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屈打成招


    把王樹汶找到班房,“先把他吊起來”劉學太喝道,“問他,叫什麽名字?”


    吊起來一問,王樹汶哭著說道:“我叫王樹汶。”


    “什麽王樹汶?替我打,著實打”


    “不是,不是。”王樹汶大喊,“我叫胡體安。”


    “好了,好了放下來,放下來”劉學太作出那種驚嚇了小孩,心懷歉疚而又找不出適當的話來撫慰的神情,“早說你是胡某人,不就用不著吃苦頭了嗎?”


    於是旁邊的人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吊著的王樹汶放了下來,替他揉膀子的揉膀子,擦眼淚的擦眼淚,服侍得倒是好周到。


    “小鬼該餓了,弄頓好的給他吃”


    縣衙門前的小吃攤子最多,不一會就送來了一碟子鹵驢肉,一大碗酸辣湯,一盤洋麵饃饃,熱氣騰騰,香味撲鼻,但是眼淚汪汪的王樹汶卻隻是搖頭。


    “吃啊”有個年紀跟王樹汶差不多的小皂隸,老氣模秋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幹嗎弄出這等樣?”


    一語未畢,臉上著了一巴掌,“去你母親的”劉學太惱他‘一人做事一人當’這句話說得不合時宜,瞪眼罵道:“這裏沒有你的話你少開口,沒有人當你啞巴。”


    等那小皂隸捂著臉,嘟著嘴避到一邊,王樹汶怯怯地問道:“劉大爺,你說的話算不算數?是不是騙我?”


    “我怎麽騙你?那句話不算數?”


    “就是,就是‘沒有死罪’那句話。”


    “當然羅,怎麽會有死罪?”劉學太在他旁邊的凳子上坐了下來,拉住他的手,用懇切得恨不能挖出心來給他看的神情說:“你倒想想,如果不是上頭都說好了,憑你這樣兒,混充得過去嗎?你雖隻十五歲,很懂事了,總也聽說過頂凶是怎麽回事?現在是為了敷衍公事,不能不裝個樣子。你盡管放心大膽,上頭怎麽問,你怎麽答,包你無事。”


    “會不會打屁股?”


    “這就在你自己羅”劉學太將身子一仰,“你老老實實招供,不惹縣大老爺生氣,他憑什麽打你?”


    王樹汶想了一下,點點頭,拿起一個饅頭,掰開一塊,放在嘴裏,慢慢咀嚼著。


    “不過有句話,我先關照你,你別怕”劉學太很從容地說:“公事有公事的樣子,盡管暗底下都說好了,場麵上要裝得象,照道理說,這種案子要釘鐐,不要緊的,一切有我。”


    這一下,王樹汶倒了胃口,銜著一口食物,怔怔地望著劉學太,疑懼滿麵。


    “跟你說過了,隻是裝樣子,到了監獄裏,我馬上替你卸掉。總之一句話,你相信我劉大叔,放心就是。”


    “劉大叔,”王樹汶問道:“你說沒有死罪,那麽,是什麽罪呢?”


    “至多三年的牢獄之災。在監獄裏,讓你睡高鋪,一天兩頓,這樣的白麵饃饃管你個夠。準包三年下來,把你養得白白胖胖的,連你自己都認不得你自己了。”劉學太放低了聲音又說:“三年一滿,不是許了你了嗎?兩頃地、五十兩銀子,娶個老婆,雇兩個長工,小子,你時來運轉,馬上就成家立業了”說著,便使勁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是替他高興得忘形的神氣。


    王樹汶的臉色漸漸開朗了,然而就象黃梅天氣那樣,陽光從雲端裏漏了一下,旋又消失,依然陰霾滿天,“我不相信有那麽好的事”他搖搖頭。


    “誰騙你?誰騙你就天誅地滅。”劉學太煞有介事地,“明天就讓那麵寫契給你,五十兩銀子替你存在裕豐源,折子交給你自己收著。這總行了吧?”裕豐源是通城縣唯一的一家江浙人開辦的錢莊。


    “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不賭過咒了嗎?”


    終於,王樹汶點點頭,重新開始喝湯吃饅頭。劉學太便又叮囑了一番話,將他穩住了方始離座,走到間壁屋子。


    “我看見了。”刑房張書辦大搖其頭,“怎麽弄這麽一個孩子來?也要搪塞得過去才行啊”


    怎麽會搪塞不過去?劉學太知道,張書辦一肚子的詭計,死的也能說成活的,何況有個教好了口供的人在那裏?他這樣表示,當然是有作用的,為求痛快,不如自己知趣。


    “老胡讓我捎了信來,”他低聲說道,“有筆孝敬,馬上替張二叔你存到裕豐源去。”接著便伸了兩個指頭。


    “二百?”


