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讓董卓久等,不一會後,守衛領著一個穿戴整齊,滿是書卷儒雅之氣的中年人的來到董卓麵前。


    長的到是配得上書寫史書這份職業。董卓腦中對這個天天出席朝會的太史令幾乎沒什麽印象,隻知道他的家境還行。


    張雲的父親是上任太史令,據說幹的還不錯。這張雲也算是子承父業。


    太史令這個官職很有可能會傳上幾代的,這種事兒在漢朝是很普遍的。做太史令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為人清正浩然。什麽樣的人教出什麽樣的兒子嘛。


    “丞相。”沒有刻意的獻媚,也沒有疏遠,對於董卓,張雲隻是表現出一絲絲的恭順,隻是對上官表示的一種尊重而已。


    董卓點了點頭,指了個位置讓他坐下,這才笑道:“本相想為幾位故友立個傳記,能否有勞太史令?”對於幾乎算是獨立於朝政體係之外,冷眼旁觀曆史變遷的太史令,董卓並不能表現的太強硬。


    眉頭一皺,張雲言道:“不知丞相要為何人立傳?”頓了頓,又直言道:“不管是遊俠、武將,還是文官列侯皆可立傳,但有名望這一道坎兒。”


    也就是說名氣低的他是不會給予立傳的。畢竟經太史令所書的傳記已經算是正史了,是要供後人評價的,不是等閑的兒戲。


    “丁原、袁傀、荀攸,將來還會有無數無數的人,本相可以保證這些人,都會是各領風騷的當代豪傑。”說道這兒,董卓頓了頓,眼觀麵色平靜的張雲,董卓凝聲道:“本相要為我的死敵立傳,太史令以為如何?”


    “丞相此言當真?”直到這個時候,張雲那平淡如水的麵容,終於起了一絲波瀾。


    一段平淡質樸的曆史,永遠也比不上波瀾壯闊的亂世之史。熟讀史書的張雲早就從當前的紛亂局麵中嗅到了一絲變更的味道。


    而董卓是名義上是代表了正統,也就是說,能成為董卓死敵的人,幾乎就等於這一段曆史了。


    能書寫這樣一段曆史。


    這如何不讓張雲心動,但激動過後,有一點卻又讓他有些猶豫。


    “絕無二話。”董卓斷然道。


    “丞相是否可以全權交給我來書寫?”張雲咬了咬牙,道。


    董卓一愣,抬頭見張雲那一幅咬牙切齒,但卻又有點不舍的神情,董卓呆了半響,才明白過來,哈哈大笑道:“太史令以為本相會刻意貶低這些人?”


    張雲非常老實幹脆的點了點頭。


    “本相不屑於貶低他們。”董卓盯著張雲的臉,一字一句道,鏗鏘有力。


    “丞相,我想辭官專心為丞相編寫傳記。”張雲突然起身,來到董卓麵前,跪拜道。


    “誰可繼任為太史令?”這次董卓到是很幹脆。


    “我弟張雨。”張雲麵色坦然道。


    “太史令這算是內舉不避親?”董卓聞聲一愣,隨即似笑非笑道。


    “我弟才之高絕不下於我.,請丞…….。”張雲以為董卓厭惡,急聲辯解。


    “好了。”卻被董卓打斷,董卓有些無奈的看了眼身上帶著幾絲腐氣的張雲,笑道:“本相明日就保舉令弟為太史令,家傳淵源嘛。”


    “謝丞相。”張雲笑的很誠。


    隨後,董卓鄭重的對已經成為他專用史官的張雲,詳細的講解了荀攸,以及他為漢室的所作所為。


    聽的張雲肅然起敬,細細的聽著董卓講完,張雲舉拳問董卓道:“丞相,此三人皆有相似之處,是否同列一傳?”


    同列一傳?這董卓到是沒想過,細想一下也確實,曆史傳記,本來就是有很多條條框框的。


    相似之處,都在於他們對漢室的忠誠,漢室衰敗但他們的氣節猶在。


    “就叫漢臣傳吧。”董卓想了下,道。


    “諾。”張雲應聲道,或許是身為一名優秀的太史令,永遠也不會把自己置身於某個位置吧,張雲也刻意的回避了下漢臣傳這三個字從董卓口中吐出的意味。


    “好了,天色已晚,你暫且回家把今日本相所說的都記錄下來,再細細雕琢。還有,明日你就搬到相府來住,以後你就是相府的屬官了。“董卓看了眼出門外的天色,打發道,其實是他的興致也盡的差不多了,全身也有點乏了。想早點歇息。


    張雲聞言向董卓禮了一禮,告辭而去。


    誰又能想到,這本可能會是相當重要的曆史傳記本意會是為了能讓你荀攸在史冊上留下一頁而立的呢。我的死敵。董卓朝荀攸身死的方向,在心裏輕輕的向荀攸說了一句。


    董卓回到內院,在碧芽兒歡喜無限的神情中洗了個熱水澡,就匆匆的睡下。並沒有朝著碧芽兒所期待的方向發展。


    身披絲綢所做,很薄有點透明的衣衫,碧芽兒睜著眼睛,有些氣鼓鼓的看著睡的像死豬一樣的董卓。


    低頭看了看自己特意為他所穿的衣衫,碧芽兒撲哧一笑,素手輕撩,薄衫緩緩的滑落,一具健康富有光澤的嬌媚身軀隻裸露了瞬間,就被厚厚的棉被所掩蓋。


    摟著董卓的虎腰,碧芽兒這一夜睡的很香甜。


    編寫自己的死敵,連董卓自己也不知道這本傳記會寫多久,這件事兒,董卓也就暫且的擱在了一邊,抽身忙著朝廷大事。


    但接下來的幾天裏,董卓並沒有擺出馬上出兵攻打雍涼,一副要拚命的架勢,所謂大事就是忙著會宴群臣,設宴、歌舞,與群臣套著近乎,談笑風生,有點泰山本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架勢。


    似乎完全沒有失去了大片土地的惱怒和氣憤。


    但暗地裏,一匹匹的西涼戰馬,從渭南牛輔的手裏流落到洛陽城南的幾處牧場裏。而董卓回手的是一輛輛載滿了糧草和輜重的大車。


    洛陽城裏的匠坊內,打造兵器的“叮叮”之聲也從未停頓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布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布並收藏三國之董卓布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