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口被人領著出了小院。!。
他的背影才從院門口消失,真薌就開口說道:“商伯,這兩件事,任何一樁都不可能成事。不管是借道高麗還是出兵援救東倭,兵部都不會答應,宰相公廨那邊,更是想都不要去想。”
“懷純說的是。”穀實很讚同真薌的看法,“其餘先不論,隻是一條‘三年後方能用兵’,就足以使朝廷打消念頭。再說,剛才前三口一再地提到,藤原氏已經把持東倭國朝政百年,黨羽必定是遍布內外,現任東倭國王的身體又不好,萬一他在這三年之中死了,臨死前再留下一份‘詔’指定一個國王,這下我們就連出兵的借口都不好找。沒了東倭國王的請援,咱們即便是勉強出兵,在道義也站不住腳,倘若戰事稍有不順,朝野之間便不可能會有清淨。再者,東倭遠在海外,其國力如何兵力如何將兵將帥能耐如何,咱們都不得而知,前三口更是說得不清不楚,完全就是一本糊塗帳,如此情形之下,想一鼓而下藤原氏,蕩平東倭國……”他搖了搖頭,顯然是很不看好這場戰事。可他看得出來,商成似乎很是熱心,就不好把評斷說得太難聽,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那就必須得反複斟酌。一一就算東倭國王不死,這事也很難。咱們出兵是三年之後;在這三年裏,要造大船,要聚集將士,要籌集糧草,哪一樣都不是小事,不可能掩得住別人的耳目,難保不會傳去東倭國。要是東倭國有了準備,這仗隻會更加艱難。”
真薌補充說道:“就是穀老將軍的話。咱們眼下對東倭的兵力毫不知情,待宰相們征詢此事,如何應對?即便東倭兵力隻與南詔國相仿佛,咱們出兵也不能少於四個軍二十個旅;這就是五萬人下。僅是這五萬人馬的糧秣,就是大數目,又該如何向東倭國調運?就算三年內咱們能造出千餘艘海船,高麗人也同意咱們借道,海船都沿高麗國沿途港口的話,高麗人會不會懷疑咱們是在打‘假道伐虢’的主意?萬一他們在東倭戰事要緊之時突然掐斷咱們的糧道,咱們又當如何措置?”
“還有高麗國的那幾個大姓家族,也不見得會誠心實意地幫咱們。”穀實再說道,“別看他們如今與高麗國的新君有紛爭,但畢竟不是真正地動了刀兵,遠沒到水火不能容的地步。要是高麗新君能退讓一兩步,這些人肯定轉過身就朝他搖尾巴……”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這是難題那也是死結,頓時把出兵東倭的前景描繪得慘淡無比。被商成留下來的賀歲本來還是一腔的熱血,思謀著如何借此機會一鳴驚人,結果越聽越是心頭發虛,到最後氣發緊腿打顫,額頭鬢角全都淌著冷汗,連半點自告奮勇去遊說高麗人的勇氣都沒了。!。
穀實和真薌發議論的時候,商成一直在看賀歲作的談話記錄。他沒有插言,也沒有解釋,更沒闡述自己的想法,隻是安靜地聽著,安靜地看著。他斜身坐在小案邊,慢慢地翻著記錄,偶爾,他會把攤在案的東倭國或者高麗國的潦草輿圖劃拉到麵前,盯著輿圖的某個方位凝視半天……他在思索著剛剛勾勒出的方略的大輪廓,同時在腦海裏完善著一些臨時能想到的細節。
直等到穀實和真薌把出兵的難題都翻來覆去地都說透了說濫了,再也翻不出什麽新的思路,他才開口說話:
“出兵東倭國的事,宰相公廨應該不會反對。”
穀實和真薌兩個人說得口幹舌燥,最後卻換來這麽一個答複,登時都覺得有些氣餒。一大篇說盡了的道理被商成輕飄飄一句話便堵回來,真薌當時就氣得頭發暈眼個花。他懶得再花力氣去與商成辯論,抄起茶盞一口接一口地喝水。穀實也被氣得臉色鐵青;有那麽一瞬間,他是真心想不理會這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家夥一一你說你沒事養養病下下棋,日子該有多愜意,怎麽非要去攪擾這些渾事?
