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教女
給秀慧公主選婿,甚至不曾和皇後商量,就自主決斷,雖然他是皇帝,但和平常人家一樣的,主持中饋,是皇後的職責,更不必提秀慧還是皇後所生,人前她不好和丈夫耍小性兒,人後,可沒有少了和宮中姐妹,甚至自己的女兒說她阿瑪的壞話,“……這個曾紀鴻啊,額娘雖然不曾見過,但聽人說,是文華殿大學士曾國藩的二公子,人生得很俊秀,而且呢,還很聰明呢。”
秀慧自從在熱河給母親關到宗人府圈禁的兩個月的時候,一來是怕了;二來年紀增長,日漸成熟,再不複往年那般頑皮胡鬧的樣子。她生得很美,其實,皇帝的幾個女兒都不醜,最美的是排行在二的穎慧和排在第五的靜慧公主——她是致嬪所生——女兒在長相上隨父親,鹹豐身為男子,生了一張清秀有餘,威猛不足的瓜子臉,但生在女兒身上,就很好看了。
秀慧穿一件白緞繡紅牡丹的旗袍,兩把兒頭上綴一朵極大的茶花,一雙翠葉長耳環,不斷在又紅又白的雙頰上搖晃,眼睛是一雙斜飛入鬢的鳳眼,看上去美麗極了。不過神情略帶一點幽怨,像捧心的西子一般惹人憐愛,“額娘和皇阿瑪說好,自然就是好的。”
皇後明知道女兒不大喜歡這樁姻緣,又不好多說什麽,背後和女兒、眾家姐妹埋怨一下丈夫也還罷了,卻斷沒有悔婚的道理,偏又嘴笨,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求助的望向一邊坐著的蘭妃,給她使了個眼色,“要我看啊,”蘭妃隻說了半句話,隻聽門口一聲唱喏,“皇上駕到!”
眾女迎出鍾粹宮,在閬苑下跪倒接駕,“恭請皇上聖安。”
“今天很多人啊?”皇帝落了輕步輿,上前一步,抱起鹹豐十五年才出生的、最小的女兒佳慧公主,在女兒粉膩膩的臉蛋兒上吻了一下,“佳兒,想不想阿瑪?”
“想!”小女兒嬌呼道,“女兒都……嗯,都很久沒有見過皇阿瑪了。”孩子童言無忌的大聲說道,“額娘說,下一次見到皇阿瑪的時候說,皇阿瑪再不來的話,女兒就記不得阿瑪的長相了!”
皇帝撲哧一笑,轉頭向通嬪看過去,女子羞得臉紅如火,屈身行禮,“皇上恕罪,那都是奴才閑來哄孩子玩兒的說話。”
“你說的哦?本來朕還想翻你的牌子呢,這下,算了。”
“皇上!”
、
夫妻笑談幾句,皇後上前,從他懷裏接過小娃娃,遞給一邊過來的嬤嬤,“皇上,今兒個怎麽到臣妾這裏來了?請皇上到屋中吧?外麵太冷了。”
皇帝向秀慧努努嘴巴,給了她一個詢問的眼神,後者愛莫能助的一笑,搖了搖頭,“還是你這做阿瑪的來說吧?”
“也好。到屋裏說話。”眾人進到屋中,請皇帝升座,皇後在炕邊相陪,其他眾人,或坐或站,圍在一圈,“前兩天的時候,奕山和成祥回京述職,晉上很多東北特產,鹿茸、人參、江魚、山雞,朕讓禦膳房做了一下,吃著卻沒有什麽味道,你們這裏呢?用過之後,覺得如何?”
“臣妾也用過了。聽皇上的話,和在羊肉湯鍋中用的,覺得還好。不過,貢進宮的老山參,臣妾用得不是很合意。”
“怎麽呢?”
“似乎溫補的太過了,臣妾這幾天早上起床,都覺得頭重腳輕的。”
“嗯,羊肉本身就是補的,再加上老山參,更是燥上加溫,難怪你會覺得頭暈。這兩樣東西,還是盡量少在一起進用。”
“是。”
有這一件事打開話題,他也算舒緩了一點情緒,“秀兒?”
