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你也下去布置吧。”董卓收回看著華雄二人的背影,轉頭對徐榮道。
“丞相,楊奉的那一批降卒什麽時候到?”徐榮點了點頭後,問道。
“那些人你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三萬人當一萬人用吧,還是看一看能不能在城中召一些精壯來守城吧。”對於那些白波軍中屬於炮灰的存在,董卓的想法不太好,頓了頓,董卓最後才道:“本相已經快馬去催了,明日應該就到了。”
“不然,並州民風彪悍常年又與異族作戰,對匈奴、鮮卑這些民族最是痛恨,這些流寇降卒原本都是並州本地人,定會拚盡全力。”徐榮卻有另一番理論。
“嗯,時間緊迫,去吧。”董卓“嗯”了一聲後,揮手道。朝董卓行了一禮,徐榮疾步退下。
“文和有何所得?”董卓輕輕的呼了口氣,轉身返回自己的位置上,卻發現賈詡麵帶微笑,似有所得。
“丞相還可快馬往報洛陽,言匈奴人寇邊,令蔡尚書傳書天下,與天下諸侯暫時罷兵。”賈詡伸出袖子輕輕的掃了案,笑道。
“緩兵之計?”董卓聞言頓時愣住,繼而微微發笑道:“想來文和是累了,當好生歇息幾日才是。”
“喔…。”賈詡輕輕的直了直腰杆,似詫異道:“何解?”
這家夥把他的性格都摸透了,在他麵前也越發的沒了規矩。董卓壓下暴打賈詡一頓的念頭,沒好氣道:“本相巴不得讓他們晚些得到消息,好讓本相的那些將軍們緩一緩,你這個餿主意一出,本相敢斷定,那些個諸侯必定會加緊猛攻,他們可是巴不得本相兵敗身死呢。”
“丞相是相信人性本惡吧?然還有一種思想能把人的惡性套上一條鐐銬,那就是儒,儒者,正也,仁也。袁本初竊漢室之名,興兵討伐丞相,博取天下名望,今匈奴寇邊,他不會冒著天下大不諱而興兵猛攻司隸。此,可以讓局勢暫緩。不過,馬騰、韓遂不在此列。”賈詡吐口就是一大堆理由,似乎真的把袁紹這些人看透了一樣。
“嗯。”董卓點了點頭,算是勉強的收回了對賈詡的嘲諷。
心裏承認賈詡說的蠻有道理的,袁紹的確是最好麵子,正史上的天下軍閥的名望也是最高,深得士族之心啊。天下所歸,可惜卻敗於曹操之手。
至於馬騰、韓遂,董卓心裏有完全不同的兩種念想,即輕視又痛恨,近十萬大軍又如何,我董卓憑借三萬人就可以守住司隸西麵,擋住你去路。
心中念頭無數,董卓麵上卻不顯。
“是法家的那套理論吧。”重新跪坐到上位後,嗬嗬一笑,道。董卓不喜歡兵書,卻喜歡雜學,遊記之類的東西,人性本惡是法家的代表思想。
賈詡點頭。
“要本相說,人無善惡,隻有是非,比如說,成王敗寇吧。”董卓緊盯著賈詡的臉,忽然言道。
誰知道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而善惡比較模糊,但是非則清晰了很多,董卓拿出一套歪理來忽悠賈詡。
“好了好了,文和不要瞎想了,去幫幫建功處理一下城中的瑣碎事吧。”董卓見賈詡沉思了一會,想反駁的樣子,趕緊道。他肚子裏可是沒半點貨色的。
“此戰之後,一定與丞相論人。”對於董卓的命令,賈詡是從來不打折扣的,但離去時卻放下了一句話。讓人頭疼的話。
聰明,深懂人性,又好學。真不愧是完人啊。輕輕的感歎了一聲,董卓從旁邊抽出一張空白的竹簡,在上麵奮筆疾書。
