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百謀,愚者一計。
有時候靈機一動或許會救人性命。千餘匹戰馬的衝撞,得到了於夫羅想要的答案。
不管是早已準備好了,還是防備甚深,戰馬們的慘嚎聲無疑證明董卓已經準備周全了,包括防備他劫營。
於夫羅當即立斷,下令前後掉隊,往北方而走。
徐榮則被這群無主人的戰馬搞的手忙腳亂,沒有人駕馭的戰馬比之有人駕馭的騎兵更加的難搞,因為人懂得畏懼,而戰馬不會。
麵對排列森嚴的長矛兵,戰馬們依舊往前衝,有些被箭矢射傷的戰馬更是狂性大發,甩開蹄子,跑在最前麵。
百餘步不能完成加速,但戰馬性烈,現在也夠狂,使勁的撞上長矛兵,一些損傷不可避免。
徐榮指揮著大軍花了小半個時辰,才止住了這群戰馬,讓人可惜的是大部分被殺。
“丞相,末將無能。”徐榮拖著甲胃,一路小跑到董卓麵前,抱拳愧疚道。
“戰陣之上,誰能有十成十的勝算,建功不必如此。”董卓笑著安慰了徐榮一聲後,又抬頭仰望北方道:“甕中之鱉,逃得出四麵牢籠嗎?”
要是逃的出去,我董卓此生兵不出長城。
位於東麵,打算打埋伏的郭汜聽見動靜,好像有聽到大量騎兵往北的動靜。
放眼望去,遍野的火把。
這出乎意料的事兒,讓他為之一呆,隨即提刀大叫道:“往北。”
四周的地形都被探遍了,就是閉著眼睛走路也不會摔倒,何況有董卓那座大營做標記,往北就是走反方向的道路。
擺開架勢,還沒呆熱乎的西涼兵們,在主將的一聲令下,發足狂奔,往北麵追去。
花了二十天餘天,演了數場戲算計“盟友”,董卓怎麽可能讓匈奴人如此輕易的逃走。
奔走了還沒兩三裏路,騎兵的還是沒有上來,主要是夜黑的緣故。
前方似乎是一個斜坡。於夫羅眯著眼,在火把上微弱光亮的照耀下,前方好像是一個很大的山丘。
這一代的地形,他也派人調查過,不過目標是攻打城池,在探查了一次後,也就拋之在了腦後,但依稀記得斜坡過後是平原。
能夠讓駿馬馳騁的平原。
河西的西麵是黃河,他們過不去,北麵百餘裏地界到是有幾座小城池,但這一帶並州大地是什麽樣的情況,他自己最清楚不過,他現在有點後悔了,後悔為什麽不留點漢人慢慢的殺。
雁門關的糧食起碼有上百萬石。夠大匈奴吃整整一年的糧食啊,為什麽自己一貪心,全都劫了呢,白白的便宜了董卓。
“殺。”忽然整天的喊殺聲從山丘的後方響起,黑暗中,大股大股的士卒持矛殺出。
隨即,嗖嗖嗖的聲音狂響,黑色的夜裏,似無數的黃蜂在鳴叫。
讓人看不清,卻能得到的恐懼。又不能避過。
“啊。”匈奴人的慘叫聲此起彼伏,奔在前麵的除少數以外,全部中箭。
黑夜裏又看不清情況,有的人受傷跌落下馬,隨即被後麵的自家族人從身體上踩踏而過。
有的人咬牙苦撐,而逃過一劫。
“往東,往東。”遇到埋伏,又看不清敵人有多少人,於夫羅大叫著,首先往東而去。
他就不相信了,憑借董卓的兩萬人馬,他還能三麵都有埋伏不成。
“往東。”四周聽見於夫羅叫喚聲的匈奴人們,幫著單於叫著。
如此近的距離,即使得匈奴人要調轉馬頭,顯得很困難。
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的往東而去,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與皇甫堅的軍隊相撞,而被長矛手輕鬆殺掉。
小會後,廝殺聲漸小,倒黴的匈奴人被殺了幹淨。
皇甫堅一身銀白色的甲胃,顯得英氣逼人。他皺著眉頭聽著往東而去的馬蹄聲。
所謂瞬息萬變,恐怕就是這個道理了。
這樣的情況,與布局來說,差了一點。而且時間也不對,東麵的軍隊千萬得趕到啊。
兩路被堵,匈奴人顯得有些驚慌失措,而他們大單於則想的更多,心中更加的悲痛,猜測成了事實,他兒子左賢王恐怕已成刀下之鬼了。