“女兒在。”
皇帝抬頭看看站到自己身前,長身玉立的女兒,心中一片愛憐,“這一次朕給你選婿,事先沒有和你額娘商量,這是朕的錯處。”
“女兒不敢!”秀慧屈身彎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尋常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況乎天家?”
這番話固然合理,但聽起來卻有濃烈的拒人千裏的味道,大異平日父女見麵,談笑風生的舊習,皇帝自然明白,笑著說道,“有些事啊,不但你會覺得奇怪,你的這些母妃,還有你母後,也會覺得是朕乾綱獨斷,不容旁人插手,就把女兒的終身大事決定下來。其實,這也不能說你們的錯。但有一個緣故。”他說,”這個緣故嘛,要從三方麵來說。”
“第一,是為了我天家血脈興旺。”皇帝說道,“你們的七嬸,生下三子,其中二子俱不及敘名,便夭折了,唯一留存下來的載湉,從小肚臍之中就留黃水兒,幾經調養,遍請中外郎中,都沒有什麽用,蘭兒,是不是的?”
“是。”蘭妃趕忙站起來,躬身作答,“奴才的小妹,每每入宮談及此事,都要嚎哭一場。聽她說,若是這樣下去的話,隻怕這唯一的子嗣,亦將年命不永。”她忽然靈機一動,跪了下來,“皇上,您是不是有辦法救孩子一命?”
“能救,朕還能看著孩子橫遭不幸嗎?不過你放心,朕看,載湉這孩子,倒不是福薄短命的,想來平安一生,還是沒有很大問題的。”
“是。奴才帶小妹,叩謝皇上善頌善禱之言。”
說過了這個插曲,皇帝把話題又拉了回來,“靈兒,你可知道,阿瑪為什麽會說這件事嗎?”
“女兒不知道。”
“是這樣的。我大清自世祖章皇帝入關以來,便行不與漢家通婚之策。這樣的政令,在短時間內還不會有任何問題,反而可以使我天家血脈純正,不受外界所玷。但時間久了,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是因為長期在氏族內通婚,造成的近乎***結婚的弊病。”
“這些事,你們未必知道,也不一定懂。等二阿哥回來之後,讓他仔細和你們講解吧。總之,這樣的事情是很糟糕的。”
“皇上,百姓也有親上加親格外親的說話,難道不對嗎?”
“當然不對,那都是混賬話!”皇帝略略提高了一點聲調,“朕當年命戶部和禮部修改大清律例,其中有一款就是要徹底斷絕這種五福之內的聯姻的情況——表麵上看來,給很多人反對,但對於日後我天朝百姓的成長和發育,都是極有好處的。”
他又說道,“例如朕剛才說到的載湉,就是為此緣故,造成身體不好。”他看向蘭妃,苦笑著說道,“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胎裏帶。是所謂先天不足,後天人為能夠做到的,殊為有限。隻能是多加保養了。”
“是。”
秀慧靈動的大眼睛轉了轉,似乎勉強接受了阿瑪的說教,“皇阿瑪,您剛才說,有三重原因呢,另外兩個呢?”
“第二嘛,就是朕看中了曾紀鴻為人踏實,又不尚空談,更加主要的是,他注定了不是仕途中人!以他的才華,朕要是賞他一個員外郎、甚至侍郎、尚書,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但社稷,公器也。便是朕也不可私相授受。這是其一;其二,若是給人說一聲,曾紀鴻是經由夫人裙底拂春,帶出的官運,日後你作為他的妻子,也未必容光到哪裏吧?”
這番話在邏輯上有不通之處,奈何在場眾人,隻有他一個人有這方麵的造詣,所以,秀慧雖覺得有所不妥,終於還是說不出來,“那,第三呢?”