接下來的兩天內,董卓完全沉浸在忙碌之中,一邊要命令曲陽的文官係統全力運作,安撫城中的民心。一邊要幫徐榮的募兵,防守的準備工作大開方便之門。
武器不足,好。削木頭,幾家人共用一把菜刀,其他的全捐出來。
滾木,礌石、油、箭等一些守城必備的東西也得加緊趕製,忙的是昏天地暗。
這些天,雁門被破的消息也傳到了曲陽,正如賈詡所料,兵力嚴重不足之下,一天,雁門關守將隻守了一天,而傳遞消息的路途上就用了兩天。
董卓深深的慶幸自己沒有盲目的派人去救,大軍還沒出發,城就已經被破了。
雁門被屠,大批大批的壯年男子被殺,老人小孩就更不用說了,唯有婦人用繩索牽引著,押往關外。隻有幾個人血戰脫逃。
婦人那嚶嚶的哭泣之聲,讓逃回來的幾個漢子在董卓麵前失聲痛哭,身為男人,他們沒有守住自己的女人,身為士卒他們沒有保衛好城池。
要是先前董卓死步不退是因為漢人的虛榮心,而且也是形勢所逼的話,見到這幾個漢子後,董卓的思想多少發生了一點變化。
幾個身高七尺,一路從匈奴人的包圍中衝殺出來的勇士,身上的刀、箭傷無數,卻並沒有讓他們哪怕掉一滴眼淚,為了妻女,為了沒有守住城池,卻在董卓麵前失聲痛苦,央求著,給董卓下跪,磕頭,那是不帶一點功利性純粹的因為董卓是唯一的希望而磕的頭。
央求著董卓帶兵奪回雁門,而他們唯一能付出的就是生命,願為先驅,戰陣沙場。豁出了性命也要會雁門。搶回自己祖宗生活的地方,驅逐那批惡狼。
幾個漢子的一言一行,甚至是麵部表情董卓都記得清清楚楚,仇恨,屈辱,絕望但看向他的眼神中又帶著無限的希望。
什麽叫做震撼,董卓現在能體會到那一絲震撼,才懂得了什麽叫血性,被壓迫後,有人怯懦的活著,但有的人卻天生的喜歡放抗。
董卓幾乎可以斷定,如果他不答應出兵,這幾個人會馬上返回雁門,拚上他們的一條命,而能讓他們暫時保留住這條性命南下的,就是董卓這個希望,因為太守曾今說過,唯董君才能抗衡匈奴人。如董君不應,則,短時間內此仇無人報矣。
隻能化為厲鬼,咒天絕匈奴了。
因為天下精銳步卒、精銳騎兵,幾乎全握在董卓的手裏。除此之外,公孫瓚、皇甫嵩這些邊關將領也還湊合。雖然這名太守也知道董卓的處境,也稍微的聽過董卓的性格之惡劣,但他仍報以希望。
希望董卓能抽取,抽取一點點兵力,迎擊匈奴,為雁門十數萬百姓報了這一仇,為大漢洗恥。
董卓聽後也唯有歎息,這個太守可惜了。很好的邊關太守啊。
這幾個漢字的哀求,董卓應下了,原因是他從來就沒有打算退過,這幾個漢子的出現也隻是加深了他的決心罷了。
驅逐匈奴,哼,我要要手中的刀,斬斷匈奴的血脈。
千裏奔襲。這種孤注一擲的瘋狂,算不算是賭徒的作風呢。心裏剛起了點動搖,卻被董卓狠狠的壓下。
麵朝北方,董卓喃喃自語道:“全看你們的了,別讓我失望啊,華雄、呂布。”
匈奴人的迫近使整座城池高速的運轉了起來,雁門被血洗的消息更是讓城中百姓為之瘋狂。
無數人站出來願意守衛城池,本來幾家一把的菜刀也不要,全捐出來。
城池的過道上到處都有飛奔而過的百姓,他們扛著石塊等物,堆積在城頭。還有居住在城外,本就所剩不多以農耕過活的百姓拖家帶口的遷入城內,希望得到董卓庇佑。
