竟敢如此頂撞軍機大臣,非禮之外更可以看出皇上的龍體已經到了不能不休養的地步。
賈禎養氣功夫到家,沒有為薛寶善的話動氣,拿起煙袋抽了幾口,給他想起來一件事,轉頭望著賽尚阿:“汀公,可知道皇上這些時日以來,每晚都招哪一位嬪妃侍寢的嗎?”
“這……”賽尚阿也是一愣,立刻吩咐:“去,傳敬事房太監,取起居檔來。”
皇上的日常言行,都有起居檔做詳細的記錄,每天晚上臨行嬪妃,也有專人負責謄寫在起居檔上,敬事房專司‘遵奉上諭辦理宮內一切事務’,那日記檔就是皇帝退入後宮以後的起居注,寢興飲食,記得一事不遺。
賽尚阿取檔在手,從後翻起,前一頁記的是昨天的一切,倒沒有什麽旁的,不過再往前翻,到了七月初三,一日之間,瑜妃就被召了兩次,下午在東暖閣伺候,晚上在禦書房伺候筆墨,然後記的是:‘戌初二刻萬歲爺回寢宮,瑜妃隨侍。’再往前看,觸目皆是瑜妃的名字,偶爾也有蘭妃、瑾妃等人被召幸的記載,但比起瑜妃的雨露之恩來,那就微不足道了。
賽尚阿把日記檔交給賈禎,幹幹的咽了口吐沫,又問薛寶善:“皇上於宮闈之中,常施雨露,你說,這是不是也要略加節製?”
這樣的話答問之間關係甚大,天家子嗣不興,到今天為止還隻有瑾妃阿魯特氏生下大阿哥載澧,禎貴妃鈕鈷祿氏雖有身孕,卻不知是男是女,一個答對不好,落得個‘莠言亂朝,幹預天家’的罪名,可不是當耍的。因此薛寶善沉吟了一下,“若是皇上能夠屏絕憂煩,自然於聖體安康大有裨益。”
他話中的言外之意是眾人都明白的,賽尚阿看看賈禎,見他沒有其他的要問,這才擺擺手,示意薛寶善退了下去。
眾人在軍機處值房中商議了一會兒,話應該怎麽樣進方不會讓皇上不滿,又能夠收到效果,實在是讓***費周章,還不等拿出一個辦法,就在這個時候,內廷蘇拉來報:“皇上叫起了。”
一行人魚貫進了暖閣,六福扶著皇帝坐起來,把一個黃龍團的靠枕塞在皇上身後,這才躬身退到了門口――皇帝有病,也就不能再參詳以往的規矩行事了,六福留在閣中,以為隨時伺候。
幾個人見過禮,皇帝讓他們站了起來:“太醫院的薛寶善怎麽說?”
“是。”知道這樣的事情是瞞不過皇帝的,賈禎心裏想,皇上年紀雖輕,卻處處是明君氣度,想來薛寶善的話雖然直白唐突,不過為聖體安康著想,想來也不會遭致重譴,因此就把他的話說了一邊,最後說道:“臣真是慚愧!隻為我等奉職無狀,上勞聖慮,真正無地自容。”
“……”皇上蠟黃蠟黃的臉色難得的泛起一片紅潮。他自己知道,自從到了熱河之後,幾乎每一天晚上都要招嬪妃侍寢,這等旦旦而伐的實在是太過了一些!這一次病好了,還是略加節製一點的好。
不過這不是可以辯白的,勉強擺擺手,他說,“國事繁多,也容不得朕想偷懶便能夠偷懶,這不,老六從京中傳來急報,英國火炮商人攜帶著火炮再一次抵達香港,並說日後還會有大批火炮源源不斷的運抵。不提旁的,隻是這火炮調配,安放,使用,怕又要有的忙了。”
賈禎心中很不以皇上下旨購買英人的火炮為然,含糊的應了一聲,“是。”便再無下文了。
看場麵一時有些發窘,季芝昌說話了:“從英人購進火炮一事早有成議,戶部左侍郎閻敬銘做事妥帖,此事早已經有萬全準備,也就不必皇上萬千掛念。想來炮款解到,英人也不敢誆騙我天朝上下,屆時隻要各省督撫竭誠做事,火炮安放一節,定能上疏謹憂,也不必皇上耳提麵命,萬幾***勞了。”
“希望如此吧。”他向前挪動一***子,拿起禦案上的描金小碗,苦笑了一下:“萬幾***勞朕倒不怕,隻是怕這苦苦的藥汁。你們都是朕身邊近人,朝中重臣,可有人肯於為朕分勞的?”
