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疇的大老婆抱著阿莠哭,王疇的小~老~婆,也就是妾,徐寶沒看到,估計是眼下的場合妾什麽的沒資格來。
徐寶上前對王疇的母親見禮,王疇的父親王博文徐寶沒看見,估計是覺得出現不好,身份高啊,隨便出來,有失~身~份。
徐寶覺得王博文做作,啥身份啊,自己家的孫子孫女回來了,見一見一麵,顯得愛護幼小,那句話咋說來著,哦,是: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正這樣想著,阿莠從母親懷裏下來,又朝著一個方向跑去,邊跑邊喊:“大父,大父,阿莠回來啦。”
附近的人一同看向阿莠跑的地方,那裏站了一個人,準確地說是站了四個人,還有三個人站的位置是保護當中的人。
這個人帶了個鬥笠,身上穿著普通人的細麻布的衣服,當阿莠往那邊跑的時候,此人欲轉身,結果轉了一半又停下來。
徐寶笑了,知道王博文來了,隻不過是矯情。
“玉玨,父親身為侍禦史,不好與官員過多私下會晤。”王疇怕徐寶誤會,在旁邊小聲說一句。
他說的是實話,若換了別人教自己家的孩子,父親不可能到旁邊看,地位在那擺著呢,隻是孩子是徐寶教的。
別看徐寶無官無職,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會覺得跟徐寶見麵是紆尊降貴。
那邊的阿莠已經撲到爺爺的懷裏,滿臉嚴肅的王博文抱著孫女,笑成一朵花。
阿莠使勁扭了幾下身子,把後背斜著對向爺爺,說道:“大父,阿莠給大父帶了吃的,泥鰍鑽豆腐,吃了對身子好,拿出來,拿出來。”
王博文很聽話地幫著解開背包。從中翻出來一個竹筒,因為隻有它才能裝豆腐,別的看上去裝不了。
阿莠再轉過身,從爺爺手裏拿過竹筒。使勁給擰開,往裏一看,傻眼了:“啊?碎了,豆腐全碎了,完啦。吃不了啦。”
“能吃,能吃。”王博文把嘴對著竹筒,根本不在乎東西涼,騰出隻手來一抬,喝了口,使勁吧嗒幾下嘴,咽下去,點頭:“好吃,我家阿莠拿的豆腐就是好吃。”
“是上崗村的,千載開封飄豆香。豆香正宗出上崗。”阿莠不忘了給打廣告。
王博文繼續點頭:“對對對,上崗豆香。”
此刻的他是阿莠說什麽他都附和,阿莠在家中最小,別的人家怕女娃太瘋了,總是想要教女娃娃恬靜、安靜。
可是王博文卻最擔心這個孫女安靜,她太安靜了,靜到讓人覺得站在她身邊有種壓抑感。
找了醫官看,醫官們說此病乃是恐‘童昏目無情’,症出五髒,主歸於肝。針石效緩,或大自愈,或一生無親。
翻譯成徐寶那邊的解釋就是很可能是自閉症,願意出在五髒六腑。主要是肝病,用針灸和吃藥效果不怎麽好,要麽就是長大了自己好,那麽這一輩子就這樣了,沒有親人。
也就是說治不了。
結果自己在外麵的時候,家中的主管王邑就帶著大孫子溜達的時候給找了個先生。等先生到家裏,畫個畫,阿莠便變了不少,沒想到一段時日不見,去上崗村住一住,回來徹底改了。
哪有什麽童昏?哪有目無情?聰明著呢,還知道給自己帶東西。
見主管王邑送回來的信,說上崗村的娃娃從吃開始,皆與其他人家娃娃對待不同,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再看看其他的娃娃,一個個目光靈動,哪怕是被抱著的寶寶,看人的時候眼睛也是黑亮黑亮的,小臉上幹幹淨淨,怎麽看都是出自富貴人家,不,有的富貴人家的娃也比不上。
王博文感歎著,目光放在徐寶身上。
徐寶已經走上前,拱手彎腰行一禮:“王侍禦史安好。”
“莫要叫遠了,稱叔伯。”王博文糾正徐寶的叫法,又道:“徐先生,哦,玉玨之策,利國利民,天孽可違,大浩而動,堂皇正道,四季無功。”
“大父,你在說什麽?”阿莠沒聽明白。
“好好念書,自會明了。”王博文寵溺地說道。
過來看熱鬧的文臣自然知道,王博文在誇呢,快把徐寶給誇上天了。
說是徐寶做的計劃好用,對朝廷財政和京畿的地方的百姓都好,說老天爺不給麵子,那就改變它,還是那種非常強勢的動作,陽謀,哪怕是四季中的寒冬都沒辦法阻止。
徐寶微笑以對,不謙虛,他確實做到了,一麵頂著秋澇冬雪的天災,一麵扛住西夏入侵的人~禍,甭管初衷是不是因為要提高影響力,好使老婆在這邊多呆些時日,主要是他做到了。
此刻他心中感慨的是‘天孽可違’四個字,全句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結果到了他那邊,很多人偏偏說成‘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說,老天爺做了錯事,可以饒恕,自己做錯事就完了。
他討厭這種亂用的說法,沒文化,沒底蘊,是種奴才思想,天做了錯事怎麽就可以饒恕?憑啥?