    “嗯。”


    “這麽件案子……。”


    “這是先表微意。”劉學太搶著說:“事情弄好了,還有這個數。”他又伸了三個指頭。


    張書辦想了一下,很認真地說:“也罷了不過話說在頭裏,我是淨得。”


    “自然,自然。毛師爺那裏另外已經有了。”


    “我上去說。倘或他有話下來,你得告訴老胡,讓他找補。”


    “那當然,反正不讓你為難就是。”


    毛師爺倒沒有說什麽,也許已經滿足,也許等案子到了緊要之處,另有需索。張書辦心想,反正有話在先,歸劉學太自己去打點,這時就不必談錢,隻談人好了。


    “人是太瘦小了一點,不過講話倒還老練,能充得過去,而且也不盡是混充。”


    “這怎麽說?”毛師爺問道:“這家夥也是一起下手的?”


    “下手的是老胡的侄子,他也跟了去的,不過並不知情。”張書辦說,“總扯得上一點邊,也不完全是冤屈。一切都靠師爺了。”


    “等我想想。”毛師爺在想,馬翥有些書呆子的味道,又是很深的近視眼,若是坐堂問案時,弄得黑黝黝地讓他看不清楚,這一案可以混得過去。不過,由縣而府,由府而道,一直到省裏,都要打點好了,才得無事。


    “老胡知道。”劉學太這樣回答他,“已經有預備了。”


    “那行。”


    於是毛師爺派人將馬翥請了來,一見麵就說:“恭喜東翁,正凶已經抓到了。”


    “彼此,彼此”馬翥笑容滿麵地答道,“全是仰仗老夫子的大力。”


    接著便談到案情。這些盜案重犯,往往先由刑房書辦問一遍,作成‘節略’,敘述案情梗概,這份節略是早就做好了的,馬翥接到手裏,看不了兩三行便停了下來,臉現訝異之色。


    “想不到這個盜魁,這麽年輕,才二十一歲”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審案子宜乎虛己以聽,東翁切莫先存成見。”


    “說得是,說得是”馬翥受教,等將節略看完,便要傳諭升堂。


    “東翁”毛師爺攔阻他說,“此時還不宜提審”


    “噢”馬翥問道:“莫非有什麽說法?”


    “胡體安能在千裏以外作案,黨羽自然不少,此刻提審,不禁百姓旁觀,倘或有那無法無天的在公黨鬧事,雖無大礙,究於東翁官威有損。”


    “是,是”馬翥心誠悅服地請教:“那麽,老夫子看,以什麽時候為宜?”


    盜案、風化案,或者涉於機密,有所關礙的案子,原可以便衣在花廳提審,馬翥十年寒窗,初為民牧,既不諳世故,更不懂做官,毛師爺便是欺他這一點,一本正經地說道:“明日早堂,越早越好。一則,清靜,再則,要弄成陰森森的樣子,教犯人想到,上有鬼神,不可欺誑,自然照實作供。”


    馬翥自然嘉納其言,傳話下去,第二天早堂問案。


    第二天曙色初透,公堂便已伺候好了,馬翥也是半夜裏就被喚醒,漱洗飽餐,然後換上公服坐等。到鍾打六下,刑房張書辦到簽押房窗外稟報:“請大老爺升堂。”


    由上房過二廳、到大堂,在暖閣中升了座,隻見正前方一塊灰蒙蒙的天,正飄著毛毛細雨,還有風,吹得公案上一盞紅色牛角罩的燭台,光暈搖曳,連文牘都不甚看得清楚。此外的光亮,便隻有正簷前兩盞用三腳竹架支著,‘通城縣正堂馬’的字樣猶新的大燈籠,照出站班的皂隸,肅然無聲地分列兩旁,手裏不是拿著竹板,便是刑具。


    “都伺候好了”張書辦在馬翥身邊關照,同時將個紅布麵的卷宗一揭。


    於是馬翥用朱筆在名單上一點,口中吩咐:“帶胡體安”值堂的皂隸大聲應著:“喳”著到簷前宣示:“堂諭,帶胡體安。”


    劉學太已經在西角門外等候了半天,這時便拍著王樹汶的肩膀,安慰子侄似地說:“要怕,不要怕一切有我。縣大老爺是書呆子,最好說話;你答供得幹淨俐落,他一定高興。”


    王樹汶深深吸了口氣,重重地點著頭說:“知道。”“好,上去吧”