賽尚阿等人同時撲哧一笑,看他精神還好,賽尚阿難得的開了句玩笑:“皇上,若說主子有旁的吩咐,奴才責無旁貸,隻是這藥嘛,請恕奴才不敢代勞。”
皇帝不再說話,把藥汁一飲而盡,又拿過一邊放著的清水,漱漱口,吐在一邊的痰盂中,這才正色說道:“火炮的事情,軍機處給沿海各省督撫發一封廷寄,告訴他們,不要怕麻煩,總要派遣得力人手,從旁學習、掌握,做到熟稔於心,方可令英人離境而去,不要等到人家走了,再發現問題,一來是耽誤時日,二來,也讓英人笑話我等無能。告訴他們,做人家的學生沒有什麽丟臉的;丟臉的是你連學生也做不好。”
“是。奴才知道了。這一層意思定當認真謄記下來,曉諭明白。”
“還有件事,湖廣總督裕泰的遺缺,朕看了你們保薦駱秉章的折子,雖然他久曆封疆,才勘大用,卻資曆尚淺,不足以接掌裕泰的遺差。”皇帝停了一下,望望眾人陰晴不定的臉色,他說:“湖廣總督著徐廣縉去。他不是辦洋務的長才,身在廣州,既不能料理好和夷人的關係,又不能安撫治下百姓民情洶湧,長期下去,早晚出事,讓他到湖廣去。至於他的遺缺嘛,叫陸建瀛去。”
賈禎心中一動。兩江總督號稱疆臣領袖,在十八行省的督府中是最頂尖的人物才能當得的,而且兩江是天下第一膏腴之地,盼著能夠坐到這個位子的人多的是。陸建瀛從道光二十八年至今,做了七年的兩江總督,早有人眼紅了。不過他自從道光三十年上了一封鹽漕弊政折之後,深得新君賞識,把漕運改製之事處理得也很是妥當,沒聽說有帝眷轉衰的跡象啊?怎麽突然改調兩廣了?
心中胡亂想著,隻聽皇帝繼續說道:“兩江那邊嘛,讓桂良去。”
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桂良是恭親王的丈人,皇上做這樣的決斷,無疑是在對恭親王近年來在總署中的勞作做酬庸之計了。想通了這一節,眾人不再多說,碰頭領旨,自去不提。
軍機處的幾個人退下,皇帝睡意上湧,靠著軟榻閉上眼睛,迷迷糊糊間聽見有人說話,隱約間還有孩子的聲音,身體動了一下,聲音立刻消失,又迷糊了一會兒,聲音再一次響了起來。這一下他睡不著了,睜開眼睛,是瑾妃和禎貴妃兩個,帶著大阿哥載澧在閣中低聲說話,兩個人正在哄載澧:“大阿哥,不要哭鬧,皇阿瑪睡覺呢!”
“你們來了?”
“主子爺醒了?”兩個女人聽見他說話,趕忙站起來行禮:“起來吧,秀兒,你是有身子的人,不要行禮了。”
“是。奴才謝主子恩典。”禎貴妃已經到了快臨盆的時候,身體很是臃腫不便,有內侍和宮婢伺候著,在炕沿上坐了下來:“你們,怎麽都來了?是商量好的嗎?”
“不是的。奴才帶著大阿哥來探望主子,正好,禎姐姐也在,驚擾到了主子,請主子恕罪。”
“正好。朕還想讓他們帶大阿哥過來呢。”皇帝坐起身來,笑嗬嗬的伸出胳膊,拉著載澧的小手:“大阿哥,今天有沒有哭鬧啊?”
