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是聯合技術公司高層都知道的“恐高症”患者,所以他在五月底說的“我想上太空看看”被人恥笑了好長時間。


    “我們的新藥效果不錯,你吃了肯定沒問題,”國寶誘惑道,但計算機專家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丹尼爾,我們的研究非常紮實,你看這麽多基因藥物在市場上都沒有出現嚴重問題,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紮伊采夫說。


    “是嗎?”李莊有些遲疑,隔了兩天通知紮伊采夫選擇放棄,無論是誰都無法讓他選擇服用基因藥物。


    連坐飛機都不舒服的董事長大人想偷懶時經常跑到兩百公裏外的新威航天中心看稀奇,雖然他在這個領域隻有愛好者的水平,沒有時間去研究。


    宇航科技研究院在人事部的絞盡腦汁和研究員們的帶路下已經順利發展到九千多人,e航天分部其實算宇航科技研究院的附屬工廠。李莊的計劃非常大,剛開始就把宇航工業園獨立出來,但目前仍由宇航科技研究院管理。至於何時能真正獨立,那就不是計算機專家能知道的事,連安德列夫這個代院長心裏都沒譜。


    火箭的核心是發動機,技術含量之高連普通人都知道。設計火箭對宇航科技研究院的熟手來說並不困難,他們經驗豐富,但發動機不同,事實上所有飛行器的核心都在發動機上。


    自兩年前安德列夫正式加入宇航科技研究院,他便建議公司從俄羅斯購買rd-180液氧煤油發動機和rd-0120氫氧發動機,前者真空推力423噸,海平麵推力390噸,後者真空推力可達200噸。


    rd-180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液氧煤油高壓補燃發動機,設計成熟,節能,推力可調。更先進的發動機俄羅斯是肯定不會賣的,連花旗國都隻能拿到rd-180,其他國家想都不用想。


    李莊做得非常徹底,他手裏有rsa感興趣的東西,rd-180的生產企業是rsa的下屬單位,交換並不困難。rsa不好獅子大張口,因為ai領域的先進程度和技術含量不低於火箭發動機。


    雙方都有顧忌,宇航科技研究院來自俄羅斯的研究員占了四分之一,熟悉rsa,但那邊對這邊了解不多。前蘇聯當年在這些發動機上花了巨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員中不少人都是子承父業,不敢提太高的要求。rsa則苦惱該怎麽提條件,因為b級智能機跟普通的智能機不一樣,wai的水平有目共睹,推出的普通智能機穩定性高於其他勢力。wai和wlfs均是是業界最大的集團,背後有十萬高級研究員在支撐這個體係,每年光薪水支出就超過三百億美元,更不要說名目繁多的福利。


    俄羅斯是大國,根本沒想過能從其他大國獲得真正的智能機技術,聯合技術公司是他們唯一的機會。bai提過交換要求,但莫斯科並不買賬,因為他們的技術是搶來的,並不完善。再說華夏現在雖然亂,但底子還在,十年八年肯定會重新爬起來,莫斯科的腦子沒進水。


    rsa不缺宇航技術,缺錢,缺便利的工具,《東京協定》限製的另外一個對象便是俄羅斯,而澳洲這邊不缺錢,工具犀利,缺的是宇航領域尖端的技術。


    聯合技術公司的技術儲備從它突然爆發式的增長可以看出,手上握有的專利數量驚人。rsa從去年二月起便開始與雙威方麵進行試探性接觸,雙方的談判很累,一個想要不知道該怎麽提出要求,另外一個則知道自己要的東西是貴重物品。莫斯科很理智地沒有插進來,政客的聰明不容小覷,隻給rsa代表團提了要求,爭取能拿到這些技術,但沒有限定死,因為莫斯科的谘詢團隊也是一抹黑。


    磨磨蹭蹭地談判隨著宇航科技研究院熟手的加入開始提速,元旦時李莊實在受不了,決定打開天窗說亮話,讓rsa把想要的東西列表,這邊再評估,看除b級智腦之外還要什麽。俄羅斯想要的東西很多,但顯然這兩台發動機的分量是不夠的,雙方各取所需。技術人員談判不像商業或政治談判那樣喜歡胡扯,技術上的東西要是瞎說會被人鄙視,臉皮再厚也沒有用。


    談判是春節前結束的,雙方敲定了七百多項關鍵技術的名錄,聯合技術公司還給rsa重新提供了一百億美元的援助。


    五月俄羅斯成立了一個新的機構,代號為rai,正式加入人工智能界,與ai相關的全套資料wai都提供了中級版本,讓俄羅斯收獲頗豐。由於rai的智腦都在國內使用,沒有銷售到國外,《東京協定》秘書處正在賣力地尋找雙方的破綻。俄羅斯fsb實力雄厚,而聯合技術公司內務部的工作也比較紮實,暫時還沒有被人抓住小辮子。


    涉及到關鍵技術擴散的談判,總是要是死人的。從二月到五月,據海外調查局六處報告,fsb頻繁出動,估計有近十名高級間諜落網。聯合技術公司這邊,內務部、保安部情報局在三個月中揪出了三名潛伏已久的高級間諜。鬧得最大的一次,是悉尼爆炸事件。