當張燕的使者到來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動蕩但卻透著活力的畫卷。
沒有人,在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而跪地求饒。血的教訓實在是太多了。
書房內,董卓接見了張燕的使者。
“張燕派你們來的?說把,有什麽事,沒關係,就算是趁火打劫,本相也隻得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並州的滿目荒涼使得董卓對什麽白波軍,黑山軍全然沒好感。
這使者就是當初那個飛奔帶給張燕消息的騎士,他尷尬的一笑,卻也沒說什麽,而是轉頭示意身後的小兵。
拿出兩隻不大不小的布匹包裹著的箱子,當小兵打開後,入目的赫然是兩顆眼睛緊閉的人頭。
“這是?”董卓並沒有見過他們,有些疑惑的看著騎士。
“郭太、李樂,這是我們大首領的誠意,大首領決不會在此異族寇邊的時候興兵攻打並州。”騎士一臉的傲然,似乎是在為張燕而感到驕傲。
“知道了,你可以回去了。”董卓還是不太領情道。
“你,哼。”對於董卓的傲慢,騎士心裏大怒,但他的心卻有些念著並州的安危。
可能是環境所至吧,張燕所掌控的黑山軍是不同的,張燕可以指著天發誓,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殺戮過百姓。最多是搶掠富戶。與白波軍相比,張燕的軍隊才是起義軍,而這名騎士也同樣比較正直。
“我們大首領已經南下趕往河內,在靠山的部位紮營,幫助丞相牽製袁紹,請丞相安心守城。”騎士甩下一句話,帶著人就打算往房外走去。
“等等,你幫本相帶一句話給張燕,就說,舍棄群盜才能位列功侯,如呂布例,隻要張燕帶兵入洛陽,本相願上表天子封他為亭侯。”董卓麵對這名騎士,難得的說了句好話。
“謝丞相,我會一字不漏的帶回給大首領。”這次輪到騎士對董卓有點不以為然了。但礙於身份,勉強的回了一禮,起身離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丞相,楊奉的那一批降卒什麽時候到?”徐榮點了點頭後,問道。
“那些人你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三萬人當一萬人用吧,還是看一看能不能在城中召一些精壯來守城吧。”對於那些白波軍中屬於炮灰的存在,董卓的想法不太好,頓了頓,董卓最後才道:“本相已經快馬去催了,明日應該就到了。”
“不然,並州民風彪悍常年又與異族作戰,對匈奴、鮮卑這些民族最是痛恨,這些流寇降卒原本都是並州本地人,定會拚盡全力。”徐榮卻有另一番理論。
“嗯,時間緊迫,去吧。”董卓“嗯”了一聲後,揮手道。朝董卓行了一禮,徐榮疾步退下。
“文和有何所得?”董卓輕輕的呼了口氣,轉身返回自己的位置上,卻發現賈詡麵帶微笑,似有所得。
“丞相還可快馬往報洛陽,言匈奴人寇邊,令蔡尚書傳書天下,與天下諸侯暫時罷兵。”賈詡伸出袖子輕輕的掃了案,笑道。
“緩兵之計?”董卓聞言頓時愣住,繼而微微發笑道:“想來文和是累了,當好生歇息幾日才是。”
“喔…。”賈詡輕輕的直了直腰杆,似詫異道:“何解?”