他不明白董卓為什麽要花費如此大的精力消滅他們,作為戰敗的一方,他們可是打算歸附的啊。
誰會視數萬騎兵為無物啊。董卓為何如此與眾不同。其實這事兒別說是他於夫羅了,就算是當時智者也不會想明白。
六七萬的騎兵,可以讓董卓的實力膨脹一倍。
往東還沒走多久,卻與尋著火光而來的西涼兵們撞個正著。一樣的喊殺聲,從皇甫堅的士卒口中爆出是充滿了氣勢,但從西涼兵中爆出卻是充滿了凶焰。
雖然弓箭手們還沒有就緒,但長矛手們已經等不及了,迎著明晃晃的一大片火光就衝了上去。
“撲哧,撲哧。”鋒利的長矛不斷的刺入人體的聲音,在西涼兵們的耳力是多麽的動聽。
這次匈奴人的心情不再隻是驚慌失措了,而是感到絕望,他們跑了個大半夜,卻三麵都有人厚著,而且這裏的人數好像也不少。
由於直接麵臨西涼兵的威脅,前麵的騎兵不得不降下已經很慢了的速度。三番兩次的碰壁,幾乎讓他們銳氣盡失。
“殺出去,殺出去,大匈奴的火焰,永遠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中熄滅。”情況已經嚴重到不能嚴重了,於夫羅豁出去性命,打算在此廝殺了,逃出升天或死。
但這次就算是他身邊的親信幫他一起喊,也不頂用。
來自黑暗的恐懼實在是太大了。前麵似乎有無數人影藏在黑暗中的惡魔,等待著他們走進去。
惡魔的嚎叫,自己人的慘叫。更是讓他們恐慌。茫然不知所措的胯著戰馬,呆呆的站立著。
極少數聰明又沒有高度榮譽感的匈奴人,則迅速的丟掉了火把,駕著戰馬,想從中悄悄的走脫。
“大單於,還是先返回大營,等待明天與皇甫嵩聯係,共同消滅董卓吧,大匈奴的血不能在這裏流幹。”這是右賢王左達的聲音,雄厚中透著滄桑。也是於夫羅的親弟弟。
“董卓打著主意要消滅大匈奴,誰知道身為漢人的皇甫嵩是不是也一樣,衝出去還有一線生機,我們翻過太行山,去冀州。”於夫羅現在疑神疑鬼,對董卓的“敵人”皇甫嵩也是極盡懷疑。
“那大單於就去祖先吧,去問問他們你到底該不該死。”一柄尖銳的刀忽然從於夫羅的胸口傳出,於夫羅茫然四顧,才發現自己身邊的親信們,怎麽都沒了。
火把下的,都是生麵孔。
“後退,後退,返回大營。”右賢王的威嚴,要比戰敗了的單於要高,匈奴人勉強的回過神來。
和西涼兵正麵糾纏的匈奴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都是自己疑神疑鬼,現在右賢王的一句話,就讓他們重拾了信心,緩緩的策著戰馬後退。
至於還在前麵還在與敵人糾纏的族人們,那就對不起了,幫忙抵擋一下吧,大匈奴的火焰不能滅。
尚在計劃之內。郭汜長長的呼了口氣,大叫著不要追擊。
西涼兵雖狂,但也很聽話,雖然有些遺憾,卻並沒追擊,隻是奮力的絞殺著不能走脫的匈奴人。
戰戰惶惶的返回了大營的右賢王都立刻下令清點人數,與剩下的一點糧食。
勇士居然從鼎盛時期的八萬銳減到了五萬六,右賢王的心,涼到了穀底。
托人數狂減的“福”,糧食還夠吃兩天半的。
次日清晨,天還蒙蒙亮,右賢王終於看清了倒地是誰,在昨晚伏擊了他們,董卓的兵又怎麽會如此之多。
那麵高高掛著的“皇甫”將旗,仿佛是嘲諷他們匈奴人的無知一般。
陰謀,一切都是陰謀。於夫羅那個蠢貨,被漢人當作猴子來耍了。
左達心中怒火翻騰卻又無濟於事,大匈奴劫掠北方完全正確,唯一愚蠢的就是攻打重兵把守的堅城,自從那時起,就像是深陷泥潭一樣,把大匈奴拉入了墳墓。
看著三個方向,百餘步之外,堂而皇之的挖著深溝,砌著圍嶄的漢朝士兵們。
左達的心中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已經徹底的沒了機動能力的大匈奴,會是漢人步卒的對手嗎?
