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一出動,其他的文武官員也開始上奏,大家態度鮮明,那就是不同意皇帝廢除皇後,這個說皇帝是天子,如同百姓之父。那麽皇後就為民之母,要行母之道,恩慈待人,不可輕廢?“
另一個則說:“君無戲言,君仁臣忠。作為一個皇帝,必須要言而有信,這是為君之道。
廢立皇後都是國家的大事,不是兒戲。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如犯罪,無德等,不可以隨便廢黜。
前有列祖列宗,後有千秋史冊。不仁不義,天理不容,人心難服啊,更有甚者,幹脆拿出朱棣當年選胡氏的事來說,當年朱棣為皇太孫朱瞻基主婚,卻選胡善祥為妃,孫氏隻能居側室為嬪,此事永樂一朝老臣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此時也被這些群臣用來反對廢除皇後的借口……”一時整個紫禁城好不熱鬧。
起初朱瞻基還能安撫幾句,一些年紀大的言官倒是好說,紛紛停止了勸說,那些年輕氣盛的,也不知是那根筋搭錯了,見皇帝不收回廢除皇後的皇命,竟不請自來,紛紛跪倒了午門外,呼天搶地的大喊,事情到了這兒,就鬧大了。
朱瞻基沒想到自己剛剛登基就發生這樣的事,而這些言官實在可恨,竟在午門前哭喊,這讓他好生氣惱,可對這些言官又發作不得,隻好讓太監收了他們的奏章,然後告訴他們回去等候便是。
誰知這些言官吃了雄心豹子膽,非要皇帝來午門前,當著他們的麵兒,親口做出承諾。
一聽這個要求,朱瞻基自是勃然大怒,他本就有心廢後,如今不過是看群臣鬧得沸沸揚揚,才收斂了幾分,但收斂並不代表怕了,隻是一直委婉的手段而已,想不到這些家夥如此不知趣,竟要求皇帝親口承諾,他是皇帝,金口玉言,豈能輕易承諾,自是不答應。
得知皇帝不答應,那些大臣更是離譜,奏折一本一本的往上送,午門外跪著的人越來越多,還有許多文武大臣。
這下朱瞻基更怒了,但他怒歸怒,還沒失去理智,知道這些言官可不能輕易的打殺,弄不好自己想要的結果達不到,還弄得一個號昏君的聲名,所以他隻是讓太監去收了他們的奏折,讓他們該幹嘛幹嘛去“
本以為這下這些言官該走了吧,但他顯然是低估了這些言官的毅力,他們奏章是送上了,但人卻是沒走。
不得已朱瞻基再一次下了聖旨,讓太監王振去傳旨,說:“讓他們先回去,此事他會與內閣好好商議的?“
誰是王振回來說,那些言官不答應,非要皇帝親自去對著百官言明此事,否則便在午門外長跪不起!“
常言道,佛也有火,更何況是人,朱瞻基雖說好說話,但也不是沒脾氣的人,如此低聲下氣了幾次,群臣竟一點麵子都不給,當時就火冒三丈,要把那些大臣給轟出去,總算是在王振、陳蕪二人的勸說下,壓住了火氣,可那些群臣就沒那麽幸運了,他們費盡心思寫的奏折,皇帝看也懶得看一樣,還發下話兒,他們習慣跪就讓他們跪個夠好了!“
皇帝發了話兒,自然沒人敢勸說,一上午就這麽過去了,朱瞻基處理了政務,一看天色,差不多黃昏了,想來那些文官武將也該回去了,他便讓王振去看看,還剩下多少人?“
誰知結果讓他更是惱火,人數一個沒走不說,還多了十幾人,黑壓壓的跪在那裏,叫嚷著讓皇帝給個話兒。
朱瞻基一聽還跪著,腦袋登時有些大,一時也沒了主意,又不想找楊士奇等人商議,想來想去竟想到了楊崢,一早也不顧午門外的嚎啕,幹脆帶著王振幾個侍衛溜出宮來,來個眼不見為淨。
