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光正扯著嗓子,語帶不服叫:“你等差官辦事,好不講理,為何要鎖拿與我!
為首那人哼哼冷笑,背後的甲兵分開兩邊,背後卻是露出十幾人,每個一個個披枷戴鎖,著實的藍縷不堪。而且看其衣著,也能依稀看出是個道士模樣。
韋光正現在是道派之神,見了這番情景,也是心中一突,興起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莫非這道士就該遭罪?這天底下哪裏有這般道理!”
為首的甲兵哼了一聲:“我等不知別處的道理,隻是在這西梁國中,這修道之人便是犯了大罪。”
韋光正聽得火氣,也不想再和一個凡人廢話,當下就是掀起一陣黃沙術,趁著那些甲兵迷亂了眼睛,便裹挾著那十幾個道士而去。
待得到了西梁國外五十裏,韋光正方才停下了術法,將這些道士放了下來,那些道士甫一落地,猶自有些迷糊犯暈,不過隨即卻是省得必是眼前這人,救了自己性命。
當下也是跪成一片,三呼感謝救命之恩。
“諸位道友莫要行這些凡禮,還請快些起來,快與我說說這西梁國中,出了何等變故,為何要尋我等道爺的晦氣?”
那些道士聞言更是哭成一片,想是在城中已然受了不少苦楚,其中一人道:“老爺有所不知,這西梁國自五十年前開始便奉佛教為國教,舉凡是僧人路過,皆是錦衣玉食,好生伺候,若是道人進城,則是諸多刁難。直到三月之前,新國主登基之後,更是變本加厲,獨尊佛門不說,還開始稽查信道之人,將全城的道士皆是鎖拿了去。我等便是因此遭了此無妄之災。”
韋光正聞言心中有些憤懣,有心去向那西梁國主討個說法,不過想到莫說是這般小國,即便是泱泱大唐,佛道之爭,也是數次落到你死我活的境地,自己一個小小的山神,如何能改變其中萬一。
韋光正想到此處,隻好歎了一口氣道:“此處不留道人,自有別處而去。”韋光正忽得省起這李隆基登基在即,這皇帝的廟號之後定成了唐玄宗,想來是個信道的,所以便道:“你等隻管一路往東而去,必能尋得庇護之所。”
“往東?那豈不是大唐嗎?”
韋光正裝出高深莫測之狀,隻道:“天機不可泄露,霸氣不可側漏,你等到時便知端倪了。”
眾道士見識了韋光正的手段,聽其如此言語,隻得唯唯諾諾,卻是不知心裏皆是如何作想。
韋光正見眾道士不言語,忽得想起一事,不由問道,“對了,聽你等之言,似乎乃是西梁國中之人。此國上下不是隻有女子,怎麽現下一見,多出這許多男子來。”
“仙長老爺,你說得已經是老黃曆了。自五十年起,這西梁國主便嫁於了一陳姓男子,隨後國內陰陽調和,繁衍生息,這五十年下來,男女之數雖然依然有些多寡,但早已非是什麽女兒國度。這西梁女國之名也是許久未用,早就被前代國主改成西梁國了?”
啥?韋光正聞言有些莫衷一是,怎麽此地怪事這般多,先是開始尊佛門為國教,這陳姓男子又是從哪裏冒得出來,娶了這西梁國主?
“我來問你們,這陳姓男子娶得西梁國主,姓甚名誰,你們可曾聽過六十年前,這西梁女國曾經過去了取經的師徒四人?”
這些道人聞言皆是麵麵相覷,答不上韋光正的問題,其中年歲最大一人,猶疑著道:“仙長老爺,這什麽取經的師徒委實沒有聽過,不過那嫁了陳姓男子的國主,名作羅香漪,聽說...聽說...”
“聽說怎得了?”
“聽說後來卻是成了正果,作了神仙中人,也不知這傳言是真是假了?”
