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瘋狂的媒體
薩姆的宣傳,讓全美媒體知道艾薇爾這樣一個新人,要挑戰美國國民偶像,流行天後布蘭尼,艾薇爾要和布蘭尼同一天發售唱片,挑戰每周的銷量版和billboard(公告牌)排行榜(美國最權威的歌曲銷量排行榜)。
這個消息如同平地驚雷一般,震動整個美國。在人們還在熱議林風向喬布斯的宣戰時,在討論“魅影”和“ipod”在歐洲市場的未來銷量時,居然又出了這麽驚人的新聞,無數媒體湧向薩姆,向其確認這件事的真實性。
在得到艾薇爾音樂製作人薩姆的再三肯定後,所有媒體瘋了。這無疑將會是今年最為勁暴的新聞之一,一個新人居然揚言要挑戰流行天後小甜甜布蘭尼的新唱片銷量,雖然未必是後無來者,但肯定前無古人。更令媒體瘋狂的是,這個艾薇爾居然是林風公司的“魅影”代言人。
而林風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也揚言艾薇爾將是自己對抗“ipod”代言人小甜甜布蘭尼的“最佳武器”。媒體幾乎要瘋狂了,這林風在美國總是掀起一波又一波驚天巨浪。不過眾多媒體卻極為喜歡,這樣他們的報刊雜誌銷量才會永遠不愁銷路。
雖然美國媒體恨不得給林風頒發一個“最受媒體記者歡迎獎”,但並不妨礙各家媒體對這件事的抨擊。
作為如今美國最大的“林黑”報紙《華盛頓時報》,第一時間跳出來。
――艾薇爾?誰,有誰能告訴我這個名字是誰嗎?哦,我查遍google也沒查到這個名字的主人資料。透過唱片公司的層層關係我才獲得一點點這個名叫艾薇爾的女孩的資料。
1984年9月27日出生,天,今年才17歲的一個小女生。哦,高中還沒畢業,居然逃課來到紐約灌製唱片。天啊,這樣的人會唱歌麽?而且她才154.9cm,這樣的女生簡直就是一個小布點,她居然敢厚顏無恥的和我們的國民偶像小甜甜布蘭尼挑戰。
看看我們的國民偶像小甜甜布蘭尼,1981年12月2日,今年即將滿20歲,女孩的黃金年齡。165公分,三圍36、26、33,完美的讓人嫉妒。而在google上隨便輸入“布蘭尼”的名字,更能找到數以千萬計的搜索連接。
我不知道艾薇爾是受了什麽人蠱惑居然放言挑戰小甜甜布蘭尼,要和布蘭尼新唱片同時發片,挑戰銷量。但我知道這個名叫艾薇爾的愚蠢小女生,她之所以能灌製唱片,是因為那個令人討厭,仿佛讓人看見一萬隻臭蟲的中國小子資助了她300萬美元。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唱片界真的沒落了,什麽人都能來灌製唱片。
不過那個討厭的中國小子,在“魅影”被“ipod”擊潰的一敗塗地時,揚言再次挑戰“蘋果”,爭奪歐洲市場,就準備用這樣可笑的一個新人挑戰“蘋果”的代言人布蘭尼麽?
讓我們拭目以待,不過我敢打賭,艾薇爾的唱片銷量絕對超不過1000張,甚至連500張都很難。當然,如果那個中國小子願意花錢購買唱片,那另當別論。我看,艾薇爾的小女生最好還是期望那個中國小子多買點,讓她不至於和“魅影”一樣!哈哈哈!