“第三嘛,”皇帝輕笑起來,“就是為日後打算了。我大清曆朝曆代的額駙,沒有一個能夠得以重用的。曾紀鴻是個人才,朕不想荒廢了他,又不好為一己而變更祖宗舊製。正好,他性不及此,專攻術數之學——這樣皓首窮經的冶學,是絕對不會受朝廷舊製的影響的。”
秀慧自然不會為父親的幾句話就變得回心轉意,以為曾紀鴻是可以托終生的佳婿,但剛才麵上的愁雲,也逐漸消退了,“其實啊,不但是靈兒,其他幾個公主,日後也是一樣。能夠不找在朝中為官的,就盡量不要找。像曾紀鴻那樣,埋頭做學問,與世無爭的,才是可以托付的人選——皇後,此事,就這樣定下來吧?”
“皇上說是,那自然就是了。”
讓其他人退出去,宮中隻剩下帝後兩個,皇帝才說道,“其實啊,朕這樣做,還有一層原因。是不能和孩子們,其他人說明的。”
皇後也不發問,隻是愣愣的看著丈夫,“等過上些年,你我年華老去,總是要將江山交給孩子來管。到時候,不論後世之君為誰,對姐姐的孩子,自己的親外甥,總能照拂一二。比之朕這個做外公的,降旨撿拔,不是要名正言順得多?也好看得多?”
“您啊,什麽都想在前麵了。”
“哎,這番話,你日後可不要和孩子們說啊。別讓她心中先有了盼頭,到時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皇後莞爾一笑,“臣妾知道的。”她握著丈夫有些涼意的手,又再問道,“那,您想幾時讓他們完婚?”
“等不及了嗎?朕還不急著做外公呢,你就急著做外婆了?”
“您這人!”皇後輕笑著打了他一下,“不過,臣妾可是要先行請旨,臣妾就秀慧一個女兒,將來賜婚的時候,可要風風光光,漂漂亮亮的讓女兒出嫁。”
皇帝忍不住發噱,這天下的女子居然是一樣的?絲毫不受時代的限製的嗎?做了人家母親,特別是升格做了人家丈母娘之後,怎麽就都變成這樣一副嘴臉了?
給秀慧公主選婿,甚至不曾和皇後商量,就自主決斷,雖然他是皇帝,但和平常人家一樣的,主持中饋,是皇後的職責,更不必提秀慧還是皇後所生,人前她不好和丈夫耍小性兒,人後,可沒有少了和宮中姐妹,甚至自己的女兒說她阿瑪的壞話,“……這個曾紀鴻啊,額娘雖然不曾見過,但聽人說,是文華殿大學士曾國藩的二公子,人生得很俊秀,而且呢,還很聰明呢。”
秀慧自從在熱河給母親關到宗人府圈禁的兩個月的時候,一來是怕了;二來年紀增長,日漸成熟,再不複往年那般頑皮胡鬧的樣子。她生得很美,其實,皇帝的幾個女兒都不醜,最美的是排行在二的穎慧和排在第五的靜慧公主——她是致嬪所生——女兒在長相上隨父親,鹹豐身為男子,生了一張清秀有餘,威猛不足的瓜子臉,但生在女兒身上,就很好看了。
秀慧穿一件白緞繡紅牡丹的旗袍,兩把兒頭上綴一朵極大的茶花,一雙翠葉長耳環,不斷在又紅又白的雙頰上搖晃,眼睛是一雙斜飛入鬢的鳳眼,看上去美麗極了。不過神情略帶一點幽怨,像捧心的西子一般惹人憐愛,“額娘和皇阿瑪說好,自然就是好的。”
皇後明知道女兒不大喜歡這樁姻緣,又不好多說什麽,背後和女兒、眾家姐妹埋怨一下丈夫也還罷了,卻斷沒有悔婚的道理,偏又嘴笨,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求助的望向一邊坐著的蘭妃,給她使了個眼色,“要我看啊,”蘭妃隻說了半句話,隻聽門口一聲唱喏,“皇上駕到!”
