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高力士可謂權傾朝野,皇太子李亨稱他為二兄,其他的親王、公主稱高力士為阿翁,李隆基經常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將軍以示尊寵,其他人可想而知。不過高力士雖然顯貴,但是權勢還不是很大,朝政始終還是掌控在皇帝和大臣的手中。唐玄宗李隆基為了防止宮廷內外大臣、將領、外戚交相結納,采取了進一步削弱外朝、集權內廷的政策,並開始任用身邊親信宦官預政領軍,如開元初,他就曾派宦官楊思勖領兵征討安南之亂,功成後封楊思勖為輔國大將軍。安史之亂使唐肅宗猜忌武將親信宦官。安史之亂是宦官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安史之亂發生後,唐肅宗李亨因強藩作亂、險亡其國而開始對武將妄加猜疑,宦官則大受寵信,開始內掌軍隊,外監諸將,其權力從內廷向外朝逐步延伸,從間接向皇帝進言幹預朝政到直接把持軍政要職,最終形成了專權格局,碰上了李隆基這樣的雄主,尚且還能鎮得住,到了大唐後期,設神策軍護軍中尉二人、中護軍二人,全由宦官充任,統率左右神策軍、天威軍等禁軍。宦官掌握禁軍便由此成為定例。本來皇帝是想用宦官來監軍,控製武將,避免尾大不掉的情況再生禍亂,但沒想到的是,宦官監軍卻帶來了新的災禍。由於宦官典軍製度化,使其勢力達到左右朝政、製馭百官的程度。可以說,大唐的宦官能左右皇帝,皆因擁立有功而權力增大。後來又直接掌握了兵權,宦官開始有恃無恐的幹政,皇帝不得不依靠太監。”


    朱瞻基聽得暗暗點頭,大唐太監幹政得厲害,的確是因太監掌握兵權,皇帝與文臣對抗,也隻能依靠太監,久而久之,那些太監便因幫皇帝而擁有大功,如此一來,權力、地位,兵權都有了,左右皇帝也就不在話下了。


    隻聽得王振繼續道:“到我朝洪武爺鑒於唐朝,宋朝太監統領兵權,才定下了太監的不可幹政的規矩,這個規矩在奴才看來,隻是讓太監不得掌管兵權罷了,其他權力還是可以被太監利用的,如《明實錄》記載:洪武年間的宦官曾多次被派出傳達詔令、匯報軍情、觀兵閱勝、犒勞將士、監視大臣、察訪官吏;核處天下稅課、市易馬牛,甚至出使周邊少數民族及高麗、安南等地。洪武十五年實行的半印勘合製度,使得宦官居然淩駕於朝官之上,因為它規定了外延及王府重要政務都必須到內府勘合的內容。可見太監並非不可幹政,此後永樂皇帝登基,太監才開始參與政事,但多也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等,並沒有掌管軍權,即便是鄭公公六下西洋,也不過是內侍官而已?”


    朱瞻基雙眼閃了閃,他不得不承認王振說的是實話,鑒於唐朝太監掌管軍權後帶來的影響,不管是太zu定下太監不得幹政,還是皇祖派遣太監下西洋,都有一條不曾動過,那就是不給太監兵權,沒了兵權的太監,說到底就是皇帝的一家奴兒,皇帝信任的時候可以影響國政,升罷官員,雖然可以使天下沸騰(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則死路一條,而且宦官根本不掌兵,權力也由各部門互相牽製,即使手中最恐怖的特務權力,在東西二廠外也有錦衣衛與之相亢,錦衣衛都指揮使卻不是宦官。所以根本沒有威脅皇權的可能,威脅,淩駕大臣倒是極有可能,如此一來,用起來也比那些外臣要放心的多。


    若說先前還有些猶豫,那麽經過王振這一番分析,啟發,朱瞻基那點猶豫的心思徹底放開了,太監既不能威脅皇權,那皇帝何必放著不用呢,一旦這些太監也能讀書寫字,通曉典故,掌握聖人之言,等朕再碰上今日這等事情的時候,無須朕出麵,隻需派出身邊的太監,讓他們與那幫讓人生厭的文官鬥一鬥,朕隻需從中點撥便可,想到了這種好處,他眼裏閃過興奮的光芒:“對,就這麽幹!用太監來平衡那些大臣,省得他們老仗著人多欺負人,朕倒要看看到底朕的太監多,還是你們這些清流多!“興奮了一陣,朱瞻基扭頭對王振道:“王先生,你說太監如何才能與文人一樣熟悉聖人之言呢?”