“大匈奴的右賢王,想見一見大漢的董丞相。”左達帶著一些人,策馬奔往那麵掛著金獒旗,正幹的熱火朝天的軍隊麵前。已經從大軍師淪為傳聲筒的帕卡,戰戰惶惶的叫著。
很難想象這個文弱的人居然還活著。
董卓既然不懼,聽到聲音後,帶著一幹人等,跨過一條條的深溝與一道道的圍嶄,走到離所謂的右賢王很近的地方大笑道:“怎麽不見偉大的大單於?本相還沒過你們的大單於呢。怎麽說也算是一國之主啊,按上下分,本相是要給他見禮的。”
左達自然聽出了董卓言語中的嘲諷,勉強的笑了笑,道:“不敢勞煩丞相了,於夫羅大單於已經在昨晚戰死了,現在是本王在代管大匈奴。”
“死了?”董卓還真有點詫異,不禁問道。
“所謂人死恨消,於夫羅大單於對大漢朝犯下了過錯,但他今日以死,匈奴罪不滅族啊,隻要丞相高抬貴手,匈奴願意內遷入中原腹地,為大漢朝養馬。”左達算是完全的放棄了什麽尊嚴,什麽血性,隻為了大匈奴能夠延續。就算是放下兵器,任由董卓把他們遷入到處都是漢人的地方也行。
“好,不過本相想試一試你們的誠意。”董卓不假思索道。
“丞相的意思?”
“跪下,本相要你這個新任的大單於向大漢丞相跪下,隻有這樣才能證明,你們匈奴人真的低頭了。”望著有些疑惑的左達,董卓的臉從來沒有這麽嚴肅過。
此言一出,場中之人全部愕然。
................
描寫戰爭真是痛苦啊,俺也沒想到,這一段還有這麽多章。(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有時候靈機一動或許會救人性命。千餘匹戰馬的衝撞,得到了於夫羅想要的答案。
不管是早已準備好了,還是防備甚深,戰馬們的慘嚎聲無疑證明董卓已經準備周全了,包括防備他劫營。
於夫羅當即立斷,下令前後掉隊,往北方而走。
徐榮則被這群無主人的戰馬搞的手忙腳亂,沒有人駕馭的戰馬比之有人駕馭的騎兵更加的難搞,因為人懂得畏懼,而戰馬不會。
麵對排列森嚴的長矛兵,戰馬們依舊往前衝,有些被箭矢射傷的戰馬更是狂性大發,甩開蹄子,跑在最前麵。
百餘步不能完成加速,但戰馬性烈,現在也夠狂,使勁的撞上長矛兵,一些損傷不可避免。
徐榮指揮著大軍花了小半個時辰,才止住了這群戰馬,讓人可惜的是大部分被殺。
“丞相,末將無能。”徐榮拖著甲胃,一路小跑到董卓麵前,抱拳愧疚道。
“戰陣之上,誰能有十成十的勝算,建功不必如此。”董卓笑著安慰了徐榮一聲後,又抬頭仰望北方道:“甕中之鱉,逃得出四麵牢籠嗎?”
