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的帶領下,秦先羽登山而行。
前麵山道上,有一青年道者,約三十來許,他眉目低垂,時而在樹前比劃,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這是本門一位三代弟子,修為至龍虎巔峰,原已將要得道成仙,後來看一夜風雨,花開草長,心有所悟,於是止了修行,觀看滿山花草樹木,感悟自然,感悟天心。”
少年笑著說道:“門中有長老談及,讚他道心有成。也有長老斥他荒廢修行,全無修行之念,著實令人惋惜歎息。”
秦先羽仔細看他,隻覺那青年道人眼中再無他物,隻看著那樹木,怔怔出神。
原想上前去與之交談,但細看之下,終究打消念頭。
這青年道人眼中別無他物,自也不願有人擾他。
“他平日裏行蹤不定,也就隻有我,常在山中走,才知道他在哪裏。”
少年笑得頗有得意之色,像是一個孩童。
秦先羽微微一笑。
他們繼續前行。
前麵山道上有個涼亭,亭中有兩人,他們相對而坐,也在對弈,但口中言語n,不斷,聲音平靜淡然。
秦先羽細聽之下,不禁駭然。
這兩人竟是在論道,他們談論山河大地,草木枯榮,也在談論日月交替,星辰萬古,他們在談論道從何來,談論天地因何而生,九鼎何以鎮世,又論生死輪回,除卻天仙外,萬物生靈終要落個塵歸塵,土歸土,意義何在?
不知不覺間,兩人已談論了兩三個時辰。
而秦先羽和那少年也在旁邊山道上聽了兩個時辰。
“他們經常論道。這些還算好的,上次聽他們論人心善惡,論天地眾生,聽得我三天都沒能睡著。”少年笑著說:“聽得他們論起人心善惡,舉例無數,聽得好像天地都是灰暗。人總是假的,那天後,我看見每一個人總是害怕,直到後來有師兄告訴我。”
“自己心中善,天地便是大善。”
少年說道:“不過從那之後,我不敢聽他們論道了,雖然他們論道很廣,什麽事情都能談論得出來。”
秦先羽略有感慨,說道:“這兩位真是學識淵博。”
他細看之下。那論道的二人,都是仙家之輩。
“他們兩人都疏於修煉,極少靜坐練功,總是喜歡論道,後來掌教真人與他們說,若要論道,且先知道,要想知道。必先得道。”
少年笑道:“所以他們都已得道。”
得道者,凝於大道金丹之內。脫去凡俗,喚作陸地神仙。
那兩人偏頭看來,略有點頭,以作示意,然後便不予理會,繼續論道。而他們的棋局,又是一盤和局,已無處下子。
少年繼續領著秦先羽行走,指著前方的山洞,說道:“內裏有位長老。枯坐二百餘年,一心修行,意在積蓄真氣,匯集法力,心係道行增進,卻未曾習練過半點神通道術。”
然後他指著滿山遍野,說道:“這裏有許多山洞,許多洞府,但有些是空處,而多數有人在內修行,他們百年如一日,積蓄真氣或法力,借以突破境界,尋求得道成仙,尋求元胎入道,道胎化聖,更是尋求仙胎羽化之境。”
他們來到一座洞府前,敲門拜訪。
內中並無回應。
然後少年伸手推開了洞府大門。
顯現出來的是一座水晶所鑄的通道,仿佛冰晶,卻又不冷。
盡頭處是一汪清池。
清池上有一人盤膝而坐,閉目運功。
他坐在池水上,未曾運用法力,未曾施展本事,卻浮而不沉。
他輕得似乎不像是一個人,而像是一根羽絨,或許他的本體就是輕如羽毛。
就如和沉鐵外形相似的浮木。
這人身著道袍,麵色清淡,聽聞動靜便睜開眼睛來,眼中如水晶一樣淡漠,隻瞄了一眼,便垂下眼瞼,默默修行。
秦先羽忽然怔在那裏。
清淨之心者。
秦先羽有天生清淨境,但他卻有一個常人的心。
但這道人,乃是清淨之心。
