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加拿大真的從這裏攻擊的話,哪怕是在夏天,恐怕日本會笑醒,日本會退守海邊,不會派出大量的部隊,跟美軍在山區之中一戰,隻會排出小股部隊進行騷擾,在一定程度之下,這部分的部隊,將會非常的艱難,地形甚至氣候方麵,不是你能夠用意誌來堅持就可以堅持的,可是雙方兌換的結果,必定是日本這邊占據優勢,畢竟這是小股部隊,即便全部損失了,日軍也不會傷筋動骨,可是美加聯軍要想攻擊,就必須要派出一定數量的軍隊,這些部隊即便不是最精銳的部隊,也是在戰鬥力差不多的部隊,這些部隊損失了,對於美加聯軍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在沒有後世的科技裝備,在沒有直升飛機和大型運輸機額前提下,這些地方就是絕地,除非是萬不得已的前提下,不會把部隊弄到那個地方,任何有一丁點軍事素養的將軍,都不會把心思放在那裏,那裏很難的走通。


    在任何情況之下,地利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擁有地利和沒有地利,對於一個戰鬥一場戰爭的影響是巨大的,隻有空軍才能夠避免大部分的地利,創造出優秀的條件,這也是中國開發空軍的根本結果,有了空軍,在相當的程度上麵,中國從不懼怕任何的地形,在一定的好處的前提下,中國甚至可以暴露出空軍這個大殺器,空軍的出現,在一定的程度上麵,改變了整個戰場的局勢的,特別是大推力的運輸機和直升飛機的。


    空中是可以無視很多東西的,比如說雙方囂戰的地區,小股部隊或許可以穿越,但是大股部隊就沒辦法穿越,大部分的指揮官是要考慮小股部隊偷襲就可以了,可是有了飛機,機降和傘降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大型運輸機群突襲,在側翼和後方,一下子空降10萬人的軍隊,甚至這個軍隊還攜帶了大量的軍火和部分的裝甲力量,這不會是天方夜譚,而是真正的存在的東西,他對於戰局的作用是決定性,出其不意的攻擊,將會讓指揮官無法適從,對於戰爭的走向影響非常大。


    正是了解空軍的力量,中國比世界上其他的列強,不止先邁出一步,這一步的所帶來的實力和戰術上麵的變化非常多,空降,傘降,各種滲透作戰和特種作戰,飛機在陸軍之中,越來越多的利用上來,除了無視地形之外,還有就是時效性,哪怕是有火車,軍隊要想從地球的一端投放到另外一段,沒有個兩三天的時間,這是不可能的,後世美軍卻在全球基地的支持下,可以達到24小時,把部隊布置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以此形成的全天候和快反的作戰方法,成為了教科書一樣的理論。


    速度改變一切,如同中國跟德國的交易和支持一樣,隻要有3b鐵路和飛機航線,中國可以在兩三天的時間之中,給德國巨大的支持,這一點,是這個時代最快的速度。在到一定的程度之下,目前就算是美國支援英國,最少也需要半個月到20天的時間,在這個情況之下,反應速度的和工作,就會以這個為的基礎,中國的這種想法,會更快,更出色。


    大規模的運輸機是研究完成了,中國擁有運輸能力在60噸以上的大型運輸機,也對傘降進行了一係列的研究,甚至專門為傘降開發出來裝甲車和輕型坦克,隻不過直升飛機項目沒有什麽進展,直升飛機的引擎,在後世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中國到了21世紀,才艱難的解決了它的引擎問題,還沒有辦法製作出重型武裝直升機。


    楊元釗在後世,隻是一個車隊的工程師,在發動力領域,可能是觸類旁通的進入了某些領域,可是直升飛機的發動機,跟汽車的,還有其他發動機有明顯的不同,楊元釗雖然可以畫出來後世比較知名的直升飛機的一些大體外觀,可是發動機上麵,他能夠提的也就是一個竹蜻蜓,如何研發,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員共同的進行。


    目前,解決了材料,機體的大部分的問題,發動機也大大的向前邁出了一步,可是距離成功,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好在,裝甲時代都沒有到來,也隻有中國擁有龐大的裝甲力量,其他國家還是最初級的裝甲的狀態,根本不需要直升飛機進行反裝甲作戰,中國也隻是在做技術儲備,雖然已經擁有生產出最初級別直升飛機的發動機,卻沒有製作出來,因為即便製作出來,也沒有敵人可以對付,隻是作為特種部隊的滲透和接應的話,沒有必要用直升飛機,隻要是有水的地方,可以采用水上飛機,比起直升飛機來說,適用性差了許多,卻可以接受。


