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這是威森科技過的一個肥年,上上下下的員工都等著年終分紅。管理層正在調查員工的意願,確定分紅的具體數目,因為有些員工不想要分紅,打算入股實業集團下屬的工廠。


    李莊現在終於實現了偷懶的願望,他除了設計思路和教教學生,其他的工作都是大喇叭替他完成,連主模塊和關鍵模塊的組裝在超精密機械手和視覺係統的配合下,也沒有問題。


    “開公司沒錯,不然我哪來的這麽多高級貨可以用,還不用擔心普通勢力找麻煩,思路正確啊。”李莊抱著兒子自言自語。


    “爸爸,放我下來,我要走路。”雙威很不滿李莊老是抱著他。


    李莊的品種確實優良,麗莎也是個聰明人,雙威八個月就能流暢的說話,十個月就能自如地行走。說話方麵也就罷了,這麽早就開始走路,估計跟麗莎的體質有關係,母親的體質對子女的影響很大。


    年前一周舉行了年終總結大會,正式放假則要到大年二十八,這是威森科技的習慣,除了少數需要探親的員工,大部分員工都無所謂,再說公司的研究任務很多,不想早早休息,現在內部競爭很激烈。


    李莊步入會場時,管理層都已經在前排就位,周奇森主持大會,大麵和澳洲總部核心主管都過來參加。


    威森科技的管理製度跟外麵不一樣,沒有掩耳盜鈴的“不允許員工之間互相討論薪酬”之類的廢話,扁平化和透明化是內部薪酬管理的主要特征。有法不依,不如無法,所以事先充分考慮到人性和內部氣氛的養成。一旦發現熱衷於內鬥的員工,將依照公司條例直接開除。


    商業企業不能收保護費,必須得自己養活自己,對運行體係造成破壞的人,是害群之馬,不能姑息。


    短短三年的時間,威森科技內部已經建立起嚴密的組織體係。雖然員工一直在增加,但管理仍然十分順暢,張凱還有空抓緊業餘時間去h大讀了個管理學博士。他的行政人事經驗非常豐富,來威森科技之前就是大型上市公司的行政總監,現在更是來自名企的高層。本來三年到四年的畢業要求,他隻用了兩年時間就讓學校領導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導師要被羞辱,便讓他不要再來學校,等著到畢業時間直接發給他證書。雖然李莊對他的能力很滿意,不在乎他的學位,但張凱自己很在乎,在博士紮堆的威森科技中,他的碩士文憑讓他有些壓力。


    張凱去學校重點加強了心理學方麵的學習,讀管理學隻是為了要一個學位。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加上學到的心理學方麵的知識,充分借鑒大公司的管理,打造了一個適合未來超級規模公司體係的等級製度。不過在李莊看來,他的野心不小,想讓公司變成一個國中國,這套體係簡直就是一個小模板的國家。


    主要分成兩個垂直體係,安全等級和職位等級。


    安全等級,共分十級。一級最低,十級最高,每級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


    職位等級,共分十等,三十級,最高為特等,最低為九等。


    總部聯合技術公司的資本家大麵老板和威森科技的李代表莊同誌為特等。


    聯合技術公司總裁為一等三級,副總裁為一等二級,超級莊園總負責人為一等二級,與副總裁等同。總部下屬各集團公司總裁為一等一級,副總裁和部門負責人根據對總部的重要性進行微調。那些流行的啥ceo,cto之類的,張凱理解李莊的想法,連提都沒有提過。


    研究部門自成體係,與安保、生產、人事、行政、法務、業務、市場、公共關係、財務等部門分開,根據對總部的重要性進行分級處理。


    威森科技現在的管理體係根據公司發展情況進行了變更,並得到總部老板大麵的批準。


    總裁,周奇森,兼管前沿研究。


    執行副總裁,何修文,兼管應用研究。


    行政副總裁,張凱。吳博士同誌已經調任超級莊園負責人,級別等同副總裁。


    副總裁,田新民,他主要是替代吳博士的角色,兼負責技術授權方麵的業務。田博士畢業於mit,物理學博士加mba,原d大科技集團副總裁,有豐富的協調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之間關係的經驗。


    副總裁,黃超群,原ge大中華區業務總監,哈佛商學院市場學博士,讀碩士研究生時的專業卻是應用數學,也是奇特的人。


    公司現有非實驗室部門如下,


    保安部,總監韓德勝。


    總務部,總監陳春曉,台大管理學碩士,


    人事部,總監歐陽坦,心理學博士,前任東家是沃爾瑪。


    法務部,總監張明德,加入公司不滿一年,但表現很出色。


    業務部,總監夏元德,副總監王誌傑。李莊跟楊董提過,但最後主動提出過來的是阿德本人,去年七月份拿的碩士文憑。業務處升級後,按照公司的規矩,他和王誌傑進行了長達半年的磨合,最後才分出勝負。至於是真的強些還是夏元德用擅長的猜拳勝利法搞定,李莊不是很清楚,隻知道他們現在好得像穿同一條褲子。兩人分工是,夏元德負責動力領域,王誌傑負責能源領域,大事一起商量,誰當總監其實並不重要。


