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甄堯身世之秘聞
甄堯坐在山頂與糜貞聊著,不遠處孔融、蔡邕這些老家夥們也都圍在一起,見眾人都已果腹,孔融似有所指的開口道兄長,可覺州牧麵相熟悉?”
“然。”孔昱欣然頷首,本來以他花甲之齡,是不應該再行顛簸的,但這一次接到了蔡邕和弟弟孔融的書信,想了想還是來了伯高年歲漸長,愈發有恩師之儀容。”
“恩師?”周圍也有幾個老人並不明白的,就如檀敷,當下疑惑問道世元恩師不是杜師?怎會與甄堯有係?不過,甄家三子倒真有那麽點杜師風範。”
孔昱沒有回答,反而看向了蔡邕伯喈,你可想清楚了?要將此事公開?”
蔡邕聞言苦笑非邕所願,隻是,唉~~其中也有不得不重提的因由。”
孔昱聽罷,也就點頭,隨即環視身旁周圍老友,爆出一個驚天的訊息甄堯本非甄家三子,乃是恩師老來得子,隻因當年禍端,才有此變故。”
如此說著,孔昱就道出了當年的一些秘辛。所為杜師,就是黨錮領袖之一的杜密,與當朝太學生之楷模李膺其名為‘李杜’。靈帝期,黨錮禍亂,諸多士子慘遭殺害,其中上有太尉,下有白身小民。
第一次黨錮禍亂,杜密逃脫一劫,並在其後被天子啟用,可沒過多久,第二次黨錮禍事隨之而來,李膺死了,不少朝中士臣也都再次遭殃。杜密雖未被捕入獄,但也悲憤難當,懸梁於家中,上吊而亡。
隻是這時候張氏尚有身孕,之前已有死誌的杜密便讓前去冀州,找的,也就是已經嫁入毋極甄家的小張氏。
人老了,回憶起往事總會有點滴感傷,孔昱也不例外,眯著眼睛望著甄堯的背影,開口道那日,是昱將師母送出了司隸,並讓人一路護送師母前往毋極。師母順利到甄府,並且產下一子,以‘堯’為名,本就是恩師當年與我等學生,戲說之言。”
“之後的事還是由邕來說吧,”見孔昱頗為緬懷,蔡邕便接口道杜師之妻到達毋極時,已經十月懷胎,沒過多久就生下了甄堯。而因為杜師之死,其妻將小交托於,也就是現在甄府內的張氏後,也就跟著撒手人寰。”
“父母盡喪,處於對初生嬰孩的憐愛,又因為甄家長子未長成幾年便病逝。甄逸與張氏,便將此子過繼於甄家,是以甄堯一出身,身份卻是大改。”
說到這,甄堯的真實身份卻是一清二楚了,一直沉默聽孔昱二人的檀敷搖頭長歎道天意弄人,未想杜師尚有後人存世。敷曾記得,那年黃巾戰亂平定,世元與劉兄曾於朝堂上為甄家保舉。難怪,難怪,因由竟是這般”
檀敷說罷,這一群人中年歲最小的國淵恍然點頭我道鄭師前月為何會來信於淵,讓淵務必前來毋極。未想州牧竟是淵師祖之子,這輩分,端的有些駭人。”
雖說國淵是這群人中最小的,但他年紀已過不惑之年,算得上是一位老人家了。可今天聽聞這等辛秘,才似乎還是小字輩。
國淵之師,乃當世大儒鄭玄,而鄭玄在年少時,有一段內,是跟著杜密學知識的。而且鄭玄正是在杜密的定力支持下,才開始了弱冠之後的求學旅程。是以在鄭玄心中,杜密絕對是他幾個師傅中,最為特殊的存在。
原本杜密死時是沒有再和鄭玄聯係的,鄭玄也不,的恩師還給留下一個小師弟。可命運使然,甄堯在出兵徐州時,由孫乾引薦,並且與鄭玄暢談了一整日。