楊崢默默聽完朱瞻基的苦水,忽然在這一刻,他想起明朝後期的兩次爭鬥,第一次是嘉慶年間的大禮儀之爭,做了荒唐皇帝十餘載的正德皇帝走到了生命盡頭。然而三十一歲的他並無子嗣,經過首輔楊廷和的挑選和皇帝批準,由其堂弟遠在湖北安陸州的藩王朱厚璁(火字旁)即位,就派大臣去迎接他。在嘉靖從湖北進北京時,就與朝臣們就歡迎儀式的規格發生了爭執。在封建社會,皇帝家族的傳承脈絡必須特別清晰,嘉靖皇帝既然做了皇帝,就得要求他和前麵的皇帝具有直係親人關係,於是以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為首的群臣認為朱厚熜應該首先過繼給已故的明孝宗做兒子,然後再繼承皇位。因此他們便要在北京城外搞一個“皇子過繼和太子受封”的儀式,然後讓朱厚熜以太子身份走東安門入宮。但朱厚熜認為詔書上寫的是讓自己來當皇帝,不是來當太子的,而且朱厚璁為人特別孝順且認死理,本來他親生老爹已經死了,自己過繼給叔叔也沒啥,不過他認為自己就是興獻王的兒子,不是弘治皇帝的兒子,怎麽也不肯變通。在朱厚熜的堅決反對下,張太後和大臣們讓步了:先繼位再說。於是,朱厚熜從大明門入宮,隨即登基做了皇帝。
但嘉靖年紀雖小,可為人卻是極為聰明,登基為帝後,那就是天下之主,所以在三天後,?就讓禮部議自己父親的廟號問題,朱厚璁的意思是將自己的父親立個皇帝號,然後將父親牌位從老家移到京城的太廟中,跟祭祀其他先祖一樣祭祀自己的父親,按說此舉也屬正當,在本朝也有先例。朱元璋尊稱生父朱世珍為仁祖淳皇帝,朱建文稱朱標為興宗孝康皇帝,這些都是生前並沒有做皇帝,在後世子孫為皇帝的情況下所上的一個尊稱,為的就是行使禮儀上的方便。
嘉靖皇帝的提議被楊廷和駁斥回來,楊廷和認為“為人後者為之子”,既然朱厚璁繼承了人家的皇位就應該成為別人的子嗣。楊廷和還舉了兩個例子,漢哀帝沒有子嗣,將宗室陶王之子過繼過來立為太子,宋英宗沒有子嗣,將濮王之子過繼過來將來繼承大統。而且楊廷和還指出,孝宗作為成化皇帝子嗣中的大宗不能絕嗣,所以必須將其他小宗過繼過來繼承大宗子嗣。楊廷和的這一說法實際上不攻自破,因為孝宗這一宗絕嗣後,朱厚璁這一宗自然就繼承了大宗。
皇帝覺得楊廷和的話有問題,但受製於自身學識和雄辯能力有限,嘉靖皇帝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事情就這樣僵住了。
事實表明一個人的雄辯能力非常重要,它能夠讓你掌握話語權,讓對方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從而不攻自破。但是雄辯需要你找準對方的破綻,從而一擊而中,這就需要你有豐富的知識,特別是要熟知曆史典故,從曆史的案例中尋找突破口。
張璁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弘治十一年的舉人,正德十六的進士,其間相隔了二十三年,張驄都這樣堅持過來了。張璁中進士時正處在正德與嘉靖兩個王朝交替間,此時他正在禮部實習,當皇帝與楊廷和正在鬥法的時候,張璁上了一道《大禮疏》。
