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餘波未靜(4)
柏葰一愣,隨即大怒:“胡小毛,皇上的旨意,豈是你想領受便領受,想推拒便推拒的?來人,把他從隊伍中拉開!”
胡小毛難過的放聲大哭起來,“我不要!我要和我哥哥一起死!哥哥……”
胡小毛兄弟兩個從軍,大哥也是此番被斬殺的眾人之一,聽弟弟哭得難過,做兄長的也是淚水漣漣:“老二,聽話,皇上……總是念在你有功,方免了你的死罪,今後……好好的,聽話……”
“大哥……”軍法司的中軍一股腦的湧上來,把兄弟兩個強行分開,安置到了另外一處。
吳司官上前一步,低低的聲音對柏葰說道:“大人,時辰快到了。”
“哦,劊子手已經準備好了嗎?”
“回大人的話,已經找了309名平日裏槍法最好的軍中弟兄,隻不過,……”
“不過什麽?”
“弟兄們都說,打靶殺敵不在話下,這樣對著自己弟兄開槍,心中不忍啊。”吳司官說,”都心裏打鼓,怕承應差事,出了什麽岔子。”
“笑話!這些人難道是什麽功臣孝子來的嗎?都是身犯軍法的犯軍,有什麽不忍的?告訴他們,這是皇上的旨意,辦砸了差事,他們不但幫不到這些人,讓他們多受一槍之苦,連自己也要跟著倒黴!”
這句話說得非常不漂亮,隻是彼此身份相去太過懸殊,吳司官暗中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兒,下去知會弟兄們了。
午時整,新安排下的行刑隊全數到場,懷中抱著快槍,站到眾人的身後,先由賴克金領著兵士碰頭謝恩之後,原地跪好,低垂下頭顱,等待柏葰下令的一刻到來。
柏葰看看天色,回頭問道:“阿大人,什麽時辰了?”
“回大人的話,已經到時候了。”阿勒精阿一句話沒有說完,轅門外一匹馬帶著嘹亮的馬嘶聲而至,馬上的男子坐立不穩,被掀了下來,給轅門口的兵士拉住,口中兀自大喊大叫:“柏大人,柏大人,總是卑職統軍不力,不關弟兄們的事啊!請大人回奏皇上,一切罪責,由曾某人一身承擔!隻請皇上恕過這些弟兄們啊!”——竟然是在山東養傷的曾國荃,不顧傷勢,趕回京中來了。
眾人都是一愣,二營的兵卒更如見到母親的孩兒一般,口中嗚咽有聲:“大人,統帶大人……大人,救救我們啊!”
柏葰顧不得下令開槍,命令兵士暫緩行刑,先讓人把曾國荃帶了過來:“曾國荃,你好大的膽子!皇上旨意中寫的清楚明白,著你在山東養傷,傷好之後即刻回到原籍,你居然未奉旨意,就私自進京?”
“大人!國荃有罪,罪在不赦!此番事了,便是皇上有千般重譴,國荃亦當甘心領受。隻是,戰場之上,兵士有過,全在卑職管束不力,和我的這些弟兄們不相關啊!請大人上複皇上,曾國荃願一身擔待,隻求饒恕我的這些弟兄們。”
“曾國荃,你昏悖!不要說你抗旨在先,性命不保。便說憑你一條性命,居然也能換來這三百餘人的性命?你好大的麵子?”柏葰厲聲怒斥,“來人!把曾國荃綁了!待此間事了,本官再治你這抗旨之罪!”
曾國荃不敢反抗,乖乖讓人捆了,押在一旁。淚水流了滿臉,望著自己營中這待死的弟兄們:“弟兄們,國荃無能,救不得大家,等到泉下相會,國荃再與眾位弟兄賠罪!”
柏葰擔心夜長夢多,再一次問過阿勒精阿時辰,一隻手高高舉起,“行刑隊!”
三百零九名兵士舉起手中的快槍,頂在各自目標的後腦上,隻求能夠一槍斃命,給同為軍中袍澤的他們一個痛快,就是自己唯一能做到的了,同時口中爆喝一聲:“喳!”
柏葰心硬如鐵,正要下令開槍,轅門外又傳來一聲急促的呼喚:“且慢行刑!有恩旨!”