載澧五歲了,正是依依可人,最討人喜愛的年紀,走到阿瑪身邊,跪下去奶聲奶氣的問安:“阿瑪,您……的身子……”孩子大大的眼睛眨了眨,回頭望向門口站立的嬤嬤:“嬤嬤,載澧該怎麽說啊?”
嬤嬤趕忙上前來,拉著小主子的手耳語了幾句,孩子了然的點點頭,‘哦’了一聲:“阿瑪,您的身子可大好了嗎?”
皇帝撲哧一笑,起了親親之念,讓嬤嬤把孩子抱到炕上來,逗弄了幾下,“六福?”
“奴才在。”
“著瑾妃、禎貴妃和大阿哥今天晚上在暖閣中和朕一起用膳。”
“喳。”
過了立秋的天氣,白天雖還是溽暑蒸人,早晚已大有秋意,宵來風露,最易欺人。皇帝不知道怎麽回事感受了風寒,咳嗽大作,幾乎通宵不得安枕。任何潤肺的方子都不管用,氣得他直罵禦醫都是一群‘窩囊廢’。
禦駕在外,又身有疾患,雖然還不至到不能理政的嚴重狀態,不過每一天見朝臣的時候總是咳嗽不斷,賽尚阿和賈禎等人一來是心疼,二來更加心慌,商議之下便有促駕還京的意思了。
“這不行。”皇帝立刻駁了軍機處的奏請,“朕的身子好壞,自己最清楚,偶感風寒,倉促間還京,沒的讓旁人看來憂心忡忡。還以為是得了什麽了不得的大病呢。此事毋庸議。”
皇帝決斷,旁的人不敢多說,下來之後隻得把太醫院的醫正薛寶善找了來,“薛老爺,”彭蘊章說,“今兒個大人們有幾句話問你,你要老實說,不必忌諱。”
“是。”薛寶善心裏明鏡兒似的,恭恭敬敬的站好,等候問話。
要問的話,隻有一句:“皇帝的病,到底是怎麽回事?”自從立秋之後偶感風寒,卻一直遷延到今天,仍未見好轉,是不是另有隱情?是藥方不對,還是藥物不符?又或者是薛寶善學記不精?
然而就是民間小戶的當家人得了重病,也不能如此率直發問,何況是萬乘天子?隻是措詞過於隱晦含蓄,又怕搔不到癢處,問不出究竟。因此,讓賽尚阿很是費時沉吟。
考慮再三,實在也想不出什麽婉轉堂皇,不致以辭害義的好說法,隻得一麵想,一麵緩緩地說:“聖躬違和已久,醫藥調養,都是你一手主持料理。入秋以來,京城裏謠諑紛傳,私底下在揣測皇上的病勢如何如何!那麽……照你看,到底如何了呢?”
薛寶善已料到有此一問,當下也不著慌,穩穩當當的說道:“回大人的話,皇上的病,由來已非一日,本身並不很重,不過國事***勞,不得休息靜養,”他看都不看賽尚阿愈見難看的臉色,又說:“隻要皇上補陰和陽,百日以後,可以大見其功。”
這種‘不得休息靜養’的話明白著是指軍機處幾個人不能為皇上分勞,甚至在罵他們都是‘飯桶’了!薛寶善不過一個四品官兒,竟敢如此頂撞軍機大臣,非禮之外更可以看出皇上的龍體已經到了不能不休養的地步。
賈禎養氣功夫到家,沒有為薛寶善的話動氣,拿起煙袋抽了幾口,給他想起來一件事,轉頭望著賽尚阿:“汀公,可知道皇上這些時日以來,每晚都招哪一位嬪妃侍寢的嗎?”
