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個世界上,對於日本人最了解,楊元釗絕對稱之為其中之一,並不是說他對於日本研究的非常透徹,他甚至還不如這個時代,曾經留學過日本的那些學生,可是未來的曆史,給了楊元釗參照,因為中國的出現,曆史已經改變了,不能夠成為判定問題的關鍵了,可是對楊元釗來說,從後世曆史之中,判定日本需要什麽,這比較的簡單。


    日本人性格奇怪,而且有堅韌特性,二戰之後,能夠在極度困苦的條件之下,成長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甚至連他們的主子美國都感覺到威脅,用實力壓迫,讓日本同意廣場協定,收割日本,讓日本開始了長達30年的衰退,幾乎是一蹶不振。


    可日本還是堅持下來了,那種骨子裏麵的堅韌,他們不可能因為阿拉斯加困難而不過去的,對於土地的渴望,讓他們會珍惜每一寸土地,阿拉斯加171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比起東北三省更大的多,資源上麵,絕對比東三省更加的豐富,因為這裏是一片人跡罕至的地方,到21世紀,還有狗頭金發現。


    如果阿拉斯加還不是一個誘人的骨頭的話,可以再加上還有加拿大,這個99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的龐大國土,人口才一千多萬,雖然說,加拿大同樣是英聯邦的成員,可在戰爭的關頭,英國能夠幹涉多少。


    在注定中國不可能在美洲爭取到足夠權益的前提下,與其這些東西注定要失去,還不如便宜日本,這可以作為巨大的蛋糕。這麽龐大的地盤,足以滿足日本方麵對於土地的一切需要,隻要日本人上鉤,踏上了美洲的領土的話,日本人就不可能回頭了,他們跟美國之間的關係,注定無法調和。


    到時候,日本就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徹底放棄亞洲的領土,進入到美洲,這對於中國而言,是最佳的選擇,再也沒有後顧之憂,進入美洲的直接結果就是跟美國對抗,日本在擁有了加拿大龐大領土的情況下的跟美國對抗也未必落於下風,當日本的拚命精神跟美國對上之後,美國將會永無寧日。反之如果日本不放棄亞洲這邊的話,中國隨時都可以捏死日本的命門,他的要害直接露在中國的攻擊範圍之下,布置在朝鮮的戰略機群,可以籠罩日本全境,到時候,實力更進一步的戰略轟炸機,足以把日本四島炸回到原始社會。


    國與國之間,沒有所謂的友誼,關係,隻有永恒的利益,這對於日本來說,是赤裸裸的陽謀,在土地的誘惑之下,日本別無選擇,日本不是美國的對手,可是日本人所擁有的那種瘋狂,那種不顧一切的戰鬥力,如果在中國的推動和武裝之下,就會成為另外一把尖刀,一把威脅整個協約國的尖刀。


    似乎,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成為上位者之後,很多****時代的想法漸漸的消失,原則和立場不會變,可是在某些事物上麵,楊元釗更加的懂的變通了,隻要目標不變,在實現目標的道路選擇上,可以更加靈活,甚至腹黑,可是那又怎麽樣,國與國之間,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強弱之間的,可以用一些手段,卻不可能解決一切的,真正的東西在於力量。


    就如同當年被譽為東方俾斯麥的李鴻章,縱橫外交領域,卻沒有用處,列強們一個蠻橫,直接一拳打過來,根本就沒辦法接招,中國也是這樣,擁有強大的力量作為支撐,稍稍用點手段,在強大的力量的推動下,就是錦囊妙計。


    慢慢的完善了這個想法,在這樣想法的支持下,楊元釗再一次的看待這個問題,就沒有了之前跟日本和談的屈辱感了,反倒是在更高的層麵上,衡量這個問題,日本看起來態度非常低,也拿出了誠意,可是就他所看待的東西來說,這個誠意不夠,甚至是遠遠不夠。


    楊元釗在報告上麵簽署了命令,又把這個報告給打回去了,在外交部和參謀部看來,讓日本加入是利大於弊,日本已經表現出了這種態度,對日本采用強硬的態度,有些太過苛刻了,日本那點東西,在中國看來,幾乎是可有可無的,中國經過了完整的工業化之後,可能的一個普通的省的產值,都有可能超過日本,雙方的追求已經不一樣了。


    外交部和情報部正是這樣的認知的情況下,才做出了同意日本的這個要求,隻要日本願意依附於中國,並且為中國在這一場世界級的戰爭會中,提供足夠的幫助的情況下,日本就可以加入到中國的陣營之中的,然後日本就可以衝到前方,把他們力量作用於中國的身上,幫助中國分擔壓力。