孔融、孔昱、蔡邕甚至是檀敷這些人都能看出甄堯麵相與儀容與當年的杜密神似,鄭玄就更不會不清楚,而在他一生所學中,星象學也是他的看家本事。
察覺到甄堯的麵相太像恩師了,而因為不論杜密或是甄堯,全身上下都泛著上位者氣息,鄭玄十分這種感覺。之後便書信於幾位許久不曾往來的舊友,並且想到了,杜師之妻,與甄家甄逸之妻,乃是。
幾番求證,與星算卜卦,鄭玄雖然不是十分肯定甄堯與杜密的關係,但也覺得有必要去求證。可他畢竟年歲太高,要他越過千裏去毋極顯然不可能,是以想到了的幾個弟子。師命至,弟子怎能不聽,如此趁著文宴的機會,國淵來了。
國淵的話讓幾個老頭子大笑不止,不過孔昱還是問向的三弟文舉,你是如何知曉伯高身份一事的?為兄記得不曾與你說過啊。”
孔融聞言一滯,用頗有幾分怪罪大哥的口吻,怒聲道若是大哥早日告知融,融早就棄了那北海太守之位,來毋極學府當講師了。還有當年黃巾一事,融如何都要為伯高出一分力。”
蔡邕擺手道不然,便是杜師遺子,我等也不該多加幹涉於他。這些年此子的磨礪,邕也都看在眼底,若真有文舉你幫了忙,未必能有今日之冀州。”
“伯喈所言甚是,此等陳年舊事,告知與你又有何用?”孔昱笑著點頭,忽而皺眉道伯喈,究竟是何事,要你將此往事重提?”
“這,這還不是伯高小子惹下的。”蔡邕想到將要說的話,就忍不住心底怒氣,不過都到了這個場麵,也不願再隱瞞伯高這小子,自幼便與家中甄宓交好,小時並沒,隻是大了,卻著實難堪。要,在世人眼中,他們可是親兄妹”
聽蔡邕說到甄堯與甄宓這不羈的‘兄妹戀情’,骨子裏都很是傳統的幾位文學大儒都不禁皺眉。若不是知曉了甄堯的身份,此刻或許就要大罵甄堯一頓,然後拂袖移開毋極了。
“你們應當清楚,如今伯高乃屬當時各路諸侯冕冠。大漢十三州,他一人便手握幽、冀、青、徐、司五地,而並州呂布經年戰事重傷後,也有意將之托付於他,如此一來,大漢半數州郡,就被伯高所掌控。”
說起甄堯的勢力,幾位老人家不禁唏噓,杜密生平,對大漢的忠誠,那是毋庸置疑,被太學生稱讚為‘天下良輔’。
可誰又能想到,當杜密死後十幾年,他的小會在一場戰亂中崛起,並走上‘諸侯’之路,並且在而立之齡,打下偌大根基。
父親與,截然相反的仕途選擇,再次令周圍幾位老人家搖頭傾歎。
“老夫女兒,曾與邕於學府中談起伯高與其妹甄宓之事。當初甄宓及笄時,二人就心有決定,甄宓這些年一直待嫁閨閣,早就過了婚娶年歲,便可知一二。”
“據小女所言,伯高曾說,當他手中權勢達到一定高度,便會迎娶甄宓。此一點,無人可改。小女還有言,在伯高心中,怕還是甄宓這最為看重。”
蔡邕說到這,幾位老人家也明白了,甄堯若以現在的身份去迎娶甄宓,那對他的影響根本無法估量,即便他現在手掌大漢半數地域,也是招架不住這些流言碎語。
對於大漢的興衰,這幾位幾經沉浮,半個身子都要入土的大漢老人,其實已經看的很淡了。就像他們甄堯走的是與他們當年截然相反的一條路,也沒有太多惱怒。
但對於甄堯這種戀情,孔昱等人一自然是十分難接受,而作為蔡琰的父親,蔡邕其實心底更是有氣。女兒,論才學論德操,都是上上之選,現在居然還要為了甄堯取甄宓的事情,來找他這個老頭子商量幫忙。