張璁是一位對禮儀頗有研究的人,對《周禮》、《儀禮》、《禮記》涉獵較多,楊廷和的**與跋扈終是招致有的人不滿,張璁將楊廷和的漏洞一件件挑了出來,件件打在了楊廷和的臉上。
這篇《大禮疏》從五個方麵指出了楊廷和的錯誤。首先,張璁說不讓皇帝認生身父母有違孝道;其次,漢代陶王的兒子,宋代濮王的兒子都是在漢哀帝、宋英宗還在世的時候就過繼來的;另外,嘉靖皇帝是按照宗法製倫序繼位,跟孝宗皇帝沒有關係;根據宗法製中“長子不得為人後”的原則,皇帝作為他人長子也不能過繼給其他人為子;最後張璁又說統與嗣不同,繼統沒必要繼嗣,昔日漢宣帝以漢昭帝侄孫的身份繼承大統,也並沒有過繼給漢昭帝一說。
張璁的這篇《大禮疏》上奏上去,嘉靖大喜,尤如撥雲見霧一般,他高興的說道:“此論一出,吾父子必終可完也。”此疏雖然傳至楊廷和那裏,但楊廷和並不買賬,他雖然斥責張璁“書生焉知國體”,但楊廷和本人卻難以提出令人信服的辯論,其後雖然在他的示意下給事中、禦史紛紛上書要求治張璁的罪,但輿論的天平已經向嘉靖傾斜,皇帝已感到底氣足了。
對峙雙方仍在僵持的情況下,張璁又寫了一道奏疏,名曰《大禮或問》,張璁在這道奏疏裏重點從“統與嗣”方麵對自己的觀點再詳細的論證了一番,而且還附有許多前朝的例證。張璁的這道奏疏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禮部侍郎王瓚竟也為所動,楊廷和試圖讓人去阻止張璁,而張璁繞過內閣直接將這道奏疏從左順門遞進了通政司,《大禮或問》在帝國引起的震動已經超過《大禮疏》,退休在家的前三邊總製楊一清竟也讀了此文,楊一清給吏部尚書去信道:“張璁此論即使孔孟在生也無法改之。”
^^^^^^^^^^^^^^^^^^^^^^^^^^^^^^^^^^^^^^^^^^^
第二更了請圍觀,請訂閱哦!
!!
另一個則說:“君無戲言,君仁臣忠。作為一個皇帝,必須要言而有信,這是為君之道。
廢立皇後都是國家的大事,不是兒戲。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如犯罪,無德等,不可以隨便廢黜。
前有列祖列宗,後有千秋史冊。不仁不義,天理不容,人心難服啊,更有甚者,幹脆拿出朱棣當年選胡氏的事來說,當年朱棣為皇太孫朱瞻基主婚,卻選胡善祥為妃,孫氏隻能居側室為嬪,此事永樂一朝老臣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此時也被這些群臣用來反對廢除皇後的借口……”一時整個紫禁城好不熱鬧。
起初朱瞻基還能安撫幾句,一些年紀大的言官倒是好說,紛紛停止了勸說,那些年輕氣盛的,也不知是那根筋搭錯了,見皇帝不收回廢除皇後的皇命,竟不請自來,紛紛跪倒了午門外,呼天搶地的大喊,事情到了這兒,就鬧大了。
朱瞻基沒想到自己剛剛登基就發生這樣的事,而這些言官實在可恨,竟在午門前哭喊,這讓他好生氣惱,可對這些言官又發作不得,隻好讓太監收了他們的奏章,然後告訴他們回去等候便是。
誰知這些言官吃了雄心豹子膽,非要皇帝來午門前,當著他們的麵兒,親口做出承諾。
一聽這個要求,朱瞻基自是勃然大怒,他本就有心廢後,如今不過是看群臣鬧得沸沸揚揚,才收斂了幾分,但收斂並不代表怕了,隻是一直委婉的手段而已,想不到這些家夥如此不知趣,竟要求皇帝親口承諾,他是皇帝,金口玉言,豈能輕易承諾,自是不答應。