商成不理會他們的反應,自顧自地說下去:“出兵東倭,重點是在後勤,所以借道高麗就尤其緊要。借道高麗,其實就是要在登州至東倭國之間有兩三處給海船補給糧食和淡水的地方,因此,從登州西向的高麗漢州,與東倭國隔海相望的高麗武州,就是咱們需要借道的地方。咱們隻在兩地的港口進行補給。其他的地方不去,所以壓根談不‘假道伐虢’,高麗人也就不可能擔心……”
真薌忍不住打斷他的話:“就依你之見,高麗人不擔心咱們會假道伐虢,可是,假如東倭戰事緊要關頭,他們斷咱們糧道呢?”
“假如前三口講的東倭國局勢沒有摻假,那麽咱們在東倭國的戰事應該很快就能結束。”商成說。他抬起頭,目光從穀實望向真薌,再從真薌望向賀歲,慢幽幽地說道,“三個月之後就出兵,走南線,海況配合的話最遲半個月便能岸,假如一切順利,到七月下旬,戰事就能夠結束。”
戰事如此短暫?真薌的眼前一亮,正想說話,穀實先問道:“出奇兵?”
“對!”商成說道,“藤原氏把持東倭國百餘年,幾能控製東倭國王的廢立,這是他們的優勢;可這也是他們的劣勢。他們最大的劣勢,就在於他們百餘年地位從未有過什麽動搖,戒備的心思也必然淡薄,假如我們能派出一支精兵,簡裝輕從須臾殺到,他們未必能做出什麽反應,隻要把藤原氏家族裏為首的幾個領頭的人剪除掉,其他的自然有人去對付。我想,藤原氏如此專橫擅權,把柄國政又是如此之久,東倭國內對他們不滿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如今隻要有人敢站出來登高一呼,擁護者必然眾多……”
穀實邊聽邊想邊緩緩地點著頭。商成所說不無道理,按如此情勢,突出奇兵,東倭之事的成算極大。但凡事都有萬一,萬一奇兵不奇,藤原氏先就有了警覺,那又該如何措置?
“奇兵能不能成事,都無足輕重,關鍵在於兩點。”商成說,“一是要在九州島東南端的鹿兒島地區建立兵站,這是南路奇兵的進退之地,首在其衝,絕不能馬虎。二是成功借道高麗,然後在本州島的石見國地區取得安全的登陸港。這是北路大軍的囤兵囤糧所在,更不能掉以輕心。”
穀實和真薌過來取了東倭國輿圖,看了一下商成說的兩個地區。商成已經在輿圖標主出兩個地點,倒是一目醒然。但南邊的鹿兒島還好說,是南方海路的必經之地,在這裏立個兵站無可厚非,可北方的石見國就有點莫名其妙。這地方海路離高麗國不近,陸路離東倭國的平安京更遠,不不下不前不後的,海路陸路都不通暢,商成怎麽想起來要把這裏當作北路大軍的囤駐點?
真薌翻著談話記錄,想在麵找出一條商成做決定的理由。這個石見國,它是便於攻守還是便於就糧?穀實幹脆就直截問道:“南邊的島不說了,北邊選這個位置……總要有個理由?”
商成笑了一下說:“那裏有座銀礦。”
真薌正在看前三口對東倭石見國的介紹。把百八十字的記錄從頭看到尾,半個“銀”字都沒提到,也不知道商成如何就說得如此篤定。不過,有銀礦就好,不管能挖出來多少,總能彌補一下軍需糜耗,至少在宰相公廨那裏能多一條理由,戶部詢問時他說話的聲音也能大一點。不過,他也判斷突襲藤原氏的奇兵之計成算極大,估計就算有糜耗,也不會大到讓戶部哭窮……他正在思慮著出奇兵需要多少糧餉,就聽穀實接著問道:“當真?”
“肯定是真的。”商成笑道。
“能有多少銀子?”穀實問道,“能不能彌補出兵的損耗?”
“據說,一一據說能開采出兩萬萬兩。”
一聽商成說的數目,真薌便在心頭歎了口氣:太少了點;假若能翻十倍,有個二十萬兩官銀的話,差不多能夠彌補出兵的糜耗。唉,即便是出奇兵,也需要出動千餘兵馬,再調泉州的水師運兵,租借商賈海船運糧械;這還得奇兵必須製勝。假若奇兵不奇,戰事不能迅即結束,那消耗就難以計數了。就是這點銀錢,估計宰相公廨不會……且慢!商燕山剛才說的是多少?
“多少?!”穀實再問道。他的聲音都有點喑啞了。“你剛才說的,是多少?”
