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的現在什麽都缺,哪怕在美國,不入流的普通工程師,學校的講師,普通教授,對於中國而言,都是難以言明的資源,會對包頭未來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楊元釗並不打算,完全依托國外,建設一個工業體係,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攤子鋪得太大,一旦出現什麽變故,最終的接過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為了安全起見,哪怕在穀內的投資,也隻能依靠德美公司的名頭,暫時在幾個行業之中,進行投入和選擇選擇,而現在又有一體機的任務,那麽這個選擇的重點,就出來了。


    之前的技術工人,因為通用性的緣故,沒有過多的要求專業,可到了更高層次的人才,專業性是必須考慮,150美元一個月的工程師工資,在這個時代的美國,絕對稱得上是高新了,這個時代的美金,是真正的美金,20美元,可以直接兌換黃金,所以,價值也比後世的高出了很多很多。


    在楊元釗的計劃之中,棉花,水泥,磚廠,隻能夠稱之為基礎之中的基礎,棉花是敲門磚的,水泥廠和磚廠,是一個工業基地,甚至是工業區的基礎,他們提供的基礎建材,為工業區打下基礎,接下來,他需要為重工業打下一個基礎,占據著工業體係之中,舉足輕重的作用的,就是重化工業,以三酸兩堿為代表的重化工業,從一定程度上麵,代表著化工業的基礎原料,很多跟化工有關的產業,都是脫胎於此,再加上一體機這個重要的砝碼,最終成為招募的重點。


    美國的化工業,沒有德國那麽的先進,在基礎化工的領域之中,無論是精度。還是門類上,都比較的完善,重化工的規模遠在德國之上,這也是美國龐大的麵積和海量的人口決定的。人口和麵積決定著工業的規模,這一點都不假,沒有足夠的國土麵積,根本無法發展成超級大國,這從後世的曆史上麵就可以看出來的。


    曆次爭霸的大國,英國雖然是彈丸小國,卻因為殖民地而強大,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鼎盛時期,幾乎占據了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幾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數億的人口,奠定了英國強大的基礎,它也成為了這個時代,毫無爭議的超級大國。


    接下來的美蘇爭霸。人口土地,都是先決因素的,二戰時候的德國,因為國土麵積較小,人口較少,哪怕擁有著強大的科技和工業,依然無法突破本身的限製。更進一步,至於更弱一點的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也是如此。


    美國的幅員,跟後世的中國相當。而德國,隻是中國一個省的大小,人口就更加的少了,當基數大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量變也就有了質變的基礎了。這個時代的美國,依靠著總量,達到了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並且逐步的在各方麵,開始趕超歐洲的先進水平,所以各方麵的人才,都非常的充足。


    側重點,是早就跟楊元釗商量好的,側重於化工方麵的人才,芝加哥以鋼鐵和重工業著名,他隻是重工業基地,而不是全門類基地,甚至在美國的化工基地,也不是在芝加哥。但是依托於鋼鐵和重工業,以煤炭為基礎的煤化工,以硫酸和鹽酸為基礎的化工業,也相當的發達,都是基於鋼鐵工業發展起來的,在美國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要說如此重要的行業,本不容易吸引到人才,可現在的美國,鋼鐵工業經過了幾十年的蓬勃發展,已經是日漸遲暮了。


    要知道,從進入20世紀開始,美國鐵路就開始疲軟了,公路和汽車的出現,開始逐步蠶食著鐵路根基,蘇伊士運河的貫通,更加便宜的水運,也讓大宗貨物的運輸,選擇水運的遠比鐵路更多,本身發達的美國鋼鐵發展放緩的,且弊病叢生。


    到了後來,甚至大量鐵路被拆毀,當做廢舊鋼鐵來賣,二戰時期,日本龐大的不可思議的聯合艦隊,跟美國在太平洋上爭鋒了幾年存在,都是依靠著廢舊鋼鐵,一點點的生產切製造出來的,由此可見美國的強橫,隻是廢舊鋼鐵,就造就了一個叱吒世界強悍艦隊,當美國的工業真正轉軌,開始爆發出產能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側目了,二戰時期,美國幾乎是整個反法西斯聯盟的重要後方和軍火資源的生產者。