    日本和美國都沒有運輸數十噸的戰略運輸機,他們也沒有考慮過這方麵的問題,他們隻能夠在一個平麵上麵作戰,不同的是,日本比美國考慮的更深入。


    下一階段,跟美國的決戰之中,對於後勤將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在整個阿拉斯加,除了修建大型的防線,穩固住阿拉斯加的前線之外,更應該興建一批基本的工業。日本清楚,隻要阿拉斯加能夠多生產出一部分的東西,就可以少運過來一種,日本再怎麽說也是一個工業國家,哪怕技術水準較低,哪怕不怎麽完善,基礎都有,這跟其他的的新建國家有著明顯的不同,中國不過是在日本的基礎上麵,稍稍的提升一個檔次,盡可能的提升生產的效率,加大效率而已,日本派出的熟練的工人,很快的,就在阿拉斯加完成了一些比較容易的輕工業,和部分的重工業,目前,自給率還相當的低,可是僅僅是3個月的時間,就降低了運力15%以上,6個月的時候,降低了45%,這個增長幅度相當的高,最多1年的時間,到明年,美軍開始攻擊的時候,各種普通產品的自給率會達到85%,這還是在3000萬人的基礎上麵的85%,這種情況之下,更多,更珍貴的運力,就可以放在軍火的運輸上麵。


    日本也清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一旦戰爭爆發之後,對於軍火的需求將會是永無止境的,目前雖然把兵工廠的一部分熟練工人,從日本國內帶到了阿拉斯加,可是產出有限,甚至連原有的產量都沒有回複的前提下,他們大部分的武器都必須要外購。


    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提前儲存了一批,誰知道夠不夠,在中國的支持下,複裝子彈和複裝炮彈的也已經基本建成,一些新建的兵工廠也開始了,但是投產需要時間,最起碼在1917年的一整年的時間之中,日本必須要依靠中國方麵的支持,日本的外長和陸軍大臣,幾乎每天都在中國,協調則相互之間的關係,爭取盡可能的獲得足夠多的軍火。


    軍火作為最賺錢的產業,特別是在戰爭之中,世界軍火的價格已經上漲了數倍,本身中國的生產成本就相對較低,利潤較高,現在更是超額的利潤,日本的要求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難以接受的,就算是的支撐日本在美洲給美國添麻煩,也足以讓中國這樣做,隻不過故意的撐一撐他們,抬高價格而已。


    中國的生產力,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調整,已經非常驚人了,從1915年年底,加入到了戰爭狀態之後,中國更多的加強在海上和空中的投入,一定程度上麵,大部分的新增武器生產,都是在海空軍的,可是陸軍的生產,一點都不少,這是中國,最優勢的地方,也是一定程度上麵強大之處,現在,歐洲戰場已經穩定了,土耳其和奧匈帝國,他們的戰爭任務更多的是防禦,現在俄羅斯已經亂成一團了,他們也就沒有了作戰任務了。這種情況下,對於中國的需求在下降,中國當然不可能如同美國那樣,為了增加武器裝備之類的出口,硬生生的推動他們加入戰爭,這對於中國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這種時間,日本的需求,哪怕是500萬軍隊級別的需求的,對於中國而言,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中國對德國來說,支持已經放緩,很多的武器,德國本身就可以生產,隻不過量能不夠而已,歐洲局麵日趨明朗的前提下,德國的生產力也再恢複,這就從側麵上騰出了大量的生產量,這部分挪給日本,一切都夠了。


    最少在入冬之前,中國不會讓日本人獲得武器,中國需要拿捏,因為冬天沒有戰爭爆發,現有的裝備已經足以打一場防禦戰了,不過看起來,美國也沒有打算快速的前進,在入冬之前,跟日本碰一碰,這在美國看來沒有必要,那就必須要控製一下,如果是日本和美國的戰爭爆發了之後,那就沒問題了,隻要戰爭打到激烈的程度,開弓沒有回頭箭,日本跟美國大打出手之後,再也沒有任何回轉的餘地了,那樣中國就可以力以赴支持日本。(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鋼鐵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年殘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年殘夢並收藏鋼鐵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