“兩萬萬兩。”
即便穀實和真薌都是當朝重臣,十萬貫百萬緡的銅錢聽說過不少回,各自的家底也很殷實,千把百貫的銀錢也不太當一回事,可聽著商成說出的數字,依然覺得頭暈目眩心口砰砰亂跳。兩萬萬兩白銀?按市價折錢能有五萬萬緡以;大趙一年的賦稅國入總計折合製錢是多少?不及九百萬緡。就是說,東倭國石見地方的一座銀礦,能抵五十年的賦稅國入?怪不得商成敢誓言旦旦地說,宰相公廨必然會同意出兵東倭,有這麽大的一座銀山放在那裏,一天到晚想錢想得眼珠子通紅的張樸,還不跳起來嚷嚷著要出兵解救東倭國王?
真薌咽了口唾沫,想說話,張開嘴卻發不出音。他覺得,這事似乎有點匪夷所思。要是東倭國有這樣一座銀山,他們自己為什麽不去開礦?前三口又為什麽絕口不提?連東倭人都不知道的一座銀山,商燕山又是於何處得知?這總不該如玻璃一般,又是商燕山編撰出來的一個虛無飄渺的故事?
他在這邊疑神疑鬼,穀實卻在想著商成畫的另外一處囤駐點。既然石見有座銀山,那個九州的鹿兒島一一他現在對這個地方的名字記得清楚無比一一鹿兒島有什麽?該不會是有座金山?
“據說那裏有座金礦,能開采數千萬兩黃金的金礦。”
穀實同真薌麵麵相覷。兩萬萬兩白銀、數千萬兩黃金,有這樣兩座金山銀山在東倭,即便沒有前三口的西渡求援,朝廷都必然會出兵。現在,高麗國能不能同意借道已經是問題了;同意就什麽都好說,要是不同意,那大趙就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同意!
……當天傍晚,東倭國王三子前三口親筆的《東倭國王求援懇請天朝邦速發兵平定東倭國藤原氏亂政事密疏》,由穀實、真薌、商成並禮部尚及禮部郎中賀歲等五人帶到了宰相公廨。他們同時還帶來了當天與前三口見麵前後的會談記錄,以及賀歲執筆的《有關東倭國石見銀山及鹿兒島金山密疏》。
當天在公廨值班的副相朱宣看過兩份奏疏和記錄,不敢有片刻耽擱,立刻讓人通知已經下衙回家的各位宰相副相,他自己則攜帶著三份原件趕去請見東元帝。
他的背影才從院門口消失,真薌就開口說道:“商伯,這兩件事,任何一樁都不可能成事。不管是借道高麗還是出兵援救東倭,兵部都不會答應,宰相公廨那邊,更是想都不要去想。”
“懷純說的是。”穀實很讚同真薌的看法,“其餘先不論,隻是一條‘三年後方能用兵’,就足以使朝廷打消念頭。再說,剛才前三口一再地提到,藤原氏已經把持東倭國朝政百年,黨羽必定是遍布內外,現任東倭國王的身體又不好,萬一他在這三年之中死了,臨死前再留下一份‘詔’指定一個國王,這下我們就連出兵的借口都不好找。沒了東倭國王的請援,咱們即便是勉強出兵,在道義也站不住腳,倘若戰事稍有不順,朝野之間便不可能會有清淨。再者,東倭遠在海外,其國力如何兵力如何將兵將帥能耐如何,咱們都不得而知,前三口更是說得不清不楚,完全就是一本糊塗帳,如此情形之下,想一鼓而下藤原氏,蕩平東倭國……”他搖了搖頭,顯然是很不看好這場戰事。可他看得出來,商成似乎很是熱心,就不好把評斷說得太難聽,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那就必須得反複斟酌。一一就算東倭國王不死,這事也很難。咱們出兵是三年之後;在這三年裏,要造大船,要聚集將士,要籌集糧草,哪一樣都不是小事,不可能掩得住別人的耳目,難保不會傳去東倭國。要是東倭國有了準備,這仗隻會更加艱難。”
真薌補充說道:“就是穀老將軍的話。咱們眼下對東倭的兵力毫不知情,待宰相們征詢此事,如何應對?即便東倭兵力隻與南詔國相仿佛,咱們出兵也不能少於四個軍二十個旅;這就是五萬人下。僅是這五萬人馬的糧秣,就是大數目,又該如何向東倭國調運?就算三年內咱們能造出千餘艘海船,高麗人也同意咱們借道,海船都沿高麗國沿途港口的話,高麗人會不會懷疑咱們是在打‘假道伐虢’的主意?萬一他們在東倭戰事要緊之時突然掐斷咱們的糧道,咱們又當如何措置?”