    於是鐵索?鐺,就象變把戲牽出一頭猴子似的,將王樹汶牽到堂上跪倒。為了要做出強盜的氣派,他依照劉學太的教導,昂起了頭,極力裝成滿不在乎的神態。


    “稟報大老爺,”劉學太屈一膝大聲說道:“奉堂諭,帶到盜犯胡體安一名。”


    馬翥向下望去,影綽綽一個瘦瘦小小的孩子,不免驚奇,但以毛師爺的先入之言,並未想到這個孩子不象強盜,隻感歎著人心不古,這樣的年輕人,居然也會行劫。端詳了一會,他開口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的叫胡體安。”


    聽他這樣回答,劉學太和值堂的張書辦都鬆了口氣,即令王樹汶不致臨時變卦,卻怕他驚慌失措,無意問露出真相,現在聽他語氣平靜從容,自是極大的安慰。


    “你今年多大?”


    “今年二十一歲。”


    “二十一歲,”馬翥搖搖頭,“倒看不出。”


    “小的生日小,臘月二十五日。”


    馬翥沒有理他的話,看著案卷問道:“天門趙家的搶案,是不是你做的?”


    “是的。”


    “你好大膽”馬翥的聲音提高了,“你知道不知道,搶劫是什麽罪名?”


    “大老爺開恩。”王樹汶磕了個頭說,“小的實在叫沒法。這幾年湖北大旱,沒有得吃的,小的上有七十多歲的老的要奉養……。”


    “慢點”馬翥捉住漏洞,急忙問道:“你今年才二十一歲,倒有個七十多歲的父親,這話怎麽說?”


    漏洞捉得太快了些,如說有個七十多歲的老娘,便難辯解,七十多歲的父親卻無足為奇,王樹汶原就能說會道,加以縣大老爺果然如劉學太所說的‘好說話’,心裏不太畏懼,更能從容圓謊:“小的是小的父親的老來子。”


    “你母親多大?”


    “我娘今年整五十。”


    “那還罷了。”馬翥停了一下,接上原來的話頭:“雖說饑寒起盜心,到底不可恕,你年紀輕輕,什麽事不可以做,為什麽要做強盜?”


    “小的原在前任大老爺手裏補上了一個名字,有名無糧,是空的。”王樹汶說,“小的不敢在本地做案。請大老爺開恩。”


    “你做案自然不止一個人,同夥呢?是那些人,從實招來。”


    “一共五個人。”王樹汶隨意報了四個名字,連他自己是五個。


    “這四個人住在那裏?”


    “小的不知道。”


    “胡說”馬翥拍著桌子嗬斥,“你們同夥做案,怎麽會不知道他們住在那裏?”


    “大老爺,不是小的敢欺大老爺,實在因為這四個人,都是無家無業的混混,平時不是住在土地廟,就是人家屋簷下蹲一夜。等小的被抓住,那四個人想來是聽見風聲,逃得幹幹淨淨了。”


    聽這話,似乎有理,馬翥便喊:“張書辦”


    “有”張書辦在公案旁邊打了個扡,站起身來等候問話。


    “這個強盜同案的還有四名犯人,要抓到才是。”


    “是”張書辦先答應這一聲,顧住了馬翥的官威,然後才踏上兩步,低聲說道:“回大老爺的話,這是另外一案,與本案無關,書辦的意思,不必多事。”


    “這就不對了同是一案,怎麽說是另外一案?”


    “大老爺明鑒,本縣辦的不是盜案,天門出的案子,沒有報到本縣,與本縣無幹。”


    “那麽,你說,我們辦的這件案子,叫什麽名堂?”


    “本縣隻不過奉上台公事,指名逮捕胡體安,抓到胡體安,公事就可以交代了。”


    “啊,啊”馬翥恍然大悟。這案情上是有些分別,天門出的搶案,並未向通城縣來報,實在不必越俎代庖去細問,上麵叫抓胡體安,抓住胡體安往上送就是。不過,他又有疑問:“胡體安已供了這四個人,上麵不是要著落在本縣逮捕歸案嗎?”


    這一下,張書辦就不能再明說了,湊上去附著馬翥的耳朵說道:“大老爺,供詞好改的,這四個人居無定處,不在本縣,就與本縣無幹。”


    “對”馬翥用極低的聲音問:“怎麽改法?”


    “改為胡體安親供:路經某處,糾合不知名無賴四人,夥同行劫。”


    “行嗎?”馬翥懷疑;“好象太滑頭了。”


    “這種事很多,俗語說的‘見財起意’,就是這個樣。湖北這幾年大旱,饑寒起盜心,不相識的連手‘打杆子’的案子,書辦那裏總有幾十件。”


    “好,好依你。”馬翥便不再多問了,擺一擺手說:“先押下去。回頭再問。”


    b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山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嵩山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嵩山坳並收藏清山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