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朱棣北巡,皇太子朱高熾監國。陳瑛又上書說兵部主事李貞接受賄賂,請下獄。後李貞妻擊鼓鳴冤。皇太子命六部大臣會審,後李貞經拷打而死,死前不承認罪行。後調查發現無此事,刑科給事中耿通等人上奏說陳瑛濫殺無辜,請求治罪。皇太子朱高熾說,“陳瑛是大臣,其被下屬欺瞞而已。”當時命令不再談論。朱高熾對陳瑛說:“您用心太刻薄,不明政體,不是大臣該做的。”當時太子雖然厭惡陳瑛,但是無奈皇帝朱棣仍寵愛。後久之,朱棣對其亦生厭惡。永樂九年,陳瑛下罪得死,天下為之叫快。這當年擁護朱高熙的三大人物,早已死得死,病的病,不負當年氣候,便是家人,也早已沒落,李浚實在想不明白,京城之中,那位大人物到底是何人?“
李浚心中暗自揣摩,麵上卻是一臉擔心的神色,道:“漢王英明神武不假,可朝廷的龍椅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再說了,就算是王爺有這個本事,這可是皇家的大事,豈容得你我外人插手,當年方孝孺的如何死的,王大人應該知道吧?”
王斌愕了一下,方孝孺滅十祖之事,雖發生在建文帝四年,到眼下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但當年朱棣誅殺方孝孺事情轟動一時,便是現在還有人說起,在者,當今聖上登基為帝後,對方孝孺一家多有平反,使得這件慢慢淡忘在大明百官心目中的一號人物,重新喚回了當年的記憶,王斌身為巡察禦史,負有監察民風之責,昔日方孝孺誅十族之事,多有耳聞,豈能不知?“頷了頷首道:“知道,我朝成祖皇帝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大罵成祖,方才遭此橫禍?”
李浚搖了搖頭,道:“王大人所知不詳啊,我朝成祖皇帝雄才偉略,堪稱一代英主,又豈會因方孝孺不寫即位詔書而誅殺方家十族呢?”
對於當年朱棣誅殺方孝孺十族的恩怨,王斌雖有耳聞,但畢竟不是親眼所見,再者在永樂一朝,方孝孺就是禁忌,無人敢提起,對於當年的事,唯有當年人知道,他這個後來人所知有限,此時聽李浚說得神秘,不免有些好奇了起來。稍作沉吟道:“還請大人告知?”
李浚眼裏光芒一閃,道:“當年的方孝孺,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過問皇家的家事,這才是他被誅殺十族的原因?王大人可明白?“
王斌有些茫然,當年之事,他倒也耳聞了一些,當時朱棣讓方孝孺寫下詔書,方孝孺大哭,朱棣走下臥榻慰問他說:“先生不要自取憂苦,我的打算隻是想要仿效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問:“周成王在哪裏?”朱棣答:“他**而死。”方孝孺又問:“為什麽不立成王的兒子?”朱棣說:“國家有賴於成年的君王。”方孝孺說:“為什麽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這是我們朱家的事。”回頭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紙筆,說道:“詔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來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筆擲到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了罷,詔書我絕不能起草。”朱棣發怒,命令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跟著誅了方孝孺十族。早些年王斌一直認為方孝孺之所以被朱棣實誅殺十族,就是為人太過剛正,不識時務,才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此時細細一想,其實那方孝孺之死,還真不是此人不識時務,而是多問了一句話“何以不立周王之弟?“這就是赤luoluo的幹涉皇家之事,朱棣自不會輕饒了他。
王斌麵色轉變了幾次,如今自己身份卻有幹涉皇家事的嫌疑,雖說漢王英明神武,但造反之事,千百年來,唯獨一個燕王成就了大事,誰也難以保證,這朱家的江山是不是漢王去坐,一旦不是,他的下場隻怕也好不到那裏去?
想到了這些,他竟有幾分害怕起來,看了看李浚想說什麽,卻是哆嗦了幾下,沒出聲。
李浚看火候差不多,心裏暗暗醞釀了下,道:“王大人也不必過於擔心,漢王英明神武,朝中武將擁護極多,若在朝中有大人物相助,奪了那龍椅也絕非可能?隻是這大人物是什麽人,王大人可知曉?”