    從後世走來的楊元釗非常明白,日本人雖然是已經窮途末路了,卻沒有到最終的地步,日本人玩的花招是什麽,他一清二楚,就是依靠著中國的力量抵擋住協約國,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必須要走的路,沒有必要讓日本人獲得實惠,而自己替他們擋災,這點說不過去的,必須要把泡沫擠出來,讓日本在削弱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楊元釗的批示非常的完善,其中就講明了日本如果轉換立場之後,會獲得多麽大的好處,並且提到了日本的個性和未來對於日本的要求,不單單是抓呀,而且必須要把日本引入到美洲,讓日本代替中國跟美國對抗。


    能夠在目前中國的參謀部,外交部任職的,全部都是人精,他們迅速的從這些信息之中,看出來了很多的東西,別的不說,之前分析了日本情況,更多的是從日本經濟形勢和國家形式上麵分析的,沒有分析到日本加入到總過陣營之中,所獲得的這些好處,超過65億美元的好處,這一點哪怕放在中國,也不是可以完全的無視,甚至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手裏,還有部分的現金和資源,這些必須要擠占出來,不說全部,那日本人必須要拿出足夠的利益,中國人才會帶著他們玩一圈,如果不行的話,那麽中國人寧願自己來玩,這個態度必須要表明。


    對於日本人來說,等到中國跟協約國正式大打出手的時候,在轉換也可以,但是他們沒辦法獲得外部的支持,中國不攻擊到日本四島的本土,就算封鎖住外側,日本也就完蛋了,這也是楊元釗的底氣所在,這是陽謀,不擔心日本方麵會反彈,讓日本獲得這麽大的好處,總要讓他們出血,再說了,哪怕是訓鷹也要熬到一定程度才行,直接給鷹肉吃,說不定,就會立刻反彈。


    後世的曆史,無法直接指引楊元釗,中國要走的道路,可是以史為鑒,日本在一戰二戰,甚至是二戰之後的所作所為,幾乎都是血粼粼的證據,日本從未放棄過崛起,哪怕是在二戰之後,最為不利的情況之下,依然在做出努力,特別是在經濟上麵,有了巨大的進步的情況之下,日本骨子裏麵的軍國主義,不斷的萌發,不但在非洲大肆活動,占據可能占據的土地資源,並且開始跟美國對抗,想要脫離美國的懷抱的。


    也就是後世二戰之後,世界形成的新的格局,才讓日本的這種野心,沒有遭到美國方麵的碾壓,而是采用和平的手段,徹底的瓦解了日本,否則,換成一戰之前,日本造就滅亡了。


    中國不可能走上跟美國一樣的道路,這種情況之下,在合作之前,很多東西都必須要考慮到。中國跟日本之前,聯絡還是有的,隻不過之前沒有開通這個聯絡,不過,電報線路是英國製定的,通過這個有線電報,容易暴露,在無線電大行其道的幾年,中國不可能重新的鋪設跟日本之間的聯絡,隻有暴露了一處聯絡點,這是位於日本東京繁華區域的一棟小樓,在5年前被情報局買下,作為情報指揮中心,中國已經看清楚了日本人的態度,並且掌握了主動權,可是情報網絡不可能全部暴露,在經過了慎重的選擇,考慮到了眾多問題,最終確定了這個。


    這個點雖然說是指揮機構,卻跟其他的點沒有任何的牽扯,即便是暴露出來,也不可能的影響到情報網絡的全局,卻可以保障雙方的交流,隻要在中國的日本官員,跟日本方麵通報聯絡地點和暗號,接下來,就由日本方麵來做了。


    這樣的聯絡,在目前世界大戰的情況之下,肯定淹沒在世界各地,近乎無限的電文之中了,不會起絲毫漣漪,可日本跟中國之間,卻通過另類的方法,建立了一個比較穩固和安全的聯絡,談判開始進行了,並且迅速的達到了一定的層級,日本方麵直接把外交大臣派來了,哪怕對方隻是一個中國的派出人員,由此可見,日本方麵對於這個聯絡的重視,甚至日本方麵刻意的忽略了,為什麽在東京的腹地,會出現這麽一個聯絡點,他們的目的隻是跟中國締結合約,隻要越過了這個門檻,日本的將來,將會是一片坦途,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礙的。


    不過看到了最終的答複,日本外交大臣,吃了一驚,他們沒有想到,會是這樣,接口請示天皇和首相,匆匆的帶著回複,離開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