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的工業圖紙,這是一個係統的工程,本就不可能由幾個人來完成,哪怕整體的設計已經出來了,牽扯到造船,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從建設的難度,修建的過程,一直到完工的日期,無不需要嚴格的控製,一艘戰列艦,代表著目前世界最高端的海洋武器,不能從一開始,所有的東西都堆在那裏,那樣不可能加快速度,大量東西堆在一起相互影響,速度提不起來,最關鍵的是,一門艦炮,真的丟到那裏一年的時間,早就生鏽了。


    一艘戰列艦,就如同一個精密的鍾表,每一個齒輪,每一個部分,都完美的形成一個整體,在這個幻想級上麵,增加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動力裝置,引入了焊接工藝。


    為了安全,也為了整體的強度,外殼沒有選擇用焊接的工藝,還是柳接,可是內部的結構,隔艙和水密艙這些地方,全部都采用了焊接工藝,這樣即便是最邊緣,最狹窄的地方,隻要能夠進去人,焊接都可以繼續下去,這完全打破了以前的步驟,要知道,之前的戰列艦,是用搭積木一樣的辦法,層層的施工的,每一層都有獨特的工序,不能夠錯了,更不能亂了,這樣才能夠保證整體結構完整,速度最快。


    法比安等三人,不太了解焊接工藝,楊元釗簡單的敘述的過程,卻讓他們震驚,隻要用柳接,把戰列艦幾個層次界開。剩下的,就交給他們了,內部裝飾和各部門的安裝。幾乎可以同步進行。


    這是什麽方法,之前的戰列艦加工,不是沒想過這樣,但是這樣一來整體會亂掉,每一層部分,無法完成柳接,會影響到內部的結構。可是楊元釗絲毫不在意,直接的命令他們按照這個施行。這可是全新的東西,需要計算的步驟太多了。


    當然了,法比安敏感的感覺到,這個造艦的方法的先進性。外殼恐怕是整個戰列艦施工五分之一左右,加上龍骨和骨架的鋪設,也不會超過三分之一,剩下各個功能艙室,各個係統,線路的鋪設,動力係統加上艦炮的安裝,這才是大頭,完成外殼和動力。下水進行海試,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通過海試和大量的裝備的列裝。才能夠真正的進入到現役。


    這個方法真的能夠施行的話,整個戰艦三分之二的工作,可以以三倍,甚至是五倍的時間完成,一艘戰列艦建成的時間就大大減少了,可能會從現在的兩年中左右。減少到1年2個月,甚至是1年。這等於從另外的一個層麵上麵,增加造艦能力,最少船塢的使用率,會提升50%甚至是70%左右,這帶來的效率提升是數倍。


    新方法是不錯,問題還是有的,法比安幾乎是直接闡述出來,新的工藝需要的計算量太大了,即便是他們三個,加上整個郵輪之中所有的助手,都無法完成整個計算的工作,即便是從德國國內大量的充實人手,也需要1年甚至以上的時間。


    法比安幾乎是慷慨激昂的敘述了看法的,卻沒想到,楊元釗一臉的平靜,焊接對於造船有多大的作用,早在上海,實驗的時候,就已經清楚了,焊接可以讓寬大的艦體從小型化開始加工,避免了柳接的沉重,也可以多個方麵,多個工序進行加工,可惜焊接目前才進行到1000噸左右的小船,距離1萬噸的巨艦,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距離,更何況是這個超過了4萬噸,超級龐大的家夥。


    隻能夠退而求其次,外殼還是用柳接的,然後界分成不同的層次,整體的鋼板柳接,把戰艦分成不同的層次,然後根據設計,對小艙室和功能艙室進行加工,西北不隻有焊接,還有氧氣切割,對於鋼材的加工,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樣可根據功能,界定不同的艙室,加快施工進度。


    從穿越至今的,時間永遠是楊元釗最缺乏的,西北的工業化創造了奇跡,可是對於中國,對於西北,時間還是太少了,他幾乎分秒必爭,終於,用了4年的時間,建設了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工業區,完善了西北軍和選拔的兵役建設和軍校興建,現在到了海軍之上了,為了讓擁有漫長海岸線的中國,擁有足夠的安全度,為了以後的裂土開疆,中國,必須要擁有海軍。


    法比安等三人,是他無比重視的,這一艘幻想級,也是集中了西北的全部成果和從英德雙方得到的全套圖紙最終出現的,基礎還是法比安,可是內核已經大相徑庭了,法比安提到的問題他也想過了,也準備了解決的辦法數學計算器。