眾女迎出鍾粹宮,在閬苑下跪倒接駕,“恭請皇上聖安。”
“今天很多人啊?”皇帝落了輕步輿,上前一步,抱起鹹豐十五年才出生的、最小的女兒佳慧公主,在女兒粉膩膩的臉蛋兒上吻了一下,“佳兒,想不想阿瑪?”
“想!”小女兒嬌呼道,“女兒都……嗯,都很久沒有見過皇阿瑪了。”孩子童言無忌的大聲說道,“額娘說,下一次見到皇阿瑪的時候說,皇阿瑪再不來的話,女兒就記不得阿瑪的長相了!”
皇帝撲哧一笑,轉頭向通嬪看過去,女子羞得臉紅如火,屈身行禮,“皇上恕罪,那都是奴才閑來哄孩子玩兒的說話。”
“你說的哦?本來朕還想翻你的牌子呢,這下,算了。”
“皇上!”
、
夫妻笑談幾句,皇後上前,從他懷裏接過小娃娃,遞給一邊過來的嬤嬤,“皇上,今兒個怎麽到臣妾這裏來了?請皇上到屋中吧?外麵太冷了。”
皇帝向秀慧努努嘴巴,給了她一個詢問的眼神,後者愛莫能助的一笑,搖了搖頭,“還是你這做阿瑪的來說吧?”
“也好。到屋裏說話。”眾人進到屋中,請皇帝升座,皇後在炕邊相陪,其他眾人,或坐或站,圍在一圈,“前兩天的時候,奕山和成祥回京述職,晉上很多東北特產,鹿茸、人參、江魚、山雞,朕讓禦膳房做了一下,吃著卻沒有什麽味道,你們這裏呢?用過之後,覺得如何?”
“臣妾也用過了。聽皇上的話,和在羊肉湯鍋中用的,覺得還好。不過,貢進宮的老山參,臣妾用得不是很合意。”
“怎麽呢?”
“似乎溫補的太過了,臣妾這幾天早上起床,都覺得頭重腳輕的。”
“嗯,羊肉本身就是補的,再加上老山參,更是燥上加溫,難怪你會覺得頭暈。這兩樣東西,還是盡量少在一起進用。”
“是。”
有這一件事打開話題,他也算舒緩了一點情緒,“秀兒?”
“女兒在。”
皇帝抬頭看看站到自己身前,長身玉立的女兒,心中一片愛憐,“這一次朕給你選婿,事先沒有和你額娘商量,這是朕的錯處。”
“女兒不敢!”秀慧屈身彎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尋常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況乎天家?”
這番話固然合理,但聽起來卻有濃烈的拒人千裏的味道,大異平日父女見麵,談笑風生的舊習,皇帝自然明白,笑著說道,“有些事啊,不但你會覺得奇怪,你的這些母妃,還有你母後,也會覺得是朕乾綱獨斷,不容旁人插手,就把女兒的終身大事決定下來。其實,這也不能說你們的錯。但有一個緣故。”他說,”這個緣故嘛,要從三方麵來說。”
“第一,是為了我天家血脈興旺。”皇帝說道,“你們的七嬸,生下三子,其中二子俱不及敘名,便夭折了,唯一留存下來的載湉,從小肚臍之中就留黃水兒,幾經調養,遍請中外郎中,都沒有什麽用,蘭兒,是不是的?”
“是。”蘭妃趕忙站起來,躬身作答,“奴才的小妹,每每入宮談及此事,都要嚎哭一場。聽她說,若是這樣下去的話,隻怕這唯一的子嗣,亦將年命不永。”她忽然靈機一動,跪了下來,“皇上,您是不是有辦法救孩子一命?”
“能救,朕還能看著孩子橫遭不幸嗎?不過你放心,朕看,載湉這孩子,倒不是福薄短命的,想來平安一生,還是沒有很大問題的。”
“是。奴才帶小妹,叩謝皇上善頌善禱之言。”
說過了這個插曲,皇帝把話題又拉了回來,“靈兒,你可知道,阿瑪為什麽會說這件事嗎?”