阿勒精阿心中大喜,也顧不得柏葰如何觀感了,口中喝道:“且慢行刑,有恩旨到了!”
一句話令眾人同時看到了希望,阿勒精阿離開監斬台,快步迎了過去,和來人說了幾句,滿營數萬計的兵士眼睛眨也不眨的望著,兩個人嘀咕了幾句,方始轉了回來,是一個宮中的太監,身材高大,手長腳長:“皇後娘娘有懿旨,命柏葰暫緩行刑!”
自大清開國以來,殺人無數,也時有臨刑時命令刀下留人的,但出自皇後娘娘懿旨下令的,還是聞所未聞,連跪在地上的兵卒帶柏葰也驚呆了:“娘娘的懿旨?公公莫不是開玩笑嗎?”
“怎麽,柏大人以為我是在假傳懿旨嗎?”
柏葰這才反應過來,趕忙收拾心情,跪倒請了皇後娘娘的聖安,起身之後問道,“請教公公,這是怎麽回事啊?”
來人正是李蓮英,他恨柏葰剛才說話不懂規矩,冷冷的撇撇嘴,“這個,主子娘娘的話,奴才還敢多問嗎?”
柏葰迎頭碰了個釘子,不敢多說。
突然又一陣嘩噪,轅門外一隊快馬遠遠飛馳過來,這會兒不用通傳,外麵站崗的兵士打開轅門,肅順在養心殿的太監護從下,一直來到監斬台前,從容下馬,南麵而立,徐徐說道:“有旨,柏葰跪聽!”
“奴才柏葰!”柏葰快步過來,疾速打馬蹄袖跪下,“——恭聆聖諭!’”
肅順看也不看他一眼,說道:“皇上說——皇後娘娘今日辰牌四刻臨養心殿麵聖請旨:光武新軍鎮標第二營兵士,雖所犯為國法、軍紀所不容,然其在軍營訓練時,奮勇爭先,更且為同僚愛戴,尚屬有用之材。皇後願親保兵士免刑,冀其將來戴罪立功。朕思皇後之言,亦拳拳於黎元眾生之至意,朕以仁孝治天下,尤不欲拂皇後聖德仁心,因用特赦,免除二營兵士死刑,仍交西山銳建營中囚禁,以待後命。”
“……惟國法自有常例,常例不可輕破。謹告臣工百姓,著永不為例。其步卒亦當感愧知悔,洗心革麵,不辜負朕法外特施之恩!欽此!”
柏葰立即叩頭高呼:“萬歲,萬萬歲!——奴才當即遵旨照行!”
賴克金、楊士成、曾國荃幾個淚水流了滿臉,以頭觸地,高聲大喊:“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柏葰突然想起一件事來,“肅大人,曾國荃抗旨進京了。”
肅順一愣,“哦?有這樣的事情?在哪裏?”
************************
皇後突然而至,為違犯軍紀的兵士求情,皇帝順應所請,免了這些人的死罪,又連派李蓮英和肅順到西山大營傳旨,本來雲破見月,令養心殿中一派和煦之氣,不想肅順交旨回宮,奏陳的一件事,令曾國藩麵色大變!
“曾國荃……進京了?幾時的事情?”
“回主子爺的話,是今天上午午正前後。”
“現在呢?”
“奴才命銳建營統帶阿大人將其暫時還押在營中,並交代阿大人,不允許他和旁的士卒接觸。”
“統軍無能在先,抗旨不遵在後,嘿嘿!曾國荃的膽子,可是大得很哩!”皇帝心中覺得非常為難,曾國荃身受重傷,所統帶的二營又鬧出這樣一出戲碼來,他的本意是將其留在山東,日後逐回原籍,也算是保全之計。日後等到適當的時候,一道旨意就可以起複的,不想他居然敢抗旨而行?這就逼得自己不能不有個態度了。
“擬旨。曾國荃違抗聖旨,私自進京,論罪當屬大不敬,依例斬立決。”皇帝語氣一頓,又繼續說道:“故念其傷勢並未痊愈如初,仍留軍營中積養沉屙,一旦傷勢好轉,即刻交由刑部還押,按律治罪行刑。”
“喳。”
皇帝擺了擺手,“議了一上午,全無半點結果。都乏透了——曾國藩留下,旁的——都跪安吧!”