這家夥把他的性格都摸透了,在他麵前也越發的沒了規矩。董卓壓下暴打賈詡一頓的念頭,沒好氣道:“本相巴不得讓他們晚些得到消息,好讓本相的那些將軍們緩一緩,你這個餿主意一出,本相敢斷定,那些個諸侯必定會加緊猛攻,他們可是巴不得本相兵敗身死呢。”
“丞相是相信人性本惡吧?然還有一種思想能把人的惡性套上一條鐐銬,那就是儒,儒者,正也,仁也。袁本初竊漢室之名,興兵討伐丞相,博取天下名望,今匈奴寇邊,他不會冒著天下大不諱而興兵猛攻司隸。此,可以讓局勢暫緩。不過,馬騰、韓遂不在此列。”賈詡吐口就是一大堆理由,似乎真的把袁紹這些人看透了一樣。
“嗯。”董卓點了點頭,算是勉強的收回了對賈詡的嘲諷。
心裏承認賈詡說的蠻有道理的,袁紹的確是最好麵子,正史上的天下軍閥的名望也是最高,深得士族之心啊。天下所歸,可惜卻敗於曹操之手。
至於馬騰、韓遂,董卓心裏有完全不同的兩種念想,即輕視又痛恨,近十萬大軍又如何,我董卓憑借三萬人就可以守住司隸西麵,擋住你去路。
心中念頭無數,董卓麵上卻不顯。
“是法家的那套理論吧。”重新跪坐到上位後,嗬嗬一笑,道。董卓不喜歡兵書,卻喜歡雜學,遊記之類的東西,人性本惡是法家的代表思想。
賈詡點頭。
“要本相說,人無善惡,隻有是非,比如說,成王敗寇吧。”董卓緊盯著賈詡的臉,忽然言道。
誰知道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而善惡比較模糊,但是非則清晰了很多,董卓拿出一套歪理來忽悠賈詡。
“好了好了,文和不要瞎想了,去幫幫建功處理一下城中的瑣碎事吧。”董卓見賈詡沉思了一會,想反駁的樣子,趕緊道。他肚子裏可是沒半點貨色的。
“此戰之後,一定與丞相論人。”對於董卓的命令,賈詡是從來不打折扣的,但離去時卻放下了一句話。讓人頭疼的話。
聰明,深懂人性,又好學。真不愧是完人啊。輕輕的感歎了一聲,董卓從旁邊抽出一張空白的竹簡,在上麵奮筆疾書。
接下來的兩天內,董卓完全沉浸在忙碌之中,一邊要命令曲陽的文官係統全力運作,安撫城中的民心。一邊要幫徐榮的募兵,防守的準備工作大開方便之門。
武器不足,好。削木頭,幾家人共用一把菜刀,其他的全捐出來。
滾木,礌石、油、箭等一些守城必備的東西也得加緊趕製,忙的是昏天地暗。
這些天,雁門被破的消息也傳到了曲陽,正如賈詡所料,兵力嚴重不足之下,一天,雁門關守將隻守了一天,而傳遞消息的路途上就用了兩天。
董卓深深的慶幸自己沒有盲目的派人去救,大軍還沒出發,城就已經被破了。
雁門被屠,大批大批的壯年男子被殺,老人小孩就更不用說了,唯有婦人用繩索牽引著,押往關外。隻有幾個人血戰脫逃。
婦人那嚶嚶的哭泣之聲,讓逃回來的幾個漢子在董卓麵前失聲痛哭,身為男人,他們沒有守住自己的女人,身為士卒他們沒有保衛好城池。
要是先前董卓死步不退是因為漢人的虛榮心,而且也是形勢所逼的話,見到這幾個漢子後,董卓的思想多少發生了一點變化。
幾個身高七尺,一路從匈奴人的包圍中衝殺出來的勇士,身上的刀、箭傷無數,卻並沒有讓他們哪怕掉一滴眼淚,為了妻女,為了沒有守住城池,卻在董卓麵前失聲痛苦,央求著,給董卓下跪,磕頭,那是不帶一點功利性純粹的因為董卓是唯一的希望而磕的頭。
央求著董卓帶兵奪回雁門,而他們唯一能付出的就是生命,願為先驅,戰陣沙場。豁出了性命也要會雁門。搶回自己祖宗生活的地方,驅逐那批惡狼。
幾個漢子的一言一行,甚至是麵部表情董卓都記得清清楚楚,仇恨,屈辱,絕望但看向他的眼神中又帶著無限的希望。
什麽叫做震撼,董卓現在能體會到那一絲震撼,才懂得了什麽叫血性,被壓迫後,有人怯懦的活著,但有的人卻天生的喜歡放抗。