“還有高麗國的那幾個大姓家族,也不見得會誠心實意地幫咱們。”穀實再說道,“別看他們如今與高麗國的新君有紛爭,但畢竟不是真正地動了刀兵,遠沒到水火不能容的地步。要是高麗新君能退讓一兩步,這些人肯定轉過身就朝他搖尾巴……”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這是難題那也是死結,頓時把出兵東倭的前景描繪得慘淡無比。被商成留下來的賀歲本來還是一腔的熱血,思謀著如何借此機會一鳴驚人,結果越聽越是心頭發虛,到最後氣發緊腿打顫,額頭鬢角全都淌著冷汗,連半點自告奮勇去遊說高麗人的勇氣都沒了。!。
穀實和真薌發議論的時候,商成一直在看賀歲作的談話記錄。他沒有插言,也沒有解釋,更沒闡述自己的想法,隻是安靜地聽著,安靜地看著。他斜身坐在小案邊,慢慢地翻著記錄,偶爾,他會把攤在案的東倭國或者高麗國的潦草輿圖劃拉到麵前,盯著輿圖的某個方位凝視半天……他在思索著剛剛勾勒出的方略的大輪廓,同時在腦海裏完善著一些臨時能想到的細節。
直等到穀實和真薌把出兵的難題都翻來覆去地都說透了說濫了,再也翻不出什麽新的思路,他才開口說話:
“出兵東倭國的事,宰相公廨應該不會反對。”
穀實和真薌兩個人說得口幹舌燥,最後卻換來這麽一個答複,登時都覺得有些氣餒。一大篇說盡了的道理被商成輕飄飄一句話便堵回來,真薌當時就氣得頭發暈眼個花。他懶得再花力氣去與商成辯論,抄起茶盞一口接一口地喝水。穀實也被氣得臉色鐵青;有那麽一瞬間,他是真心想不理會這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家夥一一你說你沒事養養病下下棋,日子該有多愜意,怎麽非要去攪擾這些渾事?
商成不理會他們的反應,自顧自地說下去:“出兵東倭,重點是在後勤,所以借道高麗就尤其緊要。借道高麗,其實就是要在登州至東倭國之間有兩三處給海船補給糧食和淡水的地方,因此,從登州西向的高麗漢州,與東倭國隔海相望的高麗武州,就是咱們需要借道的地方。咱們隻在兩地的港口進行補給。其他的地方不去,所以壓根談不‘假道伐虢’,高麗人也就不可能擔心……”
真薌忍不住打斷他的話:“就依你之見,高麗人不擔心咱們會假道伐虢,可是,假如東倭戰事緊要關頭,他們斷咱們糧道呢?”
“假如前三口講的東倭國局勢沒有摻假,那麽咱們在東倭國的戰事應該很快就能結束。”商成說。他抬起頭,目光從穀實望向真薌,再從真薌望向賀歲,慢幽幽地說道,“三個月之後就出兵,走南線,海況配合的話最遲半個月便能岸,假如一切順利,到七月下旬,戰事就能夠結束。”
戰事如此短暫?真薌的眼前一亮,正想說話,穀實先問道:“出奇兵?”
“對!”商成說道,“藤原氏把持東倭國百餘年,幾能控製東倭國王的廢立,這是他們的優勢;可這也是他們的劣勢。他們最大的劣勢,就在於他們百餘年地位從未有過什麽動搖,戒備的心思也必然淡薄,假如我們能派出一支精兵,簡裝輕從須臾殺到,他們未必能做出什麽反應,隻要把藤原氏家族裏為首的幾個領頭的人剪除掉,其他的自然有人去對付。我想,藤原氏如此專橫擅權,把柄國政又是如此之久,東倭國內對他們不滿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如今隻要有人敢站出來登高一呼,擁護者必然眾多……”
穀實邊聽邊想邊緩緩地點著頭。商成所說不無道理,按如此情勢,突出奇兵,東倭之事的成算極大。但凡事都有萬一,萬一奇兵不奇,藤原氏先就有了警覺,那又該如何措置?
“奇兵能不能成事,都無足輕重,關鍵在於兩點。”商成說,“一是要在九州島東南端的鹿兒島地區建立兵站,這是南路奇兵的進退之地,首在其衝,絕不能馬虎。二是成功借道高麗,然後在本州島的石見國地區取得安全的登陸港。這是北路大軍的囤兵囤糧所在,更不能掉以輕心。”
穀實和真薌過來取了東倭國輿圖,看了一下商成說的兩個地區。商成已經在輿圖標主出兩個地點,倒是一目醒然。但南邊的鹿兒島還好說,是南方海路的必經之地,在這裏立個兵站無可厚非,可北方的石見國就有點莫名其妙。這地方海路離高麗國不近,陸路離東倭國的平安京更遠,不不下不前不後的,海路陸路都不通暢,商成怎麽想起來要把這裏當作北路大軍的囤駐點?