――《華盛頓時報》記者格茨在報紙大放厥詞。
《華盛頓郵報》則簡單羅列了幾個數字。
――1999年,第一張專輯,《...babyonemoretime》:美國首周第一名,銷量為120.3萬張。美國總共1400萬張;英國120萬張;日本28萬張,全球總銷量2500萬張。
2000年,《oops!...ididitagain》,美國首周第一名,銷量為130.9萬張。美國1000萬張;英國92萬張;日本24萬張,全球總銷量2000萬張。
小甜甜布蘭尼已經在唱片界創造了太多記錄,這次是小甜甜布蘭尼的第三張專輯,我們有理由相信將會有更好的記錄。至於“魅影”宣戰“ipod”,“魅影”在美國市場的銷量足以說明一切。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裏,甚至根本沒有提及艾薇爾,在他們看來,僅僅這幾個數字便足以證明一切。
作為美國最權威的娛樂雜誌《娛樂周刊》,也針對這是作了重大報道。不過卻沒有《華盛頓時報》那樣尖酸刻薄,不過話語中依然極不客氣。
――艾薇爾,新人。第一次灌製唱片。布蘭尼,我們的國民偶像,全球偶像,兩張專輯均取得驚人成績,甚至在未來會成為總銷量最高的女藝人。這樣一個新人揚言要挑戰布蘭尼,很難令人懷疑她是否在嘩眾取寵,想要博得上鏡機會。不過顯然她成功了。在背後有中國小子的資助下,她可以非常輕鬆的出唱片。不過挑戰布蘭尼,那無疑就是癡人說夢。就就讓我們來看看她最後的結局如何。
美國大大小小報紙都報道了此事,雖然艾薇爾是個新人,但布蘭尼卻是美國如今當紅的偶像,凡是和布蘭尼扯上一點關係的事,他們都可以翻來覆去報道幾遍,何況這麽勁暴的消息。雖然文章報道中,對艾薇爾是極盡取笑和不屑,但心中卻巴不得這種事多點,這樣他們的報紙就永遠不愁銷量。
在美國各家媒體熱炒此艾薇爾挑戰布蘭尼時,林風向喬布斯宣戰,艾薇爾挑戰布蘭尼的消息也從美國傳到亞洲和歐洲。
亞洲各國用戶已經都習慣了林風公司推出的“魅影”mp3播放器,聽聞“魅影”在美國創下零銷售記錄的新聞,簡直不敢相信。雖說“魅影”的容量比較小,需要經常更換存儲器裏的mp3,的確是麻煩了一點,不過相對於“魅影”的價格來說,這點就不算什麽了。
因此對於美國媒體對“魅影”的嘲諷和譏諷,亞洲各國媒體卻在為“魅影”叫屈喊怨。美國媒體將“魅影”貶的一文不值,說那是三等公民才用的劣質產品,那亞洲各國正在使用“魅影”的人算什麽?三等公民?顯然,沒有人願意承認。既然不願意承認,自然要力挺林風。
至於國內,那更是毫不猶豫的站在林風這邊。不管此前林風在國內有多少冤家對頭,至少麵對美國媒體一片譏諷,連帶辱罵中國產品劣質低能的情況下,沒有人會這個時候跳出來幸災惹禍,那無疑是和整個民族作對。國內,各大報紙也紛紛立挺“魅影”。
《人民日報》――“魅影”在美國市場的失敗,絕不是“魅影”本身的失敗,而是“魅影”遭遇了市場潛規則。我們有理由相信,兩個外型酷似,但價格卻相差極大的產品,會在歐洲分出勝負。“魅影”無疑會以低廉的價格獲得廣大歐洲用戶的喜歡。
《光明日報》――“魅影”的確在美國市場失敗了,創造了所謂的零銷售記錄。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林風依然不氣餒,敢於正麵向“蘋果”這家成立二十餘年的公司正麵宣戰,我們應該為之驕傲,我們可以期待“魅影”在歐洲市場的成功。無論結局如何,林風都沒有失敗。
相對於各家報紙雖然激昂,但保守的支持,眾多網友卻紛紛立挺林風,更是直言不諱。
網友“公爵”家族的“妖月公爵”說――去他媽的“蘋果”,支持林風,支持“魅影”,去歐洲幹掉“蘋果”,幹掉“ipod”。
網友“墮墮落落天使飄天文學友“吃飯先喝湯”說――失敗是成功他媽,“魅影”這次失敗,歐洲市場就一定會成功,我拭目以待。
