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士奇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稍微沉吟便朗聲道:“前些年,老夫去京城當鋪當了些首飾,聽那掌櫃與我說了一題,好生有趣,今日便說與兩位聽聽?“說完也不管兩人答應不答應,自顧自的念了起來:” 今有貸人千錢,月息三十。今有貸人七百五十錢,九日歸之,問息幾何?”


    楊崢一聽差點沒笑出來,暗罵道:“你這個老不羞,弄了半天的玄虛,不過是弄了一道算術題,算術題倒也罷了,偏生還弄這般簡單,也不怕這幫公子笑掉了大牙?”


    但奇怪的是,場上眾人無人嬉笑,場上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古怪。


    楊崢有些疑惑不解,心道:“不過是個大學士而已,出道題用不著這樣吧?”斜眼看了一眼沈公子,見剛才還滿臉自信滿滿的沈公子,這會兒卻是皺眉不語,那模樣仿佛遇到了什麽十分為難的士氣一樣。


    楊崢嘀咕了道:“不過是一道數學題而已,怎麽都跟死了爹媽似的?”他哪裏知道,這些平日裏自命風流的才子、公子詩詞歌賦,甚至琴棋書畫,再厲害點的儒家典籍都能順口背誦出來,卻偏偏在算術上不怎麽靈光,倒不是說他們沒學過,中國傳統的儒家教學理念,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國古代高等教育的學科總稱,這種學習包括禮、樂、射、禦、書、數六個學科,包含政治、道德、愛國主義、行為習慣等內容;樂包含音樂、舞蹈、詩歌等內容;射是射箭技術的訓;禦是駕馭戰車的技術的培養;書是識字教育;數包含數學等自然科學技術及宗教技術的傳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見端倪,經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藝”教育的特點是文、武並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齡的差異及學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別。


    “六藝”中禮、樂、射、禦,稱為“大藝”,是貴族從政必具之術,在大學階段要深入學習;書與數稱為“小藝”,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學階段是必修課。當時,庶民子弟隻給予“小藝”的教育,唯貴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藝”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藝”至“大藝”的係統過程。“六藝”服務於階級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規律,一直被沿用。


    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興太學,立五經博士,專以六藝設教。《論語》、《孝經》、《爾雅》則同附六藝略之後,數學還是文人必學的科目,漢朝的當權者也大力推薦,算術大有發展。


    隋統一後,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


    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誌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十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科舉正式誕生了,科考科目以多以傳統策問。策問即出一些有關時事政務、經義等方麵問題,由士子做答,這時候的科舉的考試內容還比較少,數學並非主要科目,被文人重視的程度慢慢有所下降。


    等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選拔製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考試的科目也有所改變,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等到唐玄宗時,科舉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隻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隻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數學漸漸不被科舉的學子重視。


    宋朝的情況有所好轉,但也隻是曇花一現,科舉的大力倡導之下,算術仍不被學子所重視。


    等到朱元璋得了天下後,聽從劉伯溫等人的建議,以八股取仕,學子們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算數不再作為主要科目,雖說洪武初年朱元璋規定生員專治一經,以禮、樂、射、禦、書、數設科分教。


    洪武二年又重行規定,計分禮、射、書、數四科,頒經史禮儀等書,要生員熟讀精通,朔望又須學射於射圃,每日習書500字, 數學須通《九章算術》。


    洪武三年,朱元璋指示“國子生及縣學生員皆習射……命國子監辟射圃賜諸生弓矢”。洪武二十三年,國子監修建了射圃,給監生分發了弓箭,供監生練武習射。孔廟、國子監西側辟有空地,用作考核生員習射水平的射圃。此外,府學、縣學也都修建了射圃。但數學慢慢退出了學子的視線,所學者也不過欽天監一般官員而已。


    楊士奇這樣一道數學題,放在二十一世紀,便是尋常百姓都會不屑一顧,可放在這個年代,對於這些公子、才子來說,的確是一道難題,甚至有些公子,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大意。


    楊士奇說完,笑吟吟的看了一眼楊沈二人,道:“兩位可有了答案?”


    沈公子麵色一紅,低頭不語。


    楊崢一時沒想明白,不過是一道數學題而已,其中大意還是十分的明顯, “貸款七百又五十,千錢每月息三十;借期限定為九日,多少利息要開支?”這樣的一道數學題,能讓一幹公子、才學如臨大敵,心頭好生奇怪,因此也沒言語。


    楊士奇等了半響,不見二人應答,頗有幾分得意,這道算術他初次聽來,也頗為費了一番功夫才想出了其中的奧妙,此時看眾人一臉茫然的模樣,頗有幾分自豪的感覺。


    楊崢望著楊士奇笑吟吟,眉宇間的得意之色,不免感到有些好笑,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放在前世,就是尋常的二年級的學生都能一口氣算出來,更別說那些怪物一般的奧數班的數學天才了。


    楊崢上高中的那會兒,數學還不錯,這道《九章算術》的“貸人千錢”。其實題目並不難,按照高中所學的解題思路,題目中的月利率“千錢每月息三十”,若用百分數來表示,就是:假定其借款時間為一個月,那麽這750文錢應該付的利息就是:750x3%=750x0。03=22。5(文)


    然而,他的借期隻有9天。根據借貸常規,如果要按日計算利息的話,那麽每月就以30天來計算。所以這9天應付的利息便是


    22。5/30x9=750x0。03=6。75(文)


    所以這道貸人千錢的最後答案應該是6。75(文),楊崢覺得用這種題目來考較一幹飽讀詩書的才子,著實有些看不起人。可結果讓他很是意外,如此簡單的題目,既無人啃聲,就連沈公子也是一言不發。


    這時楊士奇再一次問了一遍:“可有能作答?“


    楊崢看看楊士奇,再一臉驚訝的看了看眾人,仿佛有些明白了過來,感情這些狗屁的才子根本不會算術。


    想到了這種可能,他差點沒哈哈大笑了起來,這些平日裏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公子、才子原來都是算術盲,虧他們還敢說什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如今在這麽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前你看看我,我看看,就是無人敢上前,這種公子吃癟的感覺,著實讓他爽到了極點,若自己有太子的身份,怕大笑失了皇家氣度,真很不得大聲幾聲來抒發自己心頭的爽快。


    小樓之中無人應答,無人說話,顯得安靜之極。


    楊崢想明白了這種可能,暗笑了幾聲,這才走出了人群,笑著道:“楊大人的題目果然不一般啊?“


    眾人等了半響不見人站出來,好不容易見有人走出來給自己這幫才子、公子長長臉,一看是太子,頓時興奮了起來,可一聽他話中的語氣,似有些應付不來,幾個公子麵露失望之色。


    一個公子有些義憤的喊道:“殿下,你可是我們的希望,你可要算出來哦?“


    “是啊,殿下,就靠你了!”另一個公子也喊了聲。


    “哎,這就是我大明的才子麽,好生讓人失望?”楊崢搖頭歎了聲。


    ^^^^^^^^^^^^^^^^^^^^^^^^^^^^^^^^^^^^^^^^^^^^^^


    第二更了,不知不覺二十號過了,也就是說從明天起,正式進入三月的月末了,目前月票被人超過了,這種感覺著實不爽,請有月票的書友們莫要忘記送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