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著這幽幽然的景象,還站在寬闊台階上的金發女牧師忽然想起了那首幽幽然的夜曲《諾克特恩》,寂靜中讓人升起寥落的情緒。另外還有些複雜的想法,最後自言自語起來:“他要是當國王就好了。隻可惜”


    “這話是要掉腦袋的呀!”後麵傳來她叔叔的郎朗聲音,原來他和麥哲倫牧師要去買些小型構狀體做比較實驗,正好看到她靠在雕紋優雅的寬闊大門台階上發呆,然後自言自語了那句話。她立刻衝著叔叔做了一個鬼臉:“噎那肯定是你告密!晚上我就提著腦袋來見你!”他們兩個正在打趣,旁邊麥哲倫牧師隨便插嘴了一句:“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他倒是有點兒做國王的潛質。可惜、可惜了。”


    金發女牧師好奇問道:“愛以身為天下?什麽意思?”沉靜黑袍的麥哲倫牧師答道:“人是接受身體的激發,以身體為動力點來行事的。沒有身體的激發就難以發出應對行為。有了身體的激發,才會應對進退,才會寵辱若驚。天下由來兩臂輕,這是人之常情。故,隻有看待天下想看待自己的身體一樣,天下榮則喜、天下枯則憂,天下就仿佛是自己的身體,成為第二動力點,天下的事情也能激發出應對行為、情緒、思想,這樣的人才具備政治家的潛質。否則庶人持劍而居諸侯之位,外喜好華衣麗居。內追逐名譽美食;前計較個人恩怨,後算計家族銀錢;上謀奪尊貴之位,下不施庶人利益;左以仁義而壞國事,右因嗔怒而敗大業;明則叫囂於信仰。暗則糾結於情感。此庶人之列,終究不能成大事。”


    真話一出,金發女牧師就有意見了,但她不便在‘叫囂於信仰’上發作,就轉問道:“仁義乃是國之大事,怎麽會以仁義而壞國事?您搞錯了吧。”但見對方搖頭:“仁義確實是國之大事,但國之大事卻並非隻有仁義啊。譬如心肝脾肺腎,必須和合而行、平衡共存。不可使一兩家獨大。若脾胃過強,飲食饕餮則加重肝腎負擔,終究壞事傷身。又如地水火風,和合平衡而成活力世界。若是一兩家獨大,或成沙漠或成冰原,或成毒澤或成空霧之域。難以成就此世間萬象。觀察世間,凡獨大之地,皆是險山惡水。平衡和合之地則成良田宜居之處。更何況心懷仁義以籠絡人心,雖然獲得了百姓的擁戴,但還是不曾超脫出人為的物我兩分的困境。”


    女牧師欲辨難辨,則轉問:“為什麽又說他可惜?資質還不夠強?”便見麥哲倫牧師點頭道:“心理的火候還是查了點兒。還沒明白‘虛心位以應事’的道理。更沒其本事。離‘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還有較大距離。”


    女牧師越聽越糊塗了:“這又是什麽意思?”對方答道:“這是講君主與臣子的關係。也是將元神與識神的關係,也可以引申為‘心體’與‘心念’的關係。臣子有特性、有偏向、有固守的對象。這樣的臣子才能盡忠職守,完成自己的職責,成為天下的大用。而君主則不要有過多特性,不要有過多偏向,不要有過多固守的對象。這樣才能根據需要接納不同的臣子,運用天下的大用之物。”


    女牧師點頭後又問:“但這和‘心體’與‘心念’有什麽關係?”對方輕描淡寫的草草說道:“我們直接觀察到的種種形象,都是心念中的‘識神相’;我們應對這些‘相’的喜怒哀樂、進退取舍、一二三四、穿脫攻受等等,則是心念中‘識神我’所發出。種種心念起伏變換、來回激蕩。而常人的‘心體’往往被黏在心念上,隨其動蕩。一隨其動蕩則對心念推波助瀾。於是種種心念異彩紛呈,時時不休,醒夢如一。這個‘黏’我又稱為‘受用’。心體一旦受用‘心念’,則如君主偏愛某些臣子或政策,則暗昧頓生、諸業立起。即便這臣子或政策不適用了,他也會用。於是種三惡道因。心體不受用‘心念’,則如君主無偏的看待臣子,合用則用,不合則去,無三惡道因。當然,這是淺說,若說深了,你們難以接受。”


    金發女牧師還是不懂:“‘心念’黏在‘心體’上是什麽樣?沒黏上又怎樣?”對麵麥哲倫牧師語塞了一下:“呃你是公爵的女兒吧?在西邊的丘陵地帶出生?聽說那裏的矮人,鎧甲工藝很有特點吧啦吧啦吧啦”


    金發女牧師一邊應和一邊暗自疑惑:‘忽然問這些幹嘛?跟我的問題沒關係嘛。’正想著忽見對方將手一指遠處:“你看,斜對麵那個花店門口的花不錯吧。”女牧師回頭瞧時確實看到多彩的花朵堆放在那漂亮的商店門口,而麥哲倫牧師還在唧唧歪歪什麽:“那朵尖尖的白花是不是從南邊運來的?你說旁邊那一盆紫色的要多少錢?吧啦吧啦吧啦”


    我說,這跟‘心念心體’什麽的,到底有什麽關係啊?!