人家古人可不是,人家是要與天鬥,你老天爺降下災害,我就是不服氣,我就違背你老天爺的意思。
所以現在他很有成就感,順著王博文的話說道:“王伯但請安心,餘自當鞠躬盡瘁,為國為民,恰巧,有一事相商。”
“大父,徐寶哥哥找你說說事情。”阿莠好心地幫著翻譯。
“哈哈哈哈……”王博文使勁親了阿莠一口,開懷大笑,竟然沒在乎稱呼輩分問題,接著對徐寶說道:“隨時有暇,可過府一敘?”
“可,叨擾了。”徐寶答應。
隨即徐寶又道:“先安置孩童。”
王博文頷首,問孫女:“一起回?”
“不要,我和徐寶哥哥走。”阿莠搖頭拒絕。
王博文一家人沒辦法,隻好把孩子留下。
王肱、曹彥,兩家人也和孩子見麵了,一個個歡喜不已,他們倒是沒叫孩子回家,而是決定晚上跟著孩子們一起玩。
至於其他文武官員,則心動起來。
******
還有三章,另外,淩晨的時候,也就是今天過了十二點的周一,我要衝曆史分類推薦票的榜,淩晨十分鍾有一更,然後周一一天五更,周二還在榜上,周二還是五更,以此延續,大家有推薦票的請給投投。(未完待續。)
徐寶上前對王疇的母親見禮,王疇的父親王博文徐寶沒看見,估計是覺得出現不好,身份高啊,隨便出來,有失~身~份。
徐寶覺得王博文做作,啥身份啊,自己家的孫子孫女回來了,見一見一麵,顯得愛護幼小,那句話咋說來著,哦,是: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正這樣想著,阿莠從母親懷裏下來,又朝著一個方向跑去,邊跑邊喊:“大父,大父,阿莠回來啦。”
附近的人一同看向阿莠跑的地方,那裏站了一個人,準確地說是站了四個人,還有三個人站的位置是保護當中的人。
這個人帶了個鬥笠,身上穿著普通人的細麻布的衣服,當阿莠往那邊跑的時候,此人欲轉身,結果轉了一半又停下來。
徐寶笑了,知道王博文來了,隻不過是矯情。
“玉玨,父親身為侍禦史,不好與官員過多私下會晤。”王疇怕徐寶誤會,在旁邊小聲說一句。
他說的是實話,若換了別人教自己家的孩子,父親不可能到旁邊看,地位在那擺著呢,隻是孩子是徐寶教的。
別看徐寶無官無職,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會覺得跟徐寶見麵是紆尊降貴。
那邊的阿莠已經撲到爺爺的懷裏,滿臉嚴肅的王博文抱著孫女,笑成一朵花。
阿莠使勁扭了幾下身子,把後背斜著對向爺爺,說道:“大父,阿莠給大父帶了吃的,泥鰍鑽豆腐,吃了對身子好,拿出來,拿出來。”
王博文很聽話地幫著解開背包。從中翻出來一個竹筒,因為隻有它才能裝豆腐,別的看上去裝不了。
阿莠再轉過身,從爺爺手裏拿過竹筒。使勁給擰開,往裏一看,傻眼了:“啊?碎了,豆腐全碎了,完啦。吃不了啦。”
“能吃,能吃。”王博文把嘴對著竹筒,根本不在乎東西涼,騰出隻手來一抬,喝了口,使勁吧嗒幾下嘴,咽下去,點頭:“好吃,我家阿莠拿的豆腐就是好吃。”
“是上崗村的,千載開封飄豆香。豆香正宗出上崗。”阿莠不忘了給打廣告。
王博文繼續點頭:“對對對,上崗豆香。”
此刻的他是阿莠說什麽他都附和,阿莠在家中最小,別的人家怕女娃太瘋了,總是想要教女娃娃恬靜、安靜。
可是王博文卻最擔心這個孫女安靜,她太安靜了,靜到讓人覺得站在她身邊有種壓抑感。
找了醫官看,醫官們說此病乃是恐‘童昏目無情’,症出五髒,主歸於肝。針石效緩,或大自愈,或一生無親。