    目標人物一直在搜集這次談判的資料,通過賄賂法務部參與談判的律師,得到了部分資料。他非常小心,乘坐的防彈汽車使用的還是聯合技術公司推出的納米合金複合裝甲。激光武器的耗能大,而且在澳洲能使用高能激光武器的隻有聯合技術公司。普通武器無法擊穿高防護的複合裝甲,保安部情報局無奈之下隻好動用了軍工研究院研製的電磁槍mg1,特製的彈丸擊中目標後燃起大火引起目標乘坐的汽車爆炸。這次詭異的爆炸事件被媒體翻來覆去地炒作,幸好公司的小尾巴沒被揪住。


    關於這個mg1,李莊問過陳小軍,他的回答是“精度高,威力大,就是貴了點,後坐力太大,幸好比較舒緩,要是火藥武器,估計我的骨頭都要震散。”


    配合mg1使用的飛輪電池效果不錯,不過能源集團暫時沒有推向市場的想法,它用在汽車上成本是一回事,怎麽保持電池工作的穩定性還得想想。這玩意公司內部用得多,新修建的激光塔都是它用來做備用電源,能源集團在公司管轄的四座城市建立的數百座風力發電站也有使用。


    安全方麵的問題自有相關機構處理,宇航科技研究院很欣喜地看到rd-180和rd-0120的全套資料。安德列夫希望得到的nk33談判已經結束,這種頂級的中等推力發動機已經沒有希望得到,便決定自行研製。


    新火箭的設計在四月底就已經完工,宇航科技研究院悄無聲息地開始組裝火箭。該火箭被稱為n,真空推力12450kn,leo運載能力25噸(近地軌道),gto運載能力7.5噸(地球同步軌道)。


    nwr-122的數據與俄羅斯當年相比沒什麽進步,推力也小了很多。運載火箭和載人航天工程是最複雜、技術最先進、難度最大的宏偉工程之一。設計一枚成熟的運載火箭一般要六年時間,聯合技術公司的模塊化技術和工程管理方麵走在各大勢力的前列,但輕車熟路地仿製火箭仍然花了兩年的時間。


    宇航科技研究院沒有多少實際經驗,數據都是來自於花旗國、俄羅斯和華夏,所以謹慎總沒有錯。研究院調整後設立的火箭研究所沒有宏偉的計劃,火箭研究所主任庫魯.威廉姆斯博士認為隻要能完成前期的計劃就足夠,化學火箭這種東西,不劃算。火箭研究所有兩種火箭設計方案,一種用於小型衛星和探測器的發射,代號n-1係列,最多有三級。


    火箭的級數越多,捆綁的助推器越多,質量控製越艱難,這個領域沒有捷徑。安德列夫認為吃透rd-0120的技術並研發新的氫氧火箭發動機是當務之急,特別是用於上麵級的火箭發動機。俄羅斯當年就吃虧在不太重視氫氧發動機,導致n1的載荷小於土星五號。


    安德列夫的父親參與了n1的研製,交通問題導致的頻繁拆卸讓火箭容易出故障,複雜的發動機群使輸送推進劑的管道設計也很複雜,而這種極端脆弱的結構是導致n1最後失敗的罪魁禍首。


    安德列夫是專家,李莊自然采用他的意見,在航天中心附近修建宇航工業園就是為了避免美俄兩國麵臨的運輸問題,可以製造更大直徑的火箭,一次成型。火箭發動機方麵,宇航科技研究院聯席會議已經定好計劃,研製大推力氫氧發動機係列和液氧煤油發動機係列,所需要的技術將開列名單,由其他研究院配合。


    公司高層的想法是逐步試驗,最後將技術提高到跟俄羅斯一樣的水準,發射費用壓縮到極限。空天飛機已由宇航飛行器研究所立項,目前隻能進行基礎研究,研發出正式的空天飛機並達到nasa的水平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


    大量熟手加入的效果非常明顯,n-122其實已經集俄羅斯、花旗國和華夏之長,不遜於其他航天大國的水平,隻和領先的兩大國花旗國和俄羅斯有一定差距。


    現在問題不大,俄羅斯沒錢,本來喜歡亂花錢的花旗國,現在也處於緊縮狀態,短期內很難回過神來。


    李莊很想要離子發動機,可惜nasa研究了幾十年,都沒法做到足夠大的推力,離子發動機實驗室目前的進度尚可,核動力火箭的理論研究已經跟上國際先進水平。


    火箭的模塊和燃料早已準備就緒,隻等組裝。自動化設備的大量應用,明顯減低了零部件生產、裝配到總裝測試等工序的難度,火箭的總裝采用流行的垂直組裝模式,跟其他大國的沒有什麽差別。


    火箭總裝廠的主控智腦是十七維姬和二十喇叭,他們將掌控人工智能研究院根據宇航科技研究院提供技術參數開發的專家係統,用於各種零部件模塊的測試組裝和燃料的檢測及加注等。