    王振想了想,眼裏光芒一閃,道:”這個容易,陛下可以讓宮中的太監讀書?“


    “讀書?”朱瞻基一愣,隨即一喜道:“對啊,朕怎麽沒想到呢,太監識文斷字了,也通曉聖人之言,朕身邊不是積聚了一幫讀書人呢?如此一來,朕還用得著怕那幫清流麽?”


    想到了這一點,朱瞻基臉上洋溢著興奮,片刻的功夫,又黯了下來,讓太監讀書人,如何讀,還需要老師,這可是個麻煩事。


    王振似看出了朱瞻基的難處,躬身向前低聲道:“陛下要讓太監讀書並不難?”


    “哦——是麽?”朱瞻基扭頭看了一眼王振,有些意外的道。


    王振道:“據奴才得知,司禮監下有職掌古今書籍、名畫、冊葉、手卷、筆、硯、墨、綾紗、絹布、紙剖,還有書籍、佛、道藏、蕃藏的經廠,平日裏宮中的太監麽,多不識字,對古今書籍、名畫、冊葉、手卷多有毀壞,陛下可以此為借口,在司禮監下設一個太監學堂,提督太監為最高負責人,由掌司具體負責,下設“年長有勢力”者六至八名為學長,負責處理日常學習、管理事務,這座學堂與那些讀書人的學堂一樣,選宮中的小內監入學!識文斷字,並不難?“


    朱瞻基道:“怕就怕那些大臣不同意?”


    王振道:“這也不難,一來,宮中的經場需要有學識的太監去管理,外臣不好說什麽,再者,陛下大可讓內學堂與地方學校一樣,小內監入學也要拜拜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和認課的詞林老師,還要準備一份由手帕、白蠟、龍掛香組成的禮品,作為學習的束修(學費),如果暫時沒有財力,還可以借貸,以後加倍償還,如此一來,太監學的聖人之言,那些文官素來有教無類,自沒有話說!”


    朱瞻基點頭道:“好一個有教無類,此舉甚好,隻是這課程,老師可有些麻煩,宮中的太監多不讀書識字,便是勉強認識,怕也不通曉聖人之言,曆代典故,又如何能幫朕呢?”


    王振似早有謀劃,想了想展顏一笑道:“陛下不必多慮,既是拜了孔聖人儒家的經典自是可以誦讀了,課程大可以:《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千家詩》、《孝經》等等啟蒙讀物,以及當時士人所習四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再有就是習字,即“號書”。當然了,光是這些還是不夠的,那些外臣大多熟讀曆史典故,陛下還可設置如《通鑒節要》、《大學衍義》、《貞觀政要》之類的書籍讓太監們學習如何以史為鑒,好效忠陛下!“


    朱瞻基嗯了聲,覺得這法子倒也不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千家詩》、《孝經》等等啟蒙讀物可以讓太監識文斷字,《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可以讓太監明白聖人之言,《通鑒節要》、《大學衍義》、《貞觀政要》則可以讓太監知曉朝代更替興衰,不至於太過亂來!“


    王振見朱瞻基點頭,膽子頓時大了幾分,繼續索道:“至於老師,奴才當年便是教書出身,可以勉強試一試,不過奴才的學問自是比不上那些大學士,翰林院的進士們,所以……?“


    朱瞻基本就聰明絕頂,如何不知明白王振的話中之意,想要讓太監牽製文官,那就需要將太監提到與文官一樣的高度才學,而文官多半是自小熟讀詩書,從這一點上太監是先天性不足,便是想要追趕,多半是不可能的,那唯有從老師上下手,動用好的師資力量這樣才能逐漸縮小差距,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想了想,大手一揮道:“這個好辦,平日裏那些翰林編修也多半無所事事,朕可命翰林院編修、檢討、修撰等有學問的人擔任教習,這樣一來,還怕他們不能提高他們的學問麽?”


    王振大喜道:“如此甚好!”


    朱瞻基目光閃了閃,忽然兩道厲光在王振的臉上掃了一眼,那眼光如刀如劍,嚇得王振差點沒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吞了一下口水,緊張的道:“陛下……?”


    朱瞻基麵色凝重道:“朕將此重任托付給你,你可莫要讓朕失望?”


    王振嚇了半死忙跪倒在地道:“奴才一定竭盡所能,不讓陛下失望!”


    朱瞻基嗯了聲,並沒有讓王振起來,繼續說道:“那些外臣素來對太監多有不滿,內書堂還需定下規矩才好,也好讓外臣看看,這太監並非不可讀書?”


    王振大聲道:“這個奴才早已想好了兩條規矩。”


    朱瞻基道:“哦,說來聽聽!”


    ^^^^^^^^^^^^^^^^^^^^^^^^^^^^^^


    第三更了,請送上訂閱哦,月票也要的說!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