“這……”賽尚阿也是一愣,立刻吩咐:“去,傳敬事房太監,取起居檔來。”
皇上的日常言行,都有起居檔做詳細的記錄,每天晚上臨行嬪妃,也有專人負責謄寫在起居檔上,敬事房專司‘遵奉上諭辦理宮內一切事務’,那日記檔就是皇帝退入後宮以後的起居注,寢興飲食,記得一事不遺。
賽尚阿取檔在手,從後翻起,前一頁記的是昨天的一切,倒沒有什麽旁的,不過再往前翻,到了七月初三,一日之間,瑜妃就被召了兩次,下午在東暖閣伺候,晚上在禦書房伺候筆墨,然後記的是:‘戌初二刻萬歲爺回寢宮,瑜妃隨侍。’再往前看,觸目皆是瑜妃的名字,偶爾也有蘭妃、瑾妃等人被召幸的記載,但比起瑜妃的雨露之恩來,那就微不足道了。
賽尚阿把日記檔交給賈禎,幹幹的咽了口吐沫,又問薛寶善:“皇上於宮闈之中,常施雨露,你說,這是不是也要略加節製?”
這樣的話答問之間關係甚大,天家子嗣不興,到今天為止還隻有瑾妃阿魯特氏生下大阿哥載澧,禎貴妃鈕鈷祿氏雖有身孕,卻不知是男是女,一個答對不好,落得個‘莠言亂朝,幹預天家’的罪名,可不是當耍的。因此薛寶善沉吟了一下,“若是皇上能夠屏絕憂煩,自然於聖體安康大有裨益。”
他話中的言外之意是眾人都明白的,賽尚阿看看賈禎,見他沒有其他的要問,這才擺擺手,示意薛寶善退了下去。
眾人在軍機處值房中商議了一會兒,話應該怎麽樣進方不會讓皇上不滿,又能夠收到效果,實在是讓***費周章,還不等拿出一個辦法,就在這個時候,內廷蘇拉來報:“皇上叫起了。”
一行人魚貫進了暖閣,六福扶著皇帝坐起來,把一個黃龍團的靠枕塞在皇上身後,這才躬身退到了門口――皇帝有病,也就不能再參詳以往的規矩行事了,六福留在閣中,以為隨時伺候。
幾個人見過禮,皇帝讓他們站了起來:“太醫院的薛寶善怎麽說?”
“是。”知道這樣的事情是瞞不過皇帝的,賈禎心裏想,皇上年紀雖輕,卻處處是明君氣度,想來薛寶善的話雖然直白唐突,不過為聖體安康著想,想來也不會遭致重譴,因此就把他的話說了一邊,最後說道:“臣真是慚愧!隻為我等奉職無狀,上勞聖慮,真正無地自容。”
“……”皇上蠟黃蠟黃的臉色難得的泛起一片紅潮。他自己知道,自從到了熱河之後,幾乎每一天晚上都要招嬪妃侍寢,這等旦旦而伐的實在是太過了一些!這一次病好了,還是略加節製一點的好。
不過這不是可以辯白的,勉強擺擺手,他說,“國事繁多,也容不得朕想偷懶便能夠偷懶,這不,老六從京中傳來急報,英國火炮商人攜帶著火炮再一次抵達香港,並說日後還會有大批火炮源源不斷的運抵。不提旁的,隻是這火炮調配,安放,使用,怕又要有的忙了。”
賈禎心中很不以皇上下旨購買英人的火炮為然,含糊的應了一聲,“是。”便再無下文了。
看場麵一時有些發窘,季芝昌說話了:“從英人購進火炮一事早有成議,戶部左侍郎閻敬銘做事妥帖,此事早已經有萬全準備,也就不必皇上萬千掛念。想來炮款解到,英人也不敢誆騙我天朝上下,屆時隻要各省督撫竭誠做事,火炮安放一節,定能上疏謹憂,也不必皇上耳提麵命,萬幾***勞了。”
“希望如此吧。”他向前挪動一***子,拿起禦案上的描金小碗,苦笑了一下:“萬幾***勞朕倒不怕,隻是怕這苦苦的藥汁。你們都是朕身邊近人,朝中重臣,可有人肯於為朕分勞的?”