    新威航天中心的主腦是十九維姬和二十一喇叭,十九維姬指揮各類機器人配合專家們的工作,二十一喇叭負責和安保和分流。十八維姬和二十二喇叭是宇航工業園區的安保主腦,二十三喇叭和二十五喇叭掌控整個宇航工業園區的生產及加工。


    宇航科技研究院集中了聯合技術公司最龐大的智腦群,覆蓋到方方麵麵,以盡可能地提高飛行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每個項目組都配備了兩台wai502由十六維姬統一指揮,方便研究員們使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發的各類超精密實驗專家係統。


    這些智腦都是逐步添加的,研究員們慢慢習慣了到處都是智能生命的環境。主流航天大國都在加緊研發新式航天器,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平常很少出新威市。rsa之所以願意付出那麽大的代價也要取得b級智腦的全套技術,來新威航天中心參觀時看到的研發進度是他們下定決心的關鍵。


    花旗國內部利益複雜,nasa向hsai的訂購了兩台千萬級智腦用於輔助研究。據媒體爆料,hsai的報價為一百億美元/台,cia拿到的價格也不低於八十億。智腦的售後服務很繁瑣,hsai實際上賺不到多少錢,但這已經讓nasa這個平時花錢如流水的機構大感吃不消。


    聯合技術公司的v級智腦,輔助計算服務器加存儲係統,均是內部生產,硬件采購價為三億澳元,軟件成本或者說代價是李莊的十來年光陰和變得越來越機器人的行為模式,外加高性能智腦實驗室上千名研究員的薪酬。


    每個模塊的縮小改進,都需要足夠的時間,維姬這個六七十噸的胖妞想變成隻有幾噸的苗條少女,不是短期內能辦到的。智能機是高智商人群的遊戲,人工智能研究院大肆擴招後研究員仍不滿萬人,真正有能力從事核心研究的不到兩百人。


    hsai的硬件成本至少要高出一倍,軟件成本暫時不得而知,隻會比澳洲這邊更高,畢竟體係不同,人工智能研究院實際的薪水支出遠低於外界想象的水平。nasa想要配齊宇航科技研究院所用的整套係統,五年之內是不可能的。千萬級智腦以上的研究困難重重,hsai的老大魯克.麥考利博士是聯合技術公司純天然生發液的客戶。


    李莊的迷信讓麗莎無語,不止一次說他過了頭。研究員們不知道維姬級智腦的小名,但麗莎知道,有時也陪著李莊跟自己的智能家庭聊天。


    李莊寧願迷信一點,六七八九,下麵就是十,水到渠成。航天是個高風險領域,隻要一點點瑕疵,就足以讓發射失敗。財產損失是小,要是將來載人飛行,宇航員的生命和培養費用均不是能隨意忽視的。他本來想用八維姬和九維姬主控宇航科技研究院,但韓淑梅和何修文磨了他很長時間,隻好作罷。安德列夫知道v級智腦的小名,他會講華語,深有同感。航天領域,需要敬神,隻有變態狂才會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人定勝天,那是一種奢望,也僅僅是一種口號。要真的勝得過,要不你把太陽趕走?人這種渺小的生物,要學會對大自然保持足夠的尊敬,不然神罰遲早會降臨。


    火箭發射的衛星是衛星實驗室研製的,是一種低軌道偵查衛星,代號utas001,配備太陽能電池板、超大容量碳納米管電容電池和小型離子發動機,均集成了聯合技術公司最先進的技術。


    組裝正在進行中,由rsa提供的發動機正在測試中,飛行姿態控製的搖擺發動機、遊動發動機和姿控發動機經測試運行正常,飛行控製儀器正常,配備給nwr-122的三十萬集成智腦能完美掌握住火箭運行的一切參數。


    模擬發射是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製的運載火箭模擬運行平台上進行的,這是聯合技術公司第一次發射大推力運載火箭,預計整個測試將持續到八月份。


    李莊由安德列夫陪著參觀完火箭組裝廠,便返回辦公室,他到這裏來隻是晃晃。新威航天中心是聯合技術公司安保係統能完美掌控的最遠地點,他每次遠行都是到這裏。


    半路傑克遜打來電話,說花旗國空軍宣布進行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超光速試驗,空天飛機和戰神五運載火箭會在四個月內將組成飛船的引擎部件、船體和燃料帶入太空,在真空中組裝完成。


    李莊掛了電話隨即打給周奇森,跟他說起這事,並問了一句,“是不是政客們轉移視線的伎倆?現在華盛頓有點扛不住。”


    那邊略一沉吟,不敢肯定,“難說,不過花旗國空軍十幾年前就表示對超光速研究感興趣,他們的軍費多,現在應該有結果,否則研究員們肯定會撂挑子。”


    “嗬嗬,這是個有趣的項目,不知道該如何收場,nasa不是吃素的,最好雙方打起來,讓華盛頓更忙,”計算機專家惡意地詛咒著。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星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純牌老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純牌老狼並收藏迷失在星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