“哦?還有這般事情?”韋光正越聽越奇,他們未聽說過唐僧四人,還情有可原,一來年歲久長,二來當初國主被人悔婚,也是一樁醜事,自然不會傳揚出去。可惜不知道當初與那唐僧看對眉眼的國主,姓甚名誰,不過韋光正會有此問,也是純粹滿足一下騷男的八卦之心。
既然理不出頭緒,也是不願意多想,當下便著這些道人快些上路,免得再次落入那些追捕甲兵之手。
這些道人又是謝過韋光正,正要離去,韋光正這才記起自己的正事,當下又是喚住幾人道:“對了,和你們打聽一個事情,不知這落胎泉,你等可是聽說過。”
“落胎泉?”這次倒是人人皆知,還是那年歲最大之人答道,“落胎泉和這子母河乃是西梁國中的兩大神水,我等自然知曉。不過好讓仙長老爺知曉,自打國中男子多了之後,去飲那子母河水之人,已然越來越少,到了近幾年,除了那些容姿怪異之女,卻是無人去了。”
韋光正聽得好笑,隨即又是問道:“那落胎泉呢?莫非也是無人去了?”
“回仙長老爺的話,說來慚愧,也是自從國中多了男子之後,這去落胎泉之人,卻是越發多了。”
韋光正聞言先是一怔,隨即卻是明白過來,拚命忍住笑意道:“那這看守落胎泉的如意真仙,可是還在?取一次泉水,需要禮金花紅幾何啊。”
這回道士的答案卻是有些出乎意料,“雖然去那落胎泉之人見漸多,但是後來卻是聽說那裏除了鬼怪,之後卻是再也沒人去了。至於仙長老爺說的什麽如意真仙,卻是從來也未曾聽過,之前這落胎泉水由國中官家看守,要取這泉水,隻要銀錢一兩即可了。”
嘶――韋光正聽到這答案,更是有些感慨日月輪回變幻,怎麽才過去了六十年,這西梁女國不在了,這子母河和落胎泉也是出了這般變化。
道人見韋光正尤自發愣,不由問道:“仙長老爺,不知還有什麽我等可以效勞之處嗎?”
“這個卻是沒了,你等抓緊逃命去吧,記得一路向東,到了大唐便可。”韋光正將這些道人揮散,按捺住心中的疑問,決定還是自己去一趟這解陽山,也許便能找到一些答案了。
;
為首那人哼哼冷笑,背後的甲兵分開兩邊,背後卻是露出十幾人,每個一個個披枷戴鎖,著實的藍縷不堪。而且看其衣著,也能依稀看出是個道士模樣。
韋光正現在是道派之神,見了這番情景,也是心中一突,興起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莫非這道士就該遭罪?這天底下哪裏有這般道理!”
為首的甲兵哼了一聲:“我等不知別處的道理,隻是在這西梁國中,這修道之人便是犯了大罪。”
韋光正聽得火氣,也不想再和一個凡人廢話,當下就是掀起一陣黃沙術,趁著那些甲兵迷亂了眼睛,便裹挾著那十幾個道士而去。
待得到了西梁國外五十裏,韋光正方才停下了術法,將這些道士放了下來,那些道士甫一落地,猶自有些迷糊犯暈,不過隨即卻是省得必是眼前這人,救了自己性命。
當下也是跪成一片,三呼感謝救命之恩。
“諸位道友莫要行這些凡禮,還請快些起來,快與我說說這西梁國中,出了何等變故,為何要尋我等道爺的晦氣?”
那些道士聞言更是哭成一片,想是在城中已然受了不少苦楚,其中一人道:“老爺有所不知,這西梁國自五十年前開始便奉佛教為國教,舉凡是僧人路過,皆是錦衣玉食,好生伺候,若是道人進城,則是諸多刁難。直到三月之前,新國主登基之後,更是變本加厲,獨尊佛門不說,還開始稽查信道之人,將全城的道士皆是鎖拿了去。我等便是因此遭了此無妄之災。”
韋光正聞言心中有些憤懣,有心去向那西梁國主討個說法,不過想到莫說是這般小國,即便是泱泱大唐,佛道之爭,也是數次落到你死我活的境地,自己一個小小的山神,如何能改變其中萬一。
韋光正想到此處,隻好歎了一口氣道:“此處不留道人,自有別處而去。”韋光正忽得省起這李隆基登基在即,這皇帝的廟號之後定成了唐玄宗,想來是個信道的,所以便道:“你等隻管一路往東而去,必能尋得庇護之所。”
“往東?那豈不是大唐嗎?”
