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前來欽安殿的官員,除了內閣幾個閣臣外,其餘官員一概都被擋在了門外,就是朱高熾的嬪妃,就在剛才已經被楊榮打發回去了,所以此時的欽安殿前並沒有什麽外人,楊榮也沒什麽顧慮,先行了一禮,將皇帝的病情前前後後說了一遍。
朱瞻基沒想到幾顆丹藥竟能要人命,不免覺得不可思議,同時暗暗咬了咬牙道:“漢王明知父王身子不好,竟還進貢這種丹藥,分明是意圖不軌?“罵了幾聲,他又關切的道:“情況如此不好麽?”
楊榮點了點頭,剛才的孫太醫雖說的含糊,但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他,豈能聽不出孫太醫給出的話兒,點了點頭道:“陛下的身子已是湯藥無用,隻怕——?”
“父王——?”朱瞻基眼圈一紅,嗚咽了聲,兩顆晶瑩的淚珠便滾落了下來。
楊榮、楊溥見狀少不了一陣安慰,待朱瞻基情緒安定了許多,楊榮才道:“殿下眼下還不是悲傷的時候,見陛下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朱瞻基點了點頭,眼下的確還不到悲傷的時候,他雖是太子,可眼下的局麵,還不容樂觀,漢王在這皇宮中做了那些手腳,還不得而知,一旦被漢王的人,看出了端倪,對自己,對南京的楊崢多有不便,雖心頭悲傷,卻也不敢表露出來,看了一眼宮門,想到往日與父王的種種親情,眼圈還是忍不住紅了起來。
又等了一會兒,聽得殿門內一陣腳步聲,跟著一個小太監走了出來,那太監目光先是在朱瞻基臉上掃了一眼,見這年輕人豐神俊朗,氣勢不凡,倒也沒怎麽在意,還以為是哪家皇親國戚,對著眾人行了一禮道:“楊大人,陛下吃了藥湯醒過來了,請諸位大人進去!”
“皇上醒了?”楊榮大喜,與眾人看了一眼,對著那太監道:“多謝公公了?”嘴裏說著話兒,卻沒有動身子。
楊榮在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回師途中病逝於榆木川處理得當,使太子順利地即位,朝局未發生絲毫的騷動。皇帝感念他貢獻突出,被晉升為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並食三祿,場上眾人官職以他最高,所以這太監才第一個向他行禮,此時見他聽了旨意,並未移動腳步趕往寢宮,不免有些好奇。
“楊大人,陛下還等著您呢?”這太監見楊榮沒動,還以為沒聽明白皇帝的口諭,小心的提醒道。
楊榮隻是一笑,依舊沒用移動腳步。
那太監皺了皺眉頭,心道:“這楊榮好大的膽子,皇帝口諭竟毫不理會?”正思索著,卻聽得一個聲音道:“我們進去吧?”
那太監心頭一驚,循聲望去,見說話之人卻是那年輕人,微微楞了一笑,正要詢問年輕人姓名,卻見這年輕人輕歎了聲,一臉愁容的率先走了進去?“這太監一臉的驚訝,更讓他驚異的是,年輕人此番舉動,場上竟無人吭聲,甚至連夏元吉與蹇義這等老臣都沒有出聲喝止,反而一臉平靜的跟在身後,向欽安宮走去。
那太監滿臉驚訝的看著年輕人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宮門前,露出了沉思之色。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十分注重禮儀秩序的人,他登基時就對滿朝文武百官說過,“治道必先於教化,民俗之善惡,即教化之得失也。”如果不把教化這個根本抓住,致使“風淩俗替”,“民不知趨善,流俗為惡,國家於長治久安,不可得也”。一個國家,唯有民間的風俗沒有壞,朝廷才能長治久安,反之如果民間的風俗敗壞了,老百姓都不知道向善,社會流行著壞的風氣,國家想要長治久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為此,他從建築、服飾、儀仗,各個方麵規定了各種秩序。
這種秩序在他雷霆手段之下,極少有人敢予僭越的,如今雖過了三十年,各種秩序不如洪武爺時,但敢越過楊榮、夏元吉等人的官員還沒有過,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的年紀,便是皇親國戚,在永樂爺的打擊下,也不敢如此大搖大擺的越過楊榮等人,除非他是……?“
那太監想到了這種心頭忽的一跳,再看那年輕人的身影,忽然多了幾分熟悉的感覺。
“不管是不是,我先看看再說?“那太監嘀咕了聲,麵色凝重的追了上去。
欽安宮內,朱高熾躺在寬大的龍床上,經過一番整治,頭疼的感覺似乎好了許多,隻是麵色蒼白的厲害,呼吸的聲音也極大,此時正耐心地等待著什麽,身旁還坐著黃妃,正低聲哭個不止,往日花容月色的模樣也變得難看至極,昨晚的一幕,幾乎嚇死了她,直到這會兒還有些害怕。
朱高熾扭過頭有些無力的看了黃妃一眼,手中顫了幾下,黃妃立即將身子前傾,柔軟的小手一把拉住了他的手,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哭著道:“皇上……?“
朱高熾輕歎了聲,眼裏閃過一絲不忍心,衝著黃妃點了一下頭,黃妃立即停止了哭泣,靠了過來。
朱高熾長長吸了一口氣,許久才輕聲道:“朕隻怕是要去了?”
