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黨的爭奪開始,並且因為僧多粥少之下,擴大化了之後,一切就遮掩不住了,更別說袁世凱,從來都沒有放棄對革命黨的信息的收集,從來都是不遺餘力,更何況現在西北這個大鐵板,碰不起也碰不了,如果袁世凱還有一丁點的野心的話,必定會選擇向革命黨進軍的。


    第一次接到了西北向革命黨提供軍火的消息之後,對於西北的作為,袁世凱憤怒無比,本來對西北的不少作風,袁世凱就非常看不慣,可是因為這是一個大鐵板,選擇了忍讓的態度,可是西北現在的做法,似乎是兩家賣軍火,想要尋求某種平衡,這跟他所不願意看到。


    把楊度和徐世昌找了過來,通報了情況之後,兩個人都沉默了,許久之後,楊度這才打破了平靜,道:“東翁,你想怎麽做!”


    “想怎麽做?”袁世凱詫異的看著楊度,有些不明白楊度為什麽這麽說。


    “消息來的很及時,如果再晚半個月,東西可就真的到革命黨的手中了!”


    袁世凱眼前一亮,沒錯,東西是秘密運輸的,這麽大批的軍火,在鐵路上,是不可能避開北洋的耳目的,雖然跟西北約定了之後,對於西北外出的貨物和進口資源什麽的,北洋很輕鬆的放過了,可是外鬆內緊,關於這些武器之類的戰略物資,還真的沒有怎麽放過。


    這點不但北洋知道,西北也是一清二楚的,這就意味著,西北要想給南方革命黨軍火。隻能夠走陝西,出秦川之後,順長江而下,還要看他們進入武漢的速度,否則的話。還要繞道。


    袁世凱一臉的森然,能夠成就今天的地位,是多少人頭染紅的頂子,殺伐決斷這是必然,本身想要穩紮穩打的,但是現在。他平靜的說道:“給芝泉發報,不必再等了,開始攻擊吧!”


    北洋的兵鋒,已經逼近武漢和合肥了,可以說湖北和安徽。基本上是屬於北洋的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軍火事件,當軍火還沒有徹底的運送到南方的時候,北洋軍開始突擊,而且是快速突擊。


    以三鎮北洋為首,沿著安徽湖南一線,開始向前進攻,10天千裏。如此的躍進速度,讓世界側目,南方並沒有直通北方的鐵路。在10天之後,攻占了湖北和安徽的大部分重要城市之後,因為後勤停下來了。就在長江沿線,形成了對持。


    本身北洋軍跟革命黨之間,在後世的曆史上,是在湖北打了一仗。可是現在,因為沒有四川的護路運動。湖北沒有虛弱,又加上應對得當。在武昌的起義,沒有產生多少的波折,直接被消減在了萌芽。


    雖然接下來湖北的局勢,一片動蕩,革命黨也是四下活動,但是一直到段祺瑞抵達武漢的時候,武漢還是牢牢的掌握在新軍的手中,而第三鎮的到來,徹底的讓所有野心家和有想法的人偃旗息鼓了,湖北新軍主動的靠攏,接受了段祺瑞的整編,然後跟隨著第三鎮縱橫湖北,把湖北徹底的納入到北洋的範圍之中。


    另外一邊安徽也差不多,接下來,卻沒有穩紮穩打,兩路大軍,在湖北和安徽交界處會師,三個鎮幾乎呈現出品字形,直撲湖南。


    誰都知道,南京作為革命黨的大本營,也是革命黨最強大的地方之一,別的不好說,30多個協的新軍雲集,這一點,就不容易攻破,同樣作為長江沿線的重要城市,湖南的長沙,就成為了進攻的重點。


    從過去曆史之中的武漢,換到了長沙,同樣作為長江沿線的重要城市,可是戰局就沒有湖北那麽激烈了,畢竟北洋軍到了這裏,以整個北方的交通條件,從北京到武漢,有平漢鐵路這個天然的運輸通道,可是到了湖南長沙,卻碰到了長江天險,在沒有一個大橋的情況之下,這絕對無法度過。


    特別是長沙的條件,跟武漢三鎮也不一樣,也就是快到了長沙城下,段祺瑞才有些感慨,還好沒有從武漢繞行長江,雖然說度過了長江天險,可是背後毫無保護,如果被人斷掉後路,他們7萬多人的大軍,到哪裏去弄補給,到湖南長沙,雖然繞路一點,也需要打破長江天險,可總體而言,背後是完全沒問題的,借助著新軍控製下的湖北和安徽,是強大的後方,一但有什麽挫折的話,那就退回去,起碼安全。


    南方水鄉,哪怕是在冬日裏,也不容易行動,北方的軍人還沒有習慣南方的水土,這種潮濕陰冷的氣候,造就了不少非戰鬥減員,特別是南方,根北方截然不同,透進骨頭縫之中的寒冷,很多人生生的被這種痛苦給摧垮了。