韋光正裝出高深莫測之狀,隻道:“天機不可泄露,霸氣不可側漏,你等到時便知端倪了。”
眾道士見識了韋光正的手段,聽其如此言語,隻得唯唯諾諾,卻是不知心裏皆是如何作想。
韋光正見眾道士不言語,忽得想起一事,不由問道,“對了,聽你等之言,似乎乃是西梁國中之人。此國上下不是隻有女子,怎麽現下一見,多出這許多男子來。”
“仙長老爺,你說得已經是老黃曆了。自五十年起,這西梁國主便嫁於了一陳姓男子,隨後國內陰陽調和,繁衍生息,這五十年下來,男女之數雖然依然有些多寡,但早已非是什麽女兒國度。這西梁女國之名也是許久未用,早就被前代國主改成西梁國了?”
啥?韋光正聞言有些莫衷一是,怎麽此地怪事這般多,先是開始尊佛門為國教,這陳姓男子又是從哪裏冒得出來,娶了這西梁國主?
“我來問你們,這陳姓男子娶得西梁國主,姓甚名誰,你們可曾聽過六十年前,這西梁女國曾經過去了取經的師徒四人?”
這些道人聞言皆是麵麵相覷,答不上韋光正的問題,其中年歲最大一人,猶疑著道:“仙長老爺,這什麽取經的師徒委實沒有聽過,不過那嫁了陳姓男子的國主,名作羅香漪,聽說...聽說...”
“聽說怎得了?”
“聽說後來卻是成了正果,作了神仙中人,也不知這傳言是真是假了?”
“哦?還有這般事情?”韋光正越聽越奇,他們未聽說過唐僧四人,還情有可原,一來年歲久長,二來當初國主被人悔婚,也是一樁醜事,自然不會傳揚出去。可惜不知道當初與那唐僧看對眉眼的國主,姓甚名誰,不過韋光正會有此問,也是純粹滿足一下騷男的八卦之心。
既然理不出頭緒,也是不願意多想,當下便著這些道人快些上路,免得再次落入那些追捕甲兵之手。
這些道人又是謝過韋光正,正要離去,韋光正這才記起自己的正事,當下又是喚住幾人道:“對了,和你們打聽一個事情,不知這落胎泉,你等可是聽說過。”
“落胎泉?”這次倒是人人皆知,還是那年歲最大之人答道,“落胎泉和這子母河乃是西梁國中的兩大神水,我等自然知曉。不過好讓仙長老爺知曉,自打國中男子多了之後,去飲那子母河水之人,已然越來越少,到了近幾年,除了那些容姿怪異之女,卻是無人去了。”
韋光正聽得好笑,隨即又是問道:“那落胎泉呢?莫非也是無人去了?”
“回仙長老爺的話,說來慚愧,也是自從國中多了男子之後,這去落胎泉之人,卻是越發多了。”
韋光正聞言先是一怔,隨即卻是明白過來,拚命忍住笑意道:“那這看守落胎泉的如意真仙,可是還在?取一次泉水,需要禮金花紅幾何啊。”
這回道士的答案卻是有些出乎意料,“雖然去那落胎泉之人見漸多,但是後來卻是聽說那裏除了鬼怪,之後卻是再也沒人去了。至於仙長老爺說的什麽如意真仙,卻是從來也未曾聽過,之前這落胎泉水由國中官家看守,要取這泉水,隻要銀錢一兩即可了。”
嘶――韋光正聽到這答案,更是有些感慨日月輪回變幻,怎麽才過去了六十年,這西梁女國不在了,這子母河和落胎泉也是出了這般變化。
道人見韋光正尤自發愣,不由問道:“仙長老爺,不知還有什麽我等可以效勞之處嗎?”
“這個卻是沒了,你等抓緊逃命去吧,記得一路向東,到了大唐便可。”韋光正將這些道人揮散,按捺住心中的疑問,決定還是自己去一趟這解陽山,也許便能找到一些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