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觀察著磨,考慮如何改進,比如裏麵加軸承和齒輪了,上麵掛傳動帶了。


    王肱卻在那裏呢喃:“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一任群芳妒,一任群芳妒,哎!一任群芳妒啊,此詞一出,天下無梅。”


    張屹等人不識字,看不懂,聽到王肱一念,雖說還無法完全理解裏麵的意思,但是卻有那種感覺,當王肱讀第三遍是,隨著、學著念,發現很舒服。


    “那個……那個王,王~~差遣,我家寶郎寫的這個東西好嗎?”張勇小聲詢問,然後期待著王肱誇,如果王肱敢說不好,他會生氣的。


    “好?嗬嗬,哈哈哈哈~~~~張勇是吧?你家寶郎不是好不好的事情,是一旦拿出去,必然傳誦天下,若幹豆腐隻做出來十張,以後再不製作,一張百兩銀子在東市叫賣,用不上一個時辰,便會被人全買走。”


    王肱搖著頭對張勇說,他此刻的心是飄著的,他已經決定,明天一早就叫家裏人把兩個孩子送去上崗村。


    他已經不打算把孩子現在弄到國子監了,國子監的人厲害?那能把西市變成這樣?這叫本事。


    而且他徐寶不但治理西市厲害,還出手狠辣,收拾劉家時那是真陰險啊。他還會勸人向善,把孩子給他教,絕對不會教出來迂腐之輩。


    同時當今又重文采,他文采差嗎?似乎他寫詞從來都是隨興而為,別人買幹豆腐他就給別人寫十六字令,別人賣鹽他就幫著寫卜算子鹽,別人出上聯為難他,他就立即對出下聯,別人找他想看他出醜,他就寫回文罵人。


    今天自己提一句,他為了能夠把幹豆腐賣更貴,隨手便寫了個梅花的卜算子。


    這才叫文采,不是想啊想的,想了很多天,然後找人到景色相符的地方拿出來顯擺,那三司使晏殊晏同叔寫了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結果是緊怕別人不知道,寫完詞又在詩裏也重複。


    哼!哪裏比得上徐寶?


    你晏殊管著我大宋錢財,可有徐寶管西市之功?


    王肱開始腹誹人家晏殊,那可是老大的官了,但他就是瞧不上眼,估計是他想把孩子送人家去教,人家卻不會教導。


    但徐寶不同啊,他知道徐寶喜歡孩子,又聽到上崗村的孩子吃飯待遇,相信家裏的娃娃會很舒服的,國子監可沒有一葷一素一湯的待遇。


    並且一天兩個雞蛋,教著學,帶著玩,來時路上聽王管事說,還有間食,村裏已經有人在按照徐寶的意思製作玩具,徐寶又讓人在京城定做鐵的烤箱,說是要烤什麽麵包給寶寶吃。


    全天下,哪個書院或學堂這麽做過?把孩子送過去,絕對錯不了。


    ******


    跟來的王管事也在默念,然後仰頭長歎,愈發慶幸那天赤石去了於家店,慶幸自己當時就讓人回家取了一百兩銀子,這徐寶簡直要翻天啊,瞧著不比家中的老爺差。


    而且他年歲小啊,老爺能寫百首回文詩時多大了,還不會賺錢,家中有錢是因為有皇家的恩澤,徐寶是自己拚。


    張檉不識字,但知道自己的弟弟又寫出了厲害的東西,他左右看,發現隻有王管事和王差遣,便擔憂地問王管事:“製作好的幹豆腐的法子,王差遣……”


    “放心,他不會說出去。”王管事安慰張檉,又說道:“他即便傳出去也沒用,上崗村的幹豆腐和別處沒什麽不同,隻因有個上崗村的名。


    而且別人即使會製作更好更薄的幹豆腐,他們也不敢把這首寫梅花的卜算子印上去,沒這東西,幹豆腐還是那個價,值錢的是‘上崗豆香’四個字,是你弟弟寶郎。”


    王管事看的透徹,幹豆腐沒什麽秘密,一旦別人學會,馬上便能做,或許徐寶早知道這點,所以開始的時候就專門針對這個去想法子。


    比如讓碼頭上現在還賣幹豆腐卷的那些人邊賣邊吆喝‘千載開封飄豆香,豆香正宗出上崗’,比如他自己在大雨天打著傘,親自上門賣帶有‘上崗豆香’的幹豆腐。


    還有孩子們穿著新衣服去幫忙喊,以及送給自己家,又由自己家送給別人的事情。


    結果出現了整個京城,一提幹豆腐,首先就想起上崗村的現狀。


    如今加上這首詠梅,和那高高的價錢,哪怕買不起的人,都知道上崗村的幹豆腐好,甚至是外來京城的人一打聽吃食,京城的人就會說上崗村的幹豆腐,而以後因這首詞而來的人,更是要嚐嚐最貴的幹豆腐了。


    說完,想著,王管事來到徐寶旁邊,見徐寶看著磨盤發呆,小聲問道:“徐郎可是打算找個更細密的磨?”


