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誌宏等人都感覺有些臉sè無光,畢竟任何一個醫生,不管是好醫生還是壞醫生,心裏總是希望病人能高看他們一眼,都能認為他們是醫術高明的醫生。如今張衛東這個小年輕一來,卻把他們的風頭全都給蓋了過去。


    但張衛東的醫術擺在那裏,他們就算感覺臉上無光,對張衛東也隻能心生佩服。[]


    那對患者母子走後,又不斷有病人來看病。


    一般到中醫科掛中醫專家號的,十有七八都是疑難雜症。像什麽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卻是沒人會特意來掛什麽專家號的。


    張衛東倒沒有越俎代庖,都是讓袁誌宏主診,他在邊上聽著看著。而袁誌宏因為之前已經見過張衛東的醫術,每次診斷過後,都要請教張衛東。張衛東此來本就不是為了當醫生來的,主要還是為了當老師來的,所以也不跟他謙讓客氣。每次袁誌宏請教,都會一五一十詳詳細細地指出他遺漏和不對之處。


    白潔等人醫術水平和經驗都是有限,倒不見得就能完全明白張衛東的高明之處,但袁誌宏是位老中醫,在省內也是小有名氣的,倒能明白張衛東每句話都是金玉良言。所以每看完一位病人,心中就多一份驚訝,對張衛東的態度也多了一份恭敬,甚至張衛東誇他一兩句,都能讓他忍不住一陣ji動,好像小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誇獎似的。


    因為來中醫科看病的人本就不是很多,再加上有張衛東在邊上幫忙,袁誌宏診斷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眼看著到了十來點鍾,來看病的人已經不像剛開始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袁誌宏猶豫了下,向張衛東請示道:“張老師,您看能不能讓掛普通門診號的都轉到專家門診這邊來?順便讓嶽會博和郭亞維也到這邊來觀摩學習。”


    在看了十來位病人之後,袁誌宏就已經轉換了對張衛東稱呼,不過轉換得很自然,就像水到渠成一樣。張衛東本來就是一位大學老師,倒是覺得這個稱呼比起張專家來得親切不少。


    “這樣也好。”張衛東笑著點了點頭道。


    中醫不同西醫,中醫除了難學,還很講究傳承,也很講究流派,有些醫術除了家人或者親傳弟子都是秘而不傳的,這也是中醫失傳厲害的很大一個原因。像中醫學院裏,雖然也有老師傳授中醫術,但那都是大眾化的醫術,真正的一些獨到心得法門大都是不會放開來在學院裏講的。而且中醫是一門偏向於經驗學科的醫術,有些經驗是非常珍貴的,如果老師不特意指點講明,你可能一輩子也無法學到。就像之前那個頑固xing痤瘡,不要說張誌理他們就連袁誌宏都診斷錯了。若張衛東不指出來,下次有類似的病人過來,依舊還是一個清熱解毒。如此一來,就算這種病看得再多,也是毫無長進。從這點看,中醫的師承傳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中醫不像西醫,很多東西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更多更有效的傳授方式是老師帶徒弟,手把手的教,這樣才能帶出真正醫術高明的中醫。如此一來,學中醫固然人人都可以學,但名師卻是萬分難求,肯真心傳授醫術的名師更是難求,用一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來形容醫術高明又肯悉心傳授醫術的中醫老師最是貼切。


    袁誌宏陪張衛東診斷的病人越多,越發現他的醫術高明精深,不管多疑難的病症到了他的手中,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的小病。信手捏來的藥方,咋一看似乎沒什麽,但深一思索卻往往都是暗藏玄機,最是對症。


    正應了那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像這種學習機會自然是千載難逢,千金難求,讓袁誌宏恨不得今天的病人最好在門外排起長隊,永遠也看不完。不過事與願違,眼見看病的人越來越少,袁誌宏這才把心思動到掛普通門診的病人身上。


    本以為張衛東會不同意,沒想到他卻想都沒想便應了下來,顯然是真心存了要傳他們醫術的心思,袁誌宏聞言不由得肅然起敬,一臉感ji地向張衛東說道:“謝謝張老師。”


    “大家互相學習,沒什麽好謝的。”張衛東謙虛道。


    袁誌宏自然心知肚明以張衛東如今的醫術,就算真要互相學習也要跟那些國手級的老中醫,又何需跑到省人民醫院的小小中醫科來?聞言心裏不禁越發敬佩起張衛東來。


    “白潔,你去跟鄭護士說一聲,凡是掛中醫科號的全都讓他們到專家門診室來,順便也去跟嶽會博和郭亞維他們說一聲,讓他們也到這裏來。”袁誌宏再次感ji地看了張衛東一眼,然後扭頭對站在身後的白潔說道。