“女兒不知道。”
“是這樣的。我大清自世祖章皇帝入關以來,便行不與漢家通婚之策。這樣的政令,在短時間內還不會有任何問題,反而可以使我天家血脈純正,不受外界所玷。但時間久了,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是因為長期在氏族內通婚,造成的近乎***結婚的弊病。”
“這些事,你們未必知道,也不一定懂。等二阿哥回來之後,讓他仔細和你們講解吧。總之,這樣的事情是很糟糕的。”
“皇上,百姓也有親上加親格外親的說話,難道不對嗎?”
“當然不對,那都是混賬話!”皇帝略略提高了一點聲調,“朕當年命戶部和禮部修改大清律例,其中有一款就是要徹底斷絕這種五福之內的聯姻的情況——表麵上看來,給很多人反對,但對於日後我天朝百姓的成長和發育,都是極有好處的。”
他又說道,“例如朕剛才說到的載湉,就是為此緣故,造成身體不好。”他看向蘭妃,苦笑著說道,“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胎裏帶。是所謂先天不足,後天人為能夠做到的,殊為有限。隻能是多加保養了。”
“是。”
秀慧靈動的大眼睛轉了轉,似乎勉強接受了阿瑪的說教,“皇阿瑪,您剛才說,有三重原因呢,另外兩個呢?”
“第二嘛,就是朕看中了曾紀鴻為人踏實,又不尚空談,更加主要的是,他注定了不是仕途中人!以他的才華,朕要是賞他一個員外郎、甚至侍郎、尚書,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但社稷,公器也。便是朕也不可私相授受。這是其一;其二,若是給人說一聲,曾紀鴻是經由夫人裙底拂春,帶出的官運,日後你作為他的妻子,也未必容光到哪裏吧?”
這番話在邏輯上有不通之處,奈何在場眾人,隻有他一個人有這方麵的造詣,所以,秀慧雖覺得有所不妥,終於還是說不出來,“那,第三呢?”
“第三嘛,”皇帝輕笑起來,“就是為日後打算了。我大清曆朝曆代的額駙,沒有一個能夠得以重用的。曾紀鴻是個人才,朕不想荒廢了他,又不好為一己而變更祖宗舊製。正好,他性不及此,專攻術數之學——這樣皓首窮經的冶學,是絕對不會受朝廷舊製的影響的。”
秀慧自然不會為父親的幾句話就變得回心轉意,以為曾紀鴻是可以托終生的佳婿,但剛才麵上的愁雲,也逐漸消退了,“其實啊,不但是靈兒,其他幾個公主,日後也是一樣。能夠不找在朝中為官的,就盡量不要找。像曾紀鴻那樣,埋頭做學問,與世無爭的,才是可以托付的人選——皇後,此事,就這樣定下來吧?”
“皇上說是,那自然就是了。”
讓其他人退出去,宮中隻剩下帝後兩個,皇帝才說道,“其實啊,朕這樣做,還有一層原因。是不能和孩子們,其他人說明的。”
皇後也不發問,隻是愣愣的看著丈夫,“等過上些年,你我年華老去,總是要將江山交給孩子來管。到時候,不論後世之君為誰,對姐姐的孩子,自己的親外甥,總能照拂一二。比之朕這個做外公的,降旨撿拔,不是要名正言順得多?也好看得多?”
“您啊,什麽都想在前麵了。”
“哎,這番話,你日後可不要和孩子們說啊。別讓她心中先有了盼頭,到時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皇後莞爾一笑,“臣妾知道的。”她握著丈夫有些涼意的手,又再問道,“那,您想幾時讓他們完婚?”
“等不及了嗎?朕還不急著做外公呢,你就急著做外婆了?”
“您這人!”皇後輕笑著打了他一下,“不過,臣妾可是要先行請旨,臣妾就秀慧一個女兒,將來賜婚的時候,可要風風光光,漂漂亮亮的讓女兒出嫁。”
皇帝忍不住發噱,這天下的女子居然是一樣的?絲毫不受時代的限製的嗎?做了人家母親,特別是升格做了人家丈母娘之後,怎麽就都變成這樣一副嘴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