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錯之下,時間也過的極快,轉眼間天上的太陽就高高的掛在了當中。


    雖然偶爾有微風吹過,但就這麽坐在草地上,直挺挺的頂著烈日,很是悶熱,董卓低聲咒罵了一聲,頗為不情願的返回車上。


    出府時曾也交代過碧芽兒,說是出來散心。讓她不必等他一起用飯。


    雖然已是正午,但董卓卻也沒有回府的心思。


    隻是這肚子倒是有點餓了。這地方空曠一片,雖然遠處有幾座小院子,但董卓卻沒有過去買點吃食的意思,百姓的吃食他雖然沒見過,但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他肯定是吃不慣的。再說了,漢代講究的是一日兩食,現在去還不一定有吃的。


    “哎哎哎,餓了,上哪去個給老爺弄點吃的。”這時代講究的是上下有別,董卓對王越這廝也不客氣,囔囔道,同時心裏也有點後悔,怎麽就沒帶上那把弓呢,湊合著打獵燒烤也不錯啊。


    “老爺喜不喜歡吃魚?”對於董卓那哎哎哎也沒怎麽在意,王越思索了片刻,出聲問道。


    “王大哥的烤魚可是絕活啊。”一旁的宜論也湊了過來,狂讚王越的特長。


    董卓見宜論如此吹噓,隻覺得肚中的饞蟲一一冒出,肚子就更餓了。最終拍案道:“好,這一頓就吃魚了。”


    洛陽位於中原邊緣,北是黃河主幹,東是黃河支流洛水,董卓他們出的是北門,自然是往北。


    宜論駕車往北沒多久,董卓就悔了,這一路上除了土就是草,連農田都沒了,那個荒涼啊。怎麽就忘了黃河與洛陽之間的距離呢,就算是坐車狂奔恐怕都得一個時辰以上。


    路途中,董卓一下下的把水袋往嘴裏湊,安慰著他發幹的喉嚨,等車駛到黃河邊上的時候,董卓也把車上僅有的幾袋水給喝了個幹淨。


    這一段的黃河水顯得很清,四周景色也還算不錯。董卓快速的脫掉身上外一層的衣衫,隨手丟在車上,快步走到河邊,迫不及待的抄了一把水就往自己臉上敷去。


    一股清涼之氣直流心間哪。董卓輕輕的坐在江岸上,舒爽的呼了口氣。


    “船家,船家。”三人中,以董卓身份最尊,宜論則輩分最少,什麽苦活累活當然讓他全包了。這不,正扯開嗓子對著河心的一艘漁船大叫。


    “爺爺,爺爺,你看。”漁船上,一個孩童站在船尾,對著船頭的一個老翁叫道。


    老翁瞅了眼對岸一眼,笑嗬嗬道:“娃兒,客人上門了,等回去就有錢買糖泥吃咯。”說著,走到船尾,搖著槳往岸邊駛去。


    剛到對岸,見到的卻是一架尊貴的馬車,老翁麵色一疑,看樣子也不像是要搭船往北的啊。於是問道:“小哥兒這是?”


    “我家老爺路過此地,想從老丈手上買幾條江魚嚐嚐鮮。”宜論笑著從錢袋中抽出一粒彈珠大小的金丸,踩著岸邊,伸手遞給老翁道。


    “有,有。”老翁見一粒金子就在眼邊晃動,笑得合不攏嘴。


    接過幾乎可以買下他一整船魚的金丸,老翁高高興興的從船艙中幾條肥碩的江魚,係上麻繩遞給宜論。


    “小哥兒可是要烤著吃?”看了蹲坐在馬車上的董卓一眼,老翁輕聲道。


    宜論牽著幾條魚,正打算往回走,聽見老丈的話,點了點頭。


    老翁嗬嗬一笑,轉身走進船艙,用小鏟子從船上的小土灶裏鏟了點正燒著的碳,遞給宜論。說了聲謝謝,宜論拿著老翁遞過的小鏟子,轉身回到王越的身邊。


    “倒是省了我一番功夫。”王越正四處找尋枯草、樹枝、堆成了一堆。接過小鏟子,把紅碳往枯草堆裏一放,吹了口氣,火苗就蹭蹭蹭的往上竄。


    再廢了翻功夫,清理了下魚,一本正經的坐在地上烤了起來。


    良久後,一股香氣從半焦了的魚身上飄了出來,再撒了點從老翁那拿來的一點鹽巴。


    吃著外焦裏嫩,那個鮮哪。穿越以來,吃慣了魚啊、鴨啊,這些油膩食物的董卓哪還忍得住。幾乎是一口氣的把足有一兩斤重的魚吃了個精光。


    連吃了兩條後,董卓拍了拍肚子,笑對著王越打趣道:“王大俠手藝不錯,不去當廚子實在是可惜啊。”


    王越隻是笑笑,也拿起一條魚來,小口小口的吃著,不愧是立誌要做官的人,那吃相比董卓不曉得斯文了多少倍。


    這就是做人君的難處啊。董卓有些無趣的走到岸邊。


    因為船上的小孫子嚷著肚子餓,那老翁也就把船靠在岸邊,生火弄了些吃食。


    手叉著腰,一邊享受著輕輕拂過的江風,一邊欣賞著這條中原的母親河。


    遠處忽然閃現出幾個小黑點,慢慢的駛來隻有三隻船的船隊。其中主船在中,船頭插著一杆“衛”字大旗,兩隻小點的船則在兩側護航。


    漁船上的老翁正在給孫子加添米飯,見董卓盯著遠處幾艘船不放,解釋道:“這是河東衛家的船。”


    莫非是漢故大將軍衛青的後人?董卓一奇,問道:“河東衛家?”


    老翁點了點頭,道:“是河東衛家,小老兒在黃河上打了幾十年的魚了,都不知見到過幾次衛家的商船了。”


    “商人啊?”董卓撇了撇嘴,這個時代社會地位最差的就是商人,除了有幾個如糜竺這些有先見之明的家夥能榜上劉備這樣的開國之君得以翻身的家夥以外,其他都不值一提。


    “等等…..,河東衛家?莫非就是哪個取了蔡琰沒多久就讓她成了寡婦,而且把她趕出了門的河東衛家?”董卓腦袋裏忽然蹦出這麽一個衛家來。


    作為蔡琰這位史上出名才女加美女的仰慕者,董卓那個得到蔡琰又讓她守了寡的病秧子可是恨之入骨啊。


    董卓想到蔡琰淒慘的下場,對這個還未見過麵的衛仲道就越發痛恨,如此才女,差點就這麽費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布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布並收藏三國之董卓布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