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埋下種子
接下來的幾天,朱明留在府中悉心教導著幾名少年,結合自己的理解,對於火器的運用當世應該沒有人能比得上朱明的見識,所以一眾少年對於這火器之事也是最為關注。
當聽到朱明講解的海上戰例,快船上用著一斤的小炮就能將數倍於自己大小的艦隊打的潰不成軍,一群少年都心馳神往,大明也是有過大型的水上戰例的,無非就是在長江、鄱陽湖中,而且基本都是用的火攻,這火攻雖然有效,但是在那大海之上,空間是何等的廣闊,風浪是何等的巨大,那舢板小艦豈能自由來去?
而當朱明說到戰艦表皮可蒙上鐵甲,不光是火燒不進,距離遠了,連火炮也不頂用,那樣的鐵甲船更是海上的利器,以大明的國力和造船能力,當能負擔起這樣一支鐵甲船隊的消耗。
眾位小公爺、小侯爺們還是頗為不解,這大明幅員遼闊,萬邦無不來朝,造這樣一支龐大的海上艦隊那又是作甚?
隻能感慨曆史的局限性和眼界的狹小,朱明細細隻得又細細解釋了一番世界地理,結合曆史來看,大明的疆域,比之漢唐之世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是沒有這開拓進取的精神,我炎黃子孫不還是困於黃河流域一線麽,哪有如今的煌煌天威。
朱明這樣平易近人的講學態度,讓這些個勳貴子弟倒是十分的喜歡,他們本就不喜歡老老實實坐著聽那夫子講解聖人之道,稍一疑問都是責罵,哪會像朱明那樣細細的給他們解釋,任由他們質疑。
一時間,雖然這群紈絝與旁人關係不好,但是一來二去傳揚開來,不少等待著過年閑在府上無聊的少年也是紛紛借口上門拜訪恭賀新晉葉國公來聽聽這講學。
因勢利導,看著這書房內擠擠嚷嚷的坐了近二十人,都是在那院中跑完了步,一身抖擻的精神,朱明算算時間,離那過年也不差幾天了,自己的時間不多,便想講的更多一些。
在成祖一朝,以言獲罪的也不乏其人,朱明這一段時間開府講學,早有人傳入了朱棣的耳中,朱棣隻是淡然一笑:“那不過是葉國公與些少年的玩鬧,由他去吧。”輕描淡寫的就揭過了此時,也不知朱棣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朱明自然也是不怕的,所以今天開課第一講就是接著之前的話題,說道大明的幾大邊患。
此時北方西南都是狼煙四起,而東南也不寧靜,說到規模,自然是東南的最小,此時日本戰國未起,少許浪人襲擾也隻是小患,但慢慢的東南方的倭寇之亂將漸漸對這大明的財賦之地產生根本的打擊。
“當年蒙元就想要東渡扶桑,征服東瀛,卻因海上風浪而損兵折將,如今大明施行海禁,雖有鄭公公的龐大艦隊,甚至直達那南洋,終究不是長久之道。”朱明說道,“觀那倭人,配合著大明的不肖之徒,熟門熟路,至江浙之地如入無人之境,燒殺搶掠無所不為,自本朝開國以來就是大患了。”
“不如稟明皇上,建立一支葉國公所說的鐵甲艦隊,殺入東瀛如何?”徐景昌咬牙切齒的說道,此刻東瀛人惡名不彰,但是在坐的都是知道倭寇浪人確實是在東南肆虐,聽到朱明所描述的那些嗜殺倭人,動則殘害大明婦孺,甚至殺人取樂,也無不是義憤填膺,隻是一時疏忽了這朱明來大明時日未久,怎麽會對這倭寇之患知道的如此清楚。
“要知道那東瀛之地,雖然狹小不堪,但還有一樣東西甚多。”朱明又是悠悠的說道。
“銀!”當下就有少年大聲的回答道。
朱明頗為讚許了看了他一眼,那少年也是誌得意滿的昂頭環視了一圈,要知道此等講學方式在大明朝真是聞所未聞,偏偏符合了少年們的心理,於是眾人聽得更是仔細了,生怕漏了一字,來不及回答朱明突然而來的詢問。