在這些人當中,孔昱年歲最長歲數最高,沉默片刻開口道伯喈以為,如今將伯高之身世說出,便可讓他名正言順的迎娶甄家小女?他也是過繼入甄府的,雖然他並不。”
蔡邕點頭,又搖頭你等不知,張氏曾與邕商議過此事。對於這一子一女,疼愛之餘又甚是無奈。擋是擋不住的,如今我等身為長輩,該考慮的便是如何替他善後。”
甄堯的婚事,居然驚動了如此多的老輩大儒,卻是他也不的。他還沉浸於舉辦這次宴會的喜悅中,卻沒深究一下,的人望真的有這麽高?能讓孔昱這等連天子都可以不加理睬的人物,拖著老邁身軀趕來毋極。
就在眾老人商談之餘,文宴又開始了。甄堯沒受任何影響,依舊興致勃勃的給眾人出難題。但包括孔家兩、蔡邕、國淵等人,卻是有些心不在此了。
直到太陽西沉、霞光照耀,百餘人盡興回毋極城。這一日的文宴,收獲最大的自然是甄堯。而其後,便是成就了‘狂儒’名聲的禰衡。至於其他人中,曹丕神色也頗為滿意,顯然是有不少士子,被他成功勾搭,答應文宴後就一同回昌邑。
回到城內,將眾儒士送入學府,甄堯便走向自家。走入甄府,張瑛幾女已經把吃食準備妥當,甄堯便在院中,與眾女暢談今日出遊的場麵。
聽著甄堯說道禰衡舌戰大漢眾儒,貂嬋笑問道夫君,那禰衡既有此辯才,為何不將其收入毋極聽用?以一敵十呢,不是夫君所需的大能嗎?”不跳字。
甄堯聽罷擺手道禰衡口才確屬上佳,若是出任使者、別駕,的確能一展抱負。不過,他卻非我毋極所需要的使者。”
“我毋極使者,每到一處必受人尊崇,這由毋極勢力與實力所奠定。是以毋極使者,無需如禰衡這等狂傲詭辯之才。如孫乾,容雅威儀,才乃堯麾下別駕之上選。”
“而若除去激辯才學,這禰衡究竟還會,堯亦無所知。便如文舉,若在朝為官或可,但若在堯帳下,卻隻能在學府中擔任教師。用人,才學不是唯一考究。”
再次對禰衡做出一番評價,順便講述了一點用人的方式,甄堯就不再多言。其實這些話他也不全是說給眾女聽,一旁已有八歲的甄昂同樣聽著。甄堯希望從平常瑣事中,點點滴滴給灌輸類似的理念,而不是等他大了,一股腦的告訴他。
文宴有開始,自然會有結束,三日後,依舊是毋極學府內,甄堯正式宣布了這次文宴的圓滿告終。長達月餘,大漢各地文士互相交流,對推動文學進步,產生的效果是顯著的。
而在文宴結束,如曹丕、顧雍等還得回各自勢力的文士以外,還有不少人依舊留於毋極,甚至幹脆就此定居在毋極。或在甄堯帳下擔任一些瑣碎職務,或者在學府內任教。
送走了曹丕,看著曹丕心滿意足的帶著包括禰衡在內的,一幹人等離開。甄堯心底不禁暗笑,也不禰衡這家夥會不會如曆史所記載那般,把曹操帳下文武都數落一遍。
若會如此,那場麵一定很有趣。如此想著,站在城門處的甄堯不禁暗樂。‘傻笑’一陣,甄堯相繼送走了不少儒士後,便往自家走去。剛進門,就看到二哥甄儼正陪著幾位長輩坐於前廳,而罕見的,母親也出來了。
踏過前廳門檻,甄堯不禁問道母親,二哥,今日這是?”
張氏對招了招手,甄堯當下就走上前,看著母親伸手撫摸頭發和腦門,感覺周圍這些人群情緒有些不對勁母親,可是有事?”
