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求不得他的。”
鎮元子搖著頭:“他若願意幫你的話,那自然能添一人,且不說多他一個助力是否有用。但他是決然不會幫助你的。”
“為何?”
周易側目。
“你不知道他的身份嗎?”
“知道,東極青華大帝。”
“不止如此。”
鎮元子否認道:“看來你知道的還是不多。他們這些位個個有化身,或是神,或是仙,有高高在上威加三界五行稱帝的,也有洞天福地伴閑雲喂野鶴稱聖的。這些人都是鴻蒙初判便已有聲名的人物,太乙救苦天尊也是如此。他地位甚尊,有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你是請不動的。”
“哦?”
周易有些驚訝:“可我在佛國……不說也罷,我料想自己還是能請動那位天尊的。你說他地位甚尊,還說他有身外化身。我也是多少知道些的,上洞四真的南華真人據說便是天尊化身,我是知道的。”
鎮元子搖著頭,“那是小道,不過遊戲人間閑來信手罷了。莊子生性散漫,莫說見他,你此時若能說出他的去處。也算你厲害。”
“那自然是找不到的。”周易說實話。南華真人怕是整個《彼岸》神遊最厲害的人物了,能否見到全是憑運氣的事情。想想有關莊子的事跡,會出現神遊不知仙跡的事情也再正常不過。這也不是眼下的重點,周易很奇怪的是,鎮元子如何判定太乙救苦天尊不會幫他?
這位大佬先前在佛國可是幫過他的。
一直以來有關太乙救苦天尊的身份,周易都抱有極大的興趣,縱觀前世今生,他都不知道這位大佬究竟有什麽樣的背景。如今在他的猜測中,太乙救苦天尊可能與玄都八景宮有些關聯,但如今聽鎮元子的口氣,周易估計自己是猜錯了。
鎮元子意味深長地問道:“你可曾聽說過火雲洞?”
“聽說過,那是紅孩兒的妖洞。”
周易回答。
鎮元子馬上露出鄙夷的神色。“我和你談論一個小妖做什麽?他擔的起你我談論的話題?我問你,你可聽說過火雲洞三聖?”
“知道。”周易神色肅然,“是伏羲、炎帝、軒轅三聖。”
“那是後來的。”
鎮元子更正道:“你說的那三位已經是黃帝鼎湖飛升之後的事情了,再到商周時確實是他們無誤。那是已經是伏羲為天、神農為地。軒轅為人所謂三皇。但我與你說的不同。我說的是鴻蒙初判時的一位人物,這人物那時為泰皇,也是你們人皇,此人在你剛才所說的三聖之中。”
“伏羲?”
“是了。”
鎮元子道:“正是伏羲。他成道前天皇還不是他,而是真正的天皇。現在很多人已經不說自己是天皇得到了。當初那批人死得死神隱的神隱,而他一樣如此。天皇得道的不止一個,但成道能稱人皇的,卻隻有他一個。至於後麵他成天皇,那也是五帝出現後軒轅升為人皇時的事情了。”
“他那時的天皇?”
“鴻蒙初判,盤古開天。”
周易一怔。
這和太乙救苦天尊有什麽關係?