“不錯,東瀛以彈丸之地,所產白銀不遜於大明。此等寶地,若不據而有之,會遭天譴的!”朱明大聲說道。
其實這個時候日本的產銀量還並不如何大,此時能向大明輸出白銀也是因為日本本土商品貿易並不發達,很多東西需要借著進貢的機會從大明購買,才使得日本不多的白銀流入大明。
但朱明是知道的,日後日本的幾大銀山相繼被發現,尤其是石見銀山的開發,一時之間號稱天下白銀三分之一出自日本,這樣的一塊好地,可以說是占到即賺到。
頓時,這書房中都靜悄悄的,錢財乃身外之物,但是從古到今,誰又能把這身外之物置之度外呢,聽得朱明描繪的東瀛似乎滿是金銀,這些熱血的少年一時竟是癡了。
“而且東瀛人長於單打獨鬥,對於結陣打鬥卻並不擅長,不要看倭寇在沿海肆虐,今日本公教眾位一個手段,不光能將倭寇趕下海去,他日眾位小將軍揮師東去,再為大明開疆拓土也是指日可待。”
一席話說得眾人熱血沸騰,都是坐直了身子來好好聽聽這位老師有何妙招。
朱明心中感歎一聲,戚大將軍對不住了,你的鴛鴦陣實在是太好用了,對付小股分散的倭寇簡直就是無敵殺器,即使將來真的有朝一日登上日本本島,狹小的地形也不利於大軍團的展開,靈活機動的步兵鴛鴦陣也實在是最好的第一選擇。
當下不再遲疑,細細的將這鴛鴦陣的組成要點都傾囊告與了在座的少年。
朱明早先對於這陣勢就有研究,隻是需要長時間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彼此配合無間的效果,當年他在南洋速成軍隊時還是選擇了相對更為簡單的槍陣,此刻將這鴛鴦陣一細細說出,自己心下又有所感應,決定若是回到黑水明國,繼續強軍之道,定也要演練這陣勢,以後對付西方的鐵皮罐頭時,可能也能收到奇效。
眾位少年聽到如此精妙的陣型,一時間抓耳撓腮,紛紛設想若是自己訓練這樣的陣形,要怎樣才能好好的統合各人,做到配合無間,發揮最大的功效。
一時間個個都像得了一樣珍貴的寶物一般喜不自禁。
而那徐景昌沉默了半晌,一拍大腿,竟是站了起來:“葉國公這三線火器戰法還有槍陣,在北邊對付元蒙那是最好不過,這鴛鴦陣勢,不管東南還是西南,都可堪大用,妙啊!”
說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隻求葉國公能收下我,願為帳前一親兵使喚!”
當下帳中眾人不管心中有什麽想法的,也都是一起跪了下來,這武人想要建功立業,若沒點真材實料還是不行的,即使像李景隆那樣混得了一時還能混的了一世麽,若能得遇名師,那效用自然是無窮的,這些少年看得清楚,一時之間堂內竟是齊刷刷的跪倒了一片…
接下來的幾天,朱明留在府中悉心教導著幾名少年,結合自己的理解,對於火器的運用當世應該沒有人能比得上朱明的見識,所以一眾少年對於這火器之事也是最為關注。
當聽到朱明講解的海上戰例,快船上用著一斤的小炮就能將數倍於自己大小的艦隊打的潰不成軍,一群少年都心馳神往,大明也是有過大型的水上戰例的,無非就是在長江、鄱陽湖中,而且基本都是用的火攻,這火攻雖然有效,但是在那大海之上,空間是何等的廣闊,風浪是何等的巨大,那舢板小艦豈能自由來去?
而當朱明說到戰艦表皮可蒙上鐵甲,不光是火燒不進,距離遠了,連火炮也不頂用,那樣的鐵甲船更是海上的利器,以大明的國力和造船能力,當能負擔起這樣一支鐵甲船隊的消耗。
眾位小公爺、小侯爺們還是頗為不解,這大明幅員遼闊,萬邦無不來朝,造這樣一支龐大的海上艦隊那又是作甚?