要是逃的出去,我董卓此生兵不出長城。
位於東麵,打算打埋伏的郭汜聽見動靜,好像有聽到大量騎兵往北的動靜。
放眼望去,遍野的火把。
這出乎意料的事兒,讓他為之一呆,隨即提刀大叫道:“往北。”
四周的地形都被探遍了,就是閉著眼睛走路也不會摔倒,何況有董卓那座大營做標記,往北就是走反方向的道路。
擺開架勢,還沒呆熱乎的西涼兵們,在主將的一聲令下,發足狂奔,往北麵追去。
花了二十天餘天,演了數場戲算計“盟友”,董卓怎麽可能讓匈奴人如此輕易的逃走。
奔走了還沒兩三裏路,騎兵的還是沒有上來,主要是夜黑的緣故。
前方似乎是一個斜坡。於夫羅眯著眼,在火把上微弱光亮的照耀下,前方好像是一個很大的山丘。
這一代的地形,他也派人調查過,不過目標是攻打城池,在探查了一次後,也就拋之在了腦後,但依稀記得斜坡過後是平原。
能夠讓駿馬馳騁的平原。
河西的西麵是黃河,他們過不去,北麵百餘裏地界到是有幾座小城池,但這一帶並州大地是什麽樣的情況,他自己最清楚不過,他現在有點後悔了,後悔為什麽不留點漢人慢慢的殺。
雁門關的糧食起碼有上百萬石。夠大匈奴吃整整一年的糧食啊,為什麽自己一貪心,全都劫了呢,白白的便宜了董卓。
“殺。”忽然整天的喊殺聲從山丘的後方響起,黑暗中,大股大股的士卒持矛殺出。
隨即,嗖嗖嗖的聲音狂響,黑色的夜裏,似無數的黃蜂在鳴叫。
讓人看不清,卻能得到的恐懼。又不能避過。
“啊。”匈奴人的慘叫聲此起彼伏,奔在前麵的除少數以外,全部中箭。
黑夜裏又看不清情況,有的人受傷跌落下馬,隨即被後麵的自家族人從身體上踩踏而過。
有的人咬牙苦撐,而逃過一劫。
“往東,往東。”遇到埋伏,又看不清敵人有多少人,於夫羅大叫著,首先往東而去。
他就不相信了,憑借董卓的兩萬人馬,他還能三麵都有埋伏不成。
“往東。”四周聽見於夫羅叫喚聲的匈奴人們,幫著單於叫著。
如此近的距離,即使得匈奴人要調轉馬頭,顯得很困難。
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的往東而去,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與皇甫堅的軍隊相撞,而被長矛手輕鬆殺掉。
小會後,廝殺聲漸小,倒黴的匈奴人被殺了幹淨。
皇甫堅一身銀白色的甲胃,顯得英氣逼人。他皺著眉頭聽著往東而去的馬蹄聲。
所謂瞬息萬變,恐怕就是這個道理了。
這樣的情況,與布局來說,差了一點。而且時間也不對,東麵的軍隊千萬得趕到啊。
兩路被堵,匈奴人顯得有些驚慌失措,而他們大單於則想的更多,心中更加的悲痛,猜測成了事實,他兒子左賢王恐怕已成刀下之鬼了。
他不明白董卓為什麽要花費如此大的精力消滅他們,作為戰敗的一方,他們可是打算歸附的啊。
誰會視數萬騎兵為無物啊。董卓為何如此與眾不同。其實這事兒別說是他於夫羅了,就算是當時智者也不會想明白。
六七萬的騎兵,可以讓董卓的實力膨脹一倍。
往東還沒走多久,卻與尋著火光而來的西涼兵們撞個正著。一樣的喊殺聲,從皇甫堅的士卒口中爆出是充滿了氣勢,但從西涼兵中爆出卻是充滿了凶焰。
雖然弓箭手們還沒有就緒,但長矛手們已經等不及了,迎著明晃晃的一大片火光就衝了上去。
“撲哧,撲哧。”鋒利的長矛不斷的刺入人體的聲音,在西涼兵們的耳力是多麽的動聽。
這次匈奴人的心情不再隻是驚慌失措了,而是感到絕望,他們跑了個大半夜,卻三麵都有人厚著,而且這裏的人數好像也不少。
由於直接麵臨西涼兵的威脅,前麵的騎兵不得不降下已經很慢了的速度。三番兩次的碰壁,幾乎讓他們銳氣盡失。
“殺出去,殺出去,大匈奴的火焰,永遠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中熄滅。”情況已經嚴重到不能嚴重了,於夫羅豁出去性命,打算在此廝殺了,逃出升天或死。
但這次就算是他身邊的親信幫他一起喊,也不頂用。