賽尚阿等人同時撲哧一笑,看他精神還好,賽尚阿難得的開了句玩笑:“皇上,若說主子有旁的吩咐,奴才責無旁貸,隻是這藥嘛,請恕奴才不敢代勞。”
皇帝不再說話,把藥汁一飲而盡,又拿過一邊放著的清水,漱漱口,吐在一邊的痰盂中,這才正色說道:“火炮的事情,軍機處給沿海各省督撫發一封廷寄,告訴他們,不要怕麻煩,總要派遣得力人手,從旁學習、掌握,做到熟稔於心,方可令英人離境而去,不要等到人家走了,再發現問題,一來是耽誤時日,二來,也讓英人笑話我等無能。告訴他們,做人家的學生沒有什麽丟臉的;丟臉的是你連學生也做不好。”
“是。奴才知道了。這一層意思定當認真謄記下來,曉諭明白。”
“還有件事,湖廣總督裕泰的遺缺,朕看了你們保薦駱秉章的折子,雖然他久曆封疆,才勘大用,卻資曆尚淺,不足以接掌裕泰的遺差。”皇帝停了一下,望望眾人陰晴不定的臉色,他說:“湖廣總督著徐廣縉去。他不是辦洋務的長才,身在廣州,既不能料理好和夷人的關係,又不能安撫治下百姓民情洶湧,長期下去,早晚出事,讓他到湖廣去。至於他的遺缺嘛,叫陸建瀛去。”
賈禎心中一動。兩江總督號稱疆臣領袖,在十八行省的督府中是最頂尖的人物才能當得的,而且兩江是天下第一膏腴之地,盼著能夠坐到這個位子的人多的是。陸建瀛從道光二十八年至今,做了七年的兩江總督,早有人眼紅了。不過他自從道光三十年上了一封鹽漕弊政折之後,深得新君賞識,把漕運改製之事處理得也很是妥當,沒聽說有帝眷轉衰的跡象啊?怎麽突然改調兩廣了?
心中胡亂想著,隻聽皇帝繼續說道:“兩江那邊嘛,讓桂良去。”
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桂良是恭親王的丈人,皇上做這樣的決斷,無疑是在對恭親王近年來在總署中的勞作做酬庸之計了。想通了這一節,眾人不再多說,碰頭領旨,自去不提。
軍機處的幾個人退下,皇帝睡意上湧,靠著軟榻閉上眼睛,迷迷糊糊間聽見有人說話,隱約間還有孩子的聲音,身體動了一下,聲音立刻消失,又迷糊了一會兒,聲音再一次響了起來。這一下他睡不著了,睜開眼睛,是瑾妃和禎貴妃兩個,帶著大阿哥載澧在閣中低聲說話,兩個人正在哄載澧:“大阿哥,不要哭鬧,皇阿瑪睡覺呢!”
“你們來了?”
“主子爺醒了?”兩個女人聽見他說話,趕忙站起來行禮:“起來吧,秀兒,你是有身子的人,不要行禮了。”
“是。奴才謝主子恩典。”禎貴妃已經到了快臨盆的時候,身體很是臃腫不便,有內侍和宮婢伺候著,在炕沿上坐了下來:“你們,怎麽都來了?是商量好的嗎?”
“不是的。奴才帶著大阿哥來探望主子,正好,禎姐姐也在,驚擾到了主子,請主子恕罪。”
“正好。朕還想讓他們帶大阿哥過來呢。”皇帝坐起身來,笑嗬嗬的伸出胳膊,拉著載澧的小手:“大阿哥,今天有沒有哭鬧啊?”
載澧五歲了,正是依依可人,最討人喜愛的年紀,走到阿瑪身邊,跪下去奶聲奶氣的問安:“阿瑪,您……的身子……”孩子大大的眼睛眨了眨,回頭望向門口站立的嬤嬤:“嬤嬤,載澧該怎麽說啊?”
嬤嬤趕忙上前來,拉著小主子的手耳語了幾句,孩子了然的點點頭,‘哦’了一聲:“阿瑪,您的身子可大好了嗎?”
皇帝撲哧一笑,起了親親之念,讓嬤嬤把孩子抱到炕上來,逗弄了幾下,“六福?”
“奴才在。”
“著瑾妃、禎貴妃和大阿哥今天晚上在暖閣中和朕一起用膳。”
“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