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麵說,中國跟美國之間的戰爭,恐怕比歐洲的兩大集團之間的戰爭更加的慘烈,兩個國家很像,中國基於同盟國,就跟美國基於協約國一樣,都是支撐了兩大集團的一切後勤需要,美國把生意做遍了協約國,中國也是一樣,缺少了美國,協約國根本玩不轉,同盟國也是一樣。


    現在兩個作為後盾的力量,最終直麵起來,慘烈程度會超乎想象,兩國雖然沒有接壤,不會打大規模的陸戰,可是海戰更加殘酷,在中美都是製造業大國的前提下,百萬,甚至是四五百萬的艦隊,一次失敗,徹底的丟到大海之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相對於狹小的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太平洋才是一個真正的戰場,中美隻要進行海上大會戰,幾乎是必然會在太平洋作為戰場,中國因為提前發展的飛機,占據了優勢,在整個西南太平洋的島嶼都給建設起來,不應該說差不多有3成建設起來之後,整個西南太平洋將會變得固若金湯,哪怕是中國這樣,擁有強大的航母力量的,都很難的一一的拔除他們。


    這麽堅固的防線,沒有複製性,整個世界上,無論是這個時空,還是未來的時空,也就隻有這個時空的中國擁有這樣的人力物力,才能夠在西南太平洋的諸島全麵的建設,要知道跑道最少有1000條,各種的機場數百個,甚至還預留了臨時機場的位置。


    二戰時候,美日在島嶼爭奪戰的巔峰時段,真正全麵開發的島嶼,也就是十來個,美國當時甚至連關島都沒有建起來,整個依托就是夏威夷群島的,爭奪的焦點在中太平洋,就這個就耗費了美日雙方的大量精力,在初期,一兩個海島的爭奪,就決定戰略的進程,中途島海戰,如果是日本人勝利的話,日本可以直接威脅夏威夷,隻要拿下了夏威夷,哪怕美國工業力量爆炸開來,太平洋戰爭最少會拖上兩三年,一旦日本整合了東南亞和中國的資源,拖的時間就更長了。


    可是中國,不但能夠動用的國力,遠在二戰的美日之上,各種先進的機械帶來的生產力,也是驚人,就跟中國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建立三沙市,開發島礁,不是說二十一世紀有錢了,能夠隨便造了,任何時候建設島礁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之所以中國那樣做一方麵是戰略的緣故,可另外一方麵的原因很簡單,一種專門針對海底的土壤吸取的船造成了,這個船造價很高,聽說一艘船的造價在幾十億,甚至是百億,可是一旦造好了之後,造島就容易許多,不必把土從遙遠的大陸運過來,隻用在島嶼的周圍選擇合適的地方挖掘而已,耗費的隻是船的成本消耗和能源,這樣耗費就大大的減少了。


    這個時空的中國暫時沒辦法造那個船,即便在後世,21世紀之後,整個世界上,能夠造的起這樣的船的,也隻有寥寥幾個國家,廣闊的太平洋,也不必大量的造島,未來真的科技發展到那一步的時候,在太平洋西南部的密集的島嶼之中,選擇最好的進行調整,現在還太早了。


    中國目前在2個超a級島嶼,關島和夏威夷大興土木,興建戰略性的要塞,都是可以駐紮2000架飛機,極限甚至可以達到3500架,這樣一個要塞,配合了大量的艦炮和陸軍,幾乎是固若金湯,二戰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在幹掉了近乎全部的美軍飛機和戰艦之後,卻沒有辦法徹底的摧毀的,一方麵沒有攜帶陸軍,是孤注一擲的偷襲,美軍的修複能力又在他們的想象之上,不足3天,部分跑道已經恢複了,從本土轉場而來飛機,已經部署到了珍珠港,否則的話,珍珠港早就是日本的了。


    除了2個超a級,還有24個a級,60個b級,a級是容納800架以上的飛機,b級是300架,哪怕是最低的b級,也最少相當於2艘艦隊航母的飛機擁有量,陸基飛機無論從戰鬥力,還是實力上,都比海基要多一個檔次,畢竟航空母艦的跑道隻能夠幾百米,在島嶼上,哪怕是b級的島嶼,也最少可以擁有500米的標準跑道,可以起飛中型以上的飛機,無論是裝載量還是起飛重量,都比艦載型高出了很多。


    航母上麵的艦載機,可以跟隨著航母,增加了機動性和打擊範圍,卻不得不犧牲性能,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即便在後世都沒有辦法讓艦載機擁有同樣配置下陸基飛機的威力,更別說這個時代。