“你先坐下。”張氏拉著一同坐在案桌後,才開口道自我兒出身,娘便有些事瞞著你。今日,是該把這些事說出來給你聽了。”
“建寧二年冬,母親的,張瑜帶著身孕從司隸,趕來毋極。建寧三年春,生下一個嬰孩,卻又很快便逝世了。母親你與父親,便決定將那嬰孩過繼入甄家,那時你大哥已經去了,二哥也才剛過四歲。”
“如今,的,都已經長這般大了,已經成了家中棟梁。與姐夫,泉下若有知,也該含笑了。”說著,張氏眼角便不住落淚。
甄堯從未想過這麽‘狗血’的事情會發生在身上,低聲問道那個孩子,是堯?”
張氏泣聲頷首,便把當年杜密含恨而亡,臨死托孤的事情說出。而蔡邕將幾個老頭白日間所談到的內容,說給了甄堯聽。
甄堯聽罷後,心中以往一直存在的疑惑都解開了。當初征討黃巾,為何會有那麽大的好處落到甄家頭上?是受了那個所謂的‘父親’的餘蔭。
而當討董入洛陽時,蔡邕會把女兒托付給,說與父親有約,還以為是甄逸。現在想想,甄逸雖然也算是大家族長,但甚少出毋極的他,如何與蔡邕有此深交?
此‘父’非彼‘父’啊沒想到居然是杜密的小若非這些話是眼前蔡邕大家,還有孔昱等黨人領袖所說,甄堯幾乎就要以為眾老頭子沒事拿他開涮了。
不過現在甄堯也是三十而立的人了,並沒有太過激動,反而開口問道為何,為何要將舊事重提?堯生在毋極,長於甄府,何況我已是甄家三子,為何還要將這些事說出?”
“還不是因為你和甄宓丫頭”蔡邕怒哼一聲你母親和昭姬,已經尋老夫數次說及此事。如今洛陽都被你打下,再不提,你就該先提了”
“宓兒?”甄堯雙眸凝實,心中已然明白母親與眾位老人的想法了。
而就在這時,前廳側門邊,躲在角落的嬌小的身影也不禁一顫,本來是想聽聽母親、哥哥他們會說,卻不想聽到了最在意的事情。
蔡邕沒好氣的繼續開口道老夫也不與你說人倫,現在你做?認祖歸宗,迎娶甄宓,抑或是?”
蔡邕剛說完,張氏的麵色就變的更厲害了,甄堯雖然不是她所生,但這麽多年的情感,從甄堯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把他當了。如今就要可能失去這個,張氏心痛不下刀絞。
母親的麵色變化,還有孔昱等人的神情,甄堯都一一看在心底,對於張氏以及甄家,甄堯所投入的感情也不會是假的。
想著當初少時種種場景,父親甄逸在病重之時,對的擔心,甄堯自覺他不是沒心沒肺的人。所以,僅僅轉念之間,甄堯便握著張氏的手臂,開口笑道我甄堯,生是母親的,死後亦是甄家之人,何來‘認祖’一說?”
“諸位長輩的心意,堯心底感激。可這種選擇,並不是甄堯所想要的。堯一直在為所追求的一切而努力,但也不會為此而拋棄親情於不顧。今日也不早了,諸位長輩便在府內與我一家同享晚宴,如何?”
“既如此,你如何麵對甄宓,要你們是兄妹”最後兩字,孔昱咬的很緊。而隨著孔昱話音落下,門側角落的身影,也不禁緊了緊雙手。
說道一直在等待的甄宓,甄堯眼神中的堅定神色更濃堯與宓兒一事,我二人自有決斷。堯非但要迎娶宓兒,還要普天百姓與我二人同慶堯此言,說到定會做到”
“荒唐”本想好言勸說甄堯的幾位老頭,都被甄堯這話嗆得不輕,一個個的怒喝。
甄堯對此並無意外,反而鄭重道堯自領兵以來,帶給百姓的,除去殺戮外,還有一個足夠溫暖的家。甄堯成全了千萬家,他們為何不能成全堯和宓兒若是如此尚不夠,堯可以領兵殺入長安,將天子救回東都。相比,天子願意當這個媒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甄堯身世之秘聞
第三百七十九章甄堯身世之秘聞
甄堯坐在山頂與糜貞聊著,不遠處孔融、蔡邕這些老家夥們也都圍在一起,見眾人都已果腹,孔融似有所指的開口道兄長,可覺州牧麵相熟悉?”