從見到這人的第一眼開始,秦先羽便知曉,這是一麵鏡子。
倘如秦先羽自身的清淨境,是一麵湖泊,隨風蕩漾,遭遇諸般事情,能起漣漪水痕,能生喜怒哀樂,最終仍會歸於平靜。但這道人不會,他有清淨之心,便是一麵鏡子,萬物不沾身,萬事不在心,淡然超脫,漠然無情,任何事情都在他心底泛不起一絲漣漪。
這種人物,對世間是大善。
所謂大善,便是因為將世間一切,俱都一視同仁。
不論你是常人,還是修道人,或是同門,還是長輩,皆與花草無異,俱是岩石塵土。
世間一切,都是灰燼塵土。
而灰燼塵土,也是他眼中的世間眾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秦先羽微微閉目,心中道:“清淨之心,天生便是一個聖人之心。”
他睜開雙眼來,目中不似那道人一樣淡漠,略微有些情緒波動,但終究歸於平靜。
“這位是本門二代弟子,天生有清淨之心。”
少年說道:“懷有清淨之心的人物,萬般事情加身,亦無喜怒哀樂,心如明鏡,勘破一切。”
秦先羽說道:“道書中說,這等人物心性絕頂,天賦絕佳,故而修行起來,乃是世間一等一的迅捷,若能修得直指大道的功法,便能有望得取大道,踏足道境,成就真仙道祖。”
“確是如此。”少年說道:“但正因為過於完美,心性過於清明,故而少了人世感悟,少了喜怒哀樂,少了凡世情緒,在勘破仙聖之境時,或多或少有些礙難。反倒是清淨境,雖然不如清淨之心那般完美,但有了情緒波蕩,卻更容易超脫出來。”
清池上的道人,依然閉目修行,未有半點動靜。
即便秦先羽二人談論的便是他,可他依然置若罔聞。
因為他是清淨之心者,對於身外之事,皆不在意。
“他在感悟道劍,借此破境。”
少年說道:“傳聞道劍乃是心與神交,憑空而生,他便在感悟。”
秦先羽低聲道:“若得感悟,必可修成。”
因為對於這等心如聖者的人物而言,修成道劍的諸般礙難,許多危險,都應如無物。
那道人沒有動靜。
秦先羽二人從他身旁走過,轉折入了另一條通道。
前方有好幾麵鏡子,正中間盤坐一人。
那人睜開雙目,微笑著朝兩人點頭。
恍惚間,秦先羽似乎從他身上看見了自己。
那是一個清淨境的人物。(未完待續。。)
ps:下一更快好了,本來打算合並起來,但覺得有些長,所以還是分開。另外,今天我會盡量寫出第三更來……
前麵山道上,有一青年道者,約三十來許,他眉目低垂,時而在樹前比劃,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這是本門一位三代弟子,修為至龍虎巔峰,原已將要得道成仙,後來看一夜風雨,花開草長,心有所悟,於是止了修行,觀看滿山花草樹木,感悟自然,感悟天心。”
少年笑著說道:“門中有長老談及,讚他道心有成。也有長老斥他荒廢修行,全無修行之念,著實令人惋惜歎息。”
秦先羽仔細看他,隻覺那青年道人眼中再無他物,隻看著那樹木,怔怔出神。
原想上前去與之交談,但細看之下,終究打消念頭。
這青年道人眼中別無他物,自也不願有人擾他。
“他平日裏行蹤不定,也就隻有我,常在山中走,才知道他在哪裏。”
少年笑得頗有得意之色,像是一個孩童。
秦先羽微微一笑。
他們繼續前行。
前麵山道上有個涼亭,亭中有兩人,他們相對而坐,也在對弈,但口中言語n,不斷,聲音平靜淡然。
秦先羽細聽之下,不禁駭然。
這兩人竟是在論道,他們談論山河大地,草木枯榮,也在談論日月交替,星辰萬古,他們在談論道從何來,談論天地因何而生,九鼎何以鎮世,又論生死輪回,除卻天仙外,萬物生靈終要落個塵歸塵,土歸土,意義何在?