看眾人魚貫而出,皇帝的怒氣怎麽也壓不住了,從禦案上下來,站到曾國藩的身前,厲聲訓斥:“可惡,曾國荃太可惡了!你身為他的兄長,平日裏是怎麽訓誡弟弟的?他這般胡鬧,朕便是心中再有保全之意,也要處處束手束腳!”
曾國藩立刻明白過來,更加知道,曾國荃這番作為,實在是給皇帝出了個極大的難題!“臣訓誡不力,以致臣弟做出這等大不敬之事,臣死罪!”
皇帝難過的歎了口氣,“朕本意是真想留下曾國荃,隻是,若是為他一人開了惡例的話,日後,旁的人再有這等情事,朕是殺還是不殺?”他說,“朕知道曾國荃是個人才,若是旁的罪過,便不提他是你的兄弟,朕也會網開一麵,隻是這一次……”
曾國藩怔怔的落下淚來,君前不敢嚎啕,勉力忍著悲聲,“皇上待曾氏一門,天高地厚之恩,臣粉身碎骨難以答報。今日臣弟身犯死罪,臣不敢求其免死,隻求……臣隻求皇上能賞其一刀之刑,湖南曾府上下,均存歿感戴聖恩!”
“好吧,朕答應你。總要讓曾國荃不受淩辱之苦——這是朕唯一可以做到的了。”
“是!”曾國藩勉強擦擦眼淚,伏地奏答:“臣管束兵士不利,請旨免去統帶新軍並練兵大臣之職,回湖南祖籍,奉養老父。”
“這不行!”皇帝立刻搖頭,“免去你練兵大臣倒是可以,不過你說回鄉,斷不可行!你起來說話。”
待曾國藩站起來,皇帝說道,“新軍初建,已經略見成效,,此番對聯軍作戰,不論的戰況還是戰果,都是國人都看在眼裏的。朕想,英夷數年之內,當不致再為鴉片一物與天朝再做饒舌之舉,正好借這個機會,在各省推行新軍之政!這其中,除了你之外,光武軍各營所屬的兵士,特別的那些百戰之士,都不能留在天津,讓他們到各省裏去,一來有了經驗,可以傳授給新軍兵卒,二來,也可以起一個幫帶的作用——你身為光武軍統兵大員,還要從中多多出力呢!”
曾國藩一邊聽著,一麵腦中盤算,心裏佩服:光武軍所練之兵,不提李元度等人,便是普通步卒,也大多識得幾個字,此番經曆戰陣,國家封賞提拔之外,更有這般聖意若海——一旦這些人分派下去,各領一軍,便是天然的好教官!而即使每一個人教出十名兵員,國家便平添了十餘萬虎賁之士?
想到這裏,便如同受了針砭一般的精神一振,順著皇帝是思路說了下去:“各省綠營,雖是良莠不齊,但隻要能夠去蕪存菁,再以新軍操練之法練之,則兵勢強盛,指日可待矣!”想了想又進言道:“皇上,臣以為,不如打鐵趁熱,即刻就將此事曉諭下去,由各省而來的兵士各回原籍屬地,幫襯著署理汰撤冗兵之事?”
“唔,這件事可不行!你想想,汰撤各省綠營冗員,是如何遭嫉,又是如何黑幕眾多?本來心如赤子,一念報國的兵士,一旦沾染進去,立時就會給變得蠢如狗彘,雙眼直盯著那些阿堵物了。此事萬萬不可行!”
曾國藩慚愧的一笑:“皇上所言極是。便不提這些未經聖人教化的兵士,就是臣當年,在天津辦差的時候,每每有客登門,奉上的種種托請銀子,也著實是令臣心旌搖動,不可自持呢!”
皇帝撲哧一笑,“這樣的事情,你就是不說,朕也明白。所以啊,先要開始在各省大力汰撤庸兵,等這一步完成了,再把新軍兵士逐一分派下去——你就留在京中,入值軍機處,專負其責吧。”
曾國藩當初就是以軍機處學習行走之資出京練兵的,這一番得勝回朝,入值軍機處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當下也不多做辭謝,跪倒謝恩。
正事有了著落,皇帝略略舒展了一***子,“忙了一上午,朕也有點餓了。你就留下,和朕一起用膳吧。”
柏葰一愣,隨即大怒:“胡小毛,皇上的旨意,豈是你想領受便領受,想推拒便推拒的?來人,把他從隊伍中拉開!”