“然。”孔昱欣然頷首,本來以他花甲之齡,是不應該再行顛簸的,但這一次接到了蔡邕和弟弟孔融的書信,想了想還是來了伯高年歲漸長,愈發有恩師之儀容。”
“恩師?”周圍也有幾個老人並不明白的,就如檀敷,當下疑惑問道世元恩師不是杜師?怎會與甄堯有係?不過,甄家三子倒真有那麽點杜師風範。”
孔昱沒有回答,反而看向了蔡邕伯喈,你可想清楚了?要將此事公開?”
蔡邕聞言苦笑非邕所願,隻是,唉~~其中也有不得不重提的因由。”
孔昱聽罷,也就點頭,隨即環視身旁周圍老友,爆出一個驚天的訊息甄堯本非甄家三子,乃是恩師老來得子,隻因當年禍端,才有此變故。”
如此說著,孔昱就道出了當年的一些秘辛。所為杜師,就是黨錮領袖之一的杜密,與當朝太學生之楷模李膺其名為‘李杜’。靈帝期,黨錮禍亂,諸多士子慘遭殺害,其中上有太尉,下有白身小民。
第一次黨錮禍亂,杜密逃脫一劫,並在其後被天子啟用,可沒過多久,第二次黨錮禍事隨之而來,李膺死了,不少朝中士臣也都再次遭殃。杜密雖未被捕入獄,但也悲憤難當,懸梁於家中,上吊而亡。
隻是這時候張氏尚有身孕,之前已有死誌的杜密便讓前去冀州,找的,也就是已經嫁入毋極甄家的小張氏。
人老了,回憶起往事總會有點滴感傷,孔昱也不例外,眯著眼睛望著甄堯的背影,開口道那日,是昱將師母送出了司隸,並讓人一路護送師母前往毋極。師母順利到甄府,並且產下一子,以‘堯’為名,本就是恩師當年與我等學生,戲說之言。”
“之後的事還是由邕來說吧,”見孔昱頗為緬懷,蔡邕便接口道杜師之妻到達毋極時,已經十月懷胎,沒過多久就生下了甄堯。而因為杜師之死,其妻將小交托於,也就是現在甄府內的張氏後,也就跟著撒手人寰。”
“父母盡喪,處於對初生嬰孩的憐愛,又因為甄家長子未長成幾年便病逝。甄逸與張氏,便將此子過繼於甄家,是以甄堯一出身,身份卻是大改。”
說到這,甄堯的真實身份卻是一清二楚了,一直沉默聽孔昱二人的檀敷搖頭長歎道天意弄人,未想杜師尚有後人存世。敷曾記得,那年黃巾戰亂平定,世元與劉兄曾於朝堂上為甄家保舉。難怪,難怪,因由竟是這般”
檀敷說罷,這一群人中年歲最小的國淵恍然點頭我道鄭師前月為何會來信於淵,讓淵務必前來毋極。未想州牧竟是淵師祖之子,這輩分,端的有些駭人。”
雖說國淵是這群人中最小的,但他年紀已過不惑之年,算得上是一位老人家了。可今天聽聞這等辛秘,才似乎還是小字輩。
國淵之師,乃當世大儒鄭玄,而鄭玄在年少時,有一段內,是跟著杜密學知識的。而且鄭玄正是在杜密的定力支持下,才開始了弱冠之後的求學旅程。是以在鄭玄心中,杜密絕對是他幾個師傅中,最為特殊的存在。
原本杜密死時是沒有再和鄭玄聯係的,鄭玄也不,的恩師還給留下一個小師弟。可命運使然,甄堯在出兵徐州時,由孫乾引薦,並且與鄭玄暢談了一整日。
孔融、孔昱、蔡邕甚至是檀敷這些人都能看出甄堯麵相與儀容與當年的杜密神似,鄭玄就更不會不清楚,而在他一生所學中,星象學也是他的看家本事。