    金發女牧師疑惑皺眉時,忽聽對方猛問:“心裏想著什麽?!說!快說!”搞的她嚇了一跳:“花你說的花呀”而對方緊緊追問:“還有呢?還有呢?快說!”她隻得答道:“還有很奇怪呀,你說那些花花草草的幹什麽?跟‘心念心體’有什麽關係?”


    卻見對方笑了:“這就是你另外一類心念啦!剛才你心有兩類念頭,而你的心到底在那一類上?仔細回憶感受一下。到底哪一種念將你的心纏住?是你聽到的那些花花草草的問題嗎?”女牧師想了想剛才的心理:“不是。那些問題的念頭隻是浮在意識中,我並未認真考慮。那時,我的心是被自己的疑問所纏繞。我一直在疑惑,很想問您。”


    對麵麥哲倫牧師答道:“那些花花草草的心念就虛處在心位上,並未填實心位。那些疑惑的心念就填實在心位上,或說‘黏在’心位上。”金發女牧師雖是明白但疑惑更大:“黏上又如何?不黏上又如何?”


    黑袍的麥哲倫牧師反問道:“就在那時,你能放下有關花花草草的心念嗎?”金發女牧師忽又所覺:“能,然後嘶我知道了!我卻放不下疑惑的心念。那些疑惑就就就好像填在我心中。”對方又問:“就在那時,若要你放下那些疑惑的心念,你放得下嗎?”女牧師承認道:“應該是放不下的,越要我放下,我的疑惑隻會越大。事實上我到現在還有這些疑惑情緒。”


    黑袍麥哲倫牧師點頭道:“心念虛處於心位,其念可來可去、可續可斷、可用可舍。心念黏上心位,就會產生類似‘身心投入其中’的效應,此時縱然要放也放不下。而且‘心位’會給黏上的‘心念’充能,讓心念越發明顯、激烈的起伏變換、來回激蕩。同時導致這些‘心念’越發頑固的黏在‘心位’上。整個過程便是‘執著’的表現。當然,這隻是淺淺解說最膚淺的一層,其實內容很深。”


    金發女牧師好奇問道:“那又是什麽導致心念黏上心位?”對方答道:“這事說來更麻煩。淺淺說來,就與一個玩意兒有關。這玩意兒,從識神相的角度講,就是‘真實感’;從識神我的角度來講,就是‘必須趨向’。這玩意兒混在諸念中,無形無影。一旦被心位接納,就會讓其他諸念也黏上心位。”


    真實感?金發女牧師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兒,倒是旁邊的樂琳發問了:“真實感又如何?”對方答道:“人直接觀察到的其實都是‘識神相’,人的行為直接指向的目標,其實也是‘識神相’,然後附帶著指向真實事物。而人卻會誤以為自己的行為是指向真實事物。把真實事物與‘識神相’混為一談,這就是‘真實感’或說‘必須趨向’的作用!你沒有專門的訓練,也沒有機會察覺二者的不同。跟你說這個,確實有些深了。”


    樂琳答道:“那您就給個方法讓我去找找‘心位’,找到了,我就看看是否屬實嘛。”誰料東郃子一口警示起來:“不要去刻意尋找‘心位’,找的都都是識神相,也就是心念,而不是‘心位’!我說‘心位’乃是為了教學而創造出的教學工具,給人指一個大致的方向。若你能探索到背景相、背景我,並能把握到‘心總是被不同的背景相所霸占,念念如此。’此時再去試著消除背景相對心的霸占,就會慢慢體會到我所說的‘心念’霸占‘心體’的確切現象。在此之前萬勿去追逐、去探索所謂的‘心位’,或許你會自以為找到了所謂的‘心位’。但別忘了——能展現在心中的、能被知能被覺的,都是‘心念’,絕非‘心位’。”


    ——————————————————————————————————————


    ps——每天一次推薦,一個點擊,也是一種貢獻。希望這裏能欣欣向榮。


    可以到我的新浪相冊欣賞圖片:.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浪仙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癸變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癸變泉並收藏流浪仙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