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款最終被命名為北卡羅來納級的戰列艦,噸位高達的3.5萬噸,擁有4座三聯15寸的火炮,速度超過了伊麗莎白女王級1.5節,防護能力更是遠在伊麗莎白女王級之上,因為美國在吸收了英國高強度防護裝甲的基礎上麵,又得到美國鋼鐵集團的幫助的,很快就開發出了一款,比英國的裝甲鋼更強的裝甲鋼,本身這一款南卡羅來納級,噸位上就比伊麗莎白女王級要搞的多,防護最少是提升了50%以上。


    就從這個上麵,這一款南卡羅來納級,在戰鬥力上麵,已經是非常讓美國人滿意了,隻不過集中了美國全部的科技和造船手段之後,這一款戰列艦的價格也相當的可觀,450萬英鎊,也就是說,2300美元左右,這可以說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戰列艦。


    美國人為這一款強悍的戰爭兵器歡欣鼓舞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全力以赴,生產出來的造價在2300萬美元的數十艘戰艦,在還沒有完成的之前,就已經落伍了的。原因非常的簡單,戰列艦已經把火炮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防護和動力,也達到了一個相當可觀的程度,從某種意義上,後世二戰時期的戰列艦,比這一款強的地方有限,最多是在動力上和裝甲上麵,進行了一些很細微的更改,讓整體的速度和生存能力更強而已。


    中國,其實已經走上了另外一條路,材料學上麵的黑科技,一體機可以輕鬆的拿出遠超過這個時代的材料,甚至是從後世,跟楊元釗一起穿越過來的材料,那些楊元釗很熟悉,甚至都使用過很多次的材料上麵,都可以看到新的功能,其中一款銅的合金,甚至的多了一款治病的新功能,這個功能當然是沒有什麽的作用,甚至連這個病的名稱都沒有聽說過,可是一體機強大的鑒定功能,給了楊元釗很多的選擇,甚至拿出一款劃時代的材料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正是解決了發動機的一些關鍵性的材料,特別是用渦輪螺旋槳取代活塞式螺旋槳,很自然的發動機就向著更強的方向邁進,在中國製造的大型4發,8發的戰略轟炸機和運輸機的時候,已經實際上超過了二戰的科技,從這點上來說,中國發展航母,有了先天的條件。


    初級的正航航母,並不是很困難,二戰時期,參戰的世界各主要列強,都擁有了製造航母的能力,再加上中國造船業上麵的出色,航母之路走的非常的穩健,現在艦隊航母是擁有144架飛機,極限達到164架飛機的航母,蒸汽彈射器和躍升甲板,也都在研製之中,以,保證讓更多的重型飛機,能夠走上航母的,保證中國在飛機上麵,永遠的最前列。


    這一點,中國人的刻意隱瞞之下,美國人並不知道南卡羅來納級,從走上設計圖上,就開始落伍,想象也是,幻想級出來都好幾年的時間了,南卡羅來納級比不上幻想級,卻也是差不多的層次,相差的並不多,可是2年多的時間之中,中國並沒有去提升幻想級的作用,而是逐步的改變了幻想級的作用,從決戰戰列艦變成了輔助戰列艦,把防空裝到幻想級上麵的每一個部分之中,就會讓幻想級成為被武裝到牙齒,擁有著強大的防空作用艦隊護航戰艦。


    接下來,中國海上艦艇,將不會追求決戰炮艦,都轉而進入到了航母作戰群之中,有一到兩款主力防空艦,以巡洋艦為基礎1.5萬噸到2萬噸左右,不再布置火炮,全部是密集陣的防空,四艘組成的防護網絡,講擁有極強的防空作用,在航空母艦本身的防空的,可以為航母撐起一片盾牌。


    除了航母,防空艦之外,接下來,就是獨特作用的,比如說,反潛,獵殺艦,布雷艇等諸多的功效,整個航母作戰群,將會擁有2艘艦隊航母和4艘護航航母,經過專門改造,可以追上航空母艦速度的那種,還有七八艘的輕巡和10艘以上的驅逐艦,組成一個多功能,戰鬥力強大的特混艦隊。


    認知上麵的不同,直接的讓雙方在奔跑的時候,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線上,這個的的時代,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都不會想到,全部由飛機構成的航母,才是未來海戰之中的決定性力量,他不但擁有足夠的防空力量的,攻擊力也相當的強悍,伴隨著魚雷機的出現,在增加了發動機的功效之後,魚雷機對於戰艦的威脅越來越大了,到現在,中國最先進的魚雷機,可以搭載目前所生產出來的全部,魚雷。