    他們的知識儲備麵對公司的業務體係尚有壓力,正在充電中。


    市場部,總監鄧銘,碩士,前上海大眾市場部總監。


    公共關係部,總監王文明,前省廳某局副局長,來自李慧家族,難得他這次想出來。


    采購部,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聯合采購中心,總監周誌。


    財務部,總監王梅。她工作能力很強,又是李莊的老同學。財務部是關鍵部門,一直由李莊指定,周奇森沒插手。


    實業集團,副總裁黃超群兼實業集團總裁。


    這些人現在坐在最前排,李莊陪著大麵坐在邊上,這是他的習慣,他不喜歡坐在中間顯擺。


    “丹尼爾,我們發展很快啊,澳洲那邊現在有研究員也不少,我們整個體係加起來有近萬名研究員,不遜於貝爾實驗室。”大麵停下,隨即湊著耳朵說了一句:“要不我們成立投資部門,單獨的,你那邊轉過來的錢很多,不好處理,目前都是安德魯在負責這事。”


    “行,還是加強澳洲總部,總不能頭重較輕,這樣會比較麻煩,這邊我估計新的一年問題會非常多,我們已經出名了,盯著的人會增加,你要小心。”李莊有些憂慮。


    “我現在才知道你為什麽要啟動超級莊園項目,希望能成功。”


    “嗬嗬,不要低估我這個小小的生物科技實驗室的威力,很快你就會明白的。”


    周奇森上台講話,兩人便沒有再商量,尊重還是有必要的。發言持續了半個小時,李莊沒怎麽聽,在一門心思琢磨自己的研究,因為基本資料他都看過。


    沙漠綠化那邊,生物科技實驗室第一次實現了盈利。他們的方案耗資很大,但很多有錢的國家並不在乎,比如中東。國寶將以前研發了三四年但沒多少前途的一個營養液配方賣給了中東國家,即使這樣,已經足夠讓那些國家驚喜了。


    成交價格達到二十億美元,通過離岸公司交易,並簽訂了保密協議,當然相關的生態平衡和物種保護研究也必須幫他們做好。這個如果沒有生物實驗專家係統的幫助,估計得耗費上十年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寶的產品和服務值這個價,那邊也不認為這邊是獅子大開口。就為這個,威森沙漠治理發展公司又招了一些外圍的研究人員成立了中東項目組,在那邊長期呆著,按實驗室的方案逐步實施研究和沙漠改造。


    太陽能電池方麵,雖然30%光電轉換的自動聚焦太陽能電池有些貴,但還是取得了很多的訂單,足夠生產到明年。k城比較富裕的人家已經開始在樓頂安裝這種設施,配合高性能化學儲能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使用,足以讓電費降為零。


    納米科技實驗室人不多,雖然納米材料的研製方麵進展不快,但材料的納米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外接訂單約兩億華元,足夠養活他們自己。


    基礎物理實驗室本不是賺錢的單位,但李莊的私人訂單和從其他部門取得的分紅不少,暫時沒法實現盈利,因為是公司的戰略部門,研究員們的職位工資和內部分紅及公司的全員分配製度仍然讓他們保持優越的收入。


    新能源實驗室現在很肥,何修文整天得意洋洋。先不說去年19億美元的授權收入,柳齊動力電池公司已經批量出貨,今年的年銷售收入估計能到兩百億。按照協議,新能源實驗室將提取百分之四作為研究費用;輕混和純電動車技術方案新能源實驗室也有近三億的收入。


    通訊設備和筆記本用大容量鋰聚合物電池,由柳哥的獨立工廠生產,前期投入市場的反響不錯,不遜於知名品牌。


    新材料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合金材料和磁性材料。目前隻能收支平衡,賺不到大錢,但這塊很重要,李莊不指望他們短期內能賺錢。


    醫學實驗室,在韓淑梅的領導下過得很滋潤,就是女生太多,占了60%。這讓男研究員們很有壓力,“勝之不武,敗之有愧。”


    智能生產實驗室,主要收入來自威森自動化和掛靠在這個實驗室名下的永逸軟件。現在收入挺不錯的,本財年淨盈利近10億,實驗室研究員有四百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精密加工實驗室目前不是跟著智能生產實驗室混,就是跟著現在變成大個子的動力科技實驗室混,有近三百研究員,人不多,因為這塊國內水平不高。實驗室主任湯成功已經算難得的高手,能跟他相媲美的研究員隻有十來人。