“不,皇上會好的,皇上會長命百歲的?”黃妃哭道,不知為何心頭竟生出無比害怕的感覺。
“長命百歲?”朱高熾苦笑了聲,這世間若真有長命百歲的人,始皇帝也不會讓徐福率領五百童男童女東渡仙島為始皇帝求取仙藥了?可見這世間可沒什麽人可以長命百歲?“
“不,別人不會,陛下宅心仁厚是千古難得明君,一定會有的?“黃妃急切的道。
朱高熾輕歎了聲,卻是沒在這問題上繼續糾纏,沉吟了片刻,道:“你昨日陪著朕,見了朕發病的模樣,這宮廷之事傳揚不得,等朕死後,你殉葬吧?“
“皇上——?”黃妃大哭。
朱高熾擺了擺手道:“此事就算朕不這麽做,按照朝廷製度,愛妃在此期間在宮承幸,無出,一樣要殉葬的,你倒不如主動自願殉葬,如此一來,與你父母兄長隻怕是有些好處?”
黃妃痛哭不已,唯有咬了咬牙應道:“多謝陛下恩典,臣妾知道該怎麽做了?”
朱高熾輕歎了聲,麵露出不忍之色,終究是咬了咬牙擺了擺手道:“去吧?”
黃妃又痛哭了一番,這才轉身離去,她自知看了不該看的,左右逃不過一死的命運,在皇帝死後,奏明太後張氏,自願殉葬,並求恩賜父母,以全家族祿爵。太後準許,黃充妃即於當夜戌時三刻自縊殉節。明宣宗即位,追諡皇庶母充妃黃氏曰“恭靖”。
說了一通話,朱高熾便覺渾身虛脫的厲害,頭慢慢開始疼了起來,正想眯著雙眼睡一會兒,卻聽得一陣腳步聲,跟著一個悲切的聲音喊道:“父王——?”
昏昏沉沉的朱高熾聽了這熟悉無比的聲音,頓時心頭一喜,也不知是這聲音太大聲了些,讓他渾渾噩噩的身子竟好了幾分,頭疼之感也減輕了不少,呼吸也順暢了幾分,心頭道:“老天爺對朕不薄啊?”
掙紮著坐了起來,朱瞻基滿臉淚痕的走到了床前,一把扶過父王肥胖的身子,悲切的道:“父王,你的身子?”
朱高熾看著眼前滿臉淚痕的兒子,眼裏湧出了笑意,伸出那隻無力的手掌輕輕的抓著朱瞻基的手腕,輕聲道:“皇兒,你可回來了,朕一直在等你回來?”
雖隻是尋常的一句話,但其中的感情無比的深厚,楊榮、楊溥等一幹見慣了生死的大臣,見了這場麵也忍不住眼圈紅了起來。
“父王——?“朱瞻基喊了一聲,看著父王麵容枯槁,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了起來。
朱高熾伸手在朱瞻基頭上輕輕撫摸了幾下,一臉慈祥的罵了聲:“傻孩子好端端的哭什麽?“
“父王,你的身子?“朱瞻基兀自痛哭不止。
朱高熾道:“傻皇兒,你記得父王跟你說過麽,人總是要死的,無論是你帝王,還是尋常百姓,隻要到了那一天,誰也逃不掉的,你不必如此悲傷!“說到這兒,停下稍作喘息了片刻,繼續用緩慢的語氣道:”
父王繼承你皇祖父遺照,繼承大統,如今不過一年而已,說來短了些,這也是父王的命薄,沒這個福氣為大明,為百姓做些事情了,實在愧對父王的信任?“
朱瞻基哭道:“不,父王沒有辜負皇祖父的期望,這一年來父王取消了鄭和預定的海上遠航,取消了邊境的茶、馬貿易,並停派去雲南和交趾(安南)的采辦黃金和珍珠的使團,這一切兒臣都看在眼裏,我大明文武百官,百姓都看在眼裏,父王此舉與我大明,百姓是大大的有利,更不要說,父王赦免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這樣的仁政,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帝王能做得出來,父王是古往今來難得的仁君、明君,皇祖父在天之靈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
依舊三更了,一萬字啊,不少吧,還等什麽,月票,訂閱都送上哦!