得知皇帝不答應,那些大臣更是離譜,奏折一本一本的往上送,午門外跪著的人越來越多,還有許多文武大臣。
這下朱瞻基更怒了,但他怒歸怒,還沒失去理智,知道這些言官可不能輕易的打殺,弄不好自己想要的結果達不到,還弄得一個號昏君的聲名,所以他隻是讓太監去收了他們的奏折,讓他們該幹嘛幹嘛去“
本以為這下這些言官該走了吧,但他顯然是低估了這些言官的毅力,他們奏章是送上了,但人卻是沒走。
不得已朱瞻基再一次下了聖旨,讓太監王振去傳旨,說:“讓他們先回去,此事他會與內閣好好商議的?“
誰是王振回來說,那些言官不答應,非要皇帝親自去對著百官言明此事,否則便在午門外長跪不起!“
常言道,佛也有火,更何況是人,朱瞻基雖說好說話,但也不是沒脾氣的人,如此低聲下氣了幾次,群臣竟一點麵子都不給,當時就火冒三丈,要把那些大臣給轟出去,總算是在王振、陳蕪二人的勸說下,壓住了火氣,可那些群臣就沒那麽幸運了,他們費盡心思寫的奏折,皇帝看也懶得看一樣,還發下話兒,他們習慣跪就讓他們跪個夠好了!“
皇帝發了話兒,自然沒人敢勸說,一上午就這麽過去了,朱瞻基處理了政務,一看天色,差不多黃昏了,想來那些文官武將也該回去了,他便讓王振去看看,還剩下多少人?“
誰知結果讓他更是惱火,人數一個沒走不說,還多了十幾人,黑壓壓的跪在那裏,叫嚷著讓皇帝給個話兒。
朱瞻基一聽還跪著,腦袋登時有些大,一時也沒了主意,又不想找楊士奇等人商議,想來想去竟想到了楊崢,一早也不顧午門外的嚎啕,幹脆帶著王振幾個侍衛溜出宮來,來個眼不見為淨。
楊崢默默聽完朱瞻基的苦水,忽然在這一刻,他想起明朝後期的兩次爭鬥,第一次是嘉慶年間的大禮儀之爭,做了荒唐皇帝十餘載的正德皇帝走到了生命盡頭。然而三十一歲的他並無子嗣,經過首輔楊廷和的挑選和皇帝批準,由其堂弟遠在湖北安陸州的藩王朱厚璁(火字旁)即位,就派大臣去迎接他。在嘉靖從湖北進北京時,就與朝臣們就歡迎儀式的規格發生了爭執。在封建社會,皇帝家族的傳承脈絡必須特別清晰,嘉靖皇帝既然做了皇帝,就得要求他和前麵的皇帝具有直係親人關係,於是以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為首的群臣認為朱厚熜應該首先過繼給已故的明孝宗做兒子,然後再繼承皇位。因此他們便要在北京城外搞一個“皇子過繼和太子受封”的儀式,然後讓朱厚熜以太子身份走東安門入宮。但朱厚熜認為詔書上寫的是讓自己來當皇帝,不是來當太子的,而且朱厚璁為人特別孝順且認死理,本來他親生老爹已經死了,自己過繼給叔叔也沒啥,不過他認為自己就是興獻王的兒子,不是弘治皇帝的兒子,怎麽也不肯變通。在朱厚熜的堅決反對下,張太後和大臣們讓步了:先繼位再說。於是,朱厚熜從大明門入宮,隨即登基做了皇帝。
但嘉靖年紀雖小,可為人卻是極為聰明,登基為帝後,那就是天下之主,所以在三天後,?就讓禮部議自己父親的廟號問題,朱厚璁的意思是將自己的父親立個皇帝號,然後將父親牌位從老家移到京城的太廟中,跟祭祀其他先祖一樣祭祀自己的父親,按說此舉也屬正當,在本朝也有先例。朱元璋尊稱生父朱世珍為仁祖淳皇帝,朱建文稱朱標為興宗孝康皇帝,這些都是生前並沒有做皇帝,在後世子孫為皇帝的情況下所上的一個尊稱,為的就是行使禮儀上的方便。