    這個東西依然是他從後世帶過來穿越饋贈,作為發動機工程師,很多設計和改裝上麵,需要用到不少的數學公式,這一個不是功能最強大的,卻是最全麵的,其中包含了不少的冷門數學公式,就性能上麵來說,恐怕比不上70-80年代,最普通的小型機或者中型機,可是再怎麽說,它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速度也比較驚人,用到1912年,擁有一艘戰列艦的設計計算數據,絕對是殺雞用牛刀。


    “法比安先生,你可以看這個!”楊元釗把法比安引到了這個計算器的麵前,已經做了外殼處理的情況之下,很多的鍵位都單獨的分列出來,就使用上麵,應該是更加的直觀方便。


    數學是通用的語言,也是現代科技的基礎之一,每一個設計師,都涉獵了不少的數學,特別是戰艦設計師,很多東西都要用到數學理論和力學原理,需要計算的東西很多。


    “這是?”法比安愣了一下,他在上麵看到了不少的數學符號,可是看著楊元釗在符號上麵按動,在一個看起來像是鏡子的窗口,可以看到一個個的數字和公式,都出現在了窗口的位置,一個複雜的微積分數學算式在幾秒鍾的時間之中列下了,其實這是一個放大鏡,可以直接看到內部的計算機屏幕,更加直觀一些。


    複雜的算式列下來之後,楊元釗按下了確認鍵。很快,結果顯示出來了,幾乎是隻有一瞬間的,哪怕是從來都沒有見過這玩意的法比安,也明白了,這是一種計算的機器,還有這樣的機器麽?


    機械計算器,這東西法比安見過,在海軍部的計算室裏麵就有兩台,他以遠超過人腦的計算方法,成為了海軍部的瑰寶之一,每天都承接著大量的計算任務,火炮和戰艦的不少細節,都是它來解決的,但是他比較複雜,往往一段時間,隻能夠進行一種算法,檢索之後,還有一定的出錯率,必須要核實,這已經極大的增加了計算的效率,讓研究的過程加快。


    眼前的這個,僅僅是這個計算式之中,就包含了10多種不同的函數算式,看起來極為複雜,卻隻是一瞬間,就完成了計算的過程,這代表著什麽,新的工藝和新的戰列艦的一切關於計算的問題,都不成問題了。


    法比安的吃驚,引起了其他兩個人的注意,哈維的動力方麵,萊納斯的火炮方麵,設計到了數學更多,他們也圍過來,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一台奇怪的計算機器,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東西,它的計算原理和效率到底有多高呢?


    關於計算機,能夠拿出來使用,已經是極限了,這關係到楊元釗的核心問題,他是不可能解釋的太清楚,也解釋不清楚,法比安等人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可是卻親自的在計算機上麵做出了驗證,他們都是設計師,曾經使用過機械計算機,也在設計的之中,使用了大量的計算,至今還擁有一些計算的檔案,正確率如何,拿出來驗證就好了。


    一番雞飛狗跳之後,幾個人看著這個計算器的眼光不一樣了,曾經1000人用了7天,加上了12小時的機械計算機才算出來的結果,計算器上麵,隻用了不到半分鍾,在幾個算式列出之後,就顯示了答案了,這樣的計算速度,簡直是驚人的可怕,至於正確率的,完全是百分之百,小數點之後12位的精確度,不但無一錯誤,甚至通過他,發現了之前一次計算之中的錯誤,小數點之後第4位出現了錯誤,對於萬噸級戰列艦來說,這樣的錯誤不會有任何影響,可是對於要求精度的火炮來說,小數點之後每增加一個層級,帶來的精確度和火炮的性能都會不小的提升。


    楊元釗很滿意的看著他們吃驚於這麽一台計算機的作用,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後世的電子科技走過了整整5代,七八十年的曆程的,最新的計算機跟初期的計算機之間的差別,簡直是天差地別的,就這樣,二戰時期美國的計算機工程,也是不亞於的核武器的一個巨大的工程,這樣一個簡單的函數計算器,拿到這個時代,簡直是黑科技之中的黑科技。


    解決了計算的問題,哪怕是最挑剔的法比安也不說什麽了,最艱難的計算問題解決了之後,剩下的就不是問題了,法比安他們承諾,會接下來,成立一個聯合開發小組,全部助手加上西北支援的一些人員,共同投入對幻想級戰列艦的籌備工作之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