!!
朱瞻基沒想到幾顆丹藥竟能要人命,不免覺得不可思議,同時暗暗咬了咬牙道:“漢王明知父王身子不好,竟還進貢這種丹藥,分明是意圖不軌?“罵了幾聲,他又關切的道:“情況如此不好麽?”
楊榮點了點頭,剛才的孫太醫雖說的含糊,但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他,豈能聽不出孫太醫給出的話兒,點了點頭道:“陛下的身子已是湯藥無用,隻怕——?”
“父王——?”朱瞻基眼圈一紅,嗚咽了聲,兩顆晶瑩的淚珠便滾落了下來。
楊榮、楊溥見狀少不了一陣安慰,待朱瞻基情緒安定了許多,楊榮才道:“殿下眼下還不是悲傷的時候,見陛下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朱瞻基點了點頭,眼下的確還不到悲傷的時候,他雖是太子,可眼下的局麵,還不容樂觀,漢王在這皇宮中做了那些手腳,還不得而知,一旦被漢王的人,看出了端倪,對自己,對南京的楊崢多有不便,雖心頭悲傷,卻也不敢表露出來,看了一眼宮門,想到往日與父王的種種親情,眼圈還是忍不住紅了起來。
又等了一會兒,聽得殿門內一陣腳步聲,跟著一個小太監走了出來,那太監目光先是在朱瞻基臉上掃了一眼,見這年輕人豐神俊朗,氣勢不凡,倒也沒怎麽在意,還以為是哪家皇親國戚,對著眾人行了一禮道:“楊大人,陛下吃了藥湯醒過來了,請諸位大人進去!”
“皇上醒了?”楊榮大喜,與眾人看了一眼,對著那太監道:“多謝公公了?”嘴裏說著話兒,卻沒有動身子。
楊榮在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回師途中病逝於榆木川處理得當,使太子順利地即位,朝局未發生絲毫的騷動。皇帝感念他貢獻突出,被晉升為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並食三祿,場上眾人官職以他最高,所以這太監才第一個向他行禮,此時見他聽了旨意,並未移動腳步趕往寢宮,不免有些好奇。
“楊大人,陛下還等著您呢?”這太監見楊榮沒動,還以為沒聽明白皇帝的口諭,小心的提醒道。
楊榮隻是一笑,依舊沒用移動腳步。
那太監皺了皺眉頭,心道:“這楊榮好大的膽子,皇帝口諭竟毫不理會?”正思索著,卻聽得一個聲音道:“我們進去吧?”
那太監心頭一驚,循聲望去,見說話之人卻是那年輕人,微微楞了一笑,正要詢問年輕人姓名,卻見這年輕人輕歎了聲,一臉愁容的率先走了進去?“這太監一臉的驚訝,更讓他驚異的是,年輕人此番舉動,場上竟無人吭聲,甚至連夏元吉與蹇義這等老臣都沒有出聲喝止,反而一臉平靜的跟在身後,向欽安宮走去。
那太監滿臉驚訝的看著年輕人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宮門前,露出了沉思之色。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十分注重禮儀秩序的人,他登基時就對滿朝文武百官說過,“治道必先於教化,民俗之善惡,即教化之得失也。”如果不把教化這個根本抓住,致使“風淩俗替”,“民不知趨善,流俗為惡,國家於長治久安,不可得也”。一個國家,唯有民間的風俗沒有壞,朝廷才能長治久安,反之如果民間的風俗敗壞了,老百姓都不知道向善,社會流行著壞的風氣,國家想要長治久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為此,他從建築、服飾、儀仗,各個方麵規定了各種秩序。
這種秩序在他雷霆手段之下,極少有人敢予僭越的,如今雖過了三十年,各種秩序不如洪武爺時,但敢越過楊榮、夏元吉等人的官員還沒有過,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的年紀,便是皇親國戚,在永樂爺的打擊下,也不敢如此大搖大擺的越過楊榮等人,除非他是……?“
那太監想到了這種心頭忽的一跳,再看那年輕人的身影,忽然多了幾分熟悉的感覺。
“不管是不是,我先看看再說?“那太監嘀咕了聲,麵色凝重的追了上去。
欽安宮內,朱高熾躺在寬大的龍床上,經過一番整治,頭疼的感覺似乎好了許多,隻是麵色蒼白的厲害,呼吸的聲音也極大,此時正耐心地等待著什麽,身旁還坐著黃妃,正低聲哭個不止,往日花容月色的模樣也變得難看至極,昨晚的一幕,幾乎嚇死了她,直到這會兒還有些害怕。
朱高熾扭過頭有些無力的看了黃妃一眼,手中顫了幾下,黃妃立即將身子前傾,柔軟的小手一把拉住了他的手,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哭著道:“皇上……?“
朱高熾輕歎了聲,眼裏閃過一絲不忍心,衝著黃妃點了一下頭,黃妃立即停止了哭泣,靠了過來。
朱高熾長長吸了一口氣,許久才輕聲道:“朕隻怕是要去了?”