不知不覺間,兩人已談論了兩三個時辰。
而秦先羽和那少年也在旁邊山道上聽了兩個時辰。
“他們經常論道。這些還算好的,上次聽他們論人心善惡,論天地眾生,聽得我三天都沒能睡著。”少年笑著說:“聽得他們論起人心善惡,舉例無數,聽得好像天地都是灰暗。人總是假的,那天後,我看見每一個人總是害怕,直到後來有師兄告訴我。”
“自己心中善,天地便是大善。”
少年說道:“不過從那之後,我不敢聽他們論道了,雖然他們論道很廣,什麽事情都能談論得出來。”
秦先羽略有感慨,說道:“這兩位真是學識淵博。”
他細看之下。那論道的二人,都是仙家之輩。
“他們兩人都疏於修煉,極少靜坐練功,總是喜歡論道,後來掌教真人與他們說,若要論道,且先知道,要想知道。必先得道。”
少年笑道:“所以他們都已得道。”
得道者,凝於大道金丹之內。脫去凡俗,喚作陸地神仙。
那兩人偏頭看來,略有點頭,以作示意,然後便不予理會,繼續論道。而他們的棋局,又是一盤和局,已無處下子。
少年繼續領著秦先羽行走,指著前方的山洞,說道:“內裏有位長老。枯坐二百餘年,一心修行,意在積蓄真氣,匯集法力,心係道行增進,卻未曾習練過半點神通道術。”
然後他指著滿山遍野,說道:“這裏有許多山洞,許多洞府,但有些是空處,而多數有人在內修行,他們百年如一日,積蓄真氣或法力,借以突破境界,尋求得道成仙,尋求元胎入道,道胎化聖,更是尋求仙胎羽化之境。”
他們來到一座洞府前,敲門拜訪。
內中並無回應。
然後少年伸手推開了洞府大門。
顯現出來的是一座水晶所鑄的通道,仿佛冰晶,卻又不冷。
盡頭處是一汪清池。
清池上有一人盤膝而坐,閉目運功。
他坐在池水上,未曾運用法力,未曾施展本事,卻浮而不沉。
他輕得似乎不像是一個人,而像是一根羽絨,或許他的本體就是輕如羽毛。
就如和沉鐵外形相似的浮木。
這人身著道袍,麵色清淡,聽聞動靜便睜開眼睛來,眼中如水晶一樣淡漠,隻瞄了一眼,便垂下眼瞼,默默修行。
秦先羽忽然怔在那裏。
清淨之心者。
秦先羽有天生清淨境,但他卻有一個常人的心。
但這道人,乃是清淨之心。
從見到這人的第一眼開始,秦先羽便知曉,這是一麵鏡子。
倘如秦先羽自身的清淨境,是一麵湖泊,隨風蕩漾,遭遇諸般事情,能起漣漪水痕,能生喜怒哀樂,最終仍會歸於平靜。但這道人不會,他有清淨之心,便是一麵鏡子,萬物不沾身,萬事不在心,淡然超脫,漠然無情,任何事情都在他心底泛不起一絲漣漪。
這種人物,對世間是大善。
所謂大善,便是因為將世間一切,俱都一視同仁。
不論你是常人,還是修道人,或是同門,還是長輩,皆與花草無異,俱是岩石塵土。
世間一切,都是灰燼塵土。
而灰燼塵土,也是他眼中的世間眾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秦先羽微微閉目,心中道:“清淨之心,天生便是一個聖人之心。”
他睜開雙眼來,目中不似那道人一樣淡漠,略微有些情緒波動,但終究歸於平靜。
“這位是本門二代弟子,天生有清淨之心。”
少年說道:“懷有清淨之心的人物,萬般事情加身,亦無喜怒哀樂,心如明鏡,勘破一切。”
秦先羽說道:“道書中說,這等人物心性絕頂,天賦絕佳,故而修行起來,乃是世間一等一的迅捷,若能修得直指大道的功法,便能有望得取大道,踏足道境,成就真仙道祖。”
“確是如此。”少年說道:“但正因為過於完美,心性過於清明,故而少了人世感悟,少了喜怒哀樂,少了凡世情緒,在勘破仙聖之境時,或多或少有些礙難。反倒是清淨境,雖然不如清淨之心那般完美,但有了情緒波蕩,卻更容易超脫出來。”
清池上的道人,依然閉目修行,未有半點動靜。
即便秦先羽二人談論的便是他,可他依然置若罔聞。
因為他是清淨之心者,對於身外之事,皆不在意。
“他在感悟道劍,借此破境。”
少年說道:“傳聞道劍乃是心與神交,憑空而生,他便在感悟。”
秦先羽低聲道:“若得感悟,必可修成。”
因為對於這等心如聖者的人物而言,修成道劍的諸般礙難,許多危險,都應如無物。
那道人沒有動靜。
秦先羽二人從他身旁走過,轉折入了另一條通道。
前方有好幾麵鏡子,正中間盤坐一人。
那人睜開雙目,微笑著朝兩人點頭。
恍惚間,秦先羽似乎從他身上看見了自己。
那是一個清淨境的人物。(未完待續。。)
ps:下一更快好了,本來打算合並起來,但覺得有些長,所以還是分開。另外,今天我會盡量寫出第三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