相對於美國和亞洲媒體的喧鬧,歐洲媒體就平淡多了。現在美國“蘋果”公司的“ipod”,和中國林風的“魅影”要來瓜分歐洲市場,實在讓歐洲媒體有點樂不起來。自己的市場成為了人家的“下飯菜”,這實在有點諷刺。
不過英國的《太陽報》,標準的“林黑”,卻發了長篇抨擊,譏諷林風這次將在歐洲市場一樣潰不成軍,被“ipod”打的滾回亞洲。
至於艾薇爾向布蘭尼挑戰新唱片的銷量,這消息傳到亞洲和歐洲,各國媒體和美國媒體一樣,都力挺布蘭尼,毫不遲疑的站在布蘭尼這邊。畢竟布蘭尼屬於全球偶像,甜美的笑容,性感的聲音,妖媚般的胴體,沒有人能抗拒。
中國媒體雖然因為艾薇爾是“魅影”的代言人,受林風資助才發唱片,但這次眾多媒體也不站在林風這邊。這實力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就好比香港樂壇,在“歌神”張學友鼎盛時期發唱片時,突然一個新人跳出來,放言和”歌神“同時發片,並宣稱幹掉張學友,這可能嗎!這無疑是笑話。
薩姆的宣傳,讓全美媒體知道艾薇爾這樣一個新人,要挑戰美國國民偶像,流行天後布蘭尼,艾薇爾要和布蘭尼同一天發售唱片,挑戰每周的銷量版和billboard(公告牌)排行榜(美國最權威的歌曲銷量排行榜)。
這個消息如同平地驚雷一般,震動整個美國。在人們還在熱議林風向喬布斯的宣戰時,在討論“魅影”和“ipod”在歐洲市場的未來銷量時,居然又出了這麽驚人的新聞,無數媒體湧向薩姆,向其確認這件事的真實性。
在得到艾薇爾音樂製作人薩姆的再三肯定後,所有媒體瘋了。這無疑將會是今年最為勁暴的新聞之一,一個新人居然揚言要挑戰流行天後小甜甜布蘭尼的新唱片銷量,雖然未必是後無來者,但肯定前無古人。更令媒體瘋狂的是,這個艾薇爾居然是林風公司的“魅影”代言人。
而林風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也揚言艾薇爾將是自己對抗“ipod”代言人小甜甜布蘭尼的“最佳武器”。媒體幾乎要瘋狂了,這林風在美國總是掀起一波又一波驚天巨浪。不過眾多媒體卻極為喜歡,這樣他們的報刊雜誌銷量才會永遠不愁銷路。
雖然美國媒體恨不得給林風頒發一個“最受媒體記者歡迎獎”,但並不妨礙各家媒體對這件事的抨擊。
作為如今美國最大的“林黑”報紙《華盛頓時報》,第一時間跳出來。
――艾薇爾?誰,有誰能告訴我這個名字是誰嗎?哦,我查遍google也沒查到這個名字的主人資料。透過唱片公司的層層關係我才獲得一點點這個名叫艾薇爾的女孩的資料。
1984年9月27日出生,天,今年才17歲的一個小女生。哦,高中還沒畢業,居然逃課來到紐約灌製唱片。天啊,這樣的人會唱歌麽?而且她才154.9cm,這樣的女生簡直就是一個小布點,她居然敢厚顏無恥的和我們的國民偶像小甜甜布蘭尼挑戰。
看看我們的國民偶像小甜甜布蘭尼,1981年12月2日,今年即將滿20歲,女孩的黃金年齡。165公分,三圍36、26、33,完美的讓人嫉妒。而在google上隨便輸入“布蘭尼”的名字,更能找到數以千萬計的搜索連接。
我不知道艾薇爾是受了什麽人蠱惑居然放言挑戰小甜甜布蘭尼,要和布蘭尼新唱片同時發片,挑戰銷量。但我知道這個名叫艾薇爾的愚蠢小女生,她之所以能灌製唱片,是因為那個令人討厭,仿佛讓人看見一萬隻臭蟲的中國小子資助了她300萬美元。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唱片界真的沒落了,什麽人都能來灌製唱片。
不過那個討厭的中國小子,在“魅影”被“ipod”擊潰的一敗塗地時,揚言再次挑戰“蘋果”,爭奪歐洲市場,就準備用這樣可笑的一個新人挑戰“蘋果”的代言人布蘭尼麽?
讓我們拭目以待,不過我敢打賭,艾薇爾的唱片銷量絕對超不過1000張,甚至連500張都很難。當然,如果那個中國小子願意花錢購買唱片,那另當別論。我看,艾薇爾的小女生最好還是期望那個中國小子多買點,讓她不至於和“魅影”一樣!哈哈哈!
