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對方輯禮,他也不好多問,忙回了一禮,道:“不知陳大人來此有何貴幹?”
陳剛一聽李浚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心頭有些不悅,這座樂安山雖不算太高,但路卻不好走,他跟在李珣眾人身後走了大半個響午,卻是這種待遇,若不是對方是漢王眼下必須重用的人,他當場就沒什麽好臉色,但眼下他不得不忍氣吞聲的道:“王爺聽說李大人丁憂期限將至,特意遣下官來探望探望!我看我們還是去屋中說話吧。”
對方抬出王爺,李浚不好多言,便道:“陳大人請!”
陳剛也不客氣,一馬當先入了草棚,草棚雖簡陋,但甚是寬敞,陳剛見東側的房舍裏,堆滿了密密麻麻的書籍,不少書籍上還貼了不少標簽,表示已誦讀過,有的則是已解讀,心頭暗暗讚了聲,心道:“這家夥為人雖傲了點,不過倒也真是有學問的人,怪不得王爺如此重視此人?”
眾人落了座,那書童沏了茶湯送了上來,陳剛等人走了大半天的山路,早已渴得厲害,這會兒也不客氣,抓起茶杯咕嚕咕嚕一陣喝後,才一抹嘴巴將漢王交代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一聽朱高煦送給自己良田十傾,不免有些意外,同時也皺了皺眉頭,有意想退回去,卻見族長李珣不動神色衝著自己丟了個眼神,雖不知何意,但過激的話兒倒是沒出來。
陳剛看他模樣,頓時放下心,心道:“這些禦史平日裏以清流自居,罵人的時候,人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想不到在這豐厚的投獻麵前,還不是與我們一般無二!“罵了幾聲,當下將的田契、簿冊留下,並道:”李大人,這是漢王的一點心意,你可莫要推辭,王爺說了,大家都是自己人,你李家是大家族,這點薄禮原本算不得什麽,等他日成就大事後,必有厚賞,希望李大人能明白,另外這些良田,王爺過兩日就派人來辦理田產交接、佃戶籍冊也一並轉來。”
李浚想要推辭,可看李俊眼色,也不好多說,眼睜睜看著陳剛留下田冊契約離開了。
見陳剛離開,李浚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大伯,你這是?”
李珣看了一眼陳剛走遠的背影,道:“裏屋說話!”
茅草屋一共兩間,所謂的裏屋其實就是李浚睡覺的地方,除了一張木床外,一張八仙桌外,兩張椅子外,別無他物。
兩人就兩張椅子下落了座,不等李浚開口詢問,李珣率先開口道:“你大伯雖不是朝中人,但對朝中事也略有耳聞,漢王在你丁憂期限將至之期,前來擺放,目的如何,大伯還是能看得出來?“
“大伯……?“李浚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這個平時老實的大伯。
李珣道:“不瞞你說,這漢王送的厚禮著實有些讓人心動,十頃田絕不是小事,我們李家經營多年,不過才四傾田產,突然多出這麽多田產,咱們家族的地位,毫無疑問在樂安州首屈一指?“說到了這兒,李珣看了一眼窗外道:”可咱們不能因一時的貪婪,而毀壞了一個家族,你說是不是?“
李浚道:“侄兒不明白?”
李珣笑了笑道:“不,你明白的,漢王平日裏對你不聞不問,如今你丁憂之期將至,漢王卻派人來送如此大的厚禮給我們,這些些田契、簿冊自是留不得?“
李浚奇道:“伯父既知留不得,為何不讓我送回去?”
李珣道:“送回去?你不為你自己考慮,也要為我們考慮,考慮吧,這漢王的心思如何,整個樂安州百姓都已經知曉,而你有是朝中官員,漢王對你一直有拉攏之意,若你這麽拒絕了漢王,依著漢王的心思,他會放過我們李家嗎,所以伯父才讓你收下來?”
李浚道:“伯父既知道漢王心思,更該知道在我朝我朝洪武皇帝,當年定下,謀反、謀大逆、謀叛亂等為“十惡”重罪;專門增設“奸黨”這一罪名;增設“交結朋黨紊亂朝政”、“交結近侍官員”等大罪,今日我們收了漢王的厚禮,雖可奪過漢王的迫害,可他日漢王謀反失敗,我們李家一樣是個死啊?”
李珣道:“這個伯父自然也知道,這也是伯父讓你不必收下漢王重禮的原因之一?”