董卓幾乎可以斷定,如果他不答應出兵,這幾個人會馬上返回雁門,拚上他們的一條命,而能讓他們暫時保留住這條性命南下的,就是董卓這個希望,因為太守曾今說過,唯董君才能抗衡匈奴人。如董君不應,則,短時間內此仇無人報矣。
隻能化為厲鬼,咒天絕匈奴了。
因為天下精銳步卒、精銳騎兵,幾乎全握在董卓的手裏。除此之外,公孫瓚、皇甫嵩這些邊關將領也還湊合。雖然這名太守也知道董卓的處境,也稍微的聽過董卓的性格之惡劣,但他仍報以希望。
希望董卓能抽取,抽取一點點兵力,迎擊匈奴,為雁門十數萬百姓報了這一仇,為大漢洗恥。
董卓聽後也唯有歎息,這個太守可惜了。很好的邊關太守啊。
這幾個漢字的哀求,董卓應下了,原因是他從來就沒有打算退過,這幾個漢子的出現也隻是加深了他的決心罷了。
驅逐匈奴,哼,我要要手中的刀,斬斷匈奴的血脈。
千裏奔襲。這種孤注一擲的瘋狂,算不算是賭徒的作風呢。心裏剛起了點動搖,卻被董卓狠狠的壓下。
麵朝北方,董卓喃喃自語道:“全看你們的了,別讓我失望啊,華雄、呂布。”
匈奴人的迫近使整座城池高速的運轉了起來,雁門被血洗的消息更是讓城中百姓為之瘋狂。
無數人站出來願意守衛城池,本來幾家一把的菜刀也不要,全捐出來。
城池的過道上到處都有飛奔而過的百姓,他們扛著石塊等物,堆積在城頭。還有居住在城外,本就所剩不多以農耕過活的百姓拖家帶口的遷入城內,希望得到董卓庇佑。
當張燕的使者到來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動蕩但卻透著活力的畫卷。
沒有人,在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而跪地求饒。血的教訓實在是太多了。
書房內,董卓接見了張燕的使者。
“張燕派你們來的?說把,有什麽事,沒關係,就算是趁火打劫,本相也隻得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並州的滿目荒涼使得董卓對什麽白波軍,黑山軍全然沒好感。
這使者就是當初那個飛奔帶給張燕消息的騎士,他尷尬的一笑,卻也沒說什麽,而是轉頭示意身後的小兵。
拿出兩隻不大不小的布匹包裹著的箱子,當小兵打開後,入目的赫然是兩顆眼睛緊閉的人頭。
“這是?”董卓並沒有見過他們,有些疑惑的看著騎士。
“郭太、李樂,這是我們大首領的誠意,大首領決不會在此異族寇邊的時候興兵攻打並州。”騎士一臉的傲然,似乎是在為張燕而感到驕傲。
“知道了,你可以回去了。”董卓還是不太領情道。
“你,哼。”對於董卓的傲慢,騎士心裏大怒,但他的心卻有些念著並州的安危。
可能是環境所至吧,張燕所掌控的黑山軍是不同的,張燕可以指著天發誓,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殺戮過百姓。最多是搶掠富戶。與白波軍相比,張燕的軍隊才是起義軍,而這名騎士也同樣比較正直。
“我們大首領已經南下趕往河內,在靠山的部位紮營,幫助丞相牽製袁紹,請丞相安心守城。”騎士甩下一句話,帶著人就打算往房外走去。
“等等,你幫本相帶一句話給張燕,就說,舍棄群盜才能位列功侯,如呂布例,隻要張燕帶兵入洛陽,本相願上表天子封他為亭侯。”董卓麵對這名騎士,難得的說了句好話。
“謝丞相,我會一字不漏的帶回給大首領。”這次輪到騎士對董卓有點不以為然了。但礙於身份,勉強的回了一禮,起身離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