    白潔雖對張衛東醫術高明之處的了解不如袁誌宏多,但這麽多病人看下來,自然也明白張衛東的醫術比起袁主任要高出一大截,她剛才站在邊上也學到了不少以前沒學到的東西,聞言急忙應了一聲,然後出門通知去了。


    白潔走沒一會兒便帶來了兩位身穿白大褂的男醫生,一位年紀大概在四十歲左右,長得矮墩壯實的是副主任醫生嶽會博,另外一位年紀大概三十歲左右,長得有些清瘦的則是主治醫生郭亞維。


    這兩人一來,中醫科的七位醫生今天就全都聚齊在了專家門診室,頓時本是還算寬敞的專家門診室不由得顯得有些擁擠起來。


    “張老師,條件有限,還請您多多包涵。”袁誌宏掃了一眼略顯擁擠的辦公室,麵帶歉意地對張衛東說道。


    嶽會博和郭亞維還沒見識過張衛東的醫術,雖然剛才來專家門診室的路上,白潔已經略微向他們提過一兩句,但卻也沒怎麽放在心上。等真正到了門診室,見一向對醫術比較自負的袁誌宏竟然稱呼張衛東這位小年輕為老師,而且從他的語氣和表情中不難看出來,這老師是叫的真心實意沒有半點虛假和勉強,不由得驚訝得差點連嘴巴都要張了開來。


    張衛東先是向一臉驚訝的嶽會博和郭亞維點頭示意,然後才對袁誌宏說道:“我倒是無所謂,不過人多空氣差對來這裏看病的病人不大好,不過今天就算了,改天還是要向盧院長提提建議,讓他安排一個大點的門診室。”


    聽話聽音,袁誌宏當然聽得出來張衛東言外之意,不由得喜上眉梢,急忙道:“張老師說的對,等中午下班後我就向盧院長提建議。”


    張衛東笑笑,剛想開口,一位大漢背著一位年輕小夥子滿頭大汗地走了進來,年輕人的表情有些痛苦。


    那位大漢和年輕人一進門,發現門診室裏連坐連站竟然有八位醫生,不禁嚇了一大跳。


    不過還沒等他們明白過來是怎麽一回事,兩位住院醫生李星平、李彩娟早已經上前幫忙攙扶著那位年輕人下地坐到椅子上。


    “你的腳是怎麽一回事?”袁誌宏指了指年輕人的腳問道。


    眾人順著袁誌宏的手指方向看去,這才發現年輕人的右腳原本平滑的腳背,此時隆起一個大包,形狀可怖而且還烏青發紫,顯然是腳受了重傷。


    或許是袁誌宏這句話越發提醒了年輕人身上的病痛,袁誌宏話才出口,年輕人額頭的冷汗就刷刷地流了下來,臉sè都變得蒼白無血sè。


    “施工時不小心摔了下,這是我拍的片子,骨科的醫生說骨頭沒斷,但錯位的骨頭比較特殊,要開刀將錯位的骨頭放回原位才行。開刀費用高,而且一開刀還要修養至少一個月。醫生,咱們中醫不是有專門正骨的嗎?還請您能想想辦法,幫……”年輕人神sè痛苦道。


    “我來看看吧。”嶽會博祖上是開跌打損傷醫館的,在整骨方麵有獨到的心得和手法,就算袁誌宏這位老中醫也是遠不如嶽會博,所以沒等年輕人話說完已經走到年輕人麵前,然後蹲身伸手在病人的腳上輕輕捏了起來。


    嶽會博換著不同角度細細按捏了好一會兒,才起身道:“骨頭確實沒斷,但錯位的位置確實不好用手法複位,我一點把握都沒有。所以我同意骨科醫生的建議,還是開刀吧,這樣保險。”


    年輕人一聽還是要開刀,臉sè不禁又蒼白了幾分,嘴上喃喃道:“這可怎麽辦好?開刀要錢,還要耽誤工夫。”


    這時袁誌宏已經看過片子,他對整骨雖不大內行,但基本常識還是懂的,知道嶽會博說的沒錯。人腳上的骨頭,因為長期承受身體重量,結構非常緊密,而且腳的力氣也非常大,所以骨頭錯位之後,僅靠手法是很難進行複位的,隻要病人腳上稍微使上一點點力,非但無法將錯位的骨頭推回原位,還可能給病人造成更大的傷害。而且嶽會博在中醫科整骨是出了名的,連他都說一點把握都沒有,袁誌宏也就不做他想,聞言對年輕人道:“小夥子,錢什麽時候都能賺,身體才是最……”


    不過袁誌宏說才說到一半卻發現張衛東站了起來,繞過桌子走到年輕人麵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老師生活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斷橋殘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斷橋殘雪並收藏修真老師生活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