嘉靖皇帝的提議被楊廷和駁斥回來,楊廷和認為“為人後者為之子”,既然朱厚璁繼承了人家的皇位就應該成為別人的子嗣。楊廷和還舉了兩個例子,漢哀帝沒有子嗣,將宗室陶王之子過繼過來立為太子,宋英宗沒有子嗣,將濮王之子過繼過來將來繼承大統。而且楊廷和還指出,孝宗作為成化皇帝子嗣中的大宗不能絕嗣,所以必須將其他小宗過繼過來繼承大宗子嗣。楊廷和的這一說法實際上不攻自破,因為孝宗這一宗絕嗣後,朱厚璁這一宗自然就繼承了大宗。
皇帝覺得楊廷和的話有問題,但受製於自身學識和雄辯能力有限,嘉靖皇帝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事情就這樣僵住了。
事實表明一個人的雄辯能力非常重要,它能夠讓你掌握話語權,讓對方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從而不攻自破。但是雄辯需要你找準對方的破綻,從而一擊而中,這就需要你有豐富的知識,特別是要熟知曆史典故,從曆史的案例中尋找突破口。
張璁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弘治十一年的舉人,正德十六的進士,其間相隔了二十三年,張驄都這樣堅持過來了。張璁中進士時正處在正德與嘉靖兩個王朝交替間,此時他正在禮部實習,當皇帝與楊廷和正在鬥法的時候,張璁上了一道《大禮疏》。
張璁是一位對禮儀頗有研究的人,對《周禮》、《儀禮》、《禮記》涉獵較多,楊廷和的**與跋扈終是招致有的人不滿,張璁將楊廷和的漏洞一件件挑了出來,件件打在了楊廷和的臉上。
這篇《大禮疏》從五個方麵指出了楊廷和的錯誤。首先,張璁說不讓皇帝認生身父母有違孝道;其次,漢代陶王的兒子,宋代濮王的兒子都是在漢哀帝、宋英宗還在世的時候就過繼來的;另外,嘉靖皇帝是按照宗法製倫序繼位,跟孝宗皇帝沒有關係;根據宗法製中“長子不得為人後”的原則,皇帝作為他人長子也不能過繼給其他人為子;最後張璁又說統與嗣不同,繼統沒必要繼嗣,昔日漢宣帝以漢昭帝侄孫的身份繼承大統,也並沒有過繼給漢昭帝一說。
張璁的這篇《大禮疏》上奏上去,嘉靖大喜,尤如撥雲見霧一般,他高興的說道:“此論一出,吾父子必終可完也。”此疏雖然傳至楊廷和那裏,但楊廷和並不買賬,他雖然斥責張璁“書生焉知國體”,但楊廷和本人卻難以提出令人信服的辯論,其後雖然在他的示意下給事中、禦史紛紛上書要求治張璁的罪,但輿論的天平已經向嘉靖傾斜,皇帝已感到底氣足了。
對峙雙方仍在僵持的情況下,張璁又寫了一道奏疏,名曰《大禮或問》,張璁在這道奏疏裏重點從“統與嗣”方麵對自己的觀點再詳細的論證了一番,而且還附有許多前朝的例證。張璁的這道奏疏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禮部侍郎王瓚竟也為所動,楊廷和試圖讓人去阻止張璁,而張璁繞過內閣直接將這道奏疏從左順門遞進了通政司,《大禮或問》在帝國引起的震動已經超過《大禮疏》,退休在家的前三邊總製楊一清竟也讀了此文,楊一清給吏部尚書去信道:“張璁此論即使孔孟在生也無法改之。”
^^^^^^^^^^^^^^^^^^^^^^^^^^^^^^^^^^^^^^^^^^^
第二更了請圍觀,請訂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