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孝淮的推動之下,參謀部迅速的行動起來,大部分的參謀都直奔檔案室,參謀部統率整個西北軍事訓練和戰鬥預案,依靠的就是情報和信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孫子兵法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來的,在現代戰爭之中,依然有效,隻有明白了自己的實力,再了解了對方的長處和短處,才能夠根據客觀規律,確定戰術,這是最科學的方法,即便到後世,也是這樣做的,戰爭雖然因為科技的發展,變得更加多樣化,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可是如何保證自己全盤掌握的戰場局勢,把對方打成聾子和瞎子,一直以來都是戰爭雙方所追求的。


    情報局,軍方,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之中,通過各種的渠道,調集的大量的信息,不但包括了革命黨每一個師的軍官,也包括了大部分的戰鬥人員,一些技術兵種和裝備,也是必須要把握到的,無數的密探和情報人員,積少成多的調查,形成了超過百萬卷的資料,而這些會成為接下來的根本。


    參謀們,不可能有時間,把百萬的信息,全部都拿出來,進行分類組合,這沒有時間,好在,參謀部把很多的工作都走在前麵,在調查革命黨的情報的時候,有針對的,還做過一些小小的預案,多是一些總結性質的,這些加在一起,就成為了對革命黨的大規模預案的基礎了。


    短短的幾年。西北軍從一個普通的民團武裝,逐步的崛起,經過了訓練和裝備的改變。跟所有中*隊完全不一樣了,借助著無線電,先進的參謀係統,加上無孔不入的情報,很多時候在戰爭沒有爆發之前,就已經提前做好了一係列的預案。一方有準備,一方隻是倉促應對。對一切情況都茫然不知,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參謀部這邊。拿出了之前半成品,逐步的構築最基礎的應對方法的時候,石磊繼續的坐鎮情報局,統轄情報局的接下來的工作。找到了日軍的兩個旅團。情報局在山東方麵的任務,就剩下確定日軍主力的進行方向和速度,防止對第一軍突然的襲擊了。


    大軍的突進,不用刻意的來觀察,日本人也不會腦殘到化整為零,這樣情報人員的安全度大大的提升了,準確度也在上漲,他們隻是負責山東河北交界的地方,一旦越過了山東的地界。就屬於是戰區了,不用他們出馬了,第一軍的偵查部隊會把偵查工作接手過去。他們隻是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既然山東這邊,暫時不需要情報局多做什麽,隻是靜靜的等待,等待的日軍撞上山東構築的銅牆鐵壁,眼下看來,需要一定的時間。革命黨又出了這麽個幺蛾子,不自量力的想要挑戰西北的鐵路節點。雖然西北從上到下,都不認為革命黨能夠突破的防禦,攻擊到西北的節點,但是必要的重視還是要有的,很自然的把目標放在了南方。


    相對於北方的北洋,南方更容易布置,北洋再怎麽,也是從清王朝轉變過來的,大部分的北洋軍官,在清朝時候就開始帶兵了,有的甚至還管理過地方,轉變成北洋之後,組織結構相對比較完整,沒有過多的招人,管理體係清理掉了原來屬於清政府一係的腐朽的官員,可是取而代之的,則是北洋培養出來的一批官員,除了很少數心向的西北,願意主動跟西北聯係的,成為了情報人員和反正人員之外,剩下的,就隻能夠依托固定的城市渠道了。


    故而,對於北洋,西北方麵的滲透是有,卻沒有南方這麽的厲害,用的是普遍撒網,重點捕魚的方法。革命黨這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革命黨本就是因緣際會,不少不過是地方土豪,逐步的占據位置之後,各方麵都不行,缺人的厲害,為了穩定地方並且保證一定的財稅收入,隻能夠大量的招募。


    如果在當時中國的三大勢力之中,比人才的數量的話,西北絕對是佼佼者,不但人口基數龐大,合理而出色的培訓,是人才出現的基石,趁著革命黨大肆招募的檔口,西北抓住這個時間,大肆安排了一批人,所以,對於革命黨來說,任何稍稍擴大一點的消息,對於西北而言,都是不設防。


    在石磊的坐鎮之下,遍布在整個南方的情報網絡,一下子從靜默的狀態轉為了運轉,這是關係到南方的一戰,隻要瓦解掉革命黨的進攻,順便打擊到革命黨的中樞,中國的統一就會完成,不是後世曆史上,gmd那種的名義上的統一,西北的統一,從來都是實際上的,6年時間,培養出來的大批行政人員,加上西北銀行囤積了足夠的資金和物資,即便統一了之後,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在西北出色的製度和資金的後盾之下,這些區域會很快的完成改造,並且在半年到一年之中,成功的融入到西北的體係之中。