李浚聽這話兒,便知道自己這個伯父還有話兒要說,當下忙凝神細聽,果然聽得李詢道:“漢王的心思,樂安州百姓雖知,可朝廷不知,伯父雖是一介百姓,但也知道國之大意的道理,伯父讓你收下厚禮,一來是不引起漢王的注意,二來,這兩日你可佯為應諾,托疾不往,然後帶著這些厚禮趕往京城,向朝廷揭發漢王謀反之事,如此一來,方可對得起朝廷,對得起李家!”
李浚道:“可族人?”
李珣道:“這個好說,有我來說服他們!”
李浚本就有這個心思,一直擔心伯父與族人不答應,方才遲遲沒動身,如今聽伯父如此說,頓時大喜,對著李珣道:“侄兒謝過伯父體諒?”
李珣擺了擺手道:“這些客套話兒就不必說了,我們李家也算是大明的人,如今看著漢王有叛亂之心,豈能坐視不理!“
兩人又說了一些細節,於當晚李珣召族眾共謀,商議的結果都同意李珣的意見,至此,這件事就這麽決定了,當晚李浚喊來了妻兒老母,交待自己的後事,妻子嚇得不行,問他是怎麽回事,他也不隱瞞,便將此事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妻子心頭雖佩服他的忠義,可前途太過危險,便道:“咱們,咱們不當這個官兒,找個地方躲起來,等漢王被朝廷給治罪了,我們再回來行麽?“
李浚拉過妻子的手,道:“你家相公一輩子沒做好什麽事情,唯一的事情,就是誦讀了數十年的聖賢之書,成了朝廷的人,如今朝廷有難,自應挺身而出,以死報國,怎能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置朝廷而不顧呢!”
李妻麵色一紅,知道夫君心意已決,也不再說什麽,當晚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別妻子,帶了一個書童,準備趕往京城,不過去京城之前,他還要去一趟濟南,請都指揮使靳榮發給符驗以便進京告變,但都指揮使靳榮早就與漢王有約,是斷然不會給兵符的,所以他必須化妝,還有化名,經過一番準備,李浚化名王剛趕往濟南,靳榮起先倒是沒有發看出端倪,但他畢竟見過李浚,而對方要的又是兵符,不免起了疑心,打發他走後,便給漢王去了一個口信詢問了一番,漢王一早收到了密報,登時大怒派人將李家團團圍住,派遣進去搜查後,果然不見了李浚,得知他還沒走遠,立即派李剛去追,追上之後,格殺勿論!可終究是晚了一步,李浚連夜縱馬狂奔,在漢王得知消息的時候,差不多已出了樂安州地界,陳剛的人馬不得不繼續追了上去。
“我日,總算是回來了?想不到我們這次的任務完成得這麽順利?“良鄉處,三匹駿馬慢慢踏入了良鄉地界,過了良鄉就算是京城了,所以馬上的三人顯得有些高興,若是我們細心點,便會發現這三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無比熟悉的鐵三角,大學士楊士奇、錦衣衛千戶高航以及我們的楊大人,經過多日的籌劃,無論是讖言,還是扮作道士測字,唱曲兒都將朝廷要他們送達的消息都一股腦兒的送給了漢王,甚至連漢王造反的日期都個定下了,這次的任務可以說是千百年來,完成得最為圓滿的,讓三人從心裏的感到高興。
“這次立下了大功了,楊大人你最想得到什麽賞賜?“高航笑吟吟的問。
楊士奇心情也是極好,聞言想了想道:“老夫倒是不想要什麽賞賜,隻希望陛下能給老夫放點假,好讓老夫回家看看那孽子!”
楊士奇老來得子,對兒子楊稷,可謂是百般寵愛,加上這些年,楊士奇身居高位,數十年不曾回家過,對兒子的情況一概不知,直到前些時日,本省藩司、臬司、郡守、縣令等各級官員,出巡時不知聽了什麽傳聞,或多或少在楊士奇麵前提起過他那個兒子的種種惡行,楊士奇愛子心切,自不喜歡有人說自己的兒子不是,況且這些都是一麵之詞,讓他心頭懷疑這些人所言不實,即寫信給兒子,告訴他“某官說你做哪些壞事,若有此事應改過。”
楊稷接到父親的信,就回信說“某官在某地如何枉法,兒子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曾當麵指責他,他心懷不滿,所以才誣蔑兒子。”楊士奇相信兒子的話,從此凡說他兒子不好的話,他都不想聽。有些奉承他的人,總找機會在他麵前說他兒子的好話,說他兒子如何如何行善積德,他聽了信以為真,心裏挺高興。於是,他再也聽不到有人說他兒子的壞話,楊稷之惡不複聞矣。
^^^^^^^^^^^^^^^^^^^^^^^^^^^^^^^^^^^^^^^^^^^^^^^^^^^^^^^^^^^^^^
第三更了,諸位還等什麽,有訂閱的都送上吧!