“這個”…”
王斌有些遲疑了片刻,目光好奇的看了一眼李浚,似笑非笑的道:“李大人這話兒下官不好回答,下官不過是巡察禦史,可不知道什麽朝中大人物?”
李浚暗罵了幾聲,笑道:“王大人說哪裏話,漢王素來對王大人極為信任,這等關乎你身家性命的大事,豈能不告知你,這朝中大人物是何妨神聖,王大人又怎會不知呢,王大人不想告訴李某,李某可以理解,但請不要用不知道來糊弄李某,我李浚可不傻?”
王斌先前還有幾分遲疑,此時竟看著李浚嘿嘿地笑起來:“大人何必生氣呢,漢王信任王某,王某不否認,可這朝中的大人物唯有漢王知道是誰,下官還真不知,想來也該是個能在朝中說上話兒的人物,否則漢王也不會將此等大事全係此人身上?“
李浚本想從他口中套出此人姓名,如今看他模樣,似真不知此人是誰,心中越發疑惑了起來。
王斌看了他一眼,道:“漢王對李大人極為看重,若是李大人親自去詢問下,想必漢王定會告知大人,不如——?”
“不如大人去問問,一來也讓下官知曉知曉,二來此事幹係重大,若此人當真有扭轉乾坤的能耐,下官便是參與了這皇家之事也不怕了,日後漢王登基為帝,我等便是從龍之功,封王拜相指日可待?”
李浚暗暗一笑,道:“此等大事,王爺豈能說與我聽?”
王斌眨眨眼道:“李大人有所不知,王爺自從永樂年間爭奪太子之位輸給了楊士奇那幫文人後,如今對文人雅士極為推崇,李大人聲名在外,又是禦史,王爺對大人極為看重,若是李大人投靠了王爺——?“說到了這兒,左右瞧了一眼,壓低聲音道:”依李大人的才學,還不怕不被王爺重用麽,一旦被王爺信任,詢問王爺那朝中大人物,依著王爺的性子,豈能不告訴大人你呢?“說到了這兒,稍作停頓了片刻,繼續道:”王爺若是告知了大人,大人便以此而知王爺可否奉天靖難,如果那人當真有通天之能,幫了王爺奪取了那龍椅,大人與下官——?“
“哦——?”
李浚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王斌,臉上神色變幻半晌,道:“王大人所言極是,此事事關重大,不可兒戲,若王爺當著能坐了那龍椅,你我也算是有一條出路?”
王斌大喜道:“李大人所言極是,下官正是這般所想,如果這朝廷大人物當真有那通天的本領,我也放心了?”
李浚看他模樣的確不知朝中那大人物是誰,心知再問下去,怕是要引起對方啟疑心,索性點頭道:“王大人說的是,皇家事情咱們外人參合進來,弄不好要誅殺九族的,還是謹慎一些好,若那朝廷大人物當真厲害,你我再效忠才是?”
王斌蹙眉道:“話是這麽說,可此時不效忠漢王,難以取得漢王的信任,你看那幫武將,那個不想將我們文人擠出來,我是怕,你我猶豫,被那些可恨的武將搶先了,到那時漢王奪取了江山,還被他們打壓死?“
李浚道:“馬上打天下,未必能馬上治理天下,王大人請放心好了,王爺若真能坐了龍椅,這天下還是我們文人的,王大人何須擔心?“
王斌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自古開疆擴土,哪一個不是武將,不說那衛青,霍去病,就是李靖,徐達,常遇春可不都是武將,說到治理天下,文人就比武將有用多了?“
“多謝大人提點,大人的話兒,卑職銘記在心了?”王斌畢恭畢敬的道。
李浚擺了擺手道:“王大人客氣了,你我同朝為官,不必客氣?“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李浚也大概知道了眼下的局麵,如今漢王約山東都指揮靳榮等以濟南為應。又分散弓兵旗,令真定諸衛所,盡奪傍郡縣畜馬。並設立五軍都督府:指揮王斌領前軍,韋達領左軍,千戶盛堅領右軍,知州朱暄領後軍。諸子朱瞻垐、朱瞻域、朱瞻埣、朱瞻墿各監一軍。朱高煦率中軍,世子朱瞻垣居守。指揮韋賢、韋興,千戶王玉、李智領四哨。部署已定,偽授王斌、朱暄等大帥、都督等官,隻待聯絡朝廷那位大人物後,朝局一旦發生變化,便可裏應外合?奪取濟南,然後揮兵北上,奪取北京城?“
李浚心裏暗暗驚訝漢王的大膽,看了一眼一旁的侃侃而談的韋達等人,心裏不免暗暗歎了口氣,心道:“這些武將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實在該殺,可眼下這局麵,於朝廷大為不利,便是那暗藏與朝廷的大人物尚未浮出水麵,一旦局麵變化——?