――《華盛頓時報》記者格茨在報紙大放厥詞。
《華盛頓郵報》則簡單羅列了幾個數字。
――1999年,第一張專輯,《...babyonemoretime》:美國首周第一名,銷量為120.3萬張。美國總共1400萬張;英國120萬張;日本28萬張,全球總銷量2500萬張。
2000年,《oops!...ididitagain》,美國首周第一名,銷量為130.9萬張。美國1000萬張;英國92萬張;日本24萬張,全球總銷量2000萬張。
小甜甜布蘭尼已經在唱片界創造了太多記錄,這次是小甜甜布蘭尼的第三張專輯,我們有理由相信將會有更好的記錄。至於“魅影”宣戰“ipod”,“魅影”在美國市場的銷量足以說明一切。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裏,甚至根本沒有提及艾薇爾,在他們看來,僅僅這幾個數字便足以證明一切。
作為美國最權威的娛樂雜誌《娛樂周刊》,也針對這是作了重大報道。不過卻沒有《華盛頓時報》那樣尖酸刻薄,不過話語中依然極不客氣。
――艾薇爾,新人。第一次灌製唱片。布蘭尼,我們的國民偶像,全球偶像,兩張專輯均取得驚人成績,甚至在未來會成為總銷量最高的女藝人。這樣一個新人揚言要挑戰布蘭尼,很難令人懷疑她是否在嘩眾取寵,想要博得上鏡機會。不過顯然她成功了。在背後有中國小子的資助下,她可以非常輕鬆的出唱片。不過挑戰布蘭尼,那無疑就是癡人說夢。就就讓我們來看看她最後的結局如何。
美國大大小小報紙都報道了此事,雖然艾薇爾是個新人,但布蘭尼卻是美國如今當紅的偶像,凡是和布蘭尼扯上一點關係的事,他們都可以翻來覆去報道幾遍,何況這麽勁暴的消息。雖然文章報道中,對艾薇爾是極盡取笑和不屑,但心中卻巴不得這種事多點,這樣他們的報紙就永遠不愁銷量。
在美國各家媒體熱炒此艾薇爾挑戰布蘭尼時,林風向喬布斯宣戰,艾薇爾挑戰布蘭尼的消息也從美國傳到亞洲和歐洲。
亞洲各國用戶已經都習慣了林風公司推出的“魅影”mp3播放器,聽聞“魅影”在美國創下零銷售記錄的新聞,簡直不敢相信。雖說“魅影”的容量比較小,需要經常更換存儲器裏的mp3,的確是麻煩了一點,不過相對於“魅影”的價格來說,這點就不算什麽了。
因此對於美國媒體對“魅影”的嘲諷和譏諷,亞洲各國媒體卻在為“魅影”叫屈喊怨。美國媒體將“魅影”貶的一文不值,說那是三等公民才用的劣質產品,那亞洲各國正在使用“魅影”的人算什麽?三等公民?顯然,沒有人願意承認。既然不願意承認,自然要力挺林風。
至於國內,那更是毫不猶豫的站在林風這邊。不管此前林風在國內有多少冤家對頭,至少麵對美國媒體一片譏諷,連帶辱罵中國產品劣質低能的情況下,沒有人會這個時候跳出來幸災惹禍,那無疑是和整個民族作對。國內,各大報紙也紛紛立挺“魅影”。
《人民日報》――“魅影”在美國市場的失敗,絕不是“魅影”本身的失敗,而是“魅影”遭遇了市場潛規則。我們有理由相信,兩個外型酷似,但價格卻相差極大的產品,會在歐洲分出勝負。“魅影”無疑會以低廉的價格獲得廣大歐洲用戶的喜歡。
《光明日報》――“魅影”的確在美國市場失敗了,創造了所謂的零銷售記錄。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林風依然不氣餒,敢於正麵向“蘋果”這家成立二十餘年的公司正麵宣戰,我們應該為之驕傲,我們可以期待“魅影”在歐洲市場的成功。無論結局如何,林風都沒有失敗。
相對於各家報紙雖然激昂,但保守的支持,眾多網友卻紛紛立挺林風,更是直言不諱。
網友“公爵”家族的“妖月公爵”說――去他媽的“蘋果”,支持林風,支持“魅影”,去歐洲幹掉“蘋果”,幹掉“ipod”。
網友“墮墮落落天使飄天文學友“吃飯先喝湯”說――失敗是成功他媽,“魅影”這次失敗,歐洲市場就一定會成功,我拭目以待。
相對於美國和亞洲媒體的喧鬧,歐洲媒體就平淡多了。現在美國“蘋果”公司的“ipod”,和中國林風的“魅影”要來瓜分歐洲市場,實在讓歐洲媒體有點樂不起來。自己的市場成為了人家的“下飯菜”,這實在有點諷刺。
不過英國的《太陽報》,標準的“林黑”,卻發了長篇抨擊,譏諷林風這次將在歐洲市場一樣潰不成軍,被“ipod”打的滾回亞洲。
至於艾薇爾向布蘭尼挑戰新唱片的銷量,這消息傳到亞洲和歐洲,各國媒體和美國媒體一樣,都力挺布蘭尼,毫不遲疑的站在布蘭尼這邊。畢竟布蘭尼屬於全球偶像,甜美的笑容,性感的聲音,妖媚般的胴體,沒有人能抗拒。
中國媒體雖然因為艾薇爾是“魅影”的代言人,受林風資助才發唱片,但這次眾多媒體也不站在林風這邊。這實力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就好比香港樂壇,在“歌神”張學友鼎盛時期發唱片時,突然一個新人跳出來,放言和”歌神“同時發片,並宣稱幹掉張學友,這可能嗎!這無疑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