胡小毛難過的放聲大哭起來,“我不要!我要和我哥哥一起死!哥哥……”
胡小毛兄弟兩個從軍,大哥也是此番被斬殺的眾人之一,聽弟弟哭得難過,做兄長的也是淚水漣漣:“老二,聽話,皇上……總是念在你有功,方免了你的死罪,今後……好好的,聽話……”
“大哥……”軍法司的中軍一股腦的湧上來,把兄弟兩個強行分開,安置到了另外一處。
吳司官上前一步,低低的聲音對柏葰說道:“大人,時辰快到了。”
“哦,劊子手已經準備好了嗎?”
“回大人的話,已經找了309名平日裏槍法最好的軍中弟兄,隻不過,……”
“不過什麽?”
“弟兄們都說,打靶殺敵不在話下,這樣對著自己弟兄開槍,心中不忍啊。”吳司官說,”都心裏打鼓,怕承應差事,出了什麽岔子。”
“笑話!這些人難道是什麽功臣孝子來的嗎?都是身犯軍法的犯軍,有什麽不忍的?告訴他們,這是皇上的旨意,辦砸了差事,他們不但幫不到這些人,讓他們多受一槍之苦,連自己也要跟著倒黴!”
這句話說得非常不漂亮,隻是彼此身份相去太過懸殊,吳司官暗中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兒,下去知會弟兄們了。
午時整,新安排下的行刑隊全數到場,懷中抱著快槍,站到眾人的身後,先由賴克金領著兵士碰頭謝恩之後,原地跪好,低垂下頭顱,等待柏葰下令的一刻到來。
柏葰看看天色,回頭問道:“阿大人,什麽時辰了?”
“回大人的話,已經到時候了。”阿勒精阿一句話沒有說完,轅門外一匹馬帶著嘹亮的馬嘶聲而至,馬上的男子坐立不穩,被掀了下來,給轅門口的兵士拉住,口中兀自大喊大叫:“柏大人,柏大人,總是卑職統軍不力,不關弟兄們的事啊!請大人回奏皇上,一切罪責,由曾某人一身承擔!隻請皇上恕過這些弟兄們啊!”——竟然是在山東養傷的曾國荃,不顧傷勢,趕回京中來了。
眾人都是一愣,二營的兵卒更如見到母親的孩兒一般,口中嗚咽有聲:“大人,統帶大人……大人,救救我們啊!”
柏葰顧不得下令開槍,命令兵士暫緩行刑,先讓人把曾國荃帶了過來:“曾國荃,你好大的膽子!皇上旨意中寫的清楚明白,著你在山東養傷,傷好之後即刻回到原籍,你居然未奉旨意,就私自進京?”
“大人!國荃有罪,罪在不赦!此番事了,便是皇上有千般重譴,國荃亦當甘心領受。隻是,戰場之上,兵士有過,全在卑職管束不力,和我的這些弟兄們不相關啊!請大人上複皇上,曾國荃願一身擔待,隻求饒恕我的這些弟兄們。”
“曾國荃,你昏悖!不要說你抗旨在先,性命不保。便說憑你一條性命,居然也能換來這三百餘人的性命?你好大的麵子?”柏葰厲聲怒斥,“來人!把曾國荃綁了!待此間事了,本官再治你這抗旨之罪!”
曾國荃不敢反抗,乖乖讓人捆了,押在一旁。淚水流了滿臉,望著自己營中這待死的弟兄們:“弟兄們,國荃無能,救不得大家,等到泉下相會,國荃再與眾位弟兄賠罪!”
柏葰擔心夜長夢多,再一次問過阿勒精阿時辰,一隻手高高舉起,“行刑隊!”
三百零九名兵士舉起手中的快槍,頂在各自目標的後腦上,隻求能夠一槍斃命,給同為軍中袍澤的他們一個痛快,就是自己唯一能做到的了,同時口中爆喝一聲:“喳!”
柏葰心硬如鐵,正要下令開槍,轅門外又傳來一聲急促的呼喚:“且慢行刑!有恩旨!”