!!
李浚心中暗自揣摩,麵上卻是一臉擔心的神色,道:“漢王英明神武不假,可朝廷的龍椅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再說了,就算是王爺有這個本事,這可是皇家的大事,豈容得你我外人插手,當年方孝孺的如何死的,王大人應該知道吧?”
王斌愕了一下,方孝孺滅十祖之事,雖發生在建文帝四年,到眼下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但當年朱棣誅殺方孝孺事情轟動一時,便是現在還有人說起,在者,當今聖上登基為帝後,對方孝孺一家多有平反,使得這件慢慢淡忘在大明百官心目中的一號人物,重新喚回了當年的記憶,王斌身為巡察禦史,負有監察民風之責,昔日方孝孺誅十族之事,多有耳聞,豈能不知?“頷了頷首道:“知道,我朝成祖皇帝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大罵成祖,方才遭此橫禍?”
李浚搖了搖頭,道:“王大人所知不詳啊,我朝成祖皇帝雄才偉略,堪稱一代英主,又豈會因方孝孺不寫即位詔書而誅殺方家十族呢?”
對於當年朱棣誅殺方孝孺十族的恩怨,王斌雖有耳聞,但畢竟不是親眼所見,再者在永樂一朝,方孝孺就是禁忌,無人敢提起,對於當年的事,唯有當年人知道,他這個後來人所知有限,此時聽李浚說得神秘,不免有些好奇了起來。稍作沉吟道:“還請大人告知?”
李浚眼裏光芒一閃,道:“當年的方孝孺,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過問皇家的家事,這才是他被誅殺十族的原因?王大人可明白?“
王斌有些茫然,當年之事,他倒也耳聞了一些,當時朱棣讓方孝孺寫下詔書,方孝孺大哭,朱棣走下臥榻慰問他說:“先生不要自取憂苦,我的打算隻是想要仿效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問:“周成王在哪裏?”朱棣答:“他**而死。”方孝孺又問:“為什麽不立成王的兒子?”朱棣說:“國家有賴於成年的君王。”方孝孺說:“為什麽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這是我們朱家的事。”回頭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紙筆,說道:“詔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來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筆擲到地上,邊哭邊罵道:“死就死了罷,詔書我絕不能起草。”朱棣發怒,命令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跟著誅了方孝孺十族。早些年王斌一直認為方孝孺之所以被朱棣實誅殺十族,就是為人太過剛正,不識時務,才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此時細細一想,其實那方孝孺之死,還真不是此人不識時務,而是多問了一句話“何以不立周王之弟?“這就是赤luoluo的幹涉皇家之事,朱棣自不會輕饒了他。
王斌麵色轉變了幾次,如今自己身份卻有幹涉皇家事的嫌疑,雖說漢王英明神武,但造反之事,千百年來,唯獨一個燕王成就了大事,誰也難以保證,這朱家的江山是不是漢王去坐,一旦不是,他的下場隻怕也好不到那裏去?
想到了這些,他竟有幾分害怕起來,看了看李浚想說什麽,卻是哆嗦了幾下,沒出聲。
李浚看火候差不多,心裏暗暗醞釀了下,道:“王大人也不必過於擔心,漢王英明神武,朝中武將擁護極多,若在朝中有大人物相助,奪了那龍椅也絕非可能?隻是這大人物是什麽人,王大人可知曉?”
“這個”…”
王斌有些遲疑了片刻,目光好奇的看了一眼李浚,似笑非笑的道:“李大人這話兒下官不好回答,下官不過是巡察禦史,可不知道什麽朝中大人物?”
李浚暗罵了幾聲,笑道:“王大人說哪裏話,漢王素來對王大人極為信任,這等關乎你身家性命的大事,豈能不告知你,這朝中大人物是何妨神聖,王大人又怎會不知呢,王大人不想告訴李某,李某可以理解,但請不要用不知道來糊弄李某,我李浚可不傻?”