!!
陳剛一聽李浚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心頭有些不悅,這座樂安山雖不算太高,但路卻不好走,他跟在李珣眾人身後走了大半個響午,卻是這種待遇,若不是對方是漢王眼下必須重用的人,他當場就沒什麽好臉色,但眼下他不得不忍氣吞聲的道:“王爺聽說李大人丁憂期限將至,特意遣下官來探望探望!我看我們還是去屋中說話吧。”
對方抬出王爺,李浚不好多言,便道:“陳大人請!”
陳剛也不客氣,一馬當先入了草棚,草棚雖簡陋,但甚是寬敞,陳剛見東側的房舍裏,堆滿了密密麻麻的書籍,不少書籍上還貼了不少標簽,表示已誦讀過,有的則是已解讀,心頭暗暗讚了聲,心道:“這家夥為人雖傲了點,不過倒也真是有學問的人,怪不得王爺如此重視此人?”
眾人落了座,那書童沏了茶湯送了上來,陳剛等人走了大半天的山路,早已渴得厲害,這會兒也不客氣,抓起茶杯咕嚕咕嚕一陣喝後,才一抹嘴巴將漢王交代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一聽朱高煦送給自己良田十傾,不免有些意外,同時也皺了皺眉頭,有意想退回去,卻見族長李珣不動神色衝著自己丟了個眼神,雖不知何意,但過激的話兒倒是沒出來。
陳剛看他模樣,頓時放下心,心道:“這些禦史平日裏以清流自居,罵人的時候,人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想不到在這豐厚的投獻麵前,還不是與我們一般無二!“罵了幾聲,當下將的田契、簿冊留下,並道:”李大人,這是漢王的一點心意,你可莫要推辭,王爺說了,大家都是自己人,你李家是大家族,這點薄禮原本算不得什麽,等他日成就大事後,必有厚賞,希望李大人能明白,另外這些良田,王爺過兩日就派人來辦理田產交接、佃戶籍冊也一並轉來。”
李浚想要推辭,可看李俊眼色,也不好多說,眼睜睜看著陳剛留下田冊契約離開了。
見陳剛離開,李浚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大伯,你這是?”
李珣看了一眼陳剛走遠的背影,道:“裏屋說話!”
茅草屋一共兩間,所謂的裏屋其實就是李浚睡覺的地方,除了一張木床外,一張八仙桌外,兩張椅子外,別無他物。
兩人就兩張椅子下落了座,不等李浚開口詢問,李珣率先開口道:“你大伯雖不是朝中人,但對朝中事也略有耳聞,漢王在你丁憂期限將至之期,前來擺放,目的如何,大伯還是能看得出來?“
“大伯……?“李浚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這個平時老實的大伯。
李珣道:“不瞞你說,這漢王送的厚禮著實有些讓人心動,十頃田絕不是小事,我們李家經營多年,不過才四傾田產,突然多出這麽多田產,咱們家族的地位,毫無疑問在樂安州首屈一指?“說到了這兒,李珣看了一眼窗外道:”可咱們不能因一時的貪婪,而毀壞了一個家族,你說是不是?“
李浚道:“侄兒不明白?”
李珣笑了笑道:“不,你明白的,漢王平日裏對你不聞不問,如今你丁憂之期將至,漢王卻派人來送如此大的厚禮給我們,這些些田契、簿冊自是留不得?“
李浚奇道:“伯父既知留不得,為何不讓我送回去?”
李珣道:“送回去?你不為你自己考慮,也要為我們考慮,考慮吧,這漢王的心思如何,整個樂安州百姓都已經知曉,而你有是朝中官員,漢王對你一直有拉攏之意,若你這麽拒絕了漢王,依著漢王的心思,他會放過我們李家嗎,所以伯父才讓你收下來?”
李浚道:“伯父既知道漢王心思,更該知道在我朝我朝洪武皇帝,當年定下,謀反、謀大逆、謀叛亂等為“十惡”重罪;專門增設“奸黨”這一罪名;增設“交結朋黨紊亂朝政”、“交結近侍官員”等大罪,今日我們收了漢王的厚禮,雖可奪過漢王的迫害,可他日漢王謀反失敗,我們李家一樣是個死啊?”
李珣道:“這個伯父自然也知道,這也是伯父讓你不必收下漢王重禮的原因之一?”
李浚聽這話兒,便知道自己這個伯父還有話兒要說,當下忙凝神細聽,果然聽得李詢道:“漢王的心思,樂安州百姓雖知,可朝廷不知,伯父雖是一介百姓,但也知道國之大意的道理,伯父讓你收下厚禮,一來是不引起漢王的注意,二來,這兩日你可佯為應諾,托疾不往,然後帶著這些厚禮趕往京城,向朝廷揭發漢王謀反之事,如此一來,方可對得起朝廷,對得起李家!”