他是經曆過商周封神的,也特別參考過當時《彼岸》已經確定無誤的神話編年史去考察過,確定了在商周封神戰中,天皇便是伏羲,但是趙公明他們所說的天皇得道並不是指伏羲為天皇的年代。這裏存在著謬誤。
趙公明他們說天皇得道自然是要凸顯自己的“資曆”,所以他們稱的天皇當然更早。準確而言就是趙公明在對陣時說過的“混沌從來不記年,各將妙道補真全。當時未有星河鬥,先有吾黨後有天。”
截教出現前盤古還未死,周天星鬥也都還沒有。雖然有天地,但沒有日月群星,這種情況在那時他們了眼中,天地當然還是一片混沌。燃燈和周易同樣提過的他那個年代,也正是盤古未死的真正上古年代。
那時天皇未死,而諸生求道的上古歲月。
三友之所以厲害。鴻鈞能被稱仙師,也正是來源於此,他們早在這段“天皇未死、諸生求道”的歲月裏成道,“鴻蒙初判有聲名”、“開天辟地道理明”這些話已經能說明一切。
至於說盤古與元始天尊或者三清如何有關聯的。在《彼岸》中也是站不住腳的假說。盤古開天辟地後頂天立地曠日持久,有很長時間都沒死,趙公明成道時盤古都還未死,他活了一萬八千年,直到把天地徹底分開後才死去。然後身體才化為了日月星辰大地山川等物。
最早成道的,也正是說這一萬八千年以內的那一批神仙。盤古在的天皇時代也可謂是《彼岸》最早的年代了。這也是《彼岸》官方最浪漫主義的設定。作為民間傳說。開天辟地最早在曆史出現的時期,比起三皇五帝還要晚上許多,但它也確實神話有關開天辟地最浪漫和廣為流傳的說法了。
伏羲的天皇年代就如鎮元子所說,是五帝中後麵入駐的古帝太多、軒轅從五帝之首升上去成為人皇後的事情了。確切的時間點就是從古帝太乙滅夏後,伏羲才成了天皇。有關這些神話編製其實很亂,但無論如何三皇都是少不了伏羲氏的,《彼岸》根據這些三皇五帝的說法曆史出現時間,用在了不同的神話時期。商周封神時的火雲洞三聖就是三皇,在當時分別是伏羲、神農、軒轅。
三皇中特稱為泰皇的,則專指伏羲無誤。伏羲有個稱呼就是“太昊”。他和太乙或太一的關係同樣有點撲朔迷離,在有些特殊時代,青帝也指的是伏羲,周易當時覺得這裏的青帝可能是東極青華大帝,但後來調查不了了之,因為掌握的信息太少。
但有些地方還是有根可循的,周易在各個神話時代的調查中發現,伏羲為天皇的時候是從古帝太乙滅夏後才開始的,在《彼岸》中太乙即是天,太乙又在大多情況下通太一,這在重瞳子飛升年間、楚文化盛行時可以考證。非要這麽猜測下來不外乎是這樣,古帝商湯能滅夏,是因為有伏羲支持的緣故。(未完待續。)
鎮元子搖著頭:“他若願意幫你的話,那自然能添一人,且不說多他一個助力是否有用。但他是決然不會幫助你的。”
“為何?”
周易側目。
“你不知道他的身份嗎?”
“知道,東極青華大帝。”
“不止如此。”
鎮元子否認道:“看來你知道的還是不多。他們這些位個個有化身,或是神,或是仙,有高高在上威加三界五行稱帝的,也有洞天福地伴閑雲喂野鶴稱聖的。這些人都是鴻蒙初判便已有聲名的人物,太乙救苦天尊也是如此。他地位甚尊,有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你是請不動的。”
“哦?”
周易有些驚訝:“可我在佛國……不說也罷,我料想自己還是能請動那位天尊的。你說他地位甚尊,還說他有身外化身。我也是多少知道些的,上洞四真的南華真人據說便是天尊化身,我是知道的。”
鎮元子搖著頭,“那是小道,不過遊戲人間閑來信手罷了。莊子生性散漫,莫說見他,你此時若能說出他的去處。也算你厲害。”
“那自然是找不到的。”周易說實話。南華真人怕是整個《彼岸》神遊最厲害的人物了,能否見到全是憑運氣的事情。想想有關莊子的事跡,會出現神遊不知仙跡的事情也再正常不過。這也不是眼下的重點,周易很奇怪的是,鎮元子如何判定太乙救苦天尊不會幫他?
這位大佬先前在佛國可是幫過他的。
一直以來有關太乙救苦天尊的身份,周易都抱有極大的興趣,縱觀前世今生,他都不知道這位大佬究竟有什麽樣的背景。如今在他的猜測中,太乙救苦天尊可能與玄都八景宮有些關聯,但如今聽鎮元子的口氣,周易估計自己是猜錯了。
鎮元子意味深長地問道:“你可曾聽說過火雲洞?”
“聽說過,那是紅孩兒的妖洞。”
周易回答。
鎮元子馬上露出鄙夷的神色。“我和你談論一個小妖做什麽?他擔的起你我談論的話題?我問你,你可聽說過火雲洞三聖?”