察覺到甄堯的麵相太像恩師了,而因為不論杜密或是甄堯,全身上下都泛著上位者氣息,鄭玄十分這種感覺。之後便書信於幾位許久不曾往來的舊友,並且想到了,杜師之妻,與甄家甄逸之妻,乃是。
幾番求證,與星算卜卦,鄭玄雖然不是十分肯定甄堯與杜密的關係,但也覺得有必要去求證。可他畢竟年歲太高,要他越過千裏去毋極顯然不可能,是以想到了的幾個弟子。師命至,弟子怎能不聽,如此趁著文宴的機會,國淵來了。
國淵的話讓幾個老頭子大笑不止,不過孔昱還是問向的三弟文舉,你是如何知曉伯高身份一事的?為兄記得不曾與你說過啊。”
孔融聞言一滯,用頗有幾分怪罪大哥的口吻,怒聲道若是大哥早日告知融,融早就棄了那北海太守之位,來毋極學府當講師了。還有當年黃巾一事,融如何都要為伯高出一分力。”
蔡邕擺手道不然,便是杜師遺子,我等也不該多加幹涉於他。這些年此子的磨礪,邕也都看在眼底,若真有文舉你幫了忙,未必能有今日之冀州。”
“伯喈所言甚是,此等陳年舊事,告知與你又有何用?”孔昱笑著點頭,忽而皺眉道伯喈,究竟是何事,要你將此往事重提?”
“這,這還不是伯高小子惹下的。”蔡邕想到將要說的話,就忍不住心底怒氣,不過都到了這個場麵,也不願再隱瞞伯高這小子,自幼便與家中甄宓交好,小時並沒,隻是大了,卻著實難堪。要,在世人眼中,他們可是親兄妹”
聽蔡邕說到甄堯與甄宓這不羈的‘兄妹戀情’,骨子裏都很是傳統的幾位文學大儒都不禁皺眉。若不是知曉了甄堯的身份,此刻或許就要大罵甄堯一頓,然後拂袖移開毋極了。
“你們應當清楚,如今伯高乃屬當時各路諸侯冕冠。大漢十三州,他一人便手握幽、冀、青、徐、司五地,而並州呂布經年戰事重傷後,也有意將之托付於他,如此一來,大漢半數州郡,就被伯高所掌控。”
說起甄堯的勢力,幾位老人家不禁唏噓,杜密生平,對大漢的忠誠,那是毋庸置疑,被太學生稱讚為‘天下良輔’。
可誰又能想到,當杜密死後十幾年,他的小會在一場戰亂中崛起,並走上‘諸侯’之路,並且在而立之齡,打下偌大根基。
父親與,截然相反的仕途選擇,再次令周圍幾位老人家搖頭傾歎。
“老夫女兒,曾與邕於學府中談起伯高與其妹甄宓之事。當初甄宓及笄時,二人就心有決定,甄宓這些年一直待嫁閨閣,早就過了婚娶年歲,便可知一二。”
“據小女所言,伯高曾說,當他手中權勢達到一定高度,便會迎娶甄宓。此一點,無人可改。小女還有言,在伯高心中,怕還是甄宓這最為看重。”
蔡邕說到這,幾位老人家也明白了,甄堯若以現在的身份去迎娶甄宓,那對他的影響根本無法估量,即便他現在手掌大漢半數地域,也是招架不住這些流言碎語。
對於大漢的興衰,這幾位幾經沉浮,半個身子都要入土的大漢老人,其實已經看的很淡了。就像他們甄堯走的是與他們當年截然相反的一條路,也沒有太多惱怒。
但對於甄堯這種戀情,孔昱等人一自然是十分難接受,而作為蔡琰的父親,蔡邕其實心底更是有氣。女兒,論才學論德操,都是上上之選,現在居然還要為了甄堯取甄宓的事情,來找他這個老頭子商量幫忙。