    就整個西南太平洋來說,不提一些在b級以下,隻是做了簡單的平整,未來可以憑借著裝備形成擁有80-100架飛機的野戰機場,隻是在西太平洋這邊,在極限的狀態下,可以布置1.5萬架飛機,隻是這一點,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海上力量,能夠突破這個防禦。


    美國人最開始,肯定會從西南太平洋入手,這裏島嶼眾多,還可以攻擊澳大利亞,開辟第二戰場,可是一旦在這裏遭遇到了重大的阻礙之後,肯定會從另外一條路,中北太平洋,哪裏是太平洋的最深處,不但擁有太平洋上最多海溝,島嶼還稀少。


    島嶼稀少,沒有補給和節點,是美軍攻擊中國最大的弊端,卻因為飛機的改變,成為了美軍唯一的選擇,整個太平洋的中部和北部,島嶼太少了,也沒有比較龐大的島嶼,避開夏威夷和阿留申群島,最少有幾條路可以供美軍攻擊,那種情況之下,航母肯定會脫離陸基的範圍作戰。


    雖然用戰略轟炸機,可以擁有5500公裏的作戰半徑,阿留申和夏威夷之間,沒有超過1.1萬,理論上,戰略轟炸機以夏威夷為核心,可以籠罩整個太平洋的相當大的區域,甚至可以籠罩到美國西海岸,可是這個作戰半徑,隻是代表飛過來,具體的作戰和搜索,就不能夠用飛過來,必須要一段時間和盤旋和作戰,大部分的情況之下,真正絕對控製的區域隻是在五成,有些比較極端的環境,隻是在的4成,這才是真正的有威脅,禁止通行的範圍。


    大海茫茫,沒有確切的情報,總不能把所有戰略轟炸機都分散了去找吧,戰略轟炸機的防護能力強大,這個防護能力是建立在密集的機群上麵,以團體形成瘋狂的火力,擊落所有敢於挑戰的********,可是單獨一架就沒有這麽大的威力了,多架戰鬥機圍攻,也足以在不犧牲自身的前提下,把他幹下來。


    要是有的一隻艦隊,分散在數百萬平方公裏的海域之中,要想找到他,除非是衛星,否則,單單依靠飛機和肉眼,最多使用一些光學工具,這太難了。無論是未來的航母需要,還是未來中美之間的太平洋對決,都必須要雷達,這也是空基雷達的投入遠比陸基和海基投入要高的多的多,楊元釗依然毫不猶豫的投入的根本原因。


    使用了多普勒和單脈衝相結合,雷達是一個全新的體係,能夠減重的方麵很多,任何事情,都是最開始進行的快速的,雷達的外殼就是最開始減的,為了堅固的關係,雷達的外殼是用鋼鐵構築的,防護強大,可是雷達的主要作用並不是為了防護,他從生產出來開始,就是為了執行作戰任務而生產出來的,主要的作用是探測,不是防禦,即便裝備了鋼鐵的外殼,又不用提供多少的防禦的,故而,把外殼的金屬,換成輕質塑料,就降低了不少的重量,塑料材料的比重,比起鋼鐵來說,小許多。


    隻不過,類似的取巧的事情,不能多做,哪怕是雷達,也需要有性能,有強度的,一些地方金屬不可能全部的改成塑料的,這需要一點點的做實驗,實驗室之中,專門準備了比較輕的材料,有些是適合融入到雷達之中的,可是更多的卻是不適合的,具體適合不適合,就要看的具體的實驗結果了,


    不得不說,越是先進的東西,越是耗費巨大,因為實驗,就必然會產生消耗,特別是的使用不恰當的材料的時候,雷達是嬌嫩的東西,半導體的很多東西差不多都是這樣,


    一次不適當的實驗,就有可能讓一個正常使用,的雷達出現故障,從實驗到現在,已經壞掉的雷達,已經超過30套了,這裏的壞掉,是徹底的壞掉,可能大部分的零件都無法使用的那種,按照每一個雷達的造價300萬左右,億萬的資金都沒有了,更別說中間的人員和常規消耗,就算是一些心很大的研究員,都有些膽戰心驚,可是楊元釗毫不猶豫,雷達一次性製作兩個三個,一台損壞了,另外一台就頂上來,耽誤研究所的時間,而,飛機10架不夠,還有再多。


    實驗人員都有些沒信心的時候,楊元釗卻一直都支持者這個項目,甚至連資金有些問題的時候,讓基金會接入,就是因為這個項目太關鍵了,楊元釗如果想要保證海軍的萬無一失,保證大戰不涉及到本國的領土範圍,就必須要弄出來這個雷達,這才是改變一切的戰略武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