“知道。”周易神色肅然,“是伏羲、炎帝、軒轅三聖。”
“那是後來的。”
鎮元子更正道:“你說的那三位已經是黃帝鼎湖飛升之後的事情了,再到商周時確實是他們無誤。那是已經是伏羲為天、神農為地。軒轅為人所謂三皇。但我與你說的不同。我說的是鴻蒙初判時的一位人物,這人物那時為泰皇,也是你們人皇,此人在你剛才所說的三聖之中。”
“伏羲?”
“是了。”
鎮元子道:“正是伏羲。他成道前天皇還不是他,而是真正的天皇。現在很多人已經不說自己是天皇得到了。當初那批人死得死神隱的神隱,而他一樣如此。天皇得道的不止一個,但成道能稱人皇的,卻隻有他一個。至於後麵他成天皇,那也是五帝出現後軒轅升為人皇時的事情了。”
“他那時的天皇?”
“鴻蒙初判,盤古開天。”
周易一怔。
這和太乙救苦天尊有什麽關係?
他是經曆過商周封神的,也特別參考過當時《彼岸》已經確定無誤的神話編年史去考察過,確定了在商周封神戰中,天皇便是伏羲,但是趙公明他們所說的天皇得道並不是指伏羲為天皇的年代。這裏存在著謬誤。
趙公明他們說天皇得道自然是要凸顯自己的“資曆”,所以他們稱的天皇當然更早。準確而言就是趙公明在對陣時說過的“混沌從來不記年,各將妙道補真全。當時未有星河鬥,先有吾黨後有天。”
截教出現前盤古還未死,周天星鬥也都還沒有。雖然有天地,但沒有日月群星,這種情況在那時他們了眼中,天地當然還是一片混沌。燃燈和周易同樣提過的他那個年代,也正是盤古未死的真正上古年代。
那時天皇未死,而諸生求道的上古歲月。
三友之所以厲害。鴻鈞能被稱仙師,也正是來源於此,他們早在這段“天皇未死、諸生求道”的歲月裏成道,“鴻蒙初判有聲名”、“開天辟地道理明”這些話已經能說明一切。
至於說盤古與元始天尊或者三清如何有關聯的。在《彼岸》中也是站不住腳的假說。盤古開天辟地後頂天立地曠日持久,有很長時間都沒死,趙公明成道時盤古都還未死,他活了一萬八千年,直到把天地徹底分開後才死去。然後身體才化為了日月星辰大地山川等物。
最早成道的,也正是說這一萬八千年以內的那一批神仙。盤古在的天皇時代也可謂是《彼岸》最早的年代了。這也是《彼岸》官方最浪漫主義的設定。作為民間傳說。開天辟地最早在曆史出現的時期,比起三皇五帝還要晚上許多,但它也確實神話有關開天辟地最浪漫和廣為流傳的說法了。
伏羲的天皇年代就如鎮元子所說,是五帝中後麵入駐的古帝太多、軒轅從五帝之首升上去成為人皇後的事情了。確切的時間點就是從古帝太乙滅夏後,伏羲才成了天皇。有關這些神話編製其實很亂,但無論如何三皇都是少不了伏羲氏的,《彼岸》根據這些三皇五帝的說法曆史出現時間,用在了不同的神話時期。商周封神時的火雲洞三聖就是三皇,在當時分別是伏羲、神農、軒轅。
三皇中特稱為泰皇的,則專指伏羲無誤。伏羲有個稱呼就是“太昊”。他和太乙或太一的關係同樣有點撲朔迷離,在有些特殊時代,青帝也指的是伏羲,周易當時覺得這裏的青帝可能是東極青華大帝,但後來調查不了了之,因為掌握的信息太少。
但有些地方還是有根可循的,周易在各個神話時代的調查中發現,伏羲為天皇的時候是從古帝太乙滅夏後才開始的,在《彼岸》中太乙即是天,太乙又在大多情況下通太一,這在重瞳子飛升年間、楚文化盛行時可以考證。非要這麽猜測下來不外乎是這樣,古帝商湯能滅夏,是因為有伏羲支持的緣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