    複雜環境,艱難的路程,加上非戰鬥減員,北洋軍的速度明顯降低,從之前的10天千裏,一下子降低到了20天500裏,好在,長沙就在眼前了。


    北洋的大軍突進,可以說,一下子把南方正在爭權奪利之中的革命黨給打醒了,說實在話,他們沒想到在革命即將成功的時候,居然還有一隻強大的北洋軍,袁世凱一改之前的模樣,沒有隱藏任何的實力,直接的打出來了。


    對於北洋,革命黨其實是有一定的陰影的,熟知晚清的一切,北洋可以說是晚清最後能夠拿出來的一個利器了,都以為或許在攝政王和清廷的控製之下,北洋會逐步的衰落,就如同當年的北洋水師一樣,可是真正露出獠牙的北洋,在戰鬥端表現了他的凶殘。


    在湖北,湖南,甚至是安徽活動的北洋軍,用真實的戰鬥,證明了北洋的實力,哪怕是隨便的一個營,也不是他們這些烏合之眾能夠對付的。


    外來的壓力,本就會促進內部的團結,革命黨也一樣,爭權奪利,總要等到地盤穩定了之後,再說,效率是難以想象之快,北洋擺明了,劍指長沙,雖然長沙的後麵,還有南京,可南京是最後的退路了,如果不能再長沙擋住北洋軍,取得一定的均勢,北洋軍在攻占了長沙之後,直接的衝向南京,說不定,革命和民國,也就沒有他們革命黨什麽事情了。


    清晰的認識,讓所有的革命黨團結在一起,什麽爭權奪利,什麽未來的位置,先過了這一關再說,必須要在長沙頂住北洋軍的攻勢。


    順著長江水道的便利條件,革命黨大軍聚集到了長沙,哪怕是包頭的軍火還沒有抵達,但是憑借著十幾個鎮的新軍,加上張靜江支持之下,接近2萬軍隊的武裝,這是張靜江的藏私。


    賣軍火的之中,留下一批軍火,還是非常容易的,除了之前,南京起義的時候留下了一批,還有後麵的一批,是準備擴軍,或者特殊時候拿出來用的,沒想到,這才多長時間,特殊時候就來臨了。


    這一批軍火,沒有人爭奪,誰都知道,這一批軍火,關係到革命黨的生死存亡,必須用在最關鍵的地方,新軍之中,以戰鬥力著稱的,恐怕也隻有參加了南京起義的那一批革命黨的老底子了,他們是革命黨的基本骨幹,大部分的軍官都有武備學堂和日本留學經曆。


    這一批人本身,就在南京獨立之後,成立了2個師,不過都是小師,每一個師的人員大概在12000人左右,現在,有了這些武器,加上從其他軍隊之中抽調精銳,緊急整合,變成了3個師,每個師保證了15000人左右,全套的德係裝備。


    除了隸屬於革命黨3個師,稍稍的晚了一點,剩餘的助力部隊,紛紛的集中到了南京,在長沙城下囤積大兵,一方是實力和炮火占據了相當優勢的北洋軍,一方則是人數占優的革命黨,兩方共計21萬大軍,北洋是7萬,革命黨是14萬,在長江邊開始了一場廝殺。


    20萬級別的戰鬥,別說是西北關注,列強們也紛紛的派出了觀察員,近距離的觀察局麵,戰火,就這麽的在長江岸邊燃起,四周的所有的高地,戰略要點,都是爭奪的關鍵。


    剛開始,北洋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一個鎮頂著革命黨5個師來打,而且還戰而勝之,短短的一周時間之中,殲滅了3個師,革命黨一舉損失了3萬多人,甚至不少的編製,都被徹底的打散,減員眾多,長沙周圍的戰略要點,也被北洋一個個的拔出掉,北洋用實際情況,彰顯了他們的戰鬥力,以一敵五,還戰而勝之,現在根據小道消息,北洋已經擁有了25萬大軍了,雖然大部分的北洋軍不是老底子,可是老底子北洋六鎮,也有15萬以上,這讓革命黨怎麽打。


    一時間,革命黨這邊,士氣大跌,可怕的現實表明了,北洋是不可戰勝的,哪怕他們能夠拿到西北的武器,也不可能抵擋,實力的差距是巨大。


    人心開始浮動了起來,原來隻是爭權奪利的高層,開始考慮了後路的問題,甚至還有人提出,要不向西北求救,看西北對於張靜江還有之前革命的支持,應該會幫忙吧,兩方聯合麽。


    在這樣複雜和人心渙散的局麵之下,屬於革命黨旗下,戰鬥力最強,又緊急補充了人員和裝備的三個師部隊,抵達了長沙城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