阿勒精阿心中大喜,也顧不得柏葰如何觀感了,口中喝道:“且慢行刑,有恩旨到了!”
一句話令眾人同時看到了希望,阿勒精阿離開監斬台,快步迎了過去,和來人說了幾句,滿營數萬計的兵士眼睛眨也不眨的望著,兩個人嘀咕了幾句,方始轉了回來,是一個宮中的太監,身材高大,手長腳長:“皇後娘娘有懿旨,命柏葰暫緩行刑!”
自大清開國以來,殺人無數,也時有臨刑時命令刀下留人的,但出自皇後娘娘懿旨下令的,還是聞所未聞,連跪在地上的兵卒帶柏葰也驚呆了:“娘娘的懿旨?公公莫不是開玩笑嗎?”
“怎麽,柏大人以為我是在假傳懿旨嗎?”
柏葰這才反應過來,趕忙收拾心情,跪倒請了皇後娘娘的聖安,起身之後問道,“請教公公,這是怎麽回事啊?”
來人正是李蓮英,他恨柏葰剛才說話不懂規矩,冷冷的撇撇嘴,“這個,主子娘娘的話,奴才還敢多問嗎?”
柏葰迎頭碰了個釘子,不敢多說。
突然又一陣嘩噪,轅門外一隊快馬遠遠飛馳過來,這會兒不用通傳,外麵站崗的兵士打開轅門,肅順在養心殿的太監護從下,一直來到監斬台前,從容下馬,南麵而立,徐徐說道:“有旨,柏葰跪聽!”
“奴才柏葰!”柏葰快步過來,疾速打馬蹄袖跪下,“——恭聆聖諭!’”
肅順看也不看他一眼,說道:“皇上說——皇後娘娘今日辰牌四刻臨養心殿麵聖請旨:光武新軍鎮標第二營兵士,雖所犯為國法、軍紀所不容,然其在軍營訓練時,奮勇爭先,更且為同僚愛戴,尚屬有用之材。皇後願親保兵士免刑,冀其將來戴罪立功。朕思皇後之言,亦拳拳於黎元眾生之至意,朕以仁孝治天下,尤不欲拂皇後聖德仁心,因用特赦,免除二營兵士死刑,仍交西山銳建營中囚禁,以待後命。”
“……惟國法自有常例,常例不可輕破。謹告臣工百姓,著永不為例。其步卒亦當感愧知悔,洗心革麵,不辜負朕法外特施之恩!欽此!”
柏葰立即叩頭高呼:“萬歲,萬萬歲!——奴才當即遵旨照行!”
賴克金、楊士成、曾國荃幾個淚水流了滿臉,以頭觸地,高聲大喊:“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柏葰突然想起一件事來,“肅大人,曾國荃抗旨進京了。”
肅順一愣,“哦?有這樣的事情?在哪裏?”
************************
皇後突然而至,為違犯軍紀的兵士求情,皇帝順應所請,免了這些人的死罪,又連派李蓮英和肅順到西山大營傳旨,本來雲破見月,令養心殿中一派和煦之氣,不想肅順交旨回宮,奏陳的一件事,令曾國藩麵色大變!
“曾國荃……進京了?幾時的事情?”
“回主子爺的話,是今天上午午正前後。”
“現在呢?”
“奴才命銳建營統帶阿大人將其暫時還押在營中,並交代阿大人,不允許他和旁的士卒接觸。”
“統軍無能在先,抗旨不遵在後,嘿嘿!曾國荃的膽子,可是大得很哩!”皇帝心中覺得非常為難,曾國荃身受重傷,所統帶的二營又鬧出這樣一出戲碼來,他的本意是將其留在山東,日後逐回原籍,也算是保全之計。日後等到適當的時候,一道旨意就可以起複的,不想他居然敢抗旨而行?這就逼得自己不能不有個態度了。
“擬旨。曾國荃違抗聖旨,私自進京,論罪當屬大不敬,依例斬立決。”皇帝語氣一頓,又繼續說道:“故念其傷勢並未痊愈如初,仍留軍營中積養沉屙,一旦傷勢好轉,即刻交由刑部還押,按律治罪行刑。”
“喳。”
皇帝擺了擺手,“議了一上午,全無半點結果。都乏透了——曾國藩留下,旁的——都跪安吧!”