王斌先前還有幾分遲疑,此時竟看著李浚嘿嘿地笑起來:“大人何必生氣呢,漢王信任王某,王某不否認,可這朝中的大人物唯有漢王知道是誰,下官還真不知,想來也該是個能在朝中說上話兒的人物,否則漢王也不會將此等大事全係此人身上?“
李浚本想從他口中套出此人姓名,如今看他模樣,似真不知此人是誰,心中越發疑惑了起來。
王斌看了他一眼,道:“漢王對李大人極為看重,若是李大人親自去詢問下,想必漢王定會告知大人,不如——?”
“不如大人去問問,一來也讓下官知曉知曉,二來此事幹係重大,若此人當真有扭轉乾坤的能耐,下官便是參與了這皇家之事也不怕了,日後漢王登基為帝,我等便是從龍之功,封王拜相指日可待?”
李浚暗暗一笑,道:“此等大事,王爺豈能說與我聽?”
王斌眨眨眼道:“李大人有所不知,王爺自從永樂年間爭奪太子之位輸給了楊士奇那幫文人後,如今對文人雅士極為推崇,李大人聲名在外,又是禦史,王爺對大人極為看重,若是李大人投靠了王爺——?“說到了這兒,左右瞧了一眼,壓低聲音道:”依李大人的才學,還不怕不被王爺重用麽,一旦被王爺信任,詢問王爺那朝中大人物,依著王爺的性子,豈能不告訴大人你呢?“說到了這兒,稍作停頓了片刻,繼續道:”王爺若是告知了大人,大人便以此而知王爺可否奉天靖難,如果那人當真有通天之能,幫了王爺奪取了那龍椅,大人與下官——?“
“哦——?”
李浚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王斌,臉上神色變幻半晌,道:“王大人所言極是,此事事關重大,不可兒戲,若王爺當著能坐了那龍椅,你我也算是有一條出路?”
王斌大喜道:“李大人所言極是,下官正是這般所想,如果這朝廷大人物當真有那通天的本領,我也放心了?”
李浚看他模樣的確不知朝中那大人物是誰,心知再問下去,怕是要引起對方啟疑心,索性點頭道:“王大人說的是,皇家事情咱們外人參合進來,弄不好要誅殺九族的,還是謹慎一些好,若那朝廷大人物當真厲害,你我再效忠才是?”
王斌蹙眉道:“話是這麽說,可此時不效忠漢王,難以取得漢王的信任,你看那幫武將,那個不想將我們文人擠出來,我是怕,你我猶豫,被那些可恨的武將搶先了,到那時漢王奪取了江山,還被他們打壓死?“
李浚道:“馬上打天下,未必能馬上治理天下,王大人請放心好了,王爺若真能坐了龍椅,這天下還是我們文人的,王大人何須擔心?“
王斌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自古開疆擴土,哪一個不是武將,不說那衛青,霍去病,就是李靖,徐達,常遇春可不都是武將,說到治理天下,文人就比武將有用多了?“
“多謝大人提點,大人的話兒,卑職銘記在心了?”王斌畢恭畢敬的道。
李浚擺了擺手道:“王大人客氣了,你我同朝為官,不必客氣?“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李浚也大概知道了眼下的局麵,如今漢王約山東都指揮靳榮等以濟南為應。又分散弓兵旗,令真定諸衛所,盡奪傍郡縣畜馬。並設立五軍都督府:指揮王斌領前軍,韋達領左軍,千戶盛堅領右軍,知州朱暄領後軍。諸子朱瞻垐、朱瞻域、朱瞻埣、朱瞻墿各監一軍。朱高煦率中軍,世子朱瞻垣居守。指揮韋賢、韋興,千戶王玉、李智領四哨。部署已定,偽授王斌、朱暄等大帥、都督等官,隻待聯絡朝廷那位大人物後,朝局一旦發生變化,便可裏應外合?奪取濟南,然後揮兵北上,奪取北京城?“
李浚心裏暗暗驚訝漢王的大膽,看了一眼一旁的侃侃而談的韋達等人,心裏不免暗暗歎了口氣,心道:“這些武將食君之祿,卻不忠君之事,實在該殺,可眼下這局麵,於朝廷大為不利,便是那暗藏與朝廷的大人物尚未浮出水麵,一旦局麵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