來自黑暗的恐懼實在是太大了。前麵似乎有無數人影藏在黑暗中的惡魔,等待著他們走進去。
惡魔的嚎叫,自己人的慘叫。更是讓他們恐慌。茫然不知所措的胯著戰馬,呆呆的站立著。
極少數聰明又沒有高度榮譽感的匈奴人,則迅速的丟掉了火把,駕著戰馬,想從中悄悄的走脫。
“大單於,還是先返回大營,等待明天與皇甫嵩聯係,共同消滅董卓吧,大匈奴的血不能在這裏流幹。”這是右賢王左達的聲音,雄厚中透著滄桑。也是於夫羅的親弟弟。
“董卓打著主意要消滅大匈奴,誰知道身為漢人的皇甫嵩是不是也一樣,衝出去還有一線生機,我們翻過太行山,去冀州。”於夫羅現在疑神疑鬼,對董卓的“敵人”皇甫嵩也是極盡懷疑。
“那大單於就去祖先吧,去問問他們你到底該不該死。”一柄尖銳的刀忽然從於夫羅的胸口傳出,於夫羅茫然四顧,才發現自己身邊的親信們,怎麽都沒了。
火把下的,都是生麵孔。
“後退,後退,返回大營。”右賢王的威嚴,要比戰敗了的單於要高,匈奴人勉強的回過神來。
和西涼兵正麵糾纏的匈奴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都是自己疑神疑鬼,現在右賢王的一句話,就讓他們重拾了信心,緩緩的策著戰馬後退。
至於還在前麵還在與敵人糾纏的族人們,那就對不起了,幫忙抵擋一下吧,大匈奴的火焰不能滅。
尚在計劃之內。郭汜長長的呼了口氣,大叫著不要追擊。
西涼兵雖狂,但也很聽話,雖然有些遺憾,卻並沒追擊,隻是奮力的絞殺著不能走脫的匈奴人。
戰戰惶惶的返回了大營的右賢王都立刻下令清點人數,與剩下的一點糧食。
勇士居然從鼎盛時期的八萬銳減到了五萬六,右賢王的心,涼到了穀底。
托人數狂減的“福”,糧食還夠吃兩天半的。
次日清晨,天還蒙蒙亮,右賢王終於看清了倒地是誰,在昨晚伏擊了他們,董卓的兵又怎麽會如此之多。
那麵高高掛著的“皇甫”將旗,仿佛是嘲諷他們匈奴人的無知一般。
陰謀,一切都是陰謀。於夫羅那個蠢貨,被漢人當作猴子來耍了。
左達心中怒火翻騰卻又無濟於事,大匈奴劫掠北方完全正確,唯一愚蠢的就是攻打重兵把守的堅城,自從那時起,就像是深陷泥潭一樣,把大匈奴拉入了墳墓。
看著三個方向,百餘步之外,堂而皇之的挖著深溝,砌著圍嶄的漢朝士兵們。
左達的心中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已經徹底的沒了機動能力的大匈奴,會是漢人步卒的對手嗎?
“大匈奴的右賢王,想見一見大漢的董丞相。”左達帶著一些人,策馬奔往那麵掛著金獒旗,正幹的熱火朝天的軍隊麵前。已經從大軍師淪為傳聲筒的帕卡,戰戰惶惶的叫著。
很難想象這個文弱的人居然還活著。
董卓既然不懼,聽到聲音後,帶著一幹人等,跨過一條條的深溝與一道道的圍嶄,走到離所謂的右賢王很近的地方大笑道:“怎麽不見偉大的大單於?本相還沒過你們的大單於呢。怎麽說也算是一國之主啊,按上下分,本相是要給他見禮的。”
左達自然聽出了董卓言語中的嘲諷,勉強的笑了笑,道:“不敢勞煩丞相了,於夫羅大單於已經在昨晚戰死了,現在是本王在代管大匈奴。”
“死了?”董卓還真有點詫異,不禁問道。
“所謂人死恨消,於夫羅大單於對大漢朝犯下了過錯,但他今日以死,匈奴罪不滅族啊,隻要丞相高抬貴手,匈奴願意內遷入中原腹地,為大漢朝養馬。”左達算是完全的放棄了什麽尊嚴,什麽血性,隻為了大匈奴能夠延續。就算是放下兵器,任由董卓把他們遷入到處都是漢人的地方也行。
“好,不過本相想試一試你們的誠意。”董卓不假思索道。
“丞相的意思?”
“跪下,本相要你這個新任的大單於向大漢丞相跪下,隻有這樣才能證明,你們匈奴人真的低頭了。”望著有些疑惑的左達,董卓的臉從來沒有這麽嚴肅過。
此言一出,場中之人全部愕然。
................
描寫戰爭真是痛苦啊,俺也沒想到,這一段還有這麽多章。(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