真薌翻著談話記錄,想在麵找出一條商成做決定的理由。這個石見國,它是便於攻守還是便於就糧?穀實幹脆就直截問道:“南邊的島不說了,北邊選這個位置……總要有個理由?”
商成笑了一下說:“那裏有座銀礦。”
真薌正在看前三口對東倭石見國的介紹。把百八十字的記錄從頭看到尾,半個“銀”字都沒提到,也不知道商成如何就說得如此篤定。不過,有銀礦就好,不管能挖出來多少,總能彌補一下軍需糜耗,至少在宰相公廨那裏能多一條理由,戶部詢問時他說話的聲音也能大一點。不過,他也判斷突襲藤原氏的奇兵之計成算極大,估計就算有糜耗,也不會大到讓戶部哭窮……他正在思慮著出奇兵需要多少糧餉,就聽穀實接著問道:“當真?”
“肯定是真的。”商成笑道。
“能有多少銀子?”穀實問道,“能不能彌補出兵的損耗?”
“據說,一一據說能開采出兩萬萬兩。”
一聽商成說的數目,真薌便在心頭歎了口氣:太少了點;假若能翻十倍,有個二十萬兩官銀的話,差不多能夠彌補出兵的糜耗。唉,即便是出奇兵,也需要出動千餘兵馬,再調泉州的水師運兵,租借商賈海船運糧械;這還得奇兵必須製勝。假若奇兵不奇,戰事不能迅即結束,那消耗就難以計數了。就是這點銀錢,估計宰相公廨不會……且慢!商燕山剛才說的是多少?
“多少?!”穀實再問道。他的聲音都有點喑啞了。“你剛才說的,是多少?”
“兩萬萬兩。”
即便穀實和真薌都是當朝重臣,十萬貫百萬緡的銅錢聽說過不少回,各自的家底也很殷實,千把百貫的銀錢也不太當一回事,可聽著商成說出的數字,依然覺得頭暈目眩心口砰砰亂跳。兩萬萬兩白銀?按市價折錢能有五萬萬緡以;大趙一年的賦稅國入總計折合製錢是多少?不及九百萬緡。就是說,東倭國石見地方的一座銀礦,能抵五十年的賦稅國入?怪不得商成敢誓言旦旦地說,宰相公廨必然會同意出兵東倭,有這麽大的一座銀山放在那裏,一天到晚想錢想得眼珠子通紅的張樸,還不跳起來嚷嚷著要出兵解救東倭國王?
真薌咽了口唾沫,想說話,張開嘴卻發不出音。他覺得,這事似乎有點匪夷所思。要是東倭國有這樣一座銀山,他們自己為什麽不去開礦?前三口又為什麽絕口不提?連東倭人都不知道的一座銀山,商燕山又是於何處得知?這總不該如玻璃一般,又是商燕山編撰出來的一個虛無飄渺的故事?
他在這邊疑神疑鬼,穀實卻在想著商成畫的另外一處囤駐點。既然石見有座銀山,那個九州的鹿兒島一一他現在對這個地方的名字記得清楚無比一一鹿兒島有什麽?該不會是有座金山?
“據說那裏有座金礦,能開采數千萬兩黃金的金礦。”
穀實同真薌麵麵相覷。兩萬萬兩白銀、數千萬兩黃金,有這樣兩座金山銀山在東倭,即便沒有前三口的西渡求援,朝廷都必然會出兵。現在,高麗國能不能同意借道已經是問題了;同意就什麽都好說,要是不同意,那大趙就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同意!
……當天傍晚,東倭國王三子前三口親筆的《東倭國王求援懇請天朝邦速發兵平定東倭國藤原氏亂政事密疏》,由穀實、真薌、商成並禮部尚及禮部郎中賀歲等五人帶到了宰相公廨。他們同時還帶來了當天與前三口見麵前後的會談記錄,以及賀歲執筆的《有關東倭國石見銀山及鹿兒島金山密疏》。
當天在公廨值班的副相朱宣看過兩份奏疏和記錄,不敢有片刻耽擱,立刻讓人通知已經下衙回家的各位宰相副相,他自己則攜帶著三份原件趕去請見東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