    本來,秘密跟德國結盟,會在一年之後,正式亮相,加入到同盟國陣營之中,正式的加入戰爭之中,當時就有了解決南方的想法,隻不過要找到借口,甚至順著這個借口逐步的蠶食,解決南方的時間點,被定位為了1年到1年半,徹底消化的時間則在兩年到兩年半。


    現在沒等西北動手,革命黨就首先的動手了,不但給了西北借口,也給了西北機會,攻擊的一方,總是會先出手,也會最先露出破綻,特別在雙方不對等的情況下,龜縮防守才是最正確的。


    情報局的情報人員,遍布在南方的各個地方,特別是已經混入到革命黨內部,已經身居高位的,更是從上到下的滲透的,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一連串的匯報給了西北。電波在短時間,在西北和南方之間開始交流,無線電的訊號突然的上升,換做後世,雙方都擁有無線電監聽手段的時候,絕對不敢這麽大大咧咧的發出去,哪怕是有密碼也不行,一段時間的,一定區域之中,無線電訊號大幅度的上升,不但會帶來的可能性,也會引起別人的重視,很多時候,隻是憑借著一些可能性,就可以預判一些東西。


    不過,那是在後世,無線電已經普及了,成為了軍隊之中常用工具,甚至到二戰時候,美軍的無線電普及到基層部隊,偵查和破解無線電信號成為了各國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可是對於20世紀初,就連列強們的無線電都在最初級的試用時代的,革命黨對於無線電領域,一無所知,它沒有絲毫的察覺。此時此刻,他們還感覺到,似乎一切還都在掌握之中,他們不知道,此時西北,已經暫停了部分跟北洋的交接,隨時準備前往北洋的數十萬大軍,被召回了20萬倍,還有20萬的預備役軍隊,被緊急征召入伍,接受北洋地盤的時間,從原來的計劃的2個月左右,增加到了3到5個月,50萬大軍,隨時待命,準備出發。


    兩線作戰,對於有些人,或許會手忙腳亂,對於西北,沒有多大的問題,經過了6年的發展,用科學的方法培育出來的一大批軍官和政務人才,足以解決任何問題,至於底層的民眾,西北也有足夠的實力,把他們納入到西北的福利體係之中,這對於西北稍稍不公平,可是在占領之初,大規模的福利,確實是穩定人心的不二法門,到時候,可能更快的安定中國,然後全力以赴的投入到裂土開疆之中。


    西北參謀部的,燈火通明,所有值班的,或者在假期的之中的軍官,都被緊急召回了。隻是一個革命黨,那麽有什麽,隻是依靠戰備值班就可以了,可是現在,北洋和革命黨方麵,雙雙出現機會,甚至一直都盤踞在山東的日本人也動了,西北統一整個中國的契機,在一瞬間出現了的,這還是一個在雛形階段的機會,可是機會就是機會,隻要按照這個進行下去,對於西北來說,會節約大量的精力。


    中國經不起折騰了,過去的數百年時間之中,中國從世界第一的位置上麵滑落下來,真實的曆史上麵,在一戰之前,連世界工業生產份額的1%都沒有占據到,就足以見得它的落後,洋火,洋灰,洋煙,洋布,洋麵粉,一係列帶著洋字的商品,代表著工業的全線敗退,也代表了當年中國工業的悲哀。


    楊元釗穿越而來是一個機會,一體機和前瞻的眼光,成功的讓中國擁有了龐大的工業基礎,為了免於打斷這個進程,西北哪怕在1910年,就擁有統一中國的機會,卻一直都在隱忍,一直到了現在,兩大集團開始戰隊,西北考慮再三加入到了協約國的陣營之後,必須要統一中國了,哪怕因此而的失去一些東西,也在所不惜。


    現在,北洋主動投靠,革命黨又起來作死,兩大問題一招解決,隻要重兵突進,幹掉革命黨的大部分武裝力量,統一中國就唾手可得了。


    這件事非常之大,除了參謀部緊急的召集起來,楊元釗也第一時間得到了通知,清晰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的他,甚至連今天子重要的分組討論都沒有參加,第一時間趕到了參謀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