在這些人當中,孔昱年歲最長歲數最高,沉默片刻開口道伯喈以為,如今將伯高之身世說出,便可讓他名正言順的迎娶甄家小女?他也是過繼入甄府的,雖然他並不。”
蔡邕點頭,又搖頭你等不知,張氏曾與邕商議過此事。對於這一子一女,疼愛之餘又甚是無奈。擋是擋不住的,如今我等身為長輩,該考慮的便是如何替他善後。”
甄堯的婚事,居然驚動了如此多的老輩大儒,卻是他也不的。他還沉浸於舉辦這次宴會的喜悅中,卻沒深究一下,的人望真的有這麽高?能讓孔昱這等連天子都可以不加理睬的人物,拖著老邁身軀趕來毋極。
就在眾老人商談之餘,文宴又開始了。甄堯沒受任何影響,依舊興致勃勃的給眾人出難題。但包括孔家兩、蔡邕、國淵等人,卻是有些心不在此了。
直到太陽西沉、霞光照耀,百餘人盡興回毋極城。這一日的文宴,收獲最大的自然是甄堯。而其後,便是成就了‘狂儒’名聲的禰衡。至於其他人中,曹丕神色也頗為滿意,顯然是有不少士子,被他成功勾搭,答應文宴後就一同回昌邑。
回到城內,將眾儒士送入學府,甄堯便走向自家。走入甄府,張瑛幾女已經把吃食準備妥當,甄堯便在院中,與眾女暢談今日出遊的場麵。
聽著甄堯說道禰衡舌戰大漢眾儒,貂嬋笑問道夫君,那禰衡既有此辯才,為何不將其收入毋極聽用?以一敵十呢,不是夫君所需的大能嗎?”不跳字。
甄堯聽罷擺手道禰衡口才確屬上佳,若是出任使者、別駕,的確能一展抱負。不過,他卻非我毋極所需要的使者。”
“我毋極使者,每到一處必受人尊崇,這由毋極勢力與實力所奠定。是以毋極使者,無需如禰衡這等狂傲詭辯之才。如孫乾,容雅威儀,才乃堯麾下別駕之上選。”
“而若除去激辯才學,這禰衡究竟還會,堯亦無所知。便如文舉,若在朝為官或可,但若在堯帳下,卻隻能在學府中擔任教師。用人,才學不是唯一考究。”
再次對禰衡做出一番評價,順便講述了一點用人的方式,甄堯就不再多言。其實這些話他也不全是說給眾女聽,一旁已有八歲的甄昂同樣聽著。甄堯希望從平常瑣事中,點點滴滴給灌輸類似的理念,而不是等他大了,一股腦的告訴他。
文宴有開始,自然會有結束,三日後,依舊是毋極學府內,甄堯正式宣布了這次文宴的圓滿告終。長達月餘,大漢各地文士互相交流,對推動文學進步,產生的效果是顯著的。
而在文宴結束,如曹丕、顧雍等還得回各自勢力的文士以外,還有不少人依舊留於毋極,甚至幹脆就此定居在毋極。或在甄堯帳下擔任一些瑣碎職務,或者在學府內任教。
送走了曹丕,看著曹丕心滿意足的帶著包括禰衡在內的,一幹人等離開。甄堯心底不禁暗笑,也不禰衡這家夥會不會如曆史所記載那般,把曹操帳下文武都數落一遍。
若會如此,那場麵一定很有趣。如此想著,站在城門處的甄堯不禁暗樂。‘傻笑’一陣,甄堯相繼送走了不少儒士後,便往自家走去。剛進門,就看到二哥甄儼正陪著幾位長輩坐於前廳,而罕見的,母親也出來了。
踏過前廳門檻,甄堯不禁問道母親,二哥,今日這是?”
張氏對招了招手,甄堯當下就走上前,看著母親伸手撫摸頭發和腦門,感覺周圍這些人群情緒有些不對勁母親,可是有事?”
