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馬桂源眼下所處的時令一樣,隻不過,馬桂源這是由西東來想為他的那個“穆斯林王國”從中華的一統江山上剜肉,而兩千年前的大漢騾騎將軍霍去病,卻是懷揣著為大漢王朝一統天下的偉大理想,於漢武帝元狩二年的那年春天,率領著大軍由東西來,踏上了他西征匈奴的征程。


    在完成了出擊匈奴的壯舉,凱旋而歸的霍去病派遣軍中的大行禮賓官,漢初時也稱之為典客李息,在黃河的南岸修築城堡西古城,從此大漢多了個金城縣。


    所謂的“金城”即為大漢之城“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與此同時,為了保障黃河南北兩岸的交通通暢,霍去病又在大軍來往的黃河渡口處,設立了金城渡。


    由於古時候的交通大多都是利用了沿河穀而行的方式,所以,渡口的至關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


    霍去病設置起的金城渡,就是這樣一把能夠控製住黃河渡口的鐵鎖,一座關隘。


    通過金城渡,跨越黃河之後。西北可以取道永登出河西走廊,直抵西域。西南則可沿**而上,進入青藏高原。


    而若是外敵經此南來翻越了南山,卻可達劍指河州、秋道,直接威脅關中腹地。


    因此,金城的金城渡,就與苗城風陵渡、河套的君子渡、靖遠的韻陰口一起,被並稱行是黃河上的四大名渡。與“嘉峪關”和“山海關”等那些用來控製要塞的“關”完全不同,霍去病所設置的這個“金城關”其作用就是為了能夠牢牢地控遏住黃河上一個渡口的“關”或者說是一個“橋頭堡”


    但由於隨著隨著此處的河道等原因的不斷變遷,“金城關”的位置也在發生著不同的改變。


    到了北周的武帝時期,金城渡被移到了距離現今的鎮遠橋以西約兩裏的黃河北岸自塔山的西山腰處。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白塔山下的金城渡關城又開始修建。


    “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涼。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


    在這首來自於唐玄宗天寶年間的著名邊塞詩人奉參的詩句裏,活靈靈地描繪出了當年的金城關的雄偉及險要。


    但在安史之亂後的唐代宗年間,由於外敵吐蕃已經借大唐王朝的內部動亂而乘虛占領了隴右,原本是用來作為阻擋西域的遊牧民族南下東來的金城關,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逐漸被廢棄掉。


    北宋元豐四年,大將李憲揮師北上,一舉擊敗西夏軍並收複了蘭州。元豐七年,金城關又得以重建。威武的金城關包圍著身後的黃河渡口,與已經經過了擴大之後的蘭州城,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堅固防禦體係。抵禦著西夏黨項人的進攻。


    進入大明時代,金城關再度先後被重建過了三次。


    洪武年間,蘭州衛的指揮楊廉在修建了鎮遠浮橋之時,同時還在鎮遠橋的北岸重建了金城關,用以拱衛浮橋。阻隔蒙古掛靶人的侵擾。


    金城關的關城依著白塔山而建,東西長足有兩百丈,兩端各建城門一座,關城的城門上不僅建有戍樓,還設立了炮台。


    而在金城關的東麵,此後又相繼落成的鳳林關,以及拱衛白馬浪傳說唐僧取經時曾從這裏過河的玉壘關,三關相互支撐,共同構築起了一個堅固的防禦體係。


    蘭州因為黃河、因為金城關,而成為了雄踞西北的軍事重鎮。


    “雲雷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營屯繡錯,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關”


    正所謂“倚岩百丈侍雄關,西域咽喉在此間”


    有人說,如果固守住了雄險的金城關,就可以使黃河以西、以北的少數民族望而卻步。換句話說,金城關曾是劃分中原的農業文明與西域的遊牧文明的天然界線。


    在金城關的東麵,一個龐大的帝國曾經磨刀霍霍。而在它的西麵,閑散的遊牧文明也曾經在不斷地暗藏著殺機。


    這種說法對於眼下來說,雖然不是十分地貼切畢竟“聖軍”們還代表不了遊牧文明,而太平天國雖然龐大,卻也絕不是一個帝國,但若細想起來,到也有那麽點兒靠譜兒。


    在金城關的東麵,的確是有個龐大的政權在磨刀霍霍。


    而在金城關的西麵,又的確有一幫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夥們在暗藏著殺機。


    “去,告訴圖伽布,我馬桂源到了,叫他們趕緊打開關門,老子還急著過河呢。”


    馬桂源搖晃著手裏拎著的馬鞭子,一麵春風得意地下達著命令。一麵從貼身的護衛手中接過遞來的塊兒白布巾,又一次抹著自己那張還根本不算是髒的臉。


    沒辦法,馬桂源雖然嘴裏很髒,但卻比較注意自己外表的形象,尤其是在眼下這種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他更是不願意有一點兒的馬虎。


    而就在這個關鍵的當口,風雲突變。


    馬桂源今天的運氣,可實在是不怎麽好。


    因為他的話音還未落地,從白塔山的西麓,猛地就竄出了一個巨大的、黃乎乎的“柱子”順著白塔山的山腳,一麵發著嗷嗷的駭人的吼叫,一麵瘋狂地旋轉著,由西向東地席卷而來。


    龍卷風!


    好一陣令人恐怖的龍卷風,所到之處昏天黑地,人喊馬嘶,烏七八糟的旗幟連同一條條的白頭巾,漫天飛舞”


    一場突如其來的龍卷風的洗劫對於馬桂源來說,還不過才是他運氣不好的一小部分。更直白地說,這才是他即將展開的一場噩夢的開端。


    龍卷風很快地就跑了,可金城關的關丹,卻一直不為其所開。


    ,再不開城老子就要翻臉了!


    直到馬桂源惱的火上了房,跳著腳地叫罵了起來的時候,金城關上的人這才從上麵丟給了他一封圖伽布的信。


    圖伽布在信中先是說了一連串的道歉話,隨後聲稱,眼下城內的軍民對於馬大帥所統帶的“聖軍”弟兄們的到來,在感情上一時還很是接受不了,如果對城內的軍民們逼得太急,搞不好就會大規模的民變。所以,他請馬大帥千萬莫要急躁小正好借此機會就地先安排其手下“聖軍”的弟兄們暫且稍事做下休息。他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妥善地做好城內軍民的思想工作,讓大家高高興興地迎接“聖軍”朋友們的到來……


    ,圖伽布你這個老東西,這不是耍老子嗎!


    馬桂源火冒三丈。


    b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天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色幽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色幽香並收藏太平天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