    “我在想有啥水果現在能買到,然後多買點送回村裏,我好用個法子,讓水果保存時間長上十天半個月的。”徐寶扭頭對王管事說。


    他剛才看磨,想起來豆腐,想著豆腐就想到了內脂豆腐,順著想到了保水的問題,內脂豆腐保水多呀,嫩。


    那麽拿什麽保水呢?東西多了,最常見的是甘油。


    然後他從甘油想到了甘油可以阻斷空氣碰到東西,也就是減緩氧化,回想起自己那邊的情況,很多水果上一層油一樣的東西,其實就是甘油和甘油的替代品。


    好的商人用食用的,黑心的就把水果放到工業甘油裏麵過一下。


    徐寶準備回去煮柴火灰,然後過濾、提純,再跟葷油攪和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有肥皂用,而上麵會出現一層甘油,這個甘油可以防止人的皮膚幹裂,尤其是冬天,還能延長水果的保存期。


    他打算多買點水果,一部分留給孩子們吃,一部分到時候賣。


    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今天的思維跳躍性很強。


    “徐郎有法子讓果子多幾天再壞?”王管事剛剛吃驚完,現在又有些驚訝地問。


    “有啊,如荔枝,過半個月,吃著也還算鮮。要不要一起賺錢,你家應該也有買賣吧?”徐寶知道王管事想什麽呢,尤其是現在,眼看著入冬了,很多果子下來,正可以保存住,然後等別人賣的果子壞掉後再拿出來。


    到時其他人想吃就隻能吃果幹,隻有自己有‘鮮’果子,那價格可就不是幾倍,而是十幾、幾十倍。


    王管事嘴動了動,沒出聲,又考慮下,說道:“滋事體大,我得回府找大公子商議。”


    “快去,今天我得回村,我怕劉坤得知消息後給我搗亂。”徐寶催促著。


    王管事走了,王肱依舊在那裏反複琢磨那首詞,人快要魔怔了。


    等著張屹叫人把東西買來,並且組織人手好好繡圖案和字,王肱才回過神來,朝徐寶說道:“明日我家的孩子送你村裏去,你看可好?”


    “好,但學識不是我教,王管事的已經帶著一些東西給景彝兄,讓景彝兄告知官家,不日即有學識淵博者前去上崗村。”


    徐寶把情況說一下。


    王肱不由皺眉,他覺得要是別的人過去,那和在國子監似乎沒區別。


    “他們到了上崗村之後,我讓他們教什麽,他們就教什麽,讓他們怎麽教,他們就怎麽教,誰不按我說的去做,我就不準誰再教。”


    徐寶又補充了一下,他知道王肱擔心什麽,怕朝廷派去的老師太死板,很多夫子雖然博古通今,能引經據典,但是他們沒學過兒童心理學,更不懂兒童健康學。


    所以自己得管著,不準瞎教,小孩子下午就是玩,想要讓寶寶下午也學知識,那就把知識放到玩的遊戲裏麵。


    “好,我會讓人帶去吃食和其餘東西。”王肱放心了,他不提束脩,他知道徐寶不缺錢和吃的。


    但是村裏教的孩子們需要吃呀,所以就把米麵什麽的準備好,聽說徐寶喜歡給孩子吃素油,那就再多送素油過去。


    “行。”徐寶更不會拒絕,他能猜出對方家中條件不錯,能讓王家送東西的,首先官就得大,然後還得是那種能夠交流的。


    王家有錢,沒錢的一般也不會跟他家太過親近,他送幹豆腐都不好意思送,怕對方為回禮犯難。


    既然能送去,說明對方家裏條件可以。


    剛一答應下來,徐寶突然想了事情,向對方:“如果可以的話,多購買還裏的東西,海裏的各種……菜。”


    “昆布?”王肱問,眼中閃過一絲難色,隨即說:“也好,我想辦法。”


    “不是昆布。”徐寶連忙搖手,昆布太貴了,他隻是要海帶,昆布是海帶的一種,但海帶不是昆布,讓人家買昆布,用不著。


    “絕對不是昆布,是其他海裏長的東西,包括海魚、海貝、海蝦,反正是什麽便宜就買什麽,我不急著用,買來也是給孩子們吃。


    對,你家要是有人,就去那親自收,像腸子一樣的東西,沒人吃,不值錢,應該叫海雞子?還是海腸子?就是那個東西,像腸子,我給你畫下來吧。”


    徐寶怕對方記不住,又拿起筆畫個海腸子的樣子,這個東西現在沒人吃,或許是有人吃了,但無人宣傳,吃的人也沒覺得如何。


    可是徐寶知道這東西的價值。


    ******


    今天兩章,沒了,明天看天氣,如果還是下雨氣壓低,就還是兩更,要是天氣正常,就多更。我現在缺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盈田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盈田園並收藏田園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