“不,皇上會好的,皇上會長命百歲的?”黃妃哭道,不知為何心頭竟生出無比害怕的感覺。
“長命百歲?”朱高熾苦笑了聲,這世間若真有長命百歲的人,始皇帝也不會讓徐福率領五百童男童女東渡仙島為始皇帝求取仙藥了?可見這世間可沒什麽人可以長命百歲?“
“不,別人不會,陛下宅心仁厚是千古難得明君,一定會有的?“黃妃急切的道。
朱高熾輕歎了聲,卻是沒在這問題上繼續糾纏,沉吟了片刻,道:“你昨日陪著朕,見了朕發病的模樣,這宮廷之事傳揚不得,等朕死後,你殉葬吧?“
“皇上——?”黃妃大哭。
朱高熾擺了擺手道:“此事就算朕不這麽做,按照朝廷製度,愛妃在此期間在宮承幸,無出,一樣要殉葬的,你倒不如主動自願殉葬,如此一來,與你父母兄長隻怕是有些好處?”
黃妃痛哭不已,唯有咬了咬牙應道:“多謝陛下恩典,臣妾知道該怎麽做了?”
朱高熾輕歎了聲,麵露出不忍之色,終究是咬了咬牙擺了擺手道:“去吧?”
黃妃又痛哭了一番,這才轉身離去,她自知看了不該看的,左右逃不過一死的命運,在皇帝死後,奏明太後張氏,自願殉葬,並求恩賜父母,以全家族祿爵。太後準許,黃充妃即於當夜戌時三刻自縊殉節。明宣宗即位,追諡皇庶母充妃黃氏曰“恭靖”。
說了一通話,朱高熾便覺渾身虛脫的厲害,頭慢慢開始疼了起來,正想眯著雙眼睡一會兒,卻聽得一陣腳步聲,跟著一個悲切的聲音喊道:“父王——?”
昏昏沉沉的朱高熾聽了這熟悉無比的聲音,頓時心頭一喜,也不知是這聲音太大聲了些,讓他渾渾噩噩的身子竟好了幾分,頭疼之感也減輕了不少,呼吸也順暢了幾分,心頭道:“老天爺對朕不薄啊?”
掙紮著坐了起來,朱瞻基滿臉淚痕的走到了床前,一把扶過父王肥胖的身子,悲切的道:“父王,你的身子?”
朱高熾看著眼前滿臉淚痕的兒子,眼裏湧出了笑意,伸出那隻無力的手掌輕輕的抓著朱瞻基的手腕,輕聲道:“皇兒,你可回來了,朕一直在等你回來?”
雖隻是尋常的一句話,但其中的感情無比的深厚,楊榮、楊溥等一幹見慣了生死的大臣,見了這場麵也忍不住眼圈紅了起來。
“父王——?“朱瞻基喊了一聲,看著父王麵容枯槁,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了起來。
朱高熾伸手在朱瞻基頭上輕輕撫摸了幾下,一臉慈祥的罵了聲:“傻孩子好端端的哭什麽?“
“父王,你的身子?“朱瞻基兀自痛哭不止。
朱高熾道:“傻皇兒,你記得父王跟你說過麽,人總是要死的,無論是你帝王,還是尋常百姓,隻要到了那一天,誰也逃不掉的,你不必如此悲傷!“說到這兒,停下稍作喘息了片刻,繼續用緩慢的語氣道:”
父王繼承你皇祖父遺照,繼承大統,如今不過一年而已,說來短了些,這也是父王的命薄,沒這個福氣為大明,為百姓做些事情了,實在愧對父王的信任?“
朱瞻基哭道:“不,父王沒有辜負皇祖父的期望,這一年來父王取消了鄭和預定的海上遠航,取消了邊境的茶、馬貿易,並停派去雲南和交趾(安南)的采辦黃金和珍珠的使團,這一切兒臣都看在眼裏,我大明文武百官,百姓都看在眼裏,父王此舉與我大明,百姓是大大的有利,更不要說,父王赦免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這樣的仁政,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帝王能做得出來,父王是古往今來難得的仁君、明君,皇祖父在天之靈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
依舊三更了,一萬字啊,不少吧,還等什麽,月票,訂閱都送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