翻譯成徐寶那邊的解釋就是很可能是自閉症,願意出在五髒六腑。主要是肝病,用針灸和吃藥效果不怎麽好,要麽就是長大了自己好,那麽這一輩子就這樣了,沒有親人。
也就是說治不了。
結果自己在外麵的時候,家中的主管王邑就帶著大孫子溜達的時候給找了個先生。等先生到家裏,畫個畫,阿莠便變了不少,沒想到一段時日不見,去上崗村住一住,回來徹底改了。
哪有什麽童昏?哪有目無情?聰明著呢,還知道給自己帶東西。
見主管王邑送回來的信,說上崗村的娃娃從吃開始,皆與其他人家娃娃對待不同,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再看看其他的娃娃,一個個目光靈動,哪怕是被抱著的寶寶,看人的時候眼睛也是黑亮黑亮的,小臉上幹幹淨淨,怎麽看都是出自富貴人家,不,有的富貴人家的娃也比不上。
王博文感歎著,目光放在徐寶身上。
徐寶已經走上前,拱手彎腰行一禮:“王侍禦史安好。”
“莫要叫遠了,稱叔伯。”王博文糾正徐寶的叫法,又道:“徐先生,哦,玉玨之策,利國利民,天孽可違,大浩而動,堂皇正道,四季無功。”
“大父,你在說什麽?”阿莠沒聽明白。
“好好念書,自會明了。”王博文寵溺地說道。
過來看熱鬧的文臣自然知道,王博文在誇呢,快把徐寶給誇上天了。
說是徐寶做的計劃好用,對朝廷財政和京畿的地方的百姓都好,說老天爺不給麵子,那就改變它,還是那種非常強勢的動作,陽謀,哪怕是四季中的寒冬都沒辦法阻止。
徐寶微笑以對,不謙虛,他確實做到了,一麵頂著秋澇冬雪的天災,一麵扛住西夏入侵的人~禍,甭管初衷是不是因為要提高影響力,好使老婆在這邊多呆些時日,主要是他做到了。
此刻他心中感慨的是‘天孽可違’四個字,全句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結果到了他那邊,很多人偏偏說成‘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說,老天爺做了錯事,可以饒恕,自己做錯事就完了。
他討厭這種亂用的說法,沒文化,沒底蘊,是種奴才思想,天做了錯事怎麽就可以饒恕?憑啥?
人家古人可不是,人家是要與天鬥,你老天爺降下災害,我就是不服氣,我就違背你老天爺的意思。
所以現在他很有成就感,順著王博文的話說道:“王伯但請安心,餘自當鞠躬盡瘁,為國為民,恰巧,有一事相商。”
“大父,徐寶哥哥找你說說事情。”阿莠好心地幫著翻譯。
“哈哈哈哈……”王博文使勁親了阿莠一口,開懷大笑,竟然沒在乎稱呼輩分問題,接著對徐寶說道:“隨時有暇,可過府一敘?”
“可,叨擾了。”徐寶答應。
隨即徐寶又道:“先安置孩童。”
王博文頷首,問孫女:“一起回?”
“不要,我和徐寶哥哥走。”阿莠搖頭拒絕。
王博文一家人沒辦法,隻好把孩子留下。
王肱、曹彥,兩家人也和孩子見麵了,一個個歡喜不已,他們倒是沒叫孩子回家,而是決定晚上跟著孩子們一起玩。
至於其他文武官員,則心動起來。
******
還有三章,另外,淩晨的時候,也就是今天過了十二點的周一,我要衝曆史分類推薦票的榜,淩晨十分鍾有一更,然後周一一天五更,周二還在榜上,周二還是五更,以此延續,大家有推薦票的請給投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