看眾人魚貫而出,皇帝的怒氣怎麽也壓不住了,從禦案上下來,站到曾國藩的身前,厲聲訓斥:“可惡,曾國荃太可惡了!你身為他的兄長,平日裏是怎麽訓誡弟弟的?他這般胡鬧,朕便是心中再有保全之意,也要處處束手束腳!”
曾國藩立刻明白過來,更加知道,曾國荃這番作為,實在是給皇帝出了個極大的難題!“臣訓誡不力,以致臣弟做出這等大不敬之事,臣死罪!”
皇帝難過的歎了口氣,“朕本意是真想留下曾國荃,隻是,若是為他一人開了惡例的話,日後,旁的人再有這等情事,朕是殺還是不殺?”他說,“朕知道曾國荃是個人才,若是旁的罪過,便不提他是你的兄弟,朕也會網開一麵,隻是這一次……”
曾國藩怔怔的落下淚來,君前不敢嚎啕,勉力忍著悲聲,“皇上待曾氏一門,天高地厚之恩,臣粉身碎骨難以答報。今日臣弟身犯死罪,臣不敢求其免死,隻求……臣隻求皇上能賞其一刀之刑,湖南曾府上下,均存歿感戴聖恩!”
“好吧,朕答應你。總要讓曾國荃不受淩辱之苦——這是朕唯一可以做到的了。”
“是!”曾國藩勉強擦擦眼淚,伏地奏答:“臣管束兵士不利,請旨免去統帶新軍並練兵大臣之職,回湖南祖籍,奉養老父。”
“這不行!”皇帝立刻搖頭,“免去你練兵大臣倒是可以,不過你說回鄉,斷不可行!你起來說話。”
待曾國藩站起來,皇帝說道,“新軍初建,已經略見成效,,此番對聯軍作戰,不論的戰況還是戰果,都是國人都看在眼裏的。朕想,英夷數年之內,當不致再為鴉片一物與天朝再做饒舌之舉,正好借這個機會,在各省推行新軍之政!這其中,除了你之外,光武軍各營所屬的兵士,特別的那些百戰之士,都不能留在天津,讓他們到各省裏去,一來有了經驗,可以傳授給新軍兵卒,二來,也可以起一個幫帶的作用——你身為光武軍統兵大員,還要從中多多出力呢!”
曾國藩一邊聽著,一麵腦中盤算,心裏佩服:光武軍所練之兵,不提李元度等人,便是普通步卒,也大多識得幾個字,此番經曆戰陣,國家封賞提拔之外,更有這般聖意若海——一旦這些人分派下去,各領一軍,便是天然的好教官!而即使每一個人教出十名兵員,國家便平添了十餘萬虎賁之士?
想到這裏,便如同受了針砭一般的精神一振,順著皇帝是思路說了下去:“各省綠營,雖是良莠不齊,但隻要能夠去蕪存菁,再以新軍操練之法練之,則兵勢強盛,指日可待矣!”想了想又進言道:“皇上,臣以為,不如打鐵趁熱,即刻就將此事曉諭下去,由各省而來的兵士各回原籍屬地,幫襯著署理汰撤冗兵之事?”
“唔,這件事可不行!你想想,汰撤各省綠營冗員,是如何遭嫉,又是如何黑幕眾多?本來心如赤子,一念報國的兵士,一旦沾染進去,立時就會給變得蠢如狗彘,雙眼直盯著那些阿堵物了。此事萬萬不可行!”
曾國藩慚愧的一笑:“皇上所言極是。便不提這些未經聖人教化的兵士,就是臣當年,在天津辦差的時候,每每有客登門,奉上的種種托請銀子,也著實是令臣心旌搖動,不可自持呢!”
皇帝撲哧一笑,“這樣的事情,你就是不說,朕也明白。所以啊,先要開始在各省大力汰撤庸兵,等這一步完成了,再把新軍兵士逐一分派下去——你就留在京中,入值軍機處,專負其責吧。”
曾國藩當初就是以軍機處學習行走之資出京練兵的,這一番得勝回朝,入值軍機處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當下也不多做辭謝,跪倒謝恩。
正事有了著落,皇帝略略舒展了一***子,“忙了一上午,朕也有點餓了。你就留下,和朕一起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