李浚道:“可族人?”
李珣道:“這個好說,有我來說服他們!”
李浚本就有這個心思,一直擔心伯父與族人不答應,方才遲遲沒動身,如今聽伯父如此說,頓時大喜,對著李珣道:“侄兒謝過伯父體諒?”
李珣擺了擺手道:“這些客套話兒就不必說了,我們李家也算是大明的人,如今看著漢王有叛亂之心,豈能坐視不理!“
兩人又說了一些細節,於當晚李珣召族眾共謀,商議的結果都同意李珣的意見,至此,這件事就這麽決定了,當晚李浚喊來了妻兒老母,交待自己的後事,妻子嚇得不行,問他是怎麽回事,他也不隱瞞,便將此事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妻子心頭雖佩服他的忠義,可前途太過危險,便道:“咱們,咱們不當這個官兒,找個地方躲起來,等漢王被朝廷給治罪了,我們再回來行麽?“
李浚拉過妻子的手,道:“你家相公一輩子沒做好什麽事情,唯一的事情,就是誦讀了數十年的聖賢之書,成了朝廷的人,如今朝廷有難,自應挺身而出,以死報國,怎能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置朝廷而不顧呢!”
李妻麵色一紅,知道夫君心意已決,也不再說什麽,當晚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別妻子,帶了一個書童,準備趕往京城,不過去京城之前,他還要去一趟濟南,請都指揮使靳榮發給符驗以便進京告變,但都指揮使靳榮早就與漢王有約,是斷然不會給兵符的,所以他必須化妝,還有化名,經過一番準備,李浚化名王剛趕往濟南,靳榮起先倒是沒有發看出端倪,但他畢竟見過李浚,而對方要的又是兵符,不免起了疑心,打發他走後,便給漢王去了一個口信詢問了一番,漢王一早收到了密報,登時大怒派人將李家團團圍住,派遣進去搜查後,果然不見了李浚,得知他還沒走遠,立即派李剛去追,追上之後,格殺勿論!可終究是晚了一步,李浚連夜縱馬狂奔,在漢王得知消息的時候,差不多已出了樂安州地界,陳剛的人馬不得不繼續追了上去。
“我日,總算是回來了?想不到我們這次的任務完成得這麽順利?“良鄉處,三匹駿馬慢慢踏入了良鄉地界,過了良鄉就算是京城了,所以馬上的三人顯得有些高興,若是我們細心點,便會發現這三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無比熟悉的鐵三角,大學士楊士奇、錦衣衛千戶高航以及我們的楊大人,經過多日的籌劃,無論是讖言,還是扮作道士測字,唱曲兒都將朝廷要他們送達的消息都一股腦兒的送給了漢王,甚至連漢王造反的日期都個定下了,這次的任務可以說是千百年來,完成得最為圓滿的,讓三人從心裏的感到高興。
“這次立下了大功了,楊大人你最想得到什麽賞賜?“高航笑吟吟的問。
楊士奇心情也是極好,聞言想了想道:“老夫倒是不想要什麽賞賜,隻希望陛下能給老夫放點假,好讓老夫回家看看那孽子!”
楊士奇老來得子,對兒子楊稷,可謂是百般寵愛,加上這些年,楊士奇身居高位,數十年不曾回家過,對兒子的情況一概不知,直到前些時日,本省藩司、臬司、郡守、縣令等各級官員,出巡時不知聽了什麽傳聞,或多或少在楊士奇麵前提起過他那個兒子的種種惡行,楊士奇愛子心切,自不喜歡有人說自己的兒子不是,況且這些都是一麵之詞,讓他心頭懷疑這些人所言不實,即寫信給兒子,告訴他“某官說你做哪些壞事,若有此事應改過。”
楊稷接到父親的信,就回信說“某官在某地如何枉法,兒子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曾當麵指責他,他心懷不滿,所以才誣蔑兒子。”楊士奇相信兒子的話,從此凡說他兒子不好的話,他都不想聽。有些奉承他的人,總找機會在他麵前說他兒子的好話,說他兒子如何如何行善積德,他聽了信以為真,心裏挺高興。於是,他再也聽不到有人說他兒子的壞話,楊稷之惡不複聞矣。
^^^^^^^^^^^^^^^^^^^^^^^^^^^^^^^^^^^^^^^^^^^^^^^^^^^^^^^^^^^^^^
第三更了,諸位還等什麽,有訂閱的都送上吧!
!!