    美國為了這一款剛剛設計出來的戰列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但國會第一時間通過了這麽一款戰列艦的定型,並且的十幾二十艘的采購量,讓南卡羅來納級,從出現開始,就是明星戰列艦,從來都不曾有一款戰艦,一下子會獲得的十幾二十艘的訂單,如果不是對這麽一款戰艦充滿了信心,誰會這麽的支持,20艘的,總訂單數量高達的4.6億美元的龐大早間計劃,加上的上戰場的各種小型戰艦,美軍在1916年到1917年度,海軍造艦費用,增加了28億美元,這幾乎是野心巨大,充滿了的對於海戰渴望的造艦計劃。


    就這樣,在美國對海洋野望的前提下,開啟了這個瘋狂的計劃,美國人的龐大的生產力,在這個造艦計劃之中,就初露端倪了,想到連戰列艦都能夠下餃子一樣,十幾個二十個的蹦出來,當美國的這個造艦計劃,被中國和德國知道之後,雙方除了震驚之外,就是警惕了。


    入了秋,美洲大陸上麵開始平靜了下來,在沒有足夠的水上力量護航之前,前往阿拉斯加就隻有陸地這一條路,進入到冬天,零下20度以下的低溫,讓野外成為了人的禁區,美國最快也要到明年開春才會進行進攻,反倒是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在經過了中國方麵的春季攻勢之後,拿下了整個中部的一係列節點城市,打敗了澳大利亞最少百萬大軍之後,澳大利亞就隻剩下苟延殘喘的份。


    潛艇運貨被阻斷,隻有少部分的貴金屬和一部分的有價證券,合同之類的東西弄出去了,絕大多數的黃金,白銀,有色金屬,銅,這些都沒辦法運出來,都在悉尼堆積如山。


    在逐步的穩定住了防線,在中部站穩腳跟之後,中國繼續穩定在了在中部區的統治,首先是3條從北地到中部的公路,保證從北地出來的各種物資,可以順利的運到前線的每一個部隊那裏,中國陸軍的戰鬥力強大,這個戰鬥力一方麵是更加出色戰術,嚴格和艱苦的訓練,另外一方麵還是得益於中國強悍的裝備,無論是迫擊炮的普及率,大口徑火炮的單位數量,還是機槍和小口徑的火炮,中國比起德國都要多50%以上,更別說協約國的其他國家,這樣一來,對於後勤的壓力就足夠大了,如果公路沒有按時間修通的,澳大利亞方趁機反擊的話,即便中國能夠取勝,也必須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現在澳大利亞絲毫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讓中國度過了進入到澳大利亞最危險的一段時間,並且最終安頓了下來。


    中國占據了中部地區,當大量的公路聯通了這些城市之後,終於有閑暇來張羅鐵路的問題,公路哪怕修的再多,再強,基本上沒辦法跟鐵路相比,一條鐵路的運力,遠遠超過普通的公路,甚至一條高速公路,都不可能跟鐵路相比,隻不過相對於公路來說,鐵路的投資巨大。


    澳大利亞的中西部,擁有大量的鐵礦石,有些品質極高,質量也很好,在進入到北地之後,中國就開始對於煉鋼廠進行前期的準備,從包頭裁撤的產能,經過了簡單的調整,主要是增加可控性和提升品質,送到了澳大利亞,一個千萬噸級的龐大的煉鋼廠的一切基礎設施,除了澳大利亞可以生產的之部分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依靠外運,這也是在立足澳大利亞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都沒有開啟鐵路計劃的根本原因。


    現在,煉鋼廠已經開始產出鋼軌了,雖然每天的產量不大,全部都是鐵軌,足以支撐整個澳大利亞的鐵路建設。


    澳大利亞戰局還沒有徹底的結束,目前中國穩穩的守住防線,在中部的後方,就是一片可以自由建設的樂土,第一個鐵路興建計劃,是從北地到中部中國實際控製的區域,這是未來北地到悉尼的鐵路路線的一部分,或許在之前,北地在澳大利亞的版圖之中,不是重要的地方,可是現在,中國人控製下來的,東南亞是中國最重要的核心之一,東南亞的最東南部,就是東帝汶,跟北地隻是隔了一個帝汶海,所以無論如何,這一個區域,都是必須要第一個發展的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