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的綜合開發,那是一個遠景,別說是7億噸的通行能力,就算是1億噸,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現在的中國,包括長江沿岸各個城市,因為還沒有納入到西北的全麵控製之中,大部分地區都比較貧窮落後,無法承載這麽龐大運力,但是提前布置是可以的,大量建設其實在緩慢的進行之中,西北已經深入到了長江流域的基層,從最底層掌控權利。


    西北一直以來都是這麽做的,沿著長江兩岸,以武漢,荊門,南京,三條長江大橋,可以說代表著中國南北相連的三條大動脈,京廣鐵路,京滬鐵路,包成鐵路,前兩個是從北京到上海,從北京到廣州龐大鐵路線,後一個,則是連接著包頭,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的重要鐵路,他們的貫通,解決了通行的問題。


    三個長江鐵路大橋和後續九江,枝城,上海,等一係列的鐵路橋,成為了聯絡長江兩岸大型通道,接下來就是沿江鐵路和各個支線,會把沿長江兩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徹底納入到一整個體係之中,沿江,沿線,沿岸,各個港口跟鐵路公路樞紐結合,形成一個整體。


    正因為對於長江的看重,楊元釗更加考慮了保證長江的通行能力,這三個鐵路橋和後續的,建設相對比較緩慢,距離水麵的高度幾乎比最簡單的設計高出了三倍以上。工程量和施工難度也幾何的增加了,從1912年立項設計,到1912年年中動工。預計可能要到1915年的年中或者年底才能夠通車,那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了。


    西北速度快,抓的比較緊,各種工程機械齊備,完全貫通也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了,現在的京廣,京滬。包成暫時還是斷頭路,修好的隻是沿長江兩岸。隻要鐵路橋貫通之後,才可以連接南北。


    除了長江的問題之外,南方的鐵路修建比起北方,麻煩了不止一點點。江南水鄉,河流湖泊密集的,現在的西北還沒有辦法無視這些,隻能夠在有限的區域修建,並且盡可能多的讓這些鐵路連接成網絡,


    滬昆鐵路,是南方的一條大動脈,因為不經過長江,建設難度比較小。是南方的核心鐵路的,從上海開啟,通過浙江。這一段早在2年多之前就已經貫通了,江西,湖南段湘贛鐵路也在一年多之前貫通,湘黔線則在去年年底貫通,現在已經投入使用,最遠的貴昆線。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目前完成了70%左右。一旦貴昆線完工之後,滬昆鐵路就會徹底的貫通,從上海通往雲南的昆明,等於把中國南部的重要省去給穿了一個串。


    最關鍵的是這一條鐵路,連接了並不發達的貴州和雲南,讓這兩個物產豐富,地勢崎嶇的省份從此有了鐵路,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這兩處地方太窮了,目前名義上是控製在革命黨的手中,革命黨根本就沒有多在乎,隻是派出了一些人員去管理,他們爭奪的也是省一級的職務,在哪裏爭權奪利。


    西北同樣沒有放過那裏,是紮紮實實的發展這兩個地方,不但派出了大量的人員,也支援了大量的機械,用於開發那裏的礦產資源,並且增加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楊元釗很清楚,雲貴兩地是寶地,再說了,未來西北窺視中南半島,這206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可不同於西伯利亞或者蒙古,那是一片不毛之地,中南半島地處熱帶,動植物資源極為的豐富,土地也非常的肥沃,一向是整個世界的糧倉,這些如果到手,加上龐大的印度尼西亞,配合著西北遠超過世界的農業科技,整個中國即便是人口增長一倍,兩倍,也不用再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滬昆鐵路從貫通之後,就不是特別的繁忙,滬浙線算的上是最繁忙的,它聯絡的是浙江和上海,前者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當然了,是西北崛起之前,後者則是中國最大的租界區,冒險家的樂園,從浙江運往上海的各種外貿物資,從上海向浙江運輸的各種貨物,讓這一條線繁忙異常。可是除了這裏之外,就不是那麽的繁忙了,浙贛鐵路,因為江西跟浙江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更多的隻是江西向浙江,向上海輸送民工,隻不過相對於昂貴的鐵路,水運是出外務工者的的第一選擇,因為船票便宜。