隻能感慨曆史的局限性和眼界的狹小,朱明細細隻得又細細解釋了一番世界地理,結合曆史來看,大明的疆域,比之漢唐之世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是沒有這開拓進取的精神,我炎黃子孫不還是困於黃河流域一線麽,哪有如今的煌煌天威。
朱明這樣平易近人的講學態度,讓這些個勳貴子弟倒是十分的喜歡,他們本就不喜歡老老實實坐著聽那夫子講解聖人之道,稍一疑問都是責罵,哪會像朱明那樣細細的給他們解釋,任由他們質疑。
一時間,雖然這群紈絝與旁人關係不好,但是一來二去傳揚開來,不少等待著過年閑在府上無聊的少年也是紛紛借口上門拜訪恭賀新晉葉國公來聽聽這講學。
因勢利導,看著這書房內擠擠嚷嚷的坐了近二十人,都是在那院中跑完了步,一身抖擻的精神,朱明算算時間,離那過年也不差幾天了,自己的時間不多,便想講的更多一些。
在成祖一朝,以言獲罪的也不乏其人,朱明這一段時間開府講學,早有人傳入了朱棣的耳中,朱棣隻是淡然一笑:“那不過是葉國公與些少年的玩鬧,由他去吧。”輕描淡寫的就揭過了此時,也不知朱棣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朱明自然也是不怕的,所以今天開課第一講就是接著之前的話題,說道大明的幾大邊患。
此時北方西南都是狼煙四起,而東南也不寧靜,說到規模,自然是東南的最小,此時日本戰國未起,少許浪人襲擾也隻是小患,但慢慢的東南方的倭寇之亂將漸漸對這大明的財賦之地產生根本的打擊。
“當年蒙元就想要東渡扶桑,征服東瀛,卻因海上風浪而損兵折將,如今大明施行海禁,雖有鄭公公的龐大艦隊,甚至直達那南洋,終究不是長久之道。”朱明說道,“觀那倭人,配合著大明的不肖之徒,熟門熟路,至江浙之地如入無人之境,燒殺搶掠無所不為,自本朝開國以來就是大患了。”
“不如稟明皇上,建立一支葉國公所說的鐵甲艦隊,殺入東瀛如何?”徐景昌咬牙切齒的說道,此刻東瀛人惡名不彰,但是在坐的都是知道倭寇浪人確實是在東南肆虐,聽到朱明所描述的那些嗜殺倭人,動則殘害大明婦孺,甚至殺人取樂,也無不是義憤填膺,隻是一時疏忽了這朱明來大明時日未久,怎麽會對這倭寇之患知道的如此清楚。
“要知道那東瀛之地,雖然狹小不堪,但還有一樣東西甚多。”朱明又是悠悠的說道。
“銀!”當下就有少年大聲的回答道。
朱明頗為讚許了看了他一眼,那少年也是誌得意滿的昂頭環視了一圈,要知道此等講學方式在大明朝真是聞所未聞,偏偏符合了少年們的心理,於是眾人聽得更是仔細了,生怕漏了一字,來不及回答朱明突然而來的詢問。
“不錯,東瀛以彈丸之地,所產白銀不遜於大明。此等寶地,若不據而有之,會遭天譴的!”朱明大聲說道。
其實這個時候日本的產銀量還並不如何大,此時能向大明輸出白銀也是因為日本本土商品貿易並不發達,很多東西需要借著進貢的機會從大明購買,才使得日本不多的白銀流入大明。
但朱明是知道的,日後日本的幾大銀山相繼被發現,尤其是石見銀山的開發,一時之間號稱天下白銀三分之一出自日本,這樣的一塊好地,可以說是占到即賺到。
頓時,這書房中都靜悄悄的,錢財乃身外之物,但是從古到今,誰又能把這身外之物置之度外呢,聽得朱明描繪的東瀛似乎滿是金銀,這些熱血的少年一時竟是癡了。
“而且東瀛人長於單打獨鬥,對於結陣打鬥卻並不擅長,不要看倭寇在沿海肆虐,今日本公教眾位一個手段,不光能將倭寇趕下海去,他日眾位小將軍揮師東去,再為大明開疆拓土也是指日可待。”
一席話說得眾人熱血沸騰,都是坐直了身子來好好聽聽這位老師有何妙招。
朱明心中感歎一聲,戚大將軍對不住了,你的鴛鴦陣實在是太好用了,對付小股分散的倭寇簡直就是無敵殺器,即使將來真的有朝一日登上日本本島,狹小的地形也不利於大軍團的展開,靈活機動的步兵鴛鴦陣也實在是最好的第一選擇。
當下不再遲疑,細細的將這鴛鴦陣的組成要點都傾囊告與了在座的少年。
朱明早先對於這陣勢就有研究,隻是需要長時間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彼此配合無間的效果,當年他在南洋速成軍隊時還是選擇了相對更為簡單的槍陣,此刻將這鴛鴦陣一細細說出,自己心下又有所感應,決定若是回到黑水明國,繼續強軍之道,定也要演練這陣勢,以後對付西方的鐵皮罐頭時,可能也能收到奇效。
眾位少年聽到如此精妙的陣型,一時間抓耳撓腮,紛紛設想若是自己訓練這樣的陣形,要怎樣才能好好的統合各人,做到配合無間,發揮最大的功效。
一時間個個都像得了一樣珍貴的寶物一般喜不自禁。
而那徐景昌沉默了半晌,一拍大腿,竟是站了起來:“葉國公這三線火器戰法還有槍陣,在北邊對付元蒙那是最好不過,這鴛鴦陣勢,不管東南還是西南,都可堪大用,妙啊!”
說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隻求葉國公能收下我,願為帳前一親兵使喚!”
當下帳中眾人不管心中有什麽想法的,也都是一起跪了下來,這武人想要建功立業,若沒點真材實料還是不行的,即使像李景隆那樣混得了一時還能混的了一世麽,若能得遇名師,那效用自然是無窮的,這些少年看得清楚,一時之間堂內竟是齊刷刷的跪倒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