“你先坐下。”張氏拉著一同坐在案桌後,才開口道自我兒出身,娘便有些事瞞著你。今日,是該把這些事說出來給你聽了。”
“建寧二年冬,母親的,張瑜帶著身孕從司隸,趕來毋極。建寧三年春,生下一個嬰孩,卻又很快便逝世了。母親你與父親,便決定將那嬰孩過繼入甄家,那時你大哥已經去了,二哥也才剛過四歲。”
“如今,的,都已經長這般大了,已經成了家中棟梁。與姐夫,泉下若有知,也該含笑了。”說著,張氏眼角便不住落淚。
甄堯從未想過這麽‘狗血’的事情會發生在身上,低聲問道那個孩子,是堯?”
張氏泣聲頷首,便把當年杜密含恨而亡,臨死托孤的事情說出。而蔡邕將幾個老頭白日間所談到的內容,說給了甄堯聽。
甄堯聽罷後,心中以往一直存在的疑惑都解開了。當初征討黃巾,為何會有那麽大的好處落到甄家頭上?是受了那個所謂的‘父親’的餘蔭。
而當討董入洛陽時,蔡邕會把女兒托付給,說與父親有約,還以為是甄逸。現在想想,甄逸雖然也算是大家族長,但甚少出毋極的他,如何與蔡邕有此深交?
此‘父’非彼‘父’啊沒想到居然是杜密的小若非這些話是眼前蔡邕大家,還有孔昱等黨人領袖所說,甄堯幾乎就要以為眾老頭子沒事拿他開涮了。
不過現在甄堯也是三十而立的人了,並沒有太過激動,反而開口問道為何,為何要將舊事重提?堯生在毋極,長於甄府,何況我已是甄家三子,為何還要將這些事說出?”
“還不是因為你和甄宓丫頭”蔡邕怒哼一聲你母親和昭姬,已經尋老夫數次說及此事。如今洛陽都被你打下,再不提,你就該先提了”
“宓兒?”甄堯雙眸凝實,心中已然明白母親與眾位老人的想法了。
而就在這時,前廳側門邊,躲在角落的嬌小的身影也不禁一顫,本來是想聽聽母親、哥哥他們會說,卻不想聽到了最在意的事情。
蔡邕沒好氣的繼續開口道老夫也不與你說人倫,現在你做?認祖歸宗,迎娶甄宓,抑或是?”
蔡邕剛說完,張氏的麵色就變的更厲害了,甄堯雖然不是她所生,但這麽多年的情感,從甄堯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把他當了。如今就要可能失去這個,張氏心痛不下刀絞。
母親的麵色變化,還有孔昱等人的神情,甄堯都一一看在心底,對於張氏以及甄家,甄堯所投入的感情也不會是假的。
想著當初少時種種場景,父親甄逸在病重之時,對的擔心,甄堯自覺他不是沒心沒肺的人。所以,僅僅轉念之間,甄堯便握著張氏的手臂,開口笑道我甄堯,生是母親的,死後亦是甄家之人,何來‘認祖’一說?”
“諸位長輩的心意,堯心底感激。可這種選擇,並不是甄堯所想要的。堯一直在為所追求的一切而努力,但也不會為此而拋棄親情於不顧。今日也不早了,諸位長輩便在府內與我一家同享晚宴,如何?”
“既如此,你如何麵對甄宓,要你們是兄妹”最後兩字,孔昱咬的很緊。而隨著孔昱話音落下,門側角落的身影,也不禁緊了緊雙手。
說道一直在等待的甄宓,甄堯眼神中的堅定神色更濃堯與宓兒一事,我二人自有決斷。堯非但要迎娶宓兒,還要普天百姓與我二人同慶堯此言,說到定會做到”
“荒唐”本想好言勸說甄堯的幾位老頭,都被甄堯這話嗆得不輕,一個個的怒喝。
甄堯對此並無意外,反而鄭重道堯自領兵以來,帶給百姓的,除去殺戮外,還有一個足夠溫暖的家。甄堯成全了千萬家,他們為何不能成全堯和宓兒若是如此尚不夠,堯可以領兵殺入長安,將天子救回東都。相比,天子願意當這個媒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甄堯身世之秘聞
第三百七十九章甄堯身世之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