    天蒙蒙亮,一輛普普通通的綠皮車,開行在這一條鐵路線上,從上海出發之後的,途徑杭州,轉向南昌之後,沒有沿著湘贛鐵路繼續前往湖南,而是走入了另外一條支線,從南昌引出的,前往福建的一條鐵路。相對於滬昆鐵路這樣的幹線鐵路,贛閩鐵路不過是一條支線,作用不過是聯絡江西和福建,不至於讓這個省沒有鐵路跟外界聯係。


    鐵路從出現開始,就代表著富裕,有鐵路的地方,物產可以更快的運出,跟其他地方的聯係也緊密了起來,過來興建工廠,開墾土地的也多了,有鐵路和沒有鐵路,這萬全是兩回事。


    福建在中國版圖上麵,靠近沿海,卻不是富庶之地,作為中國最早發起海運,早在唐宋年間,就成為重要的海貿港口的福建,在這個時代的發展,不如南邊的廣東,北邊的浙江,那兩個地方都是難得的富庶之地,魚米之鄉,可是在福建卻並非如此,八山一水一分田,這就是福建,山多地少,福建人很早就開始闖世界,無論是除外工作,還是下南洋的,福建人甚至在廣東人之上,福建的不少地方,也是大名鼎鼎的僑鄉。


    山多地少,讓每一次的自然災害到來的時候,福建人都會逃出去的,引舟海上,去爭奪哪一個虛無縹緲的機會,為了掙命,為了活下去,在落腳之後,或者是把親人們給接出去,或者就用微薄的薪水,寄給家裏,讓家裏過的寬綽一點。


    正因為如此,福建一直在中國的版圖之中,占據了相當的地位,贛閩鐵路就是在西北的牽頭之下,卻大部分是由僑胞們的捐款修建的,讓福建的民眾,除了揚帆海上之外,就有了另外一個,跟外界聯絡的通道。


    這一列火車的目的地是福建的福州,也就是福建的省會的,著名的港口城市,從上海到福建的人不少,多是福建人出來務工或者是做生意的,人倒是不多的,在數百的乘客之中,卻有一些是特殊的,跟普通人的目的不一樣。


    三個身穿著西服,看起來像是洋行職員的人,在不算密集的車廂之中打著瞌睡,偶然間睜開的眼睛之中,看不到一絲一毫的迷茫,是精芒閃爍,他們平常的臉,沒有一點的特殊印記的,丟進到人群之中就找不到的,如果是熟知西北情報局的人在這裏,一定會認出來,他們都是隸屬於情報局的情報人員,還是屬於別動隊的。


    現在,情報局在石磊的領導之下,走的都是楊元釗的專項基金,所以發展的非常迅速的,目前已經完成了整個國內的布控,在國內各大城市,甚至是大一點的縣,都布置了不少的眼線,西北遍布在中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給了他們挑選的機會,不過那些都是最低級的耳目,這些人本就是當地人,經過了短暫的訓練之後,再回到當地,肩負著特別的使命。


    這三個黑衣人這樣的是少數,他們隸屬於情報局行動處的成員,負責的都是比較大型的行動。他們前往福州執行的是一次絕密的行動,而目的是聯絡霧峰林家,確切的說是林家的林祖密,林家的祖籍源自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台灣定居,最早的一輩是第十四世林石,他曾隨林爽文起義抗清,被捕過世後,他的後代從原先大裏,搬到霧峰。開始了族群的經營,在1884年,林家在霧峰的經營隨著土地開墾,商號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當時家族中的林朝棟,曾率區民2000多人在台法戰爭中立功,被清朝賜官。1890年代,霧峰林家因掌握台灣全省樟腦的外銷,利潤相當可觀,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是名符其實的台灣本地望族。


    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林朝棟率部守台中,因條約已簽訂,抗日無望,憤而舉家內渡,林祖密時年18歲。他奉父命回台管理家產。光緒三十年,朝棟逝世,祖密乘奔喪之機,全家遷回鼓浪嶼。他置在台家產於不顧,向日本駐廈領事館提出退出日籍,恢複中國籍。日本政府沒收或低價收購其在台產業的9/10以上,毫無反悔。


    這樣一個林家,這樣一個堅持愛國,毫不妥協林祖密,跟台灣有著密切的聯係,甚至有情報表明,目前台灣的起義,有最少三四成,是跟林家,林祖密有著直接的關係,有些是林家直接指揮和策劃,情報局的目的,就是為了聯絡林家,進而獲得了林家這樣的地頭蛇的支持,進入到台灣,介入到台灣勢力之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