    這個時代的美國,鋼鐵的頹廢出現了雛形了,芝加哥日漸蕭條,連主業的鋼鐵,都變得沒辦法盈利,利潤率大減,更何況是依托著鋼鐵生存的煤化工,硫酸鹽酸化工業,在知道了德美公司的側重點之後,越來越多,對自己的實力非常有信心的人,開始來到了德美洋行,德美的職員們,也從最開始的,每天接待十幾二十個,變成了每天接待上百個,一份份的簡曆,一項項的計劃書,到最後,甚至還有兩名資深教授的出現。


    威廉姆斯和史密斯,他們一個是芝加哥大學鋼鐵係的教授,一個是芝加哥聯合大學化工係的教授,一個主攻鋼鐵聯合體,一個主攻的是鹽酸化工,他們都是作為一個研究所主要負責人,都是碩士生導師,威廉姆斯甚至還是博士生導師。


    按道理說,這樣的人,不太可能被德美的吸引,進入中國這個科技的貧瘠之地,要知道,從幾百年前開始,世界科技的重心已經不再中國了,當1840年,英國人敲開了中國的過麽,鴉片戰爭承接了無盡的屈辱之後,世界上,能夠正眼看中國的,幾乎不存在,在大部分的西方人的眼裏,中國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哪怕中國為美國東西方鐵路的貫通,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可是排華法案依然是被通過了,美國政府,開始名正言順欺壓起了中國族裔。


    深入了了了一切之後,哈比這才發現,美國經濟的蕭條,已經開始逐步的擴張了,甚至一定程度上麵 ,影響到了芝加哥大學和芝加哥聯合大學,他們的項目,或者是因為可行性不高,或者是因為耗費較大,在提交給學校的董事會的時候,被砍掉了,所以,正在瘋狂的尋找資金和合作夥伴,所以兩個資深的教授,甚至選擇性忽略了中國這個客觀事實,重金拋灑的德美洋行,在這個時刻進入到了他們的視野之中,找上門來尋求合作,並且拿出了自己的條件。


    這樣兩個,在美國大學圈裏麵,也稱得上是頂級科學家的人物,下麵的職員們,根本沒敢處理,直接就報到了哈比這裏。


    認真的研究了威廉姆斯和史密斯的基本情況之後,哈比也一陣的頭疼,這些都是美國科學界的精英之一,比不上最頂級的精英,也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即便去德國大學也會得到良好的接待,甚至也有成為教授的資格,要說,能夠招募到他們,是德美的幸運,為了得到他們,德美洋行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可是這樣的重量級人物,要得到他們,怎麽可能是輕易的,兩個人提出來的要求,一個比一個困難。


    史密斯還好辦一點,他地位,隻是在芝加哥聯合大學,甚至在聯合大學之中,他也隻是硫酸方麵頂級專家,綜合整個化工方麵,他還不是首席,首席是芝加哥聯合大學的化工係主任,而他隻是剛剛占據了一個研究所負責人的位置。


    所以,史密斯提出的條件比較的低,隻是提出化工研究,硫酸行業之中,一些衍生物,還有新的化工行業的探索,特別提到了硫化橡膠這個最受矚目的項目,這也是汽車工業逐步發展需要,這也是他實驗室的研究重點。


    正因為尖端,切前沿的領域,所以需要每年200萬美元的投入,作為報答,他會在中國的上海建設一個分所,每年提供100名化工專業的畢業生,還有30名研究員,甚至他本人都可以抽3個月的時間到中國坐鎮,用於推動中國實驗室的研究,作為回報,史密斯會拿出之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作為交換,甚至在中國實驗室之中形成的成果,他的實驗室和德美方麵,都會擁有一半的產權。


    這個讓步不可謂不大,但是200萬美元的價格,真的是獅子大開口,換算成德國馬克,幾乎要達到千萬了,這已經超過了哈比目前所擁有的資產。


    哈比遲疑了一下,仔細的研究了史密斯所給出來的東西,芝加哥聯合大學的強大,跟芝加哥大學一樣,都是美國比較重要工科學府,一個主要在鋼鐵領域,一個主要在重化工領域,硫化橡膠,更是重化工領域之中的前沿的前沿。


    難以決斷,有些頭疼,這是哈比心中,唯一的想法,200萬不少,可是這200萬如果換取一個對於行業有著巨大影響力,甚至是學術價值的教授的話,似乎,也沒有那麽的不可接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