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滿清殖民者統治下的中國南方重鎮的廣州,在現代工業方麵,曾經完全可以說是一個白丁兒。但在被太平天國政府光複之後,廣州卻很快就發生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了一八五八年,僅僅也就是短短的兩三年間,廣州竟然就誕生了如紡織、鋼鐵,以及機械製造等一係列的現代工廠。尤其是那個具有著相當規模的廣州鋼鐵廠,不僅幾乎是一夜間就已經在廣州的城郊拔地而起,而且還出乎他的意料地一切都運轉正常。


    直到他來到中國,通過後來的“剪報”嗜好,詹姆斯.布魯斯才總算終於弄明白了在這其中,到底都曾發生了怎麽樣的一回事。


    和全國光複之前一樣,在太平天國的新聞報刊行業中,始終都存在著多種的辦刊方式,詹姆斯.布魯斯簡單地把它們歸成了兩類:


    一類是官辦(如中央和各地政府,以及有政府背景的企業所辦的報刊);


    另一類則是私辦(這些辦報人裏麵不僅包括了那些毫無政府背景的群體或個人,還包括著數量極其有限的幾個外國人)。


    對第二類的私辦報刊,詹姆斯.布魯斯雖然也看,但卻很少用心地去看,原因是上麵的“吐沫星子”太多,有時候“口臭味兒”還很濃。盡管這上麵的不少文章,有時候讀起來也很是叫他舒心,某些時候甚至還很是解氣,但總體來講,那上麵真正能值得他去挖掘的東西卻很少。


    穿了,他畢竟還隻是一個他自己的那個帝國的耳目,卻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主動破壞者,類似那種到處扇陰風、點鬼火,到處串聯不滿分子跟太平天國政府去找麻煩的粗事兒,他自然是不會去做的。


    再者,那些看似很善於“噴口水”的報紙的寫手們,未必就真有要去顛覆太平天國政權的心理,說來說去,更多的人也不過都是因為對某些事情有了“看不慣”。


    因為再看看這些“民報”的另一麵,就不難看穿辦刊人的心思了。


    雖然這些“民報”幾乎對政府的許多作為都在“噴口水”,但是,恰恰就是這些“民報”,又都會對自己那片土地上的知名政府官員們。是追捧之至。


    什麽某某市長親臨這裏啦,某某局長光臨哪裏啦,就差把某某長們去茅廁,也美化為是某領導“腳蹬高台”、親蹲糞坑,當成獨家新聞爆料於世了。


    而若是得到了有關中央政府的首腦們活動的信息,那就更是炒的不得了。中央級大人物哪怕是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在他們這裏又都變成了“曉諭”,而那些時髦趕得快的報刊,則早已開始將各級官員們張嘴所冒出來的一切,都定義為了“指示”,官員的職位越高,“指示”自然就越重要。


    正因為“民報”的能折騰,所以連來到太平天國沒多久的詹姆斯.布魯斯,都曾聽到過這樣的一個笑話,並在聽了之後,還忍俊不住地將此笑話又寫進了給在倫敦的他的朋友的信中,以圖共“笑”。


    據說是還在首都遷往北京之前,時值酷暑,由於天京的氣溫連日居高不下,楊秀清一行來到了位於郊區的天京畜牧場,對這裏的一線工人們進行慰問。


    這是一家幾乎全是由婦女們組成,可以年出欄相當數量豬牛雞等牲畜的大型畜牧場,他們承擔著當時首都天京的大部肉類的供應。


    由於對天京畜牧場的工作極為滿意,楊秀清同圍在身邊的女畜牧工們嘮了一番家常之後,就在要辭別大家離開這裏之際,楊秀清興之所至,一麵衝女畜牧工們搖著手,一麵從嘴裏冒出了“扯乎”,這兩個隻有江湖黑道人物才常用的字眼兒。


    一般的情況下,太平天國政府的首腦們在進行正常的工作視察的時候,是不會通知報社的報人們跟隨的。而由於“官報”們的創刊宗旨,並不包含著必須要承擔起有關大人物們的隨時行蹤的報道重任,所以,“官報”的報人們也就免去了整天像跟屁蟲似的,圍著首腦們轉的“麻煩”。


    也正因為如此,為了誘惑人的眼球,提高自己報刊的名聲,“民報”的報人們就在這方麵下足了工夫,他們每天都會派出得力的“幹將”,去蹲守各個政府機關。當然,也就有人專門負責蹲守“天國宮”(前洪秀全的天王府)。


    楊秀清的這次視察,負責蹲守的天京的“民報”――《民聲報》的記者,是提前發現了的。但由於楊秀清一行走的地方太雜,再加上事先又根本不知道這一行人的具體安排,所以,在楊秀清一行突然奔往天京畜牧場的時候,這位記者很不幸地被甩掉了。


    可湊巧的是,偏偏這位執著的、又有著極強責任心的記者,還是找到了楊秀清一行的蹤跡,並最終追了上來。而更湊巧的是,這位跑的滿頭是汗、上氣不接下氣的記者,偏偏隻聽到了這位天朝最高革命指揮委員會的楊委員長的那最後一句話。而還更湊巧的是,偏偏這位可愛的記者,不懂江湖黑話。


    一個“民報”的記者,居然可以這麽輕而易舉地接觸天朝的最高領袖,太荒唐了吧?一點兒都不荒唐。


    在此時的太平天國,不管是多大的官員外出,不僅不會帶著“大清國”的那些執事,硬逼著老百姓們去“自願地”肅靜和回避,也不會在自己的土地上,還非如臨大敵整上幾百上千個護衛沿途保鏢。


    這絕不是太平天國政府的要員們膽子大、不怕死,而是他們相信他們的父老兄弟和姐妹,敢拍著良心去麵對他們的他們的父老兄弟和姐妹。


    就這樣,一個大笑話誕生了。


    次日的《民聲報》,又是以頭版頭條首先刊載了最高革命指揮員會委員長楊秀清,頭天所進行的一係列的公務活動。在寫到楊委員長視察天京畜牧場之時,文章說,楊委員長在視察的最後,向為了天京民眾的幸福生活一直奮戰在畜牧生產第一線的女工們做了一個極為簡練的重要指示,因為這個重要指示已經簡練到隻有兩個字――“扯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天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色幽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色幽香並收藏太平天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