    動力科技實驗室現在是個大塊頭,有研究員950人,以電機、汽油機、柴油機、傳動係統等四個項目組為主,其他的都是搭頭。聯合技術公司總部則建立了以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為主的研發體係,名稱也叫動力科技實驗室,集團內部稱為第二動力科技實驗室。


    大麵想研究航空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但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李莊早知如此,沒有奢望過。


    這個實驗室剛剛收支平衡,因為賣了幾套技術方案,員工收入暫時也沒辦法跟其他的實驗室比。實驗室的主要收入來自承接研究訂單,尤其是來自普通汽車公司和動力企業的,繼承了威森科技慣有的風格。


    八大實驗室中規模最小的是生物科技實驗室,有研究員九十來人,次小的是納米科技實驗室,不到一百三十人。最大的是新能源實驗室,研究員約1200人,次大的是動力科技實驗室。


    “何修文,你得意什麽,你們人最多,按照效率來算未必有生物科技實驗室多,再說了,你現在是副總裁,老大,不要老盯著你的新能源實驗室。”周奇森講完,看到台下何修文的那副嘴臉,氣不打一處來。


    要說威森科技內部,確實沒什麽規矩,連開個年會也鬧哄哄。主管之間很少藏著掖著,有話都當麵講出來,這是與外麵大環境格格不入的地方。


    “周奇森,我得意的是我主管的應用型研究很賺錢啊,公司現在全靠應用型研究撐著。你不要不服氣,對了,你是總裁,這些都有你的份,鬱悶。”何修文像隻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


    李莊啞然失笑,何修文很少會這樣,看來最近公司太順利,這家夥有點昏頭。兩人偃旗息鼓,離得近聽到他們講話的研究員們開始討論哪些是前沿研究,哪些是應用型研究。


    “你說智能生產實驗室算應用型研究還是前沿研究?”任明美問湯成功。


    “額,這點有點難分,應該算應用型吧,但也不對啊,他們研究的東西可以算前沿,屬於it、機械、電工電子交叉的部分。比如他們現在搞的機器人,我都搞不懂機器人跟智能生產有什麽關係,掛羊頭賣狗肉?”


    湯成功用手在臉上使勁蹭了蹭,這是他的習慣性動作,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李莊坐在他們附近,聽到這句話很鬱悶。


    智能生產實驗室現在有自動化、計算機、機器人等三個項目組加掛在這個實驗室下的智能家庭項目組,自動化方麵的研究全部歸入自動化項目組,永逸軟件過來後又成立了計算機項目組。機器人項目組是去年年初建立的,挖了不少大學和研究所的牆角。


    機器人研究確實很前沿,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多,有近百人。智能家庭項目組很難說是前沿還是應用,這個項目組研究的玩意技術含量很高,而且人不少,研究員五十出頭。


    現在不是建立高級研究院的時候,所以隻能掛在智能生產實驗室的名頭下。當然李莊的懶惰是主要的原因,他不想分得太細,很多研究員都有多項特長。


    李莊正想著,王梅開始發言,她報出的數字讓會場一片歡騰,十分鍾內,報告結束。


    “關於分紅和入股的事情,你們自己寫報告過來,發到財務部郵箱,如果對公司的分紅方案不滿的,可以提出來,我們尊重個人的意願。”


    公司的erp係統的效率沒得說,其實年終大會就是走個形式,平時連公司食堂的員工都有獨立的電腦間。總務部的觸角伸到公司的各個角落,陳春曉的實際能量跟總務部的名頭很接近。


    在台灣過來的一幫人中,相比桀驁不馴的研究員們,這個帶點口音的微黑中等身材女子,非常受公司上下的歡迎。她確實是少見的行政高手,把總人數近五千的威森科技內部打理得井井有條,還遊刃有餘。相比鮑喜當老大的時候,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陳姐,你過年回台灣嗎?”李莊轉頭問陳春曉。


    “過年來回不方便,今年就不回了,再說我全家都在這裏,最多回去探親。”


    公司的研究員們現在非常喜歡在園區過年,李莊不知道具體原因,估計跟這裏的方便的生活設施有關係。園區可拓展的空間已經很有限,隻能盡量建高一點的樓。再大,安保方麵容易出問題。


    自有管理層處理好相關的事務,李莊現在基本上都是在搞研究,很少過問具體事務,除非必須得他簽字的東西。


    ibm這次倉促出場,新的一年又要不平靜了,剛剛從經濟危機中恢複過來的各國,能否承受新一輪的自動化風暴,很